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构建数据挖掘专用模型,探究中药方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方法 针对中药方蕴藏的君臣佐使隐性配伍结构,结合中医君臣佐使理论内涵,构建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双关主题模型(DCTM),提出并采用基于DCTM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分析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共84 464首中药方作为分析对象,以《伤寒明理药方论》标注的20首中药方的君臣佐使为参照标准,对DCTM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采用基于DCTM的君臣佐使配伍规律分析方法对20首中药方标注结果的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准确率分别为0.75、0.50、0.71、0.81,召回率分别为0.75、0.45、0.85、0.43,F1-得分分别为0.75、0.47、0.77、0.56。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挖掘君臣佐使隐性药方结构的DCTM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分析出君臣佐使角色,可为印证君臣佐使理论、完善中医君臣佐使配伍方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马晓平  王全年 《光明中医》2013,(12):2657-2659
目的 用模型中医学思维阐释方剂配伍原则和方法 ;方法 运用模型中医学思维剖析方剂配伍原则,使方剂配伍的君臣佐使理论清晰明了,对方剂配伍的真谛与作用有新的认识,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结合中药的性味归经,分析古典经方之奥妙,找到更具实用性和说服力的方剂配伍原则;结论 方剂的配伍原则,经过模型中医学思维模型的阐释,其君臣佐使理论和方法 简单化;结果 不同的角度探讨同一方剂配伍原则,其结果 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3.
复方君药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君臣佐使”法则是方剂配伍的基本理论,是中医处方用药必须遵循的组方原则。君药是君臣佐使组方原则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研究复方君药对于揭示复方的本质内涵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对复方君药的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意旨及源流考证法、药效学研究法、药动学研究法、有效成分含量法、拆方研究法等:通过对复方进行各角度、各方法的研究探讨,为君药在该复方的作用地位和贡献。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从而达到探讨复方君药为何;验证某种君药观点;为君臣佐使的复方配伍理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论辨病理用药是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水生  叶苓  林渊  刘蔚雯  林求诚 《中医杂志》2004,45(11):813-814
在分析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辨病理用药"的概念及新的方剂配伍原则.新的原则既能体现君臣佐使的思想,又符合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是对传统方剂配伍理论的补充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君臣配伍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剂中君臣佐使的概念最早由<内经>提出,主要是以药物在处方中的作用论君臣佐使,是中医方剂的主要配伍理论,是方剂构成的基本框架.而一首方的君臣配伍决定该方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相似文献   

6.
"君臣佐使"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君臣佐使"是现行<方剂学>教材中用于说明方剂基本结构与阐释方义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笔者从中医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入手,对方剂组成与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用"君臣佐使"组方与阐释方义有其局限性.为此,提出"药群组合"假说,以指导临床组方遣药实践,不揣浅见,略以论之.  相似文献   

7.
方剂配伍包含了君臣佐使配伍、七情配伍、药性配伍(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古代将一切治疗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毒药,按不良反应大小来分;现代则是以对人体不良影响为不良反应。增效即是相须相使,减毒即是相畏相杀。现回顾近年来相关文献,从方剂有毒药物配伍增效减毒内涵、规律和现代科技增效减毒新工艺为3个方面,重点从方剂有毒药物配伍增效减毒规律所包括的君臣佐使法,拆方法,药味、药量变化法,合方法,补脾护胃、顾护中气法、性效相制相成法等探讨方剂有毒药物配伍“增效减毒”的现代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明代方剂配伍理论主要包括君臣佐使、五脏苦欲补泻、标本配伍等原则,这些原则是在继承前代方剂配伍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同时又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7,(2):267-269
方剂是中药根据君臣佐使、七情和合的原则进行配伍组成的,方剂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中医方剂配伍的研究诸多,配伍的方法很多,配伍的理论内容丰富。文章主要针对方剂配伍与组分配伍进行阐述,论述其配伍的理论渊源,并着重分析两种配伍方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伍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当中药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便会形成方剂。将现有的中药、方剂配伍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从中医理角度论述七情、性味、君臣佐使、随证加减、剂量改变配伍的研究方法,从现代医学研究角度对中药不同配伍方式及数理模型设计方法进行论述,为今后的中药方剂配伍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药的应用絕大多种系复方配伍的,只有民间单方还保留着单味药的古朴用药法。中药在組方过程中并非随意摭拾、信手拈来的,须遵循着一定的配伍原則,知规矩始能以成方圓。方药配伍的原則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一种是組織原則,它以內經的君臣佐使为綱。由于后世医家的不断修訂,君臣佐使的意义已日臻完备。古方組織的态度是非常严謹的,由于組織的輕微变化——包括药味与药量的增減及各药間比例与剂型的变动等,都可以改变方剂的性效而构成新的方剂。有关这方面的叙述不論古今文献均已汗牛充栋,为节省篇幅故从略。  相似文献   

