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新发房颤(POAF)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单中心双向队列研究共纳入2 594例患者, 其中回顾性队列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肺叶切除患者1 902例, 前瞻性队列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行肺叶切除患者692例。全组女1 348例(51.97%), 男1 246例(48.03%);中位年龄61(54, 67)岁。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临床资料, 对纳入变量先后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无术后院内死亡。术后在院期间随访发现111例POAF事件, 发病率4.28%。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老年(≥60岁)(OR=1.58, 95%CI:1.01~2.47, P=0.04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史(OR=2.50, 95%CI:1.04~6.03, P=0.041)、除房颤/房扑外其他心律失常病史(OR=3.96, 95%CI:1.95~8.00, P<0.001)、左肺上叶切除(OR=1.73, 95%CI:1.11~2.68, P=0.015)、术前白蛋白水平偏低(OR=1.07...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行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讨论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能否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可行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474例术后诊断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2例、女282例,平均年龄60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手术方式、吸烟、饮酒、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复发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5),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当肿瘤直径≤19 mm时肺楔形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仍低于肺叶切除术(P=0.006)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65),但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20~30 mm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P=0.026)。排除肺楔形切除术患者,肿瘤直径20~30 mm行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P=0.036)。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局部复发风险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P0.001)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02)。结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可获得与肺叶切除术近似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特别是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肺楔形切除术作为治疗肺癌的术式尚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目的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部分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首次行胸腔镜解剖性部分肺切除手术患者896例,年龄18~79岁,ASAⅠ—Ⅲ级,术前所有患者肺功能正常。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合并症、术中出入量及PPCs等围术期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胸腔镜部分肺切除PPCs的危险因素。结果有220例(24.6%)患者发生PPCs(并发症组),其中最常见的肺炎有135例(15.1%)。单因素分析显示,并发症组患者术前白蛋白35 g/L、右肺手术、多肺叶肺段手术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单肺通气时间明显长于无并发症组(P0.05),液体入量明显少于无并发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肺通气时间2 h(OR=1.605,95%CI 1.113~2.314,P=0.011)、白蛋白35 g/L(OR=1.806,95%CI 1.094~2.981,P=0.021)、右肺手术(OR=1.443,95%CI 1.043~1.998,P=0.027)、多肺叶肺段手术(OR=1.998,95%CI 1.348~2.932,P=0.001)是胸腔镜部分肺切除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单肺通气时间延长(2 h)、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35 g/L)、右肺手术及接受多肺叶肺段手术可作为胸腔镜部分肺切除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孔胸腔镜(VATS)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03-2020-04间新乡市中心医院胸瘤二科行单孔VATS治疗的182例高龄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分为肺叶切除术组(100例)和肺段切除术组(8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Meta分析评价经腹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TRPN)与经腹膜后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RRPN)近期疗效存在的差异。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及CBM等数据库, 获取相关研究, 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 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起至2020年12月30日。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 合计纳入4 686例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患者, 其中TRPN组2 768例, RRPN组1 91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RRPN组相比, TRPN组的手术时间更长(MD=18.21, 95%CI:13.45~22.98, P<0.001), 术中出血量更多(MD=27.86, 95%CI:18.43~37.28, P<0.001), 术后总体并发症(OR=1.40, 95%CI:1.14~1.73, P=0.001)和ClavienⅠ~Ⅱ级并发症发生率(OR=1.40, 95%CI:1.10~1.78, P=0.006)更高。而两组的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中转开腹率、中转肾全切率、术后严重并发症(Clavien Ⅲ~Ⅳ级并发症)发生率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规范,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7年5月至2009年10月,518例早期肺癌患者行VATS肺叶切除术中男297例,女221例;平均年龄(58.9±10.6)岁.结果 术后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分别为10.8%和0.4%.