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FOB)室内质量控制的研究,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用递减稀释血红蛋白的方法找到胶体金粪便隐血测试条的弱阳性检测浓度(或称下限质控液),然后配制出上限质控液、下限质控液、阴性质控液,再用这些质控液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结果 FOB的室内质量控制开展两年,有效地监控了胶体金试条的质量变化和检验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通过自配多浓度的质控液,可以比较有效地开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2.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FOB)室内质量控制的研究,探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用递减稀释血红蛋白的方法找到胶体金粪便隐血测试条的弱阳性检测浓度(或称检测下限、临界浓度),然后配制出上限质控液、下限质控液、阴性质控液,再用这些质控液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结果胶体金粪便隐血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开展2年,有效地监控了胶体金试条的质量变化和检验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通过自配多浓度的质控液,可以比较有效地开展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室内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血液分析仪试验项目选择质控方法即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值个数 ,以了解他们满足临床或医学实用性质量要求的情况。方法  1.对每项试验以“允许总误差”形式规定质量要求 ;2 .确定每项测定方法稳定操作下的不精密度或标准差 (s)和不准确度或偏倚 (bias) ;3.查找操作过程规范 (OPSpecs)图 ;4 .画出操作点 ;5 .评价候选质控方法的误差检出概率 (Ped)和假失控概率 (Pfr) ;6 .选择质控规则和质控测定结果个数。结果 血红蛋白、白细胞、MCV、MCH使用 13 .5s质控规则 (N =1) ,红细胞、MCHC使用 13s质控规则 (N =1) ,红细胞压积使用 12 .5s质控规则 (N =1) ,血小板使用Westgard多规则 (13s/ 2 2s/R4s/ 4 1s/ 10 x) (N =2 )均可达到 90 %的Ped。结论 对所有血液分析仪试验项目均能采用类似方式进行质控方法的选择和设计。  相似文献   

4.
凝血试验项目室内统计质控方法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优化的性能 ,质控方法必须具有尽可能低的假失控概率 (Pfr)和尽可能高的误差检出概率 (Ped)。假失控概率和误差检出概率将依赖于质控规则和在分析批上质控测定值的个数 (N) [1 ] 。本研究对ACL 2 0 0凝血分析仪 (IL试剂 )进行质控方法的设计。其分析项目有PT、APTT和FIB。1 质控设计过程1 1 质控方法设计步骤[2 ]1 1 .1 以“允许总误差”(TEa)形式规定每一试验的临床质量要求 ,本研究采用的允许总误差为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 (CLIA 88)能力验证计划的评价限。1 1 .2 从 3个月的质控物检测的值计算每一试验的稳…  相似文献   

5.
室内质量控制是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实验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包括实验工作的全过程.但在免疫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室内质控方面国际上尚未给出明确规定、标准和方法.作者长期从事免疫学检验室内质控工作,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相关专著,对ELISA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体会总结如下,供实验室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TORCH(T指弓形体、R指风疹病毒、C指巨细胞病毒、H指单纯疱疹病毒)日常检测中建立适用于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运用自配的外部质控物随标本一同检测,运用即刻法和Levey-Jennings(L-J)质控图法对质控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将即刻法和L-J质控图法联合运用,实现对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结论 运用自制的临界质控物可以将实验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即刻法与L-J质控图法两种质控方法 联合运用,能更好地进行TORCH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该方法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必须加强献血者筛查检验和质量保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一、献血者筛查检验工作的发展和现况1 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 (HBsAg)的检验与质量控制 (质控 )。 1989年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受卫生部医政司委托 ,对全国血站系统开展HBsAg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参照英国的质控理论 ,我们将Levey Jennings质控图法和“Grubb异常值取舍法 (即刻性质控统计方法 )” ,引入我国血站免疫学定性实验常规质控工作中 ,提出以临界值血清为室内质控重点 ,在血站实验室开展了室内质控工作 ;同时参照英国国家质控中心开展乙肝检验室间质评的原则 ,制订了我国血站实验室乙肝标…  相似文献   

