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MDM2、IGF1、STAT1和RAC1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及其与GCT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DM2、IGF1、STAT1和RAC1在50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结果 MDM2:未复发组11/37阳性表达,复发组9/13阳性表达.IGF1:未复发组13/37阳性表达,复发组9/13阳性表达.STAT1:未复发组10/37阳性表达,复发组8/13阳性表达.RAC1:未复发组10/37阳性表达,复发组9/13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与GCT复发均有高度相关性.结论 MDM2、IGF1、STAT1和RAC1在GCT中的表达与其复发有关,是影响预后、骨巨细胞瘤复发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帮助判断骨巨细胞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9,(12):2027-2033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与汉族人群的CYP1B1和NQO1基因多态性及吸烟状况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CYP1B1基因L432V位点和NQO1基因C609T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1)CYP1B1基因L432V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蒙古族和汉族健康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P> 0.05);NQO1基因C609T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在蒙古族和汉族健康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 0.05)。(2)在蒙古族和汉族人群中,NQO1 C/T和T/T基因型有明显增加患肺癌风险性的作用(汉族人群OR:1.461,2.278,P <0.05;蒙古族人群OR:1.493,2.040,P <0.05),而CYP1B1 C/G和G/G基因型无明显增加患肺癌风险性的作用(汉族人群OR:1.271,1.614,P> 0.05;蒙古族人群OR:0.970,1.758,P> 0.05)。(3)在汉族人群中,携带CYP1B1 C/G+G/G基因型的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携带C/C的非吸烟者(OR:2.152,P <0.05);携带NQO1 C/C、C/T+T/T基因型的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携带C/C的非吸烟者(OR:2.172,2.613,P <0.05)。在蒙古族人群中,携带CYP1B1 C/C、C/G+G/G基因型的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携带C/C的非吸烟者(OR:1.409,1.765,P <0.05);携带NQO1 C/C、C/T+T/T基因型的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高于携带C/C的非吸烟者(OR:2.479,2.729,P <0.05)。结论 (1)CYP1B1基因L432V位点基因型以及NQO1基因C609T位点基因型在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健康人群中的分布不具有种族差异。(2)NQO1 C/T和T/T基因型显著增加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和汉族患肺癌的易感性。(3)在蒙古族和汉族人群中,CYP1B1 C/G+G/G基因型以及NQO1 C/T+T/T基因型显著增加吸烟者患肺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中HNF1A-AS1、HNF1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018年延安市人民医院收集的187例宫颈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HNF1A-AS1、HNF1A的表达情况,探讨HNF1A-AS1、HNF1A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和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HNF1A-AS1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22);HNF1A-AS1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P<0.001)、是否原位癌(P=0.013)、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2)、是否远端转移(P<0.001)以及HPV型别相关(P=0.006);HNF1A-AS1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HNF1A-AS1低表达组(χ2=10.33,P=0.002)。HNF1A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P=0.044),且HNF1A的相对表达量与HNF1A-AS1表达呈正相关(P<0.001);HNF1A高表达与宫颈癌患者肿瘤分期(P=0.002)、是否原位癌(P=0.007)、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5)、是否远端转移(P<0.001)以及HPV型别相关(P=0.003);HNF1A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HNF1A低表达组(χ2=6.10,P=0.013)。结论 HNF1A-AS1、HNF1A促进宫颈癌发生和发展,并与宫颈癌患者生存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α(IL-1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78例(结核组)和60例正常健康人群(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q-PCR法检测MCP-1、MIF和IL-6、IL-1α、IL-1β水平及其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表达。结果:结核组MCP-1、MIF、IL-6、IL-1α、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组MCP-1、MIF、IL-6、IL-1α、IL-1β 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CP-1、MIF、IL-6、IL-1α、IL-1β与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均呈正相关(P<0.05);联合血清因子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独MCP-1、MIF、IL-6、IL-1α、IL-1β(P<0.05)。结论:MCP-1、MIF、IL-6、IL-1α、IL-1β参与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且上述...  相似文献   

5.