患者年龄(P=0.0300,OR=2.0148,95% CI 1.0700~3.7940)和手术时间(P =0.0007,OR=1.0086,95% CI 1.0036~1.0136)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3、5年总生存率为98%、81%、66%,术后病理分期(P=0.0036,OR=1.6071,95% CI 1.1677 ~2.2118)是惟一的影响因素.结论VATS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一种安全手术方式.对于高龄患者应慎重;手术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处理意外状况、必要时应果断中转开胸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连续300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中期随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总结连续300例行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经验,并报道其3年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2006年9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完成的连续300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9例,女141例;年龄18~86岁(58.30±13.90岁)。术前临床诊断:肺占位266例,支气管扩张22例,囊肿/脓肿5例,肺隔离症3例,真菌感染2例,气胸2例。对其手术相关参数及3年随访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300例患者中良性疾病66例,其中感染性疾病占81.82%(54/66);恶性疾病234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213例,腺癌占全部恶性疾病的73.08%(171/234)。全组273例完成VATS手术,27例中转开胸,中转开胸率9.00%。完成VATS肺叶切除手术时间3.17±0.88 h,术中出血量225.70±195.20 ml。良性疾病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均显著低于恶性疾病(t=2.280,P=0.003;t=1.392,P=0.030)。中转开胸的主要原因为淋巴结与血管致密粘连,占62.96%(17/27);其它原因主要为术中出血,占18.52%(5/2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上叶切除术中转开胸风险高于非上叶切除术(χ2=6.131,P=0.013),而患者性别(χ2=1.182,P=0.277),良、恶性疾病(χ2=0.210,P=0.647),病变位于左右侧(2χ=2.933,P=0.087)之间中转开胸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组患者3年随访结果显示:良性疾病患者无症状复发,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0.87[95%CI(0.77,0.96)],其中病理分期Ⅰ期患者(135例)3年总生存率为0.91[95%CI(0.85,0.98)]。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国内VATS肺叶切除术技术及中期效果均达到了国际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与传统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比较前入路与传统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疗效的对照研究的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要求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提取数据并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9篇对照研究,共1 344例患者,619例行前入路手术,725例行传统入路。Meta分析结果表明,前入路手术患者的1、3年总生存率(OR=1.85,95%CI=1.25~2.71,P=0.002;OR=3.11,95%CI=2.16~4.46,P0.00001)与无瘤生存率(OR=2.27,95%CI=1.60~3.22,P0.00001;OR=3.13,95%CI=2.11~4.64,P0.00001)及围手术期病死率(OR=0.33,95%CI=0.15~0.70,P=0.004)优于传统入路患者;前入路患者与传统入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技术上是安全的,与传统入路相比更符合肿瘤外科无瘤原则,可以提高肝癌患者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并降低围手术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性评价机器人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RTME)、腹腔镜辅助全直肠系膜切除术(laTME)与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Ovid数据库, 查阅2017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发表的对比RTME、laTME与taTME 3种不同手术方式临床疗效的英文文献, 采用NOS量表与JADAD评分表对回顾性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及R软件进行直接Meta分析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9篇文献, 共计8 339例直肠癌患者。直接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与taTME相比, RTME术后的住院时间更长。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 与laTME比较, taTME住院时间更短(MD=-0.86, 95%CI:-1.70~-0.096, P=0.036);与RTME相比, taTME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OR=0.60, 95%CI:0.39~0.91, P=0.018)以及肠梗阻发生率(OR=0.55, 95%CI:0.31~0.94...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8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术后早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 通过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及临床决策曲线进行验证。结果 82例患者中22例(27%)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 早期并发症与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预后指数、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时间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 糖尿病(OR=4.853, 95%CI:1.059~22.241, P=0.042)、低血清白蛋白水平(OR=0.672, 95%CI:0.468~0.966, P=0.032)、新辅助放化疗(OR=4.482, 95%CI:1.117~17.979, P=0.034)及手术时间较长(OR=1.015, 95%CI:1.001~1.029, P=0.037)是ISR早期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回归分析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状态与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原发灶的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292例, 检测其MSI状态, 将两组患者按照1∶1匹配, 应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COX回归分析MSI状态与Ⅱ期和Ⅲ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高度MSI的风险在年轻患者(OR=0.340, 95%CI:0.126~0.921, P=0.034)、肿瘤于右半结肠(OR=7.985, 95%CI:3.040~20.973, P<0.001)、病理倾向于黏液腺癌(OR=4.285, 95%CI:1.495~12.284, P=0.007)、分化更差(OR=4.848, 95%CI:1.597~14.716, P=0.005)、N0分期(OR=0.235, 95%CI:0.077~0.719, P=0.011)的结肠癌患者中增加。