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40例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空肠营养造瘘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血清蛋白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变化.结果 术后1 d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10 d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1 d(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经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40例胃癌患者术后应用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中放置空肠营养造瘘管,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及血清蛋白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变化。结果术后1d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均明显下降,术后10d营养指标明显高于术后1d(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经空肠营养造瘘管行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3.
穿刺式空肠造瘘术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术后穿刺式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8例危重患者术中经空肠穿刺放置nocare可裂式空肠造瘘管(穿刺式空肠造瘘术),术后早期经造瘘管行肠内营养,观察患者肠内营养时胃肠道及造瘘管的并发症。结果:48例患者空肠造瘘管应用良好,4例患者发生导管阻塞,在介入引导下用导丝予以疏通后重新应用;穿刺处无红肿和炎性渗出及其他造瘘管相关发并症,均在7—28天内拔除造口管。结论:穿刺式空肠造瘘术可用于腹部大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心理护理、完善的营养计划、造瘘管的护理及观察营养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良好细致的护理是成功实施肠内营养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后经针刺空肠造瘘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华瑞FKJ空肠造瘘装置在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并早期行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结果: 2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常规行针刺导管空肠造瘘。术后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术后12-24小时空肠内造瘘管均顺利开放肠内营养,4-5天完全由肠内营养达到营养要求。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FKJ针刺导管性空肠造瘘,早期实行肠内营养简单,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手术达到最佳效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病人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科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病人152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空肠造瘘管内注入肠内营养液时对其温度、速度加以控制.对照组则对其的温度和速度不采取限制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最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76例病人中腹泻34例,占44.7%,腹胀、恶心、呕吐24例,占31.5%,无任何反应16例,占21.1%.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结论]通过严格控制输注速度和营养液温度可降低腹泻、腹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急性重症胰腺炎空肠造瘘术后早期营养213200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张陵洁ProblemofEarlyNutritioninthePatientswithAcuteSeverePancreatitisafterJejunalFistulization¥... 相似文献
8.
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与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由Gauderer等首次应用于临床。1984年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percul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PEG和PEJ的应用,建立了病人使用肠内营养时的径路,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虽然是微创手术。但其围手术期及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55例食管癌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并掌意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通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结果以上措施保证了患者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康复。结论早期、严格护理的肠内营养,能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临床营养支持根据输入途径的分为肠内营养和场外营养。其中肠内营养液输注是危重病患者营养支持中的重要途径。选择恰当的输入途径和输注方式是保证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肠内营养分口服和管饲两种途径,后者包括鼻胃管、双腔胃-空肠管、空肠造瘘管、胃造瘘管、鼻十二指肠及鼻空肠管。由于鼻胃管的适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适于鼻胃管的患者在术中可置空肠造瘘管,以利于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现将空肠造瘘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国内外护理进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评价腹部手术患者预防性空肠造瘘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肠内组(EN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常规输液治疗,并观察临床反应和测定血糖、肝肾功能和电解质以及营养指标。结果:①肠功能恢复时问EN组短于对照组(P〈0.01)。②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治疗后体重、前自蛋白、自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EN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者实行预防性牢肠造瘴肠内营养是一种可行的肠内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国外学者报道[1],1%~15%能行走的门诊病人及25%~65%的住院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老年病人中有50%的病人存在营养不良,呼吸道疾病病人中有45%的病人存在营养不良,肠炎病人中有80%的病人存在营养不良,恶性肿瘤病人中有85%的病人存在营养不良[2]。消化道肿瘤病人行腹部手术后需要长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越来越多,所以我院在腹部手术结束,关闭腹腔前予病人经皮置入空肠造瘘管,理想的腹壁穿刺部位为脐与肋弓连线中1/3处。此方法应用于临床,优点是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早期行肠内营养。现将其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2年7月—2005年1…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由Gauderer等首次应用于临床。1984年,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PEG和PEJ的推广和应用,解决了临床上很多病人使用肠内营养时的径路问题,较好地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了疾病的康复。虽然经皮内镜下空肠造瘘术是微创手术,但其围手术期及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全胃切除术后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输注过程中的精心护理,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结果: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空肠造口肠内营养治疗对护理要求高,但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肠内营养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新平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需禁食较长时间,加上慢性疾病、手术打击等因素,多存在营养障碍,这对于患者的术后康复极为不利,因而,胃癌术后及时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营养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2种[1],其中肠内营养以其利于维护肠黏膜完整性、并发症少、技术要求低、价格低廉等特点而更常用.2002年3月~2003年7月我科采用针刺置管空肠造瘘(needle catheter jejunostomy,NCJ)输入肠内营养制剂瑞素为28例胃癌根治术后行营养支持,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肿瘤患者术后空肠造瘘管和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科行胃肿瘤手术的患者48例,按患者意愿分为鼻空肠管组(26例)和空肠造瘘组(22例)。两组患者均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空肠营养管护理、并发症防治、营养护理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堵管率和置管时间。结果护理期间空肠造瘘组患者意外脱管率和堵管率均明显低于鼻空肠管组(圴P<0.05),平均置管时间显著长于鼻空肠管组(P<0.01)。结论胃肿瘤患者术后空肠造瘘口与鼻空肠管比较行肠内营养可减少意外脱管发生率和堵管率,能够延长患者的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行胃空肠造瘘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中的管理。方法:2005年7月~2010年2月实施的2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中行胃造瘘、空肠造瘘,术毕后即拔除胃管,术后24 h由空肠造瘘管输入营养液,对造瘘管进行合理管理。结果:9例术后吻合口愈合良好,未出现胰瘘、胆瘘、肠瘘等并发症,肠道功能均在4~6 d内恢复。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排空障碍,最短3周,最长7周。胰瘘2例,考虑术前黄疸重,术后分别于3、4个月胰瘘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精神营养均恢复良好。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行胃空肠造瘘管的患者,合理的术后管理、早期的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营养,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治疗胃排空障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和胃空肠造瘘术(PEJ)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25例需要行经皮内镜引导下PEG和PEJ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PEG和(或)PEJ.术后24h开始经造瘘管喂饲.25例患者均在安置PEG管后1~18个月恢复正常饮食,拔管顺利,其中2例因胃内水囊破裂,造瘘管脱出,及时更换了造瘘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堵管、出血、误吸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内镜下PEG和PEJ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及创伤小,护理方便,已成为临床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