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韩鹏  姚武 《当代医学》2012,(27):16-17
目的探讨目前医院痰培养标本留取和送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住安阳地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152例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医生督导组80例,采用医生督导下留取及送检痰细菌培养标本;对照组72例无医生督导由护士自行留取及送检标本.通过观察痰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来评价医生督导正确留取及送检痰标本的重要意义.结果152例患者中,医生督导组送检80例标本,41例培养阳性,阳性率51.25%;对照组送检72例标本,23例培养阳性,阳性率31.94%.两组比较,χ2=5.794,医生督导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生督导下留取及送检痰培养标本能大大提高痰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痰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一方面检出造成感染的病原菌,另一方面又能选出敏感药物,对目前临床上治疗呼吸系统感染,尤其对反复发作的严重感染患者非常重要。为了探讨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以及药敏情况,我们分析了我院近2年850次痰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3.
李坚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23-124,127
目的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提高痰培养标本质量。方法对入住ICU的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等病原体检测情况进行监测,将372例需要进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且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比较两组患者标本质量及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痰培养标本合格率为90.86%,病原菌检测阳性率为84.94%,假阳性率为0.53%,假阴性率为3.76%,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应用一次性痰液收集器采集痰培养标本,可提高痰标本采集质量,使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增高,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降低,效果优于一次性普通吸痰管。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医学》2017,(5):434-436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肺心病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细菌培养耐药性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茂名市电白区人民医院2013-10—2016-10间入院治疗的198例老年肺心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72 h对症治疗前采集痰液标本以备研究,对上述痰液标本应用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菌种类,对患者病原菌实施药敏测定,制定对症治疗措施。结果 198例患者痰培养阳性患者共有95例,阳性率为47.98%,共获得致病菌株10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株53株,为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菌株49株,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真菌3株。结论通过分析研究老年肺心病患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细菌培养结果,针对病原菌耐药性评估,有针对性的制定抗生素药物治疗使用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临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呼吸道和肺部的病原菌也随之发生变化,导致临床按习惯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为了了解某些菌种的变化,并为临床选用药物提供参考,本文分析1998—1999年问我院486例痰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现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由浙江军区后勤卫生防疫站检验所提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昏迷患者两种不同用物留痰标本法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12月110例昏迷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留取痰标本的方法,观察组55例在此基础上改进,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管留取痰标本。结果观察组痰标本细菌培养合格率为87.3%,病原菌检出率为81.8%,对照组痰标本细菌培养合格率为46.7%,病原菌检出率为27.3%。两组经x^2检验,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昏迷患者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管留取痰标本可以提高采集的痰标本合格率及病原菌检出的阳性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对痰液标本采集实施护理干预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拟收入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每组45例。A组患者在住院后第2日晨由病房护士指导患者行痰标本采集并送检,B组患者在入院前由急诊科接诊护士留取痰标本,比较两组患者痰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结果 B组患者痰标本的合格率、阳性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干预痰标本采集可以有效提高痰液标本的合格率和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痰的培养前显微镜细胞观察很有必要 ,可作为是否进行细菌培养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镜检时痰内上皮细胞大于 10个低倍视野 ,脓细胞小于 10个低倍视野 ,可不必进行细菌培养。从痰的细菌培养看 ,细菌的检出率较高 ,肠杆菌科的比例较高 ,其次是非发酵菌、D群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也不可忽视。痰的细菌学检查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确诊或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解呼吸系统细菌感染及在痰内的分布情况 ,近 2 a来我们从住院并伴有痰分泌的患者中收集痰标本 372份 ,对其先作涂片镜检 ,然后细菌培养及鉴定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护理督导对提高痰细菌培养质量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07年12月在本院住院有肺部感染存在、须行痰细菌培养以协助治疗的患者共76例,分为护理督导组和非督导组,比较两组痰细菌培养质量.结果 通过护理督导,痰细菌培养质量明显高于非督导组,痰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督导可提高痰细菌培养质量,为医疗提供较可靠的病因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陈丽华  杜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729-4730
