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点舌丹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状疱疹是常见的皮肤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尤其是头面部带状疱疹症状重、并发症多。带状疱疹治疗上多给予镇痛药及维生素和抗病毒药,疗效多不理想,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了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我们从2005年开始应用梅花点舌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 6例三叉神经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伐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10d后对溃疡愈合程度、皮肤结痂脱落、疼痛程度等临床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相比,上述3个指标降低明显。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伐昔洛韦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预期寿命和全球60岁以上人口比例显著增加,我国人口也出现老龄化趋势,口腔科老年患者日益增多,老年人牙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4.
思密达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指周期性复发为特点的口腔粘膜自限性浅表性溃疡类损害.其发病率高,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病,病因复杂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细菌、病毒感染,维生素缺乏等多因素有关;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控制其复发.  相似文献   

5.
口腔扁平苔藓(OLP)是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原因不明,治疗方法虽多,却无特效疗法.局部应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OLP的首选,但其存在较多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本文采用丹参、芳香族维甲酸乙酯、羧甲基壳聚糖为主要成分自制苔藓药膜,治疗OLP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贝复济(rb—bFCF)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MiRAU)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MiRAU患者146例,男62例,女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贝复济喷雾剂,对照组用复方地塞米松丁卡因乳膏(医院自制剂)涂抹。结果:应用贝复济治疗MiRAU治疗组有效率为94%,对照组有效率为4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贝复济治疗MiRAU具有用药方便、止痛快、促进溃疡愈合及明显缩短疗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后牙隐裂及折裂的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牙隐裂及折裂是临床上颇为多见的一种牙体病损,严重的病损如果处置不当,则可能导致患牙丧失。作者从1993年~1998年,在临床收治该类患者256例,共308颗患牙。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窝沟封闭技术在儿童预防窝沟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儿童的龋齿发病率仍然很高,据调查6~12岁儿童龋齿发病率达40~50%,其中窝沟龋占80%.近年来窝沟封闭剂广泛用于预防治疗儿童窝沟龋,临床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平阳霉素治疗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 1997年以来 ,应用平阳霉素行舌下腺囊肿囊腔内注射 ,治疗舌下腺囊肿 2 8例 ,痊愈 2 6例 ,有效 2例 ,治愈率92 .9% ,有效率 17.1%。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12例 ,女性 16例 ,年龄最大 48岁 ,最小 3岁 ,平均 2 8.5岁。左侧 13例 ,右侧 14例 ,双侧 1例。最大直径 4cm× 3cm ,最小直径 1.5cm× 1cm .单纯型 2 1例 ,包括术后复发 3例 ;口外型 5例 ;哑铃型 2例。1 .2 治疗方法1.2 .1 患者治疗前先行血常规及胸透或胸片检查。1.2 .2 将平阳霉素溶解于 2 0g/L利多卡因液 3~ 4ml备用。1.2 .3 患者…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足口颌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颢下颌关节区疼痛、异常关节音、下颌运动功能障碍等三大症状。由于其病因复杂,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稳定咬合板作为一种保守、可逆、无创性的治疗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在TMD的治疗上,但是,对于稳定咬合板的疗效尚有争议。本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用客观、统一、定量的标准Fricton指数评估稳定咬合板短期治疗TMD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稳定咬合板短期内可有效缓解TMD患者肌肉和关市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
口腔黏膜溃疡是较常见的口腔病损,尤其是复发性口疮。据研究,正常人群发病率在10%左右^[1]。口腔溃疡由多种病因引起,发生口腔溃疡后,患者痛苦异常,辗转不安,进食时更为明显。目前口腔溃疡的治疗尚无很好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临床大多为局部用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虽然各种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但因口腔环境特殊,各种治疗方法均不易保持局部的有效药物浓度和时间,而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也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立即减轻或消除疼痛,解除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软塑He垫治疗夜磨牙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软塑料He垫治疗夜磨牙症的效果。方法 超硬石膏灌制患者下颌牙列印模,真空热压成形制作下颌软塑料He垫,2个月后针对磨损点调He,并统计有效率。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73.5%,其中,He垫有磨穿现象的有效率为58.3%,He垫无磨穿现象的有效率为77%,结论 软He垫能够有效矫治夜磨牙症,但软塑料He垫被磨穿者较难纠正夜磨牙症。  相似文献   

