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建良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0):310-311
目的探讨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1995年1月-2007年5月采用非规则性肝切除治疗肝癌129例,随访1年~5年,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例在术后3个月死于肝肾功能衰竭,121例恢复良好。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3%,32.7%,27.1。结%论非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方法,特别对于合并肝硬化的患者更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规则性肝切除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后肝癌肝内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7-2012年行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共120例,按照术式分为规则性肝切除组和非规则性肝切除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术后6个月肝功能和术后1年复发率、生存率。结果规则肝切除组的切除肿瘤直径、切除肝脏体积、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切除肝段数目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白蛋白(ALB)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直接胆红素(DBIL)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1)。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非规则肝切除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显著高于非规则肝切除组(P<0.05)。结论规则性肝切除虽然手术损伤较大,但切除肿瘤范围大,术后肝功能恢复好,复发率低,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于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处理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我院选择肝癌肝切除术的者95例,男65例,女30例,年龄32~68岁,平均45岁。采用肝癌肝切除术。结果手术时间1~5h的患者为60例(63.16%),5~10h的患者35例(36.84%)。一共治愈92例(96.84%),无效3例(3.16%),并发症20例(21.05%)。并发症中,大出血6例(30%),肝衰10例(50%)及胸腔积液4例(20%)。结论围手术期的处理中,术前检查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很重要,术中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来减少围手术期的感染机会,注意给氧,严密监测各项重要脏器的功能情况,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规则性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国  刘剑勇 《广西医学》2010,32(6):659-662
目的对比肝细胞肝癌手术中的规则性与非规则性肝切除的手术效果。方法术后经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患者56例,其中规则性肝切除22例,非规则性肝切除34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情况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则性肝切除组的小肝癌5年生存率为80.0%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的14.3%(P〈0.05),非规则性肝切除组的大肝癌5年总生存率为45.0%高于规则性肝切除组的5.9%(P〈0.05)。结论两种方法近期生存率相当,远期生存率小肝癌规则性肝切除好于非规则性肝切除,而大肝癌则是非规则性肝切除好于规则性肝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精准肝切除术(precise hepatectomy,P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rregular hepatectomy,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IBDS)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IBDS患者86例,依据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分为PH组和IH组,各43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当日引流量、治疗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肝功能指标变化,评价临床疗效,计算结石残留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低于IH组,手术时间长于IH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ALT、ALB、APTT、TBIL、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优良率(95.35%)高于IH组(74.42%)(P<0.05).PH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60%)低于IH组(46.51%)(P<0.05).PH组结石残留率(6.98%)也低于IH组(25.58%)(P<0.05).结论 PH治疗IBDS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残留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加强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律南 《四川医学》2005,26(3):245-246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PLC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使PLC由过去的不治之症变为目前的部分可治。但迄今为止,手术切除仍是PLC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规则性和非规则性肝切除在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残医学杂志》2001,9(2):49-50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对肝胆管结石病的疗效.方法 对114例行规则性肝叶切除术、40例行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除手术时间长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以外,其他各方面均优于非规则性肝叶切除术组(P<0.05).结论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更适于临床治疗肝胆结石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规则性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总结作自1993年--2003年间,应用该方法手术切除胆囊48例的l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胆囊底、体前壁大部切除,残留部分胆囊及哈氏囊8例。残留哈氏囊11例。残留少许哈氏囊14例。因坏疽穿孔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切除大部分胆囊后置蕈状管造瘘3例。基本完整切除胆囊12例。全组手术有一定难度,但经过顺利,无并发症,无死亡。造瘘1个月后炎症消退,经造影证实胆囊管通畅,经闭管后无症状拔管。随访40例,随访率83%,随访时间6个月~9年,36例无临床症状。3例出现右上腹隐痛,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1例术后3个月出现残留胆囊结石,出现临床症状经再手术切除胆囊治愈。结论:非规则性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切除困难时。它可以尽快消除感染中毒症状和去除病灶。由于不强调完整切除胆囊,又有手指的引导,在解剖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并发症和损伤。残留胆囊采取内膜剔除、搔刮和碘酒涂抹方法,破坏其分泌功能而达到完整切除胆囊的作用。临床观察仅少数患出现胆囊残留部综合征,且给予对症治疗而愈。比较在胆囊切除困难时追求规范性完整切除而造成副损伤和在急性胆囊炎时先行造瘘术,尔后再二次手术切除胆囊,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11.
对肝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2.
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可引起低氧血症,现就我院资料对肝癌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对策作一分析。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长海医院麻醉科ICU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择期切除术患者78例,均为男性,年龄28~59岁。术前:ASAI~Ⅱ级,均未发现明显心、肺、肝、肾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围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例经多种抗生素全身给药效果不佳的肺部感染病例,所有病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做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士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解除思想顾虑,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中加强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0例灌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BAL围术期精心准备,密切观察、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围术期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选取20例经多种抗生素全身给药效果不佳的肺部感染病例,所有病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做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护士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前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身心评估,解除思想顾虑,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中加强配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重视并发症的观察。结果20例灌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BAL围术期精心准备,密切观察、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魏玲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36):83-86
目的 观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昌市第九医院2021年1月至10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行首次介入治疗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研究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长,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感染、出血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发生疼痛、感染、出血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原发性肝癌首次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管理,可加快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长,减少术后疼痛、感染、出血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以保障手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我院行肝癌切除术的89例病例资料, 对其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处理及预防等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并发症包括腹腔继发出血5例、上消化道出血2 例、肝功能衰竭4例、胆瘘1例、胸腔积液12例、膈下感染4例.因并发症死亡5例, 病死率为5.6%.结论 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巧, 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3):134-13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肝癌围手术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2018年6月间70例肝癌患者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其中35例患者接受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加速康复组),其余 35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加速康复组术前焦虑评分(23.4±3.9 vs 26.7±4.1,P=0.0010)及抑郁评分(13.3±2.2 vs 16.2±2.8,P=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加速康复组术后 3 天焦虑评分(22.1±3.6 vs 25.7±3.8,P=0.0001)及抑郁评分(11.7±2.1 vs 15.7±2.8,P=0.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 加速康复组术前(423.4±56.9 vs 396.7±54.1,P=0.0482)和术后 3 d(398.4±53.8 vs 362.1±53.6,P=0.0062)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改善肝癌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围术期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9年间76例70岁以上结、直肠癌病人围术期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高龄结、直肠癌病人入院前误诊率高(44/76),并存病多(46/76),肿瘤切除率为9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围手术期病死率为8%。结论①结直肠癌和其他大部分癌症一样是一种随年龄增高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恶性肿瘤。②高龄结、直肠癌病人有发病缓慢、症状隐匿、并存病多的特点。③老年人结直肠癌易误诊。④高龄结、直肠癌病人的术前准备主要是并存病的治疗。围术期并存病的治疗是降低手术病死率的关键。⑤治疗方案选择要严格遵循控制性损伤外科的理念(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手术切除是高龄结、直肠癌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法。⑥并发症的治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ERAS)理念的集束化治疗护理措施在胰腺癌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本科接受胰腺癌根治手术的89例患者,其中45例患者接受基于ERAS理念的集束化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其余44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肠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2):45-47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围手术期按ERAS管理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按传统流程处置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下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加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观察的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呕吐、疼痛和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人数。结果两组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呕吐、疼痛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在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中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