微卫星稳定组结肠癌患者总生存率(66.7%)与MSI-H组总生存率(86.9%)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研究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在治疗输尿管下段恶性肿瘤中的预后疗效对比。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 and Cochrane中(1990年1月到2016年1月)关于输尿管恶性肿瘤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的病例对照研究,共9篇文献纳入本次研究。数据提取后使用RevMan 5.2行Meta分析,使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来计算OR值及95%可信区间(CI)。异质性分析使用I~2检验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的9项病例-对照研究,共4 798例患者。分为输尿管部分切除组PU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组RNU。经过Meta分析表明,整体上RNU在上尿路输尿管肿瘤治疗的5年生存率(OR=0.84,95%CI=0.71~0.98,P=0.03)要高于PU,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对输尿管恶性肿瘤位置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下段恶性肿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OR=0.94,95%CI=0.76~1.15,P=0.53)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输尿管复发或再发率(OR=1.08,95%CI=0.68~1.71,P=0.74)及膀胱肿瘤复发率(OR=0.98,95%CI=0.58~1.68,P=0.95)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输尿管下段恶性肿瘤中与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术前痛阈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拟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100例, 年龄18~75岁, ASA分级Ⅰ或Ⅱ级, 性别不限, BMI 18~35 kg/m2。术前1 d时采用Pain Vision知觉痛觉分析仪测量痛阈。术后3个月时, 电话随访使用疼痛问卷评估患者CPSP(疼痛数字评价量表评分≥1分)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筛选CPSP的危险因素,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术前痛阈预测CPSP的准确性。结果最终纳入94例患者, 其中有38例(40%)发生CPSP。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术前痛阈低是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99, 95%CI 0.854~0.946, 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 0.804~0.960), 约登指数为0.673, 灵敏度为0.816, 特异度为0.857。结论术前痛阈低是胸腔镜肺切除术患者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 术前痛阈可预测CPS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与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长期疗效。方法采取Meta分析方法检索2005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Pubmed、Medline、EMBASE和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 比较ISR与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文献, 选择符合准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2023年1月之前所有比较ISR和AP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文献;(2)文献类型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或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排除无法获得全文的、重复发表或缺少主要结局指标、数据不详以及违反统计学计算原则的文献。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总生存率(OS)、5年无病生存率(DFS)、5年无局部复发率(LRF)。术后并发症定义为术后30 d内发生的Clavien-Dindo 2级以上的并发症。次要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总计16篇文献、2 498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与APR组相比, ISR组的患者相对较年轻(WMD=-1.82, 95%CI=-2.94~-0.70, P=0.01), 肿瘤距肛缘距离较远(W...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CAP)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科650例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咳嗽分为CAP组和非CAP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侧(左侧或右侧)、手术肺叶(上叶或非上叶)、手术方式、淋巴结切除方式、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离断下肺韧带、出院时合并气胸、出院时合并胸水,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CAP 175例,占2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手术侧、切除肺叶、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出院时合并气胸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616,95%CI:0.424~0.895,P=0.011)、吸烟史(OR=0.656,95%CI:0.432~0.997,P=0.048)、手术侧(OR=1.814,95%CI:1.241~2.652,P=0.002)、切除肺叶(OR=1.789,95%CI:1.214~2.636,P=0.003)、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OR=2.730,95%CI:1.126~6.622,P=0.026)是CAP发生的预后因素。结论持续咳嗽是胸腔镜肺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年龄63岁、无吸烟史、右侧手术、上叶手术、有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的患者更易发生CAP。  相似文献   

