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致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发生吞咽困难的危险因素是服高效价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服抗精神病药物剂量过大、增量过快、静脉或肌肉注射用药、老年精神被患者电痉挛治疗及饮食不佳机体抵抗力低等.结论针对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吞咽困难副反应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预防及护理措施.对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方法:对我院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进行时点调查。结果:l临床单一用药只占33.54%且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占90.74%。联合用药占66.46%,以非典型抗精神药2药联合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用情感稳定剂为主,占67.28%,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占32.72%。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我院治疗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线用药,情感稳定剂作为治疗分裂症的增效剂,效果较明显。单一用药多用于首发病且病程短的患者。联合用药多用于病程长,发病早,反复住院,预后欠佳及难治性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自编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4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47.2%(117/248),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次为ST-T波改变,且与性别有关。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和毒性副作用不可忽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尤其是女性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4.
老年精神病患者药物不良反应302例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冬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48-1849
目的:总结老年精神病患者服药发生副反应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02例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药物副反应调查。结果:132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副反应,总发生率43.7%,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经治疗与护理)后病情好转,无意外发生。结论:随患者年龄增高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增加,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及易发生的副反应,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对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前和2012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将2010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前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精神病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结果: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种类增多,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导。结论: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的出台,对临床用药起到了规范作用,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效抗精神病药注射液引起药物副反应的原因及危害。方法:对注射长效抗精神病药注射液引起药物副反应的5例住院患者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注射长效抗精神病药注射液引起药物副反应,对患者有损害,对治疗有影响。结论:应加强长效抗精神病药注射液的对症使用,提高依从性,避免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人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因受到药物种类、剂量、增药时间、治疗方法及个体差异不同等因素影响,常常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为了探讨产生副反应的原因,我们在临床护理中对125例精神病人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收到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 我院系精神病专科医院,有住院床位400张。在1999年1月至2000年5月住院病人中有200例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龄16~55岁。200例病人依据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评定[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干预对策。方法:对2005年74例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及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非感染精神病患者74例进行对照;前瞻性对2006—2007年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并与2005年干预前的医院感染率对比。结果:2005年医院感染患者的发病年龄、住院时间、BPRS均分及TESS的行为毒性、神经系、植物神经系统因子分及总均分与同期住院非感染精神病患者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相应干预对策后的2007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1.64%明显低于2005年干预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3.38%(P〈0.001)。结论:精神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高年龄、治疗环境、住院时间、精神症状和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等密切相关,前瞻性干预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能有效降低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邓芳  钟宝亮  李赋  柳小波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3):2883-2884,288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与门诊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方法:91例分裂症患者完成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SAS)、静坐不能评定量表(BARS)和服药依从性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筛选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样本的服药依从性VAS评分为(82.4±19.5)分;依从性VAS评分依次与SAS评分(r=-0.126)、婚姻(r=-0.111)、BARS评分(r=-0.102)、住院次数(r=-0.101)和受教育年限(r=0.069)有关(P≤0.031)。结论: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是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临床医生予以特殊关注。  相似文献   

10.
针刺预防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1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对抗精神病药所致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110例男性精神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单服抗精神病药,研究组53例在服抗精神病药的同时加用针刺,2个月后分别用TESS量表测评。结果:对照组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6组常见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有4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预防抗精神病药所致的副反应有一定疗效,值得继续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以预防跌倒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住院发生过跌倒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针对跌倒原因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14例(17.07%),其中,以体位性低血压跌倒为最多(5例,35.71%);其次是自身病情和环境因素等。发生骨折2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伤或皮下血肿。结论:对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预防跌倒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的相关易感因素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8年我院100例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伴肺结核患者(A组)及同期100例无肺结核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B组)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平均住院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是否饮酒、吸烟、躯体合并症、分裂症分型、抗精神病药物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肺结核的易感因素很多,控制相关因素将有利于减少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内感染肺结核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集的62例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统计分析。结果:1例恶性综合征病人死亡,61例不良反应经过对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不良反应都缓解。结论:抗精神病药所致不良反应表现多样,致病药物多,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缓解精神症状,有利于精神康复。  相似文献   

14.
住院精神病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为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跌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期间发生跌倒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疾病因素、药物副反应、环境因素及护理技术是跌倒的相关因素;发生跌倒的时间最多在上午7:00~10:00,发生跌倒的地点最多在床边和卫生间,分别占28.6%和21.4%。结论:精神病患者易发生跌倒致外伤甚至骨折,在临床护理中应高度重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性与阴性症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疗效、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估;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71.6±17.49)分、(66.02±14.12)分]与治疗后[(41.26±9.37)分、(38.93±7.67)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同期相互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组(P〈0.05),且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精神症状、药物、副反应、病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生存质量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氯氮平与其它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用氯氮平治疗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予氯氮平与其它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治疗8周,并用PAN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价临床疗效,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之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氯氮平组病人病情稳定,其它抗精神病药组病情反复,不良反应多(P〈0.05)。结论首次服用氯氮平治疗分裂症后再改用其它抗精神病药效果差,病情容易反复,副反应多。  相似文献   

17.
住院精神病患者拒药相关因素与护理干预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  邹文华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79-1480,148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拒药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护理干预与拒药相关因素的调查表,自制的护理干预与拒药精神症状调查表对295例(护理干预组)和326例(非护理干预组)进行调查,针对拒药原因进行健康教育和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30岁以下,男性,首次住院,初中以下文化,病程5年以内,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用药者拒药人数更多(P〈0.01);有幻觉妄想,有歪曲认识,有自杀自残,无自知力等症状患者拒药人数更多(P〈0.01);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因素和不同精神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各类精神病患者拒药人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不同拒药因素和不同精神症状,采取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可取得良好的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8.
莫翠英 《当代医学》2013,(12):91-92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与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收治的202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感染98例,感染率为48.51%,共分离出7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占65.33%,铜绿假单胞菌最多,革兰阳性菌占22.67%,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住院时间≥120d、吞咽困难、患有糖尿病以及低蛋白血症、使用抗菌药物和抗精神病药物。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发生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感染是由住院时间长、一些原发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抗精神病药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致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相似文献   

19.
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自编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4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心电图异常发生率47.2%(117/248),窦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其次为ST-T波改变,且与性别有关.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脏的影响和毒性副作用不可忽视,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尤其是女性分裂症患者.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梅  刘荣刚  于杰  赵明宇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11-3111,313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复发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院住院及出院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情况和复发原因调查。结果:出院患者收到有效答卷375份,复发患者281例,复发率74.9%;在复发原因中,中断药物治疗占71.2%,其原因排在前三位的是无自知力、侥幸心理和药物副反应。在院患者210例,复发患者37例,复发率17.6%;复发原因中,因留药中断治疗排在首位,占59.5%。结论: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坚持维持治疗对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