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宫颈癌是世界上第四种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的持续侵袭是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HR-HPV感染会导致宫颈局部细胞免疫缺陷,免疫监视能力下降导致的免疫逃逸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局部宫颈癌术后联合放化疗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在75%~85%。然而,复发、持续性、转移性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仅约为15%[1]。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是治疗选择有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在胃癌细胞株及临床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6种胃癌细胞株及3例胃癌配对标本中PD-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对临床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D-1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PD-1在4种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 6种胃癌细胞株中均有PD-1的表达,其中SGC-7901和HGC-27细胞PD-1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也有PD-1的表达。结论: 各种胃癌细胞株均有PD-1的表达,P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CD279)及其配体PD-L1(CD274)、PD-L2(CD273)在HLA-B27阳性和阴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阳性和阴性AS患者外周血CD8阳性淋巴细胞CD279、CD274和CD273的表达水平。结果 CD279、CD274和CD273在三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CD279、CD274和CD273在HLA-B27阳性AS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与HLA-B27阴性AS患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而HLA-B27阴性AS患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HLA-B27阳性AS患者CD279、CD274和CD273的表达水平比HLA-B27阴性AS患者高,可能与疾病的慢性化和迁延不愈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染色、Western blot 检测PD-L1 在50 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PD-L1 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D-L1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2.0%(21/50) 高于癌旁组织22.0%(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L1 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及临 床分期相关(P <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表明PD-L1 的阳性组较阴性组预后较差,PD-L1 阳性组和阴性 组患者30 个月生存率分别为38.1% 和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变量COX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PD-L1 是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 PD-L1 蛋白高表达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能 成为食管鳞癌预后的评价指标,并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肝癌是我国高发、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效果有限,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免疫治疗是潜在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PD-1)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卡控点,主要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许多肿瘤细胞高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PD-L1与T细胞等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使T淋巴细胞失能,形成肿瘤免疫逃逸.研究发现,对PD-1进行阻断可重建T淋巴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延长肝癌等肿瘤患者总生存期.本文就PD-1为靶点的肝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何通过联合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卡控点抗体的应答率,同时降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为靶点的肝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癌是我国高发、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等效果有限,开发新的治疗方法非常必要.免疫治疗是潜在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1,PD-1)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卡控点,主要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许多肿瘤细胞高表达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PD-L1与T细胞等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发挥免疫负调控作用,使T淋巴细胞失能,形成肿瘤免疫逃逸.研究发现,对PD-1进行阻断可重建T淋巴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延长肝癌等肿瘤患者总生存期.本文就PD-1为靶点的肝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何通过联合治疗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免疫卡控点抗体的应答率,同时降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以铂为基础的化疗一直是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预后不良。针对程序性死亡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通路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耐受的安全性和长期持久的反应性,开创了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新时代。本文回顾PD-1/PD-L1及CTLA-4信号通路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关系,综述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已经完成和正在进行的抗PD-1/PD-L1及CTLA-4治疗的临床试验,重点介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不同阶段中的使用和最佳组合策略的临床研究,以期改进免疫抑制剂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使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Ⅰ型跨膜蛋白,广泛表达于各种组织细胞上,参与机体自身免疫、移植免疫以及肿瘤免疫等免疫调节过程。同样,PD-L1也可在甲状腺癌细胞上显著表达,在其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互作用时可抑制CD8 T细胞应答,传递负性调控信号,导致肿瘤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衰竭或功能障碍,使肿瘤细胞逃脱机体的免疫监视,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了PD-L1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研究PD-L1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作用机制,从而为治疗甲状腺癌寻求有效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对Ⅰ期肺腺癌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患 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86 例经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I 期浸润性肺腺癌的患者, 检测其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分析sPD-L1 对术后复发及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sPD-L1 高表达胸膜受累、术后ECOG 评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GGO 状态具有相关性(P <0.05)。 