16.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比较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和传统手术(CRS)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以直肠癌、TME为检索词。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6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发表的有关TME对比传统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文献。按筛选标准。共有17篇文献入选。由2名作者各自独立地对人选文献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进行摘录,并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体研究样本量共计5267例直肠癌。定性分析全体研究结果显示:TME组术后局部复发率均显著低于CRS组。全体研究、前瞻性研究(前瞻性非随机研究和前瞻性多中心非随机研究)及回顾性研究的定量分析结果均显示:TME组治疗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比CRS组显著降低,而术后生存率则显著提高。局部复发率合并优势比(OR)分别为0.35(95%CI 0.29-0.43,P<0.00001)、0.41(95%CI 0.32~0.53,P<0.00001)及0.29(95%CI 0.22~0.39,P<0.00001);术后生存率合并OR分别为1.81(95%CI 1.55~2.11,P<0.00001)、1.79(95%CI 1.49~2.15,P<0.00001)及1.84(95%CI 1.39~2.45,P<0.00001)。全体研究、前瞻性研究分析结果均显示:TME组对比CRS组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死亡率,合并OR分别为0.51(95%CI 0.32~0.83,P= 0.007)及0.56(95%CI 0.33~0.97,P=0.04);而回顾性研究的定量分析则显示:在术后死亡率方面TME组与CR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OR为0.39(95%CI 0.14~1.10,P=0.07)。全体研究、前瞻性研究分析均显示:TME手术是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的高危因素.但与CR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OR分别为1.24(95%CI 0.84~1.83,P=0.29)、1.98(95%CI 0.85~4.61,P=0.11)。结论TME是目前治疗直肠癌的标准术式,它比传统直肠癌根治术明显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白蛋白-吲哚菁绿(ALICE)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Child-Pugh评分预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能力, 探讨ALICE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397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 其中男性350例, 女性47例, 年龄(58.9±11.2)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HLF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ALICE评分、ALBI评分及Child-Pugh评分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生PHLF患者74例, 未发生PHLF患者32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Child-Pugh评分(OR=1.630, 95%CI:1.251~2.486, P=0.034)、ALBI评分(OR=1.863, 95%CI:1.028~3.119, P=0.049)、ALICE评分(OR=1.759, 95%CI:1.216~3.078, P=0.038)是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 PHLF发生风险随着评分分级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前虚弱与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关系。方法收集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 记录一般资料、衰弱状态、血液指标和手术相关指标等, 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PPCs将患者分为PPCs组和未发生PPCs组, 比较各指标间的差异, 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使用分层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进一步分析衰弱与PPCs的关系。结果共纳入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298例, PPCs发生率为22.8%。与未发生PPCs组相比, PPCs组患者白蛋白和FEV1/FVC降低, 年龄、血肌酐、糖尿病比率、COPD比率和术前衰弱率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COPD和术前衰弱是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调整所有风险变量后, 衰弱与非衰弱患者相比, PPCs发生风险增加了171%(OR值=2.71, 95%CI:1.18~4.73, 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 BMI和手术时间对衰弱与PPCs之间的关联存在效应修饰作用(交互作用P<0.05)。结论 COP...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系统评价碳酸酐酶9(CA9)表达与肾肿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已在PROSPERO(CRD42020160181)注册。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检索的文献发表时间截至2020年12月。使用Stata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27项研究,分析了CA9与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SS)(HR=1.18,95%CI:0.82~1.70)、总生存率(OS)(HR=1.13,95%CI:0.82~1.56)、无进展生存率(PFS)(HR=1.73,95%CI:0.97~3.09)、无复发生存率(RFS}(HR=0.99,95%CI:0.95~1.02)间的关系,再分别进行亚组分析以验证前述结果 CA9与DSS(HR=1.40,95%CI:0.89~2.18);CA9与OS(HR=0.90,95%CI:0.75~1.07);CA9与PFS(HR=1.04,95%CI:0.79~1.36);CA9与RFS(HR=1.01,95%CI:0.91~1.03)。并在TCGA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生信分析,围绕CA9低、高表达之间的3种生存曲线(DSS、OS、DFS)的相应P值分别为DSS:P=0.204,OS:P=0.073,DFS:P=0.3。结论 CA9在RCC患者中的表达与肾肿瘤患者预后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第一天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评估术后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HP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2008年2月至2018年12月546例行甲状腺全切除术的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资料。男性158例, 女性388例, 年龄(50.9±13.2)岁(范围:19.0~79.2岁)。收集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6个月的血钙和iPTH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临床指标与术后发生PHPP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iPTH对术后发生PHPP的预测效力。结果 22例患者发生PHPP, 发生率为4.0%(22/54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术后第1天iPTH(OR=2.932, 95%CI:1.129~7.616, P=0.027)和血钙水平(OR=2.584, 95%CI:1.017~6.567, P=0.046)是术后发生PHPP的独立预后因素。以术后第1天iPTH 5.51 ng/L为临界值, 预测术后发生PHPP的曲线下面积为0.956(95%CI:0.936~0.972, P=0.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