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英春 《吉林医学》2012,33(3):553-554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22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血沉(ESR)增高21例,类风湿因子(RF)强阳性17例,血小板增高15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8例,低氧血症18例。结论:IPF的发生与RA有关,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及肺功能检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系统性回顾88例RA合并IPF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并与113例单纯RA患者(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均为高分辨率CT(HRCT)提示肺间质改变,包括网状影、磨玻璃影、蜂窝肺、胸膜肥厚等;其中有干咳症状者18例(20.5%),有胸闷、气促症状者11例(12.5%),有呼吸困难者22例(25.0%),有Velcro啰音者23例(26.1%)。观察组患者年龄、病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滴度、类风湿因子(RF)滴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补体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血红细胞沉降率、补体4水平、口干、眼干、抗角蛋白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抗干燥综合征抗体阳性、抗干燥综合征抗体阳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合并IPF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但临床症状轻微,应尽早完善肺HRCT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高滴度抗CCP抗体、RF可能与RA合并IPF相关。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加深对(RA)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20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等.结果 本组患者中RF强阳性16例,血沉(ESR)增高18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7例,血小板增高14例,低氧血症17例,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Ⅰ型呼吸衰竭.结论 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联,RA患者应尽早做肺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达到肺部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RF强阳性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加深对(RA)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20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等.结果 本组患者中RF强阳性16例,血沉(ESR)增高18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17例,血小板增高14例,低氧血症17例,2例死亡,死亡原因为Ⅰ型呼吸衰竭.结论 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联,RA患者应尽早做肺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达到肺部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RF强阳性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RA-IPF)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搜集RA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证候分型等临床资料,比较RA-IPF患者与单纯RA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分析RA-IPF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在2 788例RA患者中并发IPF者115例。与单纯RA相比,RA-IPF患者男性比例较多、年龄较大、血沉(ESR)加快、血D-二聚体增多、血RF-IgA升高、RF-IgM升高、RF-IgG升高、抗U1-RNP抗体升高、抗Jo-1抗体升高。结论 RA-IPF可能与患者的性别、年龄、ESR、D-二聚体、RF-IgA、RF-IgM、RF-IgG、抗U1-RNP抗体、抗Jo-1抗体有关;高龄是RA合并IPF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秋瑾  张昭  张辉  王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1,20(1):92-93,97
目的:总结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加深对(RA)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期间31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IPF)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因素,加深对类风湿关节炎并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8月~2010年8月共125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肺功能检查等,分析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特点.结果:本组患者中并发肺间质纤维化18例,经过适当的治疗,病情一般能够控制,有1例死亡,死亡原因为Ⅰ型呼吸衰竭.结论:呼吸系统疾患出现在关节炎之后,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有关.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附2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因素,加深对RA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方法 回顾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161例住院R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类风湿因子(RF)、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高分辨CT(HRCT)、肺功能检查等,分析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特点.结果 本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并发肺间质纤维化25例,占全部类风湿关节炎的15%;25例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者中,RF强阳性18例,ESR增高23例,CRP增高19例,血小板增高14例,低氧血症18例,23例患者呼吸系统疾患出现在关节炎之后;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有关联,但病情较原发性肺纤维化轻,经过适当的治疗,病情一般能够得到控制,只有3例死亡,占12%,死亡原因为Ⅰ型呼吸衰竭.结论 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及肺功能检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肺部病变,尤其是RF强阳性的RA患者.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发生情况、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的表达水平,加深对RA—ILD的认识。方法:回顾2005年1月至2007年7月住院的8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分析RA—ILD患者的特点。结果:20例RA—ILD患者占全部RA患者的22.8%,RA—ILD组在年龄及C反映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表达水平方面均高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病程、疼痛与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血沉(ESR)、免疫球蛋白(IgS)表达方面及抗核抗体(ANA)、血清抗环瓜氨酸抗体(CCP)、抗角蛋白抗体(AKA)阳性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发热和血管炎的RA患者在RA—ILD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A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有关节外表现以及血清CRP和RF高滴度表达的患者,应尽早做肺部高分辨CT及肺功能测定,以早诊断和治疗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独活寄生汤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临床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2月于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独活寄生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肿胀疼痛积分、强直畸形积分、屈伸不利积分、痛无定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1β水平、IL-6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独活寄生汤治疗RA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疾病活动程度和肺功能与TGF-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6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肺间质纤维化患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疾病活动情况和TGF-β含量,并对疾病活动度、肺功能与TGF-β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DAS28、ESR、CRP和TGF-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P〈0.05);疾病活动程度DAS28、ESR、CPR与TGF-β之间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68,0.74,0.71,P〈0.05);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血氧饱和度、指脉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第1秒肺活量与TGF-β之间存在相关性(r分别为0.81,0.77,0.76,0.82,0.69,P〈0.05)。结论 TGF-β与疾病活动度和肺功能存在明显相关关系,不仅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标志,还可以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情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韩月仙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938-3939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受累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改变主要是慢性进展性关节滑膜炎及血管炎。早期症状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累及小关节,以双手腕关节受累较多,晚期可引起关节强直,变形,丧失劳动力并致残。其关节外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血管炎,病变还可引起其他系统的损害,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血液系统。因肺有丰富的结缔组织和血液供应,是容易受到侵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的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及各种实验室指标的表达水平,分析RA-ILD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14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及实验室指标,分析RA-ILD患者的特点。结果:61例RA-ILD患者占全部RA患者的43.3%,RA-ILD组在发病年龄、平均病程及C反映蛋白(CRP)、抗核抗体(ANA)、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方面均高于RA-非I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RA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病程较长以及血清ANA、抗CCP抗体阳性和CRP高表达的患者,应尽早做肺部高分辨CT及肺功能测定,以早诊断和治疗肺部病变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的肺功能改变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肺功能改变情况.方法采用肺功能检查仪检测20例RA患者及20例健康成人的肺功能.结果19例患者有肺功能改变,弥散功能(DLCO)为(78.70±13.02)ml·kPa-1·s-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为(95.60±20.51)L,与对照组的(116.80±22.56)和(125.90±21.94)L比较降低,P<0.01;用力呼吸1秒率(FEV1/FVC)为(77.45±5.83)L,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残气容量/肺总量比(RV/TLC)为31.85±7.47,显著升高.结论RA的肺功能改变以弥散功能障碍为主,其次为通气功能障碍,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相似文献   

