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小肠出血性疾患以持续或间断的和程度不等的血便为特征,故多以急诊为常见.其特点是诊断较困难,误诊率高[1].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是治愈的根本环节.现总结我院外科1979年1月~1999年8月期间收治的小肠出血性疾病28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出血症状与病因的相关性和检查手段的选择及利弊.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检查能很快明确诊断 ,并能行胃镜下止血治疗。结肠出血大都能在肠镜下明确诊断 ,而小肠出血诊治较困难。为探讨小肠出血诊治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者中 11例黑便患者经胃镜、肠镜或胃肠钡餐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 ,行血管造影 (DSA)检查明确诊断小肠出血的 10例病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8月间在我院住院患者。经DSA检查明确小肠出血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 5岁 ,平均 6 4 4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4h。临床主… 相似文献
3.
池肇春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1,4(4):245-247
小肠出血不常见 ,约 3%~ 5 %胃肠出血位于十二指肠第二段和回盲瓣之间。除十二指肠壶腹部外小肠出血难以诊断 ,这是因为 :①因少见则较少考虑 ;②小肠长、游离于腹腔 ,且有力的收缩和存在肠袢使诊断困难 ,例如典型的回肠位于腹的右下对角线 ,空肠位于腹的左上对角线 ,但这些部位是变化的 ,由此减低了钡餐检查的诊断率和增加内镜插入的难度 ;③核医学扫描和血管造影虽有较高的诊断率 ,但对慢性、间歇性、少量出血不能肯事定 ;④血管发育不良是小肠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但所有检查方法包括灌肠法均难以作出诊断。1 病因1.1 小肠血管损害 小… 相似文献
4.
34例急性小肠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小肠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对34例小肠出血病人分别采用X线钡餐检查,红细胞核素扫描(ECT),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DSA),术中肠镜检查,比较各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出血部位的优劣。结果对出血部位的定位阳性率:ECT为50%;DSA为66.7%;X线钡餐为37.5%。术前不能明确的10例病人,术中肠镜均明确出血部位(100%)。结论ECT和DSA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术前辅助检查不能明确出血部位的病人,剖腹探查结合术中镜检查是确定出血部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Treitz韧带以下的小肠出血在消化道出血中仅占1%~5%,诊断较为困难。现总结我院经手术证实的小肠出血17例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出血症状与病因的相关性以及检查手段的选择与利弊,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楼石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987,(5)
作者对65例小肠出血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引起小肠出血的病因有炎性肠病(33.84%),小肠肿瘤(29.23%),成人肠套叠(21.54%),小肠憩室炎(12.31%),外伤性小肠出血和空肠异位胰腺等.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外.B 超、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CT 检查等对诊断有帮助,治疗一般先采用保守治疗,进一步检查确诊后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小肠出血42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线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99mTc扫描、剖腹探查及术中内镜检查出血病因中,肿瘤出血占首位,憩室与伤寒也占较高比例。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出血有重要价值,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及时剖腹探查,术中内镜可提高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8.
小肠出血33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出血33例病因分析鲁臣溪吴丽萍马钢总公司医院(243000)本文对33例小肠出血病因与诊断方法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12~7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33例(100%),腹痛21例(636%),贫血... 相似文献
9.
小肠出血在临床上较少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较困难。虽近年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小肠出血仍难以及时确诊,甚至误诊。我们回顾性分析我科首诊的10例急性小肠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小肠肿瘤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原发性小肠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术前诊断方法。结果小肠肿瘤多位于十二指肠,占38.6%(17/44)。良性肿瘤以平滑肌瘤为主,恶性肿瘤以腺癌最常见。检查方法可采用X线钡餐、内镜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CT和B—US、PET—CT检查。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简单易行、价廉及无创性的诊断方法。治疗上,对恶性肿瘤力争做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84例小肠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资料,从临床表现、病因、病灶部位、检查方法分别做一探讨。结果:84例小肠出血性疾病中肿瘤占61.90%(52/84),其次为血栓性疾病、小肠憩室、溃疡,分别占11.90%、8.33%、5.95%,其他少见的病因有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小肠息肉、克罗恩病、肠结核、过敏性紫癜等。出血方式以黑便多见,伴有腹痛、发热、腹部包块、腹泻等。出血部位以空肠、回肠为主。结论:小肠出血性疾病病因以肿瘤为主,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治疗棘手,需结合多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及小肠出血病因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子痫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子痫剖宫产指征;降低子痫的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5年间收治子痫患者28例.结果 1992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诊断为子痫患者28例.从未作产前检查18例,未定期产前检查8例,定期产奇检查2例.经阴道分娩8例,剖宫产19例,1例未生产、自动出院转回当地治疗.早产10例,新生儿窒息6例,国产儿死亡2例,无孕产妇死亡.结论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特别在农村开展围产保健,对检查中发现的妊娠高血压疾病应及早转送上级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预防子痫发生的关键;对子痫患者及时治疗、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措施,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方式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986年5月~2008年12月收治28例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adish分期:A期4例,B期11例,C期13例.27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鼻内镜手术,13例行传统手术;1例行单纯放疗.结果 早期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B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77.8%,晚期嗅神经母细胞瘤(C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40.0%.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的5年生存率87.5%,传统手术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为40.0%.结论 早期嗅神经母细胞瘤患者预后较好,鼻内镜手术加术后放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5年以来诊治的31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良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23例;肿瘤位于十二指肠者2例,空肠13例,回肠16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肠梗阻、肠穿孔等。3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前诊断率为51.6%(16/31)。23例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率为30.4%(7/23),其中15例获随访,死亡10例,平均存活期(32±17.1)个月,存活5例。B超、CT诊断符合率较低,DSA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结论原发性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当明确诊断时多数恶性肿瘤已经有转移,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是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8例临床资料.结果 27例顺利完成手术,腔镜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例,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0例,术后病理报告18例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囊性变.平均手术时间126分钟,因出血转开放手术1例,术后胸前皮肤发紧不适感5例,皮下气肿2例,皮下瘀斑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无喉上、喉反神经损伤.住院时间平均4.5天.结论 只要掌握其并发症的特点和防治措施,完善相应的围手术期处置,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是具有良好的微创、美观效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原发性小肠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疾病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因、病理诊断、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分别探讨。结果:原发性小肠疾病病因以肿瘤为主,占68.39%,又以恶性肿瘤居多。憩室、克罗恩病、肠结核分别占18.29%、5.14%、3.87%。少见病因有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炎性息肉、糜烂性肠炎。男、女原发性小肠疾病所占比例分别为52.90%、47.02%,平均年龄(56.94±16.48)岁。性别及年龄与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字2值分别为0.027、4.230。原发性小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消化道出血,分别占61.94%、38.06%,也可表现为体质量减轻(26.45%)、恶心呕吐(21.94%)、腹部肿块(17.42%)、发热(12.90%)。临床表现与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字2=8.020)。胶囊内镜、腹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成像(CT)、小肠镜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2.73%、66.91%、62.50%,腹部CT联合胶囊内镜或小肠镜检查时阳性率分别为90%、83.33%。结论:原发性小肠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因以肿瘤多见,对反复腹痛伴消化道出血者应考虑小肠疾病可能,联合使用腹部CT及内镜检查可能会提高原发性小肠疾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产后出血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采用综合干预及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及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有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产程延长者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位于前3位的为:宫缩乏力60例(66.67%);产程延长26例(28.29%);胎盘因素17例(18.89%)。出血量500~1000mL者67例(74.44%);1000~2000mL者16例(17.78%),出血量>2000mL发生失血性休克者7例(7.78%)。出血时间均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分娩史、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