12.
张雪梅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1):461-462
方剂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方剂的组成 ,固然必须根据病情 ,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 ,在配伍组成方面 ,还须遵循严格的原则 ,正如李时珍所言 :“药有君臣佐使 ,以相宣摄”。为了达到药物作用与机体状态的协调统一 ,方剂须按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组成有机的整体。佐药不仅有正佐之法 ,更有反佐一法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兹对反佐的内涵及界定进行探讨 ,以求明确其真谛。1 反佐的历史渊源反佐之说 ,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 ,是谓重方 ,偶之不去 ,则反佐以取之 ,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原则配伍而成,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之一.方剂的历史相当悠久,我们的祖先经过许多年代的医疗实践,认识到用几味药配合起来治病的效果更好,于是逐渐形成了方剂.每一味方剂的组成,固然必须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但在配伍组成方面,尚须遵循严格的原则,就是所谓君臣佐使理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1 307首古今方剂的药性组方规律,探讨了平性药组方配伍用药规律.方法:从国家规划教材《方剂学》及《中国药典》(以下简称《药典》)中筛选1 307首方剂,并以《药典》等为药性的判定依据,将获得的数据录入自创的“中药方剂药性数据分析系统”,分析探讨平性药组方配伍规律,并以平性药分别作为君、臣、佐、使的应用频次上限10%确定为该组方角色常用药物,频次上限25%定为该组方角色主干药物.结果:不同药性在1 307首方剂中作为君臣佐使的频次统计:寒性、平性、热性药物,作君药者分别占42%,15%,43%,作臣药者分别占40%,17%,43%,作佐药者分别占37%,20%,43%;作使药者分别占17%,66%,17%;筛选出平性药作为君、臣、佐、使的常用药物及主干药物.结论:平性药在组方配伍方面有两大特点,一是少为君臣,重在和合;二是多为佐使,调和辅助;本研究方法所筛选出的君臣佐使常用平性药和主干平性药,将为临床组方用药及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蒋健 《新中医》2009,(11):109-110
中药的方剂通常由君臣佐使组成。君药针对病因或主证发挥治疗作用;臣药协助君药以加强治疗作用;佐药治疗兼证、次要证候,或制约主药的药性,或起反佐作用;使药为引经或调和药性。在临床实际诊疗过程中,由于经常地、大量地面对复杂的复合证型,很少有机会单独使用一首方剂来进行治疗,经常需要联合运用数个方剂或数种治疗原则构成复方来进行治疗,复方的组合同样不可避免地需要运用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兹以甘麦大枣汤治疗汗证作为一个截面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方剂是中医处方的主要形式,是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遵循"君臣佐使"配伍药物,从而使群药形成"有制之师"的治疗系统,达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的。方剂配伍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癌性疼痛的治疗理论上也可遵照这个法度,本文从癌性疼痛常规用药入手,根据其作用机理进行君臣佐使分类,探讨中医理论指导西医用药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阐述方剂君臣佐使理论的重要意义,并对目前方剂学教科书通行的两类君臣佐使药定义加以辨析。提出区分方剂君臣佐使药实际存在“主观认定”、“病证期望”和“方药体现”等三种判别形式,三种判别所认定君臣佐使药结果可以相同,亦可存在差异,比较三种判别结果的异同,可作为评价方剂形制优劣和方剂创立者或开具者临证技能的根据。运用方剂计量学设计指标和公式。建立基于“方药体现”形式的君臣佐使药计量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兴 《现代中医药》2007,27(1):19-21
本文通过对中医中药方剂药量配伍的论述,强调中医中药方剂药量配伍用量在中医临床应用上的重要性。文中从中药制方到药物配伍,充分体现了君臣佐使的严谨性。  相似文献   

19.
麻黄汤的急毒及抗炎、抗过敏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永刚  罗佳波  蒋毅萍 《中成药》2005,27(3):345-346
麻黄汤源于<伤寒论>,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本方药味不多,配伍精当,是历代中医学家倍为推崇的著名方剂,也是历版教材用以阐明方剂组成原则的首选方剂.药理学实验证明麻黄汤全方具有解热、抗病毒、镇咳、祛痰等作用,为了阐明麻黄汤的配伍规律,进一步解释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本课题组结合麻黄汤组方理论,采用叠加法对麻黄汤进行拆方分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药理学、药化实验,本文就麻黄汤的急毒,抗炎、抗过敏作用作简单报道.  相似文献   

20.
中药通常配伍成方剂被广泛应用,而非单味药物使用。方剂配伍结构严谨,细微的变化都会造成显著影响。中药复方常遵循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君臣佐使虽然作用不同,但是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取长补短,以此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天王补心丹中的桔梗和生化汤中的甘草均为使药,使药虽然用量最小、作用最次要,但其在中药方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药可分为引经药和调和药,引经药具有调节蛋白表达,调整细胞因子分泌,控制信号通路,物理增加有效成分的溶解,改变生物屏障细胞的分布等作用;调和药具有体外增溶,改变跨膜转运,调节体内代谢等作用。引经药的有效成分多为挥发油类和皂苷;糖类及甘草酸等成分则为调和药的有效成分。联合用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体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研究中药的配伍原则,更加全面地认识中药。现叙述使药在方剂中的作用,最终强调中药配伍、联合用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