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厥阴头痛的论治见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其主要病机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其成因为寒客厥阴肝经,肝经寒邪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挟浊阴之气上逆而为干呕,胃阳不布而产生清冷涎沫,随浊气上逆而吐出,故见吐涎沫;肝经寒邪循经上冲,则见头痛。吴茱萸汤具温中散寒,  相似文献   

2.
考吴茱萸汤,本为仲景治疗中焦虚寒,浊阴上逆之祖方,方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味药组成,主治病症,在《伤寒论》245条原文指出:“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也,吴茱萸汤主之。”377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上述三条原文,指出本方主治三种证候:一为胃寒呕逆;一为厥阴肝寒,肝寒犯胃则呕逆,厥阴寒气上犯则发为巅顶头痛;一为少阴寒水侮脾,发为  相似文献   

3.
所谓厥阴头痛,作为一个专用病名,是指《伤寒论》中所论述的因厥阴虚寒浊阴冲逆所致的头痛。兹对厥阴头痛病机和证治的体会,介绍于下。一、厥阴头痛的病机《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中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万友  相似文献   

4.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原治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少阴吐利。虽一方三治,但其主要病机为肝寒犯胃、浊阴上逆,而不仅是胃中虚寒;因吴茱萸既可温肝又可暖胃,决定了本方功效为温肝暖胃、降逆止呕,而不仅是温中祛寒。  相似文献   

5.
<正>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原文中凡三见,分别用治:阳明中寒证见"食谷欲呕"者(243条);中阳虚寒,寒浊阻滞证见"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309条);厥阴"干呕,吐涎沫,头痛者"(378条)。三条所述,症状表现各异,但病在肝胃、阴寒内盛、浊阴上逆的病机却是一致的。而方中吴茱萸辛而温中散寒,下气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汤为经方,<伤寒论>中其三见:一为阳明篇中"食谷欲呕"的肝寒犯胃证;二为"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的少阴证;三为"干呕,吐涎沫,头痛"的厥阴证.<金匮要略>有"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条文,亦是浊阴上冲,胸阳不宣所致.笔者临床应用本方多年,偶有心得,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是温肝暖胃,降逆止呕之良方。原书论本方证治有“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243),“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和“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78)。从以上所论,可看出在阳明、少阴、厥阴三经病证中用本方论治,虽然临床证候不同,但其病机都是阴寒之气上逆犯胃,故可用一方而治。  相似文献   

8.
<正> 吴茱萸汤方出自《伤寒论》书中。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原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食谷欲呕”。“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余在临床上用此方加味治疗产后巅顶冷痛一例,  相似文献   

9.
一、据理法严密制方临床时运用四诊手断,诊察疾病的症候,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作出病名和病机的诊断,确立相应的治法,严格选择或严密组制方剂。但制方遣药时要讲究“君臣佐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药物的系统协同作用,产生最佳疗效。如《伤寒论》中吴茱萸汤,一为食谷欲呕的胃中虚冷、寒浊上逆之阳明证而设;一为呕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的中阳不足、阴寒犯胃的少阴证而设;一为干呕、吐涎沫、头痛的肝寒犯胃的厥阴证而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用吴茱萸汤治愈数例典型的厥阴头痛,似有所悟,略述如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主之。”本条复见于《伤寒论》厥阴篇第3条。本证系脾弱胃虚,寒饮内生,因肝阳不足而寒饮犯之,胃病及肝。寒为阴邪,重伤肝阳,肝阳伤则阴无以制、足厥阴之脉属肝挟胃上贯膈,与督脉会于巅顶,故浊阴之气循经上犯,寒凝经脉,则见厥阴经脉所至之巅顶疼痛。吴茱萸汤中吴茱萸温振肝阳,肝阳振则浊阴自降。方中主用生姜,温胃散寒化饮,胃阳复则寒饮自化,人参、大枣补脾益气以扶正,全方共奏温阳散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汤方出《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原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之“食谷欲呕”、“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及“干呕,吐涎沫,头痛者”。笔者在临床上用此方治疗缩阳症,获著效,兹报道于下。例一:王××,男,44岁,工人。1981年5月4日诊:患者体质素健,三月前睡卧寒湿地,引起腰痛阳萎,继则阴茎及阴囊向上挛缩,喜热怕冷,时急时缓,伴少腹寒冷拘急,甚觉痛苦,惟饮食、二便仍属正常。经中西医多方诊治乏效。  相似文献   

12.
易桂生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752-1752
吴荣荧汤证三见于《伤寒论》中:阳明病篇第243条:“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少阴篇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篇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组成为: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四药同用,共奏温中,暖肝温胃,消阴和阳,降逆止呕之功。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汤系《伤寒论》方.主要为寒客厥阴,横逆犯胃,浊阴上逆,胃阳不布所致的阳明寒呕、少阴吐利、厥阴头痛而设.具有暖肝和胃,温中散寒之功.笔者宗异病同治之旨,以之对临床多种疾病进行治疗效多桴鼓.现择数案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14.
陈瑛瑛  陈健峰 《新疆中医药》2004,22(4):F003-F003
《伤寒论》中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胃寒呕吐.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等症。笔者临证,凡属厥阴肝寒、脾肾虚寒之病证,每用此方加减,均应手起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吴茱萸汤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4味药物组成。《伤寒论》原著中论及吴茱萸汤的条文有三: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逆,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相似文献   

16.
吴茱萸汤出自于《伤寒论》,具有温中补虚,降逆止呕的功效,是临床上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经典方剂之一。笔者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吴茱萸汤灵活加减治疗如头痛、眩晕、呕吐等,不论西医何种病名,只要辨证属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证,应用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皆能取的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胡丹华 《河南中医》2012,32(5):556-557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主治阴寒内盛,胃气不降,浊阴上逆之证.其汤证临床表现各异,究其病因病机则同,用于治疗老年常见病诸如呕吐、眩晕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吴茱萸汤见于仲景<伤寒杂病论>,主要治疗阴寒内盛,浊阴不降所致的阳明寒呕,少阴吐利和厥阴头痛.我根据<伤寒论>第337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以本方治疗厥阴头痛,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吴茱萸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在《伤寒论》中,关于吴茱萸汤的论述有三条[1]分别是243条"食谷欲吐,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厥逆,烦躁,呕吐,下利者吴茱萸汤主之"。吴茱萸汤常常用于治疗各种脾胃证候明显的疾病,而本文着重报告吴茱萸汤加减治疗肢体震颤的临床案例2则。  相似文献   

20.
吴茱萸汤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汤证 ,在《伤寒论》中凡三见 ,一见于阳明篇 2 4 3条 :“食谷欲呕 ,属阳明也 ,吴茱萸汤主之 ;得汤反剧者 ,属上焦也。”[1 ]一见于少阴篇 30 9条 :“少阴病 ,吐利 ,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者 ,吴茱萸汤主之。”[1 ]一见于厥阴篇 378条 :“干呕 ,吐涎沫 ,头痛者 ,吴茱萸汤主之。”[1 ] 自古至今 ,大多注家均随文释义 ,认为吴茱萸汤可统治阳阴、少阴、厥阴之证 ,清·汪昂《汤头歌诀》中更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概括为“阳明寒呕少阴利 ,厥阴头痛皆能保。”影响所及 ,现代五版教材《方剂学》中吴茱萸汤的“主治”也列为 :“1.胃中虚寒 ,食谷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