16.
肺间质纤维化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复杂、棘手的疾病,尤其晚期阶段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具体疗法药物等角度阐述活血化瘀法及活血化瘀药物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高芬 《青海医学院学报》1998,19(2):21-21,23
测定了2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和24例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SPF)患者的肺功能的5项指标,结果显示:IPF组肺总量,用力肺活量,一氧化碳弥散量较SPF组下降显著(P〈0.01),一秒率显著升高,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SPF组由于小气道病发生率较高,一秒率较IPF组明显降低(P〈0.01)56%的病人表现为混和性通气障碍,另因SPF组病变范围较局限,肺功能改变较轻。  相似文献   

18.
《陕西医学杂志》2019,(6):803-806
目的:探索血清学指标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在类风湿关节炎进行(RA)合并肺间质纤维化(IPF)中的相关性和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已诊断为RA、IPF以及RA-IPF患者血清,测定CRP、RF、ASO三个指标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RA组中,RF与ASO呈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F组中,RF与CRP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RA-IPF组中,CRP、RF、ASO两两呈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PF组的CRP、RF的浓度值均高于其余三组,ASO的浓度均低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和IPF组的CRP、RF、ASO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与IPF组之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诊断RA的血清学指标CRP、RF、ASO可用来监测RA-IPF患者病情的发展,为临床进一步有效治疗RA-IPF患者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RA—ILD)的早期损害的无创性诊断除了高分辨率CT(HRCT)外,肺功能测定是一项简捷和重要的诊断方法,对于指导临床的诊治和判断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测定了168例住院的RA患者的潮气容积(VT),最大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FEV1.0),一秒率(FEV1.0%),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峰值呼气流速(PEF,V75,V50,V25),发现多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与发病时间和肺间质损害的程度有关,也有部分为阻塞性通气障碍,从而在术前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指导措施。  相似文献   

20.
40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结果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为RA的证候学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分析资料,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401例RA患者中医症状可归纳为寒、热、虚3个公因子,可分为寒证、热证、虚证、寒热错杂证、虚寒证、虚热证6类证候.差异性统计分析结果提示健康问卷调查评分、血小板、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在各证候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庆地区RA患者中以寒热错杂证多见,热证多见于疾病活动期,而稳定期多见寒证,RA疾病活动性与中医证候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