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病例报告男,12岁。因颈部包块、发热5d入院。2005-02-02出现左侧颈部包块,约拇指头大小,疼痛显著,颈部活动受限,伴发热,t37.5~39.0℃,纳差、恶心。2002-02-04血常规示WBC26.7×109/L,N0.90,PLT177×109/L;2004-02-06血常规示WBC30.2×109/L,N0.94,PLT222×109/L,CRP194.6mg/L,ESR89mm/h。在外科门诊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差;颈部包块增大,疼痛加剧。查体:t39.0℃,体重25kg,全身可见散在大片状充血性红疹,压之可褪色,颈部活动稍受限,左侧颈部可触及一约8.0cm×6.0cm大小包块,表面皮肤红肿,压痛明显,无波动感,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度… 相似文献
3.
4.
5.
川崎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我院收治小儿川崎病24例,针对川崎病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护理,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川崎病误诊l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从 1996年起收治的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KD)患儿 6 8例 ,其中早期 (10 d内 )误诊 16例 ,误诊率 2 3.5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5月龄~ 8岁 ,平均3.5岁 ,就诊时间为发病后 2~ 15 d。 16例均有发热 (10 0 % ) ;球结膜充血 14例 (87.5 % ) ,伴有较多分泌物 1例 ;趾指端膜状脱皮 13例 (86 .7% ) ,手掌屑状脱皮 1例 ;唇红、干裂 15例(93.7% ) ;皮疹 9例 (5 6 .2 % ) ,斑丘疹 6例 ,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各 1例 ;杨梅舌 8例 (5 0 .0 % ) ;颈淋巴结肿大 8例 (5 0 .0 % ) ,其中触…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院2001~2005年住院的川崎病患儿45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8例,女17例,男女比例1.6:1,发病年龄8月龄~7岁,5岁以内有38例。本组均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嘲,有2例临床症状不典型,其中1例超声心动图发现冠状动脉病变而确诊,另1例诊断性治疗有效。本组中复发2例。 相似文献
10.
孟昕 《中华临床护理研究杂志》2004,12(4):1072-1073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幼儿高发的血管炎综合征。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粘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长期的恢复期,症状逐渐消退,偶尔可并发中枢神经障碍,心脏障碍和关节炎症。2001年1月至2003年10月期间,我科共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国知网1990-2019年间发表的和胃降逆中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为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CiteSpace5.0.R1软件,就文献发表时间分布、作者及研究机构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聚类分析、突现词分析制成知识图谱,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737篇,发文量大体呈波动式增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是主要研究机构;发文量靠前的作者为刘启泉、刘汶、叶蔚;和胃降逆研究的疾病主要是以胃食管反流、胆汁反流性胃炎、顽固性呃逆,方剂包括和胃降逆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汤.结论:和胃降逆领域研究以相关疾病中医治疗为主;有向呼吸系统疾病、中西结合治疗研究发展趋势,中医药治疗、名医临床经验总结将仍是本领域研究热点.且该领域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团体,各大研究机构之间鲜少合作,亟待进一步交流. 相似文献
12.
尹松楠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8):44-45
目的:探讨如何早期诊断治疗川崎病,以缩短病程,减少心血管损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5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程第5~7天确诊8例,7~10天确诊24例,10~15天确诊2例,15天以后确诊1例。早期诊断早使用丙种球蛋白静滴病例,病程缩短,心血管损害轻。结论:疑似川崎病的病例,应做超声心动图、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确诊后在10天以内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其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可以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心肌梗死是主要死因。我科2001~2004年收治川崎病3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s ,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 ,MCLS) ,是一种主要发生在 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患儿发病时伴全身性血管炎 ,所以属血管炎综合征。自 1976年日本医生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报道 ,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台湾和北京的流行病学研究均显示该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 ,已经成为北美和日本儿童后天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在我国也是儿科的心血管系统常见病之一。1 简史自 196 7年日本医生川崎富作 (TomisakuKawasaki)首次用日文文献报道了自 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在川崎病急性期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川崎病 (KD)组 (n =5 6 )及对照组(n =2 0 )患儿血清cTnI、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浓度。结果 :KD组与对照组血清CK、LDH浓度无显著差别 (P >0 .0 5 ) ,而血清cTnI、CK -MB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0 1)。在诊断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上cTnI优于CK -MB(P <0 .0 5 )。结论 :cTnI与CK -MB对KD患儿急性期心肌损伤有诊断价值 ;与CK -MB比较 ,cTnI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度 ,指导早期IVIG治疗 ,从而减少KD患儿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应用CiteSpace软件对近10年国内外血液透析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分别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 5.7.R2对近10年国内外血液透析的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相关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期刊的分布状况,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1 350篇中文文献,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丁小强;纳入34 279篇英文文献,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Kamyar K。共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专业指南,美国和日本是血液透析研究领域的主要国家,University of Toronto是血液透析研究的重要机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操作规范及透析并发症的相关研究是此领域主要的研究热点和方向。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现阶段血液透析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问题,为研究者提供了有潜在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的早期诊断探讨--附7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索川崎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指标.方法:对72例川崎病患儿的症状、体征出现时间及发生率,重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川崎病早期均有发热症状,其次为口唇及口腔改变、皮疹、眼结膜充血、肛周皮肤脱屑,其发生率依次为100%(72/72)、92%(66/72)、78%(56/72)、60%(43/72)、65%(47/72).90%以上的患儿中性粒细胞、血小板、ESR、C-反应蛋白升高,57%(41/72)的患者早期出现肺部X线改变.结论:川崎病早期绝大多数有发热症状;多数患者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进行性升高,ESR、C-反应蛋白高;有肺部X线改变但无咳嗽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肛周皮肤脱屑具有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本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由于本病常合并冠状动脉瘤等冠状动脉病变几率较高 ,易造成心肌梗死突然死亡。本文旨在探讨动态超声图检查的价值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减少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 本组 38例均为住院患者 ,男 2 4例 ,女 14例 ,年龄 15个月~ 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热型不规则 ,一般静脉滴注抗炎、抗病毒无缓解 ,手足硬性肿胀、脱皮、杨梅舌、唇裂、咽充血、扁桃体肿大等。设备采用美国HP10 0 0型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5…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10岁以后发病极为少见,男女之比为15:1,无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