13.
两种根管治疗方法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管治疗术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保存患牙的重要手段,其疗效肯定,文献报道治愈率达96%[1]。根管治疗疼痛的发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并发症。本文通过运用一次法和多次法分别对106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并观察其术后疼痛反应,评价两种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口腔黏膜病临床治疗Ⅱ.老年口腔黏膜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走向老龄化社会,日益受到重视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包含着老年人的口腔健康问题。近年来,老年人口腔黏膜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其原因固然与老年人在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有关,但年龄并非惟一的相关因素。由于受到生理和经济上的限制,老年人得到的口腔医疗服务远低于年轻人。创伤、药物、口腔卫生和义齿更可能影响到老年口腔黏膜病的发生、发展。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正气渐虚,机能渐衰,出现的免疫功能衰退、细胞分裂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活髓切断术治疗 5 7例 61个乳牙早期或单纯性牙髓炎的近期疗效。男 3 5例 ,女 2 6例 ,年龄 4~ 11岁。配方 :氢氧化钙粉 4份 ,碘仿粉 3份 ,甲哨唑粉 2份 ,双氯灭痛粉 2份 ,强的松粉 2份 ,用丁香油按比例调成糊剂。方法 :局麻下严格按活髓切断术的方法切断冠髓 ,使牙髓在根管口成为整齐的断面。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髓腔 ,棉球吸干。如出血较多 ,可用小棉球蘸 1mL/L肾上腺素放到根管口牙髓断面上 ,稍后取出即可止血。将调好的盖髓剂敷于根管口断面上 ,丁香油水门汀垫底 ,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结果 :观察 0 .5~ 1年 ,患牙无自觉症…  相似文献   

16.
根管治疗术中急症防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机选择 16 6例 (牙 )需作根管治疗的患者 ,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后观察根管治疗期间急症 (IAE)的发生情况 ,从而为预防措施的选择提供临床依据。1 临床资料和方法选择 16 6个牙髓坏死或尖周炎需作根管治疗的前牙和前磨牙 ,均为单根管 ,其中上颌 112牙 ,下颌 5 4牙 ,年龄 18~ 5 9岁 ,男 10 8例 ,女 5 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83牙。实验组开髓揭髓顶后 ,去除髓室内坏死组织 ,30ml/L过氧化氢液清洗髓室 ,同时用拔髓针荡洗颈 1/3根管 ,髓腔干燥后封入甲醛甲酚 (FC)棉球 ,5~ 7d后再作常规根管预备并封FC棉捻。对…  相似文献   

17.
根管治疗术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次法根管治疗术的临床应用研究,始于上世纪,至今各家报道不一.作者采用Cortisomol糊剂,观察比较一次法和分次治疗法急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8.
Vitapex根管充填糊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牙髓病等的最根本治疗方法,而良好的根管充填材料是治疗成功的关健。临床使用结果表明,Vitapex糊剂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根充封闭材料。  相似文献   

19.
刘滔 《口腔医学》2002,22(2):112-112
<正>淋巴管瘤多为先天性,好发于舌部。颜面部少见。淋巴管瘤多为海绵状弥散生长,发生于舌部的肿瘤常常范围不清,采取手术切除不易彻底清除,从而导致复发或舌功能障碍。从1995年起我科采用平阳霉素治疗舌部海绵状淋巴管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治疗10例,男性4例,女性6例。其中5~10岁8例,10~20岁2例。瘤体均位于舌部,面积最大3cm×5cm,最小  相似文献   

20.
口腔颌面部感染是临床常见病,经常规的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绝大多数病例能够很快治愈,但有少数病例效果不佳,针对少数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我们参考外科闭合冲洗吸引法制作一闭合冲洗吸引装置,经临床在8例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达到治愈的目的,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闭合冲洗吸引装置包括三部分:①冲洗管,②吸引管,③负压吸引球。用一次性输液器和一次性负压吸引球制作,取一次性输液器一个摘下连接针头的细管,去除针头留作冲洗管用,余下部分粗管作吸引管用。在粗管末端5.0cm处烫一直径略小于细管的孔用结扎丝将作冲洗用细管从小孔引入吸引管中并从吸引管末端引出约1.0cm,使冲洗管位于吸引管中。根据引流范围在吸引管末端管壁剪数个侧孔。 1.2 使用方法:局部麻醉下沿原引流口或重作切口将脓腔分隔分离开,通过切口将引流管及冲洗管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