雷灼雨  邹丽 《中国药业》2010,19(9):35-36
目的建立测定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柱(250mm×4.6mm,5μm),柱温30℃,采用乙腈-水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结果样品中的3种皂苷分离良好,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进样量分别在2.555~12.775μg(r=0.9996),8.115~40.575μg(r=0.9999)和7.665~38.325μg(r=0.999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33%,99.54%,99.82%。结论所用RP-HPLC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血塞通片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张畅  李小双  廉凯  徐进  李晶 《河北医药》2024,(2):223-226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1(GFRA1)、原纤维蛋白-1(FBN1)在骨肉瘤组织中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住院手术的66例骨肉瘤患者治疗精细切除骨肉瘤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同时收集整理其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等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RA1、FBN1蛋白表达;骨肉瘤组织GFRA1、FBN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GFRA1、FBN1阳性表达率明显较高(P<0.05)。GFRA1、FBN1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是否发生肺转移、软组织是否浸润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无关(P>0.05);骨肉瘤组织GFRA1、FBN1阳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FBN1阴性表达患者(P<0.05)。GFRA1、FBN1阳性表达、肿瘤转移、软组织浸润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GFRA1、FBN1的表达与骨肉瘤患者...  相似文献   

7.
来国防  杨冬  杜江  王梅 《中国药师》2010,13(1):28-29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法测定田七痛经散中三七皂苷R1及人参皂苷Rg1、Rb1含量。方法:采用Watres Sunfire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03nm,柱温30℃。结果:三七皂苷R1线性范围为0.21—2.1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51%(n=6);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0.78—7.18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RSD为1.92%(n=6);人参皂苷Rb1线性范围为0.81—8.10μg(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RSD为1.63%(n=6)。结论: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陈彦杰 《河北医药》2010,32(16):2184-2186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Polo-Like激酶1)Plk1、P53、P21WAF1/CIP1(P21)表达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60例腺癌标本中Plk1、P53、P21蛋白的表达。结果 60例腺癌标本中Plk1、P53、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3%、77.8%和30.2%;Plk1与P53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567,P〈0.05);P53与P21呈负相关关系(r=-0.643,P〈0.05);Plk1与P21相比,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599,P〈0.05);Plk1、P53联合表达与P21呈负相关关系(r=-0.656,P〈0.05)。Plk1、P53与P21蛋白4例同阳病例3例出现在低分化腺癌组。结论 Plk1、P53、P21共同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且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明确APE1/Ref-1和EGR-1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评估其表达与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并为食管鳞癌的预防、诊治提供临床指标.方法 随机选取2009至2010年接受胸外科手术治疗的86例食管癌标本,术前均未经放化疗等任何抗癌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测定APE1/Ref-1的蛋白、EGR-1的蛋白表达情况,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APE1/Ref-1在ESCC组织中细胞质和细胞核联合阳性表达率为68.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联合阳性表达率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E1/Ref-1在癌旁组织中的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为91.9%明显高于ESCC组织的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R-1在ESCC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 在ESCC中,APE1/Ref-1胞核胞质联合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升高有增强的趋势,EGR-1的阳性表达率随着组织学分级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保健食品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含量的方法.方法 Waters Symmetry ShieldTM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和Rb1分别在6.322~151.716μg·mL-1(r=0.9996)、25.043~601.029μg·mL-1(r=0.9999)、6.292~151.008μg·mL-1(r=0.9991)和25.018~600.430μg·mL-1(r=0.9999)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3%(RSD=1.18%,n=9),99.70%(RSD=1.34%,n=9),100.38%(RSD=1.15%,n=9)和99.94%(RSD=1.92%,n=9).结论 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含三七类保健食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1.