8.
2006年度上海市临床检验质控工作会议于3月24日下午在上海图书馆召开。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陈悦主任在会上总结了2005年度上海市临床检验质控工作,并对2006年临检质控工作提出了具体规划。陈悦主任介绍了临检质控中心2005年度的六项重点工作和七项常规工作。六项重点工作为:(1)健全质控网络,扩大质控覆盖面;(2)加强对非检验科的小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完善质控体系;(3)加强检验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4)编制完成2005年临床实验室质控督查要求;(5)完成2005年度的盲点调查和现场检查工作;(6)强化项目管理,继续开展PCR项目的技术准入工作。七项常规…  相似文献   

9.
即刻法室内质控因简便实用被临床实验室广泛采用,但在日常工作中手工计算、绘制质控图既繁琐又容易出错.Microsoft 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笔者应用Excel电子表格制作了自动的即刻法室内质控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即刻法室内质控过程为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质量控制是做好每项试验的主要措施之一,其中合格的质控物是质量控制的的关键之一,目前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试验的质控物主要依赖进口,其价格较贵,我们通过对两种自制质控物(混合血浆,单一血浆)与进口质控物比较,结果混合血浆与进口质控物无明显差异,且制备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柳俊杰  刘长美  郑净 《护理研究》2007,21(22):2053-2054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锻炼服务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环节[1]。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益型的管理模式[2]。它是一种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性、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特殊内涵的,设计精密的临床服务计划[3]。我科将临床路径严格的时间管理与质量控制引入到护理临床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  相似文献   

12.
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的最后阶段,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提高已学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一种锻炼服务思想,培养专业素质,提高技术水平,培养工作能力的综合性教学环节。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s,CP)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质量效益型的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包括了多专业的协调合作、预期结果的制定、服务的时限性、服务的连续性、持续的服务品质改进等特殊内涵的,设计精密的临床服务计划。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临床药学在医院药学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我国医院药师的任务正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医院药学部门要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摸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服务。临床药师除了要做好用药咨询工作外,还要坚持深入临床、参与用药全过程,真正实现促进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做好临床药学服务相关的科研工作。总结临床药师的工作经验及体会,坚持下临床是进行临床药学服务的重点,临床药师的工作应得到其他医疗人员的理解和帮助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路径在提高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临床带教路径体系并有效运行,用类实验研究方法与传统带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临床带教路径后,护理实习生实习成绩及对带教质量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临床带教路径之后,对健全临床带教机制,有效推进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带教工作,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Rofecoxib: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ACKGROUND: Rofecoxib is a member of a subgroup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known as cyclooxygenase-2 (COX-2)-selective inhibitors. It has been studied in adult and elderly patients in a number of painful conditions (primary dysmenorrhea, acute pain after dental and orthopedic surgery, osteoarthritis [OA],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OBJECTIVE: This review discusses the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and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rofecoxib, and the role of COX-2-selective inhibitors in clinical practice. METHODS: Pertinent studie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searches of MEDLINE and EMBASE, as well as the Web sites and proceedings of relevant scientific meetings. RESULTS: Although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is limited, the data indicate that rofecoxib is an effective analgesic agent for the painful conditions in which it has been studied. As a COX-2-selective inhibitor, rofecoxib offers safety advantages over traditional NSAIDs. In clinical trials, gastrointestinal (GI) toxicity, including mucosal damage, perforation, ulcers, and bleeding, occurred significantly less often in healthy volunteers and patients treated with rofecoxib than in those who received NSAIDs such as ibuprofen, naproxen, or diclofenac (all comparisons, P < 0.001). In terms of renal toxicity, rofecoxib does not appear to offer a safety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NSAIDs. Rofecoxib has not been shown to affect platelets (bleeding time and platelet aggregation), unlike traditional NSAIDs. CONCLUSIONS: Rofecoxib is an appropriate choice for patients who do not obtain adequate analgesia with acetaminophen and those who have not obtained adequate analgesia from, cannot tolerate, or are at risk for GI toxicity with traditional NSAIDs. Patients who require chronic analgesic medication (ie, those with OA), including those who take other medications daily for comorbid conditions, may also benefit from the once-daily dosing regimen of rofecoxib.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