痰培养目前仍是县级医院最常见的培养标本,因为其留取方便且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对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送检的158份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痰液标本中186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及标本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18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痰液标本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严重的耐药现象,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为35.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45.2%;再次为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超过50.0%;对不含酶抑制剂的三代头孢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达到了77.0%以上;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普通氨基苷类的耐药率则超过了80.0%。结论:该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因此临床必须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自肺结核患者分离与鉴定白念球菌荚膜菌株,以进一步探讨该菌荚膜的致病性及其与结核病并发感染的关系.方法:IR肺结核患者痰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俭及用沙保氏琼脂平板分离培养、沙氏斜面培养基纯培养,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出芽试验、厚膜孢子形成试验、糖发酵和糖同化试验等鉴定菌种;家免试验、荚膜肿胀试验、透射电镜等作荚膜结构的鉴定.结果:(1)临床分离菌株为革兰阳性、念珠状菌;能形成芽管、假菌丝、厚膜孢子;能发孵葡萄锖和麦芽糖产酸又产气;发酵蔗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乳糖.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同化试验阳性,乳糖同化试验阴性.(2)在感染家免体内可形成荚膜,边界明显;荚膜肿胀试验阳性.结论:该菌侏可被鉴定为具有荚膜的白念珠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西昌市结核病的痰培养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防治结核病的重点和结核菌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结核菌培养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进行结核菌培养。结果痰涂片阳性标本50例中,21~40岁31例(62%),男女性别比为2.3∶1;汉族16例(32%),彝族32例(64%);培养阳性46例,培养阳性率92%。结论西昌市结核病以男性彝族青壮年发病居多,今后应重点加强民族地区结核病防治。结核菌分离培养标本应及时接种,以保证培养结果的阳性率、降低实验结果的污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痰培养丝状真菌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痰培养丝状真菌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机构/真菌研究组标准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分析IPFI及非IPFI病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140例中22例诊断为IPFI,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血培养阳性,余19例为综合考虑宿主因素、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痰真菌培养2~5次阳性)临床诊断.致病菌多为曲霉菌,分离出的菌株数目多数为1株.IPFI组应用广谱抗生素(100%)、激素(13例,59.1%)、免疫抑制剂(7例,31.8%)、有肺部影像学改变(100%)、有基础疾病(21例,95.5%)和低蛋白血症(18例,81.8%)、咯血(10例,45.5%)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非IPFI组(分别为66.9%、34.7%、18.6%、79.7%、72.0%、45.8%和4.2%,均P<0.05).IPFI患者经伊曲康唑、二性霉索B和(或)伏立康唑治疗,8例(36.4%)痊愈,14例(63.6%)死亡;非IPFI患者经抗生素、氟康唑、抗结核、糖皮质激素或合用免疫抑制剂、化疗、肺泡灌洗等治疗,96例(81.4%)治愈或好转,22例(18.6%)死亡或自动出院.结论 痰培养丝状真菌阳性的临床意义与真菌培养阳性的次数、分离菌株的数目以及分离菌株的种类有关,应结合宿主因素和临床特征两方面来综合分析是否存在IPFI.  相似文献   

15.
肿瘤住院患者痰培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川北医学院附院肿瘤内科近3年279例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等临床资料。结果 279例患者共送痰培养标本417次,共培养出337例次菌株,其中致病菌株29种189例次,混合菌种感染19例次。革兰阴性菌占72.3%,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等,药敏主要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匹美、哌拉西林等敏感性高;革兰阳性菌占27.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哌拉西林、万古霉素和力奈咗烷敏感性高;真菌极少耐药。结论肿瘤科近年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多为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各种致病菌对常用的抗生素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应勤做痰培养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S B Thorsteinsson  D M Musher  T Fagan 《JAMA》1975,233(8):894-895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pneumonia, the results of bacteriologic analysis of sputum, transtracheal aspirate (TA), and bronchial aspirate (BA) were compared.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as grown from all three sources as the predominant organism in 13 of 16 cases; the remaining three patients had nonbacterial lung disease. These data suppor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that culture of the sputum is highly reliable in providing a correct diagnosis in acute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7.
李娜  邱珊 《甘肃医药》2013,(10):732-734
目的:评价痰抗酸染色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58份痰标本同时采用抗酸染色涂片法和快速结核菌培养法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458例痰标本抗酸染色阳性160例,阳性率34.9%;结核菌培养阳性223例,阳性率48.7%;其中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阳性150例,阳性率32.8%;痰抗酸染色涂片阳性,结核菌培养阴性10例,阳性率2.2%;痰抗酸染色涂片阴性,结核菌培养阳性73例,阳性率15.9%;痰抗酸染色涂片与结核菌培养均阴性225例.结论:痰快速结核菌培养阳性率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但不能过分依赖仪器,应对可疑标本做好涂片验证.抗酸染色报告时间短,价格低廉,两种方法在结核病的诊断中相互弥补,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自毙旱獭及实验动物组织脏器直接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从而评价鼠疫菌培养前标本直接涂片镜检的意义。方法采用直接涂片镜检法和细菌培养法对28份实验动物组织脏器与17份搜集的野外自毙旱獭脏器的试验结果进行同步检验。结果 28份实验动物组织脏器标本直接涂片镜检法检出阳性率为100. 00%,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64. 28%; 17份野外自毙旱獭标本涂片镜检检出阳性率为11. 76%,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率为5. 88%。结论鼠疫菌检验中,细菌培养前做直接涂片镜检可提高鼠疫菌的阳性检出率,在鼠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一种用微型切削器收集鼻息肉组织并进行鼻息肉上皮细胞培养的方法.方法 A组自制鼻息肉组织收集瓶,通过微型切削器于手术时收集切除的鼻息肉组织,采用气-液界面(ALI)的原代细胞培养技术,对鼻息肉上皮细胞进行培养.并与B组手术时常规钳取鼻息肉组织进行上皮细胞培养的方法的对照.结果 A组细胞培养后第5天观察见沉入底部滤膜上的上皮细胞贴壁并形成单层,形态良好,边缘清晰,折光性能强,呈鹅卵石状,纤毛细胞纤毛摆动活跃,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至第14天时,细胞生长良好,纤毛细胞数有所增加.两组间各观察阶段细胞形态基本一致,各时点上皮细胞电阻及电位值也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 在鼻息肉上皮细胞培养实验中,利用微型切削器收集鼻息肉组织,可以扩大鼻息肉标本的来源,是一种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