PCNA、E2F-1、RASSF1A蛋白表达与胃癌生物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1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中PCNA、E2F-1、RASSF1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0.0%,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2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E2F-1阳性表达率为73.3%,正常胃黏膜中为8.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E2F-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浸润深度无相关性(P〉0.05)。RASSFIA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在癌旁正常黏膜中为100.0%,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RASSFI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PCNA、E2F-1、RASSF1A在胃癌细胞中异常表达,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DKIs-P27)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宫颈、1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5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B1、CDK1及P27蛋白的表达。结果 cyclinB1、CDK1在宫颈鳞癌及CIN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在正常宫颈组织中(P<0.05),而P27在正常宫颈组织中呈高表达,在宫颈鳞癌及CIN组织中显著降低(P<0.05)。cyclinB1、CDK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27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宫颈鳞癌组织中cyclinB1与P27的表达、CDK1与P27的表达分别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cyclinB1、CDK1及P27的异常表达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这些指标有助于判断宫颈鳞癌的生物学行为及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青蒿对鼻咽癌细胞系CNE-1、SUNE-1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①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提取中草药青蒿的含药血清;②采用MTT法检测青蒿对CNE-1、SUNE-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MTT法证实青蒿含药血清对鼻咽癌细胞CNE-1、SUNE-1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在SUNE-1细胞中无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在CNE-1细胞中有剂量-效应依赖关系,无时间-效应依赖关系;结论青蒿含药血清对SUNE-1、CNE-1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LMO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TGF-β1、LMO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60例胃癌和50例正常胃组织,采用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LM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1、LMO1蛋白表达,分析TGF-β1、LMO1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TGF-β1、LMO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比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增强(P<0.05).TGF-β1、LMO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TGF-β1、LMO1表达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无关(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GF-β1、LMO1表达呈正相关(r=0.875,P=0.001).结论 胃癌组织TGF-β1、LMO1表达异常增高,可能参与了胃癌发生发展.TGF-β1、LMO1可作为反映胃癌恶性生物学行为及治疗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参芦中人参皂苷Rb1、Rg1和Re的含量测定HPLC方法。方法:AgilentZorbaxODSc,。色谱柱(250姗×4.6mm,5I.Lm),柱前加保护柱,检测波长为203nln;流动相为乙腈一水,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柱温:27℃;结果:结果表明人参皂苷fu)l在1.O~10.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96%(n=5);人参皂苷Rgl在1.0~10.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54%(n=5);人参皂苷Re在0.69~6.9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58%(n=5)。结论:该法简便、准确,可作为人参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检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脊髓中MMP-9、ICAM-1、HO-1的mRNA表达来研究苦参素对EAE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EAE组、空白对照组、苦参素低剂量组和苦参素高剂量组。EAE组和苦参素两个剂量组注射豚鼠全脊髓匀浆(GPSCH)抗原乳剂免疫建立EAE模型。苦参素两个剂量组于免疫当天起鼠尾静脉注射苦参素注射液200 mg·kg-1和100 mg·kg-1。观察3组大鼠的发病情况, 采用5分评分法对症状进行评分。设计和合成三条针对MMP-9、ICAM-1、HO-1mRNA的特异性引物, 采用PCR技术检测苦参素治疗16 d后大鼠脊髓中MMP-9、ICAM-1、HO-1mRNA的表达。结果: EAE组平均症状评分(2.45±0.36)高于苦参素治疗组(1.35±0.21), 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EAE组大鼠脊髓中MMP-9、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 而苦参素治疗组中MMP-9、ICAM-1的表达与EAE组比较有所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EAE组大鼠脊髓中HO-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 而苦参素治疗组中HO-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 苦参素能够通过降低MMP-9和ICAM-1mRNA的表达, 并促进HO-1mRNA的表达而发挥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三七漱口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HPLCELSD法。方法采用DIKMA 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7℃,载气流速1.5 L/min。结果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分别在0.411.53、1.551.53、1.555.83、1.585.83、1.585.92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复方三七漱口液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人参皂苷Rb1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31%、100.30%、99.98%,RSD分别为1.60%、0.56%、0.9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三七漱口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BRCA-1、BAG-1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恶性组织,癌旁正常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BRCA-1、BAG-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三阴性乳腺癌中BRCA-1的阳性表达率为76.4%,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G-1阳性表达率为69.4%,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RCA-1与BAG-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45,P=0.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BRCA-1、BAG-1蛋白表达上调,参与TNBC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成为评估TNBC预后的潜在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 1型糖尿病与HLA -DPB1和HLA -DQ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基于核酸序列测定的基因分型技术对 5 2例 1型糖尿病患者及 3 8名正常对照者进行了DPB1和DQB1基因分析。结果 DPB1 2 2 0 1(P <0 .0 1)和DQB1 0 2 0 1(P <0 .0 1)、 0 3 0 3 (P <0 .0 5 )及 0 60 4 (P <0 .0 5 )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患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DPB1 0 4 0 2 (P <0 .0 1)和DQB1 0 3 0 1(P <0 .0 1)等位基因在糖尿病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DPB1 2 2 0 1和DQB1 0 2 0 1、 0 3 0 3及 0 60 4等位基因可能是山东地区汉族人 1型糖尿病的易感性等位基因 ,而DPB1 0 4 0 2和DQB1 0 3 0 1等位基因可能是山东地区汉族人 1型糖尿病的保护性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中的4种三七皂苷类成分——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Re、Rb1.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结果表明,4种三七皂苷类成分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6.0%~101.8%,RSD小于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