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肌再灌注不良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AMI急诊PCI治疗患者(36-85岁)的临床资料.以ST段回落程度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心肌灌注分级评估心肌组织再灌注状态,并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27例(39.7%),再灌注良好;D组10例(14.7%),再灌注不良;B组20例(29.4%)和C组11例(16.2%)的再灌注状态介于A、D组之间.分析随访期间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SCAE)的发生风险.结果 与A组比较,D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低、梗死后心绞痛和远端栓塞发生率高、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辅助者比率增加、住院时间长、心源性病死率高(P<0.05).以D组作为参照绘制生存曲线显示,A组随访期间SCAE的发生风险为2.7%(P<0.01),C和B组分别为43.0%(P>0.05)和24.0% (P<0.01).结论 AMI行急诊PCI治疗后致病血管再通者中,仅有不到40%患者的心肌组织得到了良好的再灌注,近、远期预后较好;有超过10%的患者心肌组织处于较差的再灌注状态,存在极高的SCAE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11年3月一2013年3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给予直接PCI,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静脉溶栓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再通率为88.46%,住院时间为(14.80±1.37)d,对照组再通率为57.69%,住院时间(22.21±1.65)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PCI的血管再通率高,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的状态,改善心功能,减少死亡例数,还能显著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后较好,患者生命质量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及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的影响.方法:采集2017-08 ~ 2020-05于我院行PCI手术治疗的8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围术期采用常规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的40例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对比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肌微循环状态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灌注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分析心肌微循环的病理生理、急性心肌梗死对心肌微循环的影响、心肌灌注评估方法以及心肌灌注不良的治疗。结果急性心肌梗死后局部炎性应激、冠状动脉循环神经体液异常激活导致心肌微循环障碍、甚至闭塞,不利心肌灌注。结论心肌微循环状态直接决定了心肌梗死后心肌灌注的水平,心肌梗死后心肌灌注不良预示着再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每年由于冠心病而死亡的人数居全世界所有死因的首位[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因冠心病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梗死等问题,是目前重建冠状动脉血运的重要手段[2]。而传统的溶栓治疗自8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使一部分患者的梗死相关动脉得到开通,住院病死率下降6%~9%[3],对于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哪种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获得最大获益的争论持续在进行,下面将郑州市中医院心病二科急性心梗患者1例治疗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心电图(ECG)改变与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关系。方法:分析100例AMI病人ECG及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结果:前降支为IRA时,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ECG表现未见显差异。I,AVL导联ST段下移对于急性下壁心梗IRA为RCA时,敏感性为69.7%,88.2%,特异性为63.6%,57.2%;而I,AVL导联ST段下称对于急性下壁心梗IRA为LCX时,敏感性为40%,54.4%,特异性为38.4%,44.7%,二有显性差异(P<0.005)。结论:认为I,AVL导联ST段下移是判断RCA为IRA的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护理体会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抢救中心收治的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术,收录其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相关信息.对术前准备、术中检查、术后护理提出护理策略.结果 1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完成急诊PCI术,直接PCI成功率100%.术前病死率0%,术中死亡3例(1.9%),术后住院期间病死率3.9% (6/155),其中因心血管原因死亡2例(1.3%).术前、术中、术后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PCI术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经验有关,认真做好护理配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情的恢复.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后引发的部分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优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流程的应用经验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自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成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按入院就诊后介入流程分为两组:观察组组为基层医院-急诊室-介入中心手术,共59例;对照组为基层医院-急诊室-心内科病房-介入中心手术或自行来医院就诊,共75例。两组患者均在基层医院确诊后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咯雷300600 mg。入我院急诊科经家属签字同意手术后送入介入导管室,行术前抽血化验及术前准备。分析两组患者门球时间(D to B)、入院至导管室时间(D to L)及导管室至球囊(L to B)时间差异。对比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D to B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中入院至导管室时间(D to L)差异明显。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流程可以为AMI患者提供更多时间就治,获得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定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的关系。方法 对1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传统前壁心梗83例;下壁心梗85例;正后壁心梗25例;右室心梗12例。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左主干3例;左前降支81例;左旋支19例;右冠状动脉67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定位与冠状动脉造影梗死相关血管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且行PCI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血流比(E/A)、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主要的心脏不良事件情况。结果 心脏相关指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脏指数高于对照组[(4.12±0.34)vs(3.68±0.43)],观察组患者的乳酸水平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51±0.34)mmol/L vs(3.42±0.52)mmol/L;(14.72±5.21)ng/mL vs(18.14±4.3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IMI分级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IMI帧数(CTFC)低于对照组[(27.62±4.74)vs(37.34±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VST、LVPWT、LVMI低于对照组,E/A、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不良事件: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比例低于对照组[2.08%vs 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有助于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水平进一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讲,心肌梗死的预后,取决于梗死引起的发生了不可逆性损伤的组织的量,即梗死的大小。然而,这个重要的测量通常是很难做到的。利用酶谱无法来对梗死心肌大小进行估测,心电图变化的程度间接和梗死大小关联。核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严重类型,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因持久而严重的急性缺血发生心肌坏死[1]。加强急性期的溶栓治疗,有效地缩小梗死的面积,是抢救心肌梗死的关键。GISSI研究表明:用链激酶静脉溶栓,起病后1h内开始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急性PCI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方面的疗效。方法 漯河市中心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接收了120例AMI患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方式。结果急诊PCI组在治愈率和心绞痛发作率方面明显优于择期PCI组,前者治愈率为63.46%,后者治愈率为47.06%,而两组在总有效率及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诊PCI与择期PCI相比,其治疗效果更具优势,若在治疗时联合使用基础药物治疗,其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导致心肌坏死,如治疗护理不当,会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再灌注心肌治疗是近几年来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进展之一,它可限制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治疗时间越早,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越低.本文针对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发病至入院226 h内应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出血、低血压等临床并发症进行相应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干预,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