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HEOS冷刀宫腔镜治疗重度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度IUA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双色球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包括对照组(常规宫腔镜治疗)与观察组(HEOS冷刀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炎症因子水平、月经改善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重度IUA患者采取HEOS冷刀宫腔镜治疗,相比常规宫腔镜治疗,除了手术时间、住院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性激素水平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炎症因子水平、性激素水平、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月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在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中可获得显著效果,能够有效...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全子宫切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 择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0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采取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 116 例患者,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 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8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腹 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治疗前后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 素 –6(IL–6)和 IL–2 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疤痕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镇 痛有 31 例(53.45 %),与对照组的 28 例(48.28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 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手术 24 h 后两组患者的 CRP、IL–6 均有不 同程度升高,IL–2 有不同程度降低,且手术 24 h 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IL–6 低于对照组,IL–2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45 %,低于对照组的 13.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在治疗全子宫切除患者时,相比较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对患者使用腹腔镜辅助 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更为安全可靠,患者的并发症出现率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也比较小。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基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EP)切除术后复发率及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永煤集团总医院住院治疗的 110 例 EP 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出院后 6 个月预后情况 (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3 例)、未复发组(97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病理学资料以及血清学指标,分析影响 宫腔镜下 EP 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患者中,宫腔镜下 EP 切除术后复发率为 11.82 %(13/110);复发组 患者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术后未使用避孕药的占比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23、肿瘤坏死因子(TNF)–α、黄体生成素(LH)、 雌二醇(E2)水平与未复发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多囊卵 巢综合征、术后未使用避孕药以及血清 IL–23、TNF–α、LH、E2 水平高是宫腔镜下 EP 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 > 1, P < 0.05)。 结论: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术后未使用避孕药以及血清 IL–23、TNF–α、LH、E2 水平高会增加宫腔镜下 EP 切除术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对慢性扁桃体炎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创面白膜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贵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1例采用传统扁桃体切除术,观察组39例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疼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创面白膜形成及脱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时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创面白膜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开始脱落时间、完全脱落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根据术后预防复发治疗药物不同,将160例手术患者分为Ⅰ组(屈螺酮炔雌醇)、Ⅱ组(地屈孕酮)、Ⅲ组(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Ⅳ组(安宫黄体酮)。观察四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转归情况、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Ⅰ组和Ⅱ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低于Ⅲ组和Ⅳ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治疗后PBAC评分及复发率都低于Ⅲ组和Ⅳ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依从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或地屈孕酮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月经转归,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预防切除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正常率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减少复发,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俞陈珠  朱思梦 《新中医》2022,54(15):113-117
目的:观察理气活血化瘀汤辅助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00 例拟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 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气活血化瘀汤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孕酮(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血红蛋白(H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水平,记录2 组月经量,检测2 组子宫内膜厚度情况,并统计患者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前,2 组E2、LH、FSH、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E2、LH、FSH、P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E2、LH、FSH、P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ER、PR、Hb、VEGF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ER、PR、VEGF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ER、PR、VEGF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 组Hb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Hb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量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6.67%,低于对照组1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气活血化瘀汤用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可调节患者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ER、PR 表达平衡,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使患者月经量恢复正常,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母生化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将770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5例。对照组仅给予3个疗程(每疗程为10 d)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在益母生化汤治疗1周后,再给予3个疗程地屈孕酮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阴道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随访1年,研究组的复发率为5.45%(21/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6%(43/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12/385),对照组为2.60%(10/38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益母生化汤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术后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改善子宫内膜情况,显著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少腹逐瘀胶囊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采用计算机数字随 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中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观察组中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 合少腹逐瘀胶囊预防,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结果:术后 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且术后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 3 个月、6 个月子宫 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在术后及时应 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少腹逐瘀胶囊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接受宫腔镜电切术的 80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并纳入观察组,另 选取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2005 年 6 月至 2006 年 12 月接受传统治疗的 60 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 并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 者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中失血量少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 间、术后 12 h 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出院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 12 h 的 VAS 评分、月经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长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水中毒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贯穿子宫肌层 损伤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 1 年内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有助于减少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 息肉患者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2.
付赞  杨明  吴艳玲 《四川中医》2022,(10):152-155
目的:基于超声评估玄丹散结汤联合宫腔镜切除术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89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玄丹散结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子宫内膜“三线征”发生率;观察两组手术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月经量、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及子宫相关动脉血流参数[子宫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结果:两组手术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月经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PSV、EDV大于对照组,RI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子宫内膜“三线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玄丹散结汤联合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够降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缩小子宫体积,并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宫腔镜下冷刀与电刀对宫腔粘连患者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8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宫腔粘连患者8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宫腔镜下电刀治疗,观察组采用电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手术一般情况、子宫内膜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好转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膨宫液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愈合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冷刀手术较电刀治疗可明显提高宫腔粘连患者好转率,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促进子宫内膜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选择150例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抽签分组,研究组75例,用手术室护理,对照组35例,用常规护理,比较手术、住院时间、并发症、手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组手术依从性高(P<0.05),手术、住院时间缩短(P<0.05),并发症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配合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进而缩短手术时间,并且降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于子宫内膜息肉(EMP)术后患者应用桂枝茯苓汤加减和黄体酮胶囊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EMP术后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分为对照组(42例,给予黄体酮胶囊)和观察组(42例,给予黄体酮胶囊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少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EMP术后患者应用黄体酮胶囊联合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能够有效促进子宫恢复,改善术后症状,缓解炎症反应,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同时对于预防术后复发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意愿分为对照组50例、研究组50例。两组手术方式均为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对照组术后采用口服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3个月经周期,研究组术后予LNG-IUS宫腔内放置,均随访1年,对比两组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统计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减小,且术后9个月、12个月研究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量均减少,且各时点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为4%,对照组为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宫腔内放置LNG-IUS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显著减少月经量,抑制子宫内膜息肉增长,复发率低,效果优于口服屈螺酮炔雌醇周期治疗,能更有效预防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2 月在厦门市海沧医院治疗的 100 例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宫 腔镜下电切手术,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冷刀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 介素 –4(IL–4)、白细胞介素 –10(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9)、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高 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 –6(IL–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1(PAI–1)、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促黄体生 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及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可改善卵巢供血,调节机体 MMP–9、PAI–1、TGF–β1 水平, 进而调节激素表达,对子宫内膜产生保护作用,预防宫腔再粘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桑菊清解汤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中山市中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心胸外科手术术中需行单肺通气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于术前3 d给予桑菊清解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5 min时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诱导后5 min时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CPB)即刻时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CPB即刻时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PB结束即刻时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0低于对照组,IL–6、IL–8...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分析自拟化瘀汤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 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4 例。在宫腔镜下子 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 97.73 %,比对照组的 81.82 %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性 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性激素(E2、LH、FSH、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红蛋白(Hb)均有不同程度上升,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ER、PR、VEGF 水平均比对照组低,Hb 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 %,与对照组的6.8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55 %, 比对照组的 18.18 % 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行宫腔镜下子 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给予自拟化瘀汤干预,可以很好地调节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 ER 和 PR 的表 达平衡,子宫内膜息肉情况明显抑制,月经量得到很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朱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2):95-95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征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行子宫全切除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对比,其中28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对照组),28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术后发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组),无中转开腹,未伤及临近脏器,未出现血肿、大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对比,治疗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镇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开腹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对患者损伤小的优点,但术后镇痛率高。适用于无盆腔粘连且无较大附件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