sPD-L1 对术后复发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 为0.730(95%CI :0.671,0.876),对术后生存诊断的AUC 为0.771 (95%CI :0.685,0.907)。Cox 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显示,ECOG 评分、PD-L1、分化程度、临床分期、GGO 状态 及胸膜受累为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sPD-L1 高表达为I 期肺腺癌患者经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系统 淋巴结清扫术后复发、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have made breakthroughs in the field of lung cancer and have become a focal point for research. Programmed death-1 (PD-1) or 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 inhibitor monotherapy was the first to break the treatment pattern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However, owing to the limited benefit of ICI monotherapy at the population level and its hyper-progressive phenomenon, it may not meet clinical needs. To expand the beneficial range of immunotherapy and improve its efficacy, several research strategies have adopted the use of combination immunotherapy. At present, multiple strategies, such as PD-1/PD-L1 inhibitors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anti-angiogenic therapy, 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 inhibitors, and radiotherapy, as well as combined treatment with new target drugs, have been evaluated for clinical practice.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mmunotherapy, herein, we review the recent progress of ICI combination therapies for NSCLC.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 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肺癌领域取得了明显疗效。但在不同的肺癌患者中PD-1/PD-L1抑制剂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现有的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exosomal PD-L1, ePD-L1)可代替肺癌细胞PD-L1,抑制T细胞活化,产生免疫抵抗,同时还能将PD-L1转移到次级细胞发挥免疫耐受作用,影响免疫治疗的疗效。本文将对外泌体及ePD-L1的分离检测方法、ePD-L1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对肺癌进展和免疫治疗的影响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杨浩 《西部医学》2013,25(9):1422-1425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pl)是由PDCD-1基因编码的共刺激分子,PD-1及其配体PD-L1、PD-L2在调节免疫反应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具有重要作用。PD-1、PD-L信号通路已经被证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慢性感染等疾病的发展有关。本文对该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CD-1)分子是一种重要的下调型共刺激因子,通过与其配体的作用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主要参与细胞的中枢及外周免疫耐受,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疾病的原型,是机体丧失了正常的免疫耐受平衡,淋巴细胞异常活化,不能正确识别自身组织导致疾病发生。近年来众多研究发现PDCD-1的多态性与SLE的发展有关,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关于PDCD-1与SLE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急性肾移植排斥患者肾组织中PD-L1、PD-1的表达及PD-L1与PD-1、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二步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和急性肾移植排斥患者肾组织PD-L1、PD-1的表达,以及PD-L1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肾移植排斥肾组织表达PD-L1、PD-1较正常组增多、增强;其小管PD-L1阳性强度与肾间质PD-1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PD-L1-PD-1信号通路在急性肾移植排斥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抑制性共刺激分子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是重要的负性免疫调节分子,在机体适应性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达PD-L1的肿瘤细胞可与T细胞表面受体分子PD-1特异性结合,从而影响T细胞的活化与分化,并抑制T细胞的抗肿瘤免疫杀伤活性.目前,已有多种靶向PD-1/PD-L1免疫检查点的药物应用于临床,并在不同类型的肿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疗效.本文就PD-1/PD-L1的分子结构、表达特点、上调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促进肿瘤生长、免疫逃逸、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出现自身组织受到攻击损害的一类疾病,这种现象主要是由T细胞活化引起,同时其他如B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免疫细胞也参与了疾病的进程。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D-1)是一种负性共刺激分子,由2号染色体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基因编码而来,分子量为50~55 kDa的跨膜蛋白,是从凋亡细胞中利用消减法分离出的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新成员。它与诱导性共刺激分子、CD28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都隶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PD-1有2个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PD-L1)、PD-L2,通过与其配体相结合来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在维持机体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PD-1具有2种表达形式,膜结合型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其中膜型PD-1通过直接与配体结合介导信号通路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可溶性PD-1则具有与PD-Ls结合的功能,阻断膜型PD-1与PD-Ls结合,干扰PD-1/PD-Ls介导的T细胞增殖抑制功能。近年来,抗PD-1抗体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表现出卓越的疗效,同时也观察到这类患者出现关节炎、肌痛、继发性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风湿性并发症的表现。伴随PD-1基因缺陷小鼠模型建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PD-1信号通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本文就PD-1及其配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总结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