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随机单盲将1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服用1次,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26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甘油三酯轻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轻度升高.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阿托伐他汀有调脂作用,还具有减少炎症反应,加强斑块的稳定性、防止斑块破裂,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UA患者随机分为A组(n=38)和B组(n=38),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B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血脂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均明显改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84.21% νs60.53%).两组治疗前血脂水平、hs-CRP、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升高趋势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B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UA有效,且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7、15d后,治疗组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30d,治疗组LDL—C及Tc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较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hs—CRP及血脂水平,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低分子肝素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治疗后显效35例(83.4%),有效4例(9.5%),无效3例(7.1%),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出现腹胀、恶心、食欲减退等轻微肠道反应,均不影响继续治疗,此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P)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血脂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108例UP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入院12h内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和20mg/d,连续使用4周。结果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治疗4周时血浆中TC、TG、LDL-C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O.05),hs-CR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明显减轻UP患者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明显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观察组)80例,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入院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PCI术前2h再次顿服阿托伐他汀40rag,术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1个月之后减为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Z0mg/次,1次/d,观察PCI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前、后TC、LDL—C、TG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续贯疗法可以进一步强化调脂,降低hs—CRP水平,降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如皋市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常规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抗凝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mg/d,口服,连用8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炎症因子hs-CRP及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8周后hs-CRP及TC、TG、LDL-C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但能降低血脂还可减轻其炎症反应,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对UAP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分别联合波立维(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波立维治疗,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联合波立维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波立维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波立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检测hs-CRP与对照组相对比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检测血脂水平与对照组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UAP患者,早期应用可抑制斑块炎性反应,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且常规剂量使用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过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炎症因子S100A12、hs-CRP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对照组)9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 mg治疗组(10 mg组,90例)和阿托伐他汀20 mg治疗组(20 mg组,90例)。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10 mg组和20 mg组患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 mg/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周三组患者的S100A12、hs-CRP水平。结果 10 mg组及20 mg组S100A12、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10 mg组、20 mg组患者治疗6、12周后,S100A12、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12周较治疗后6周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6周,20 mg组S100A12、hs-CRP水平较10 mg组下降更明显(P=0.002,P=0.042)。治疗后12周,20 mg组S100A12、hs-CRP水平较10 mg组下降更明显(P<0.001)。治疗后,20 mg组S100A12、hs-CRP血清水平降幅较10 mg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100A12、hs-CRP水平存在相关性(r=0.663,P<0.001)。10 mg组、20 mg组治疗前后S100A12、hs-CRP水平差值呈正相关关系(r=0.275,P=0.009)。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使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100A12、hs-CRP血清水平下降,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以"阿托伐他汀"、"不稳定心绞痛"为关键词对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1~2011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利用RevMan 5.0软件进行合并效应和异质性分析;文献同质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临床疗效的效应尺度用机会比OR(Odds Risk)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表示,血脂变化的效应尺度用加权均数差(WMD)和95%的可信区间(95%CI)表示;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临床疗效采用有效和无效两种结果。结果临床疗效的OR合并值为6.45,95%的可信区间为4.54~9.15;TC、LDL-C、HDL-C、TG的合并WMD分别为-1.03、-0.89、0.13、-0.4,95%的可信区间分别为-1.31~-0.75、-1.15~-0.63、0.02~0.24、-0.58~-0.21。结论研究显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液中TC、LDL-C、TG的浓度,升高HDL-C的浓度,改善患者血脂异常状,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36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3组。A组(治疗组78例)、B1组(对照1组78例)、B2组(对照2组80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各组患者给予治疗,对比每组患者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A组患者高于B1组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冠脉综合征(急性)疾病概率方面,A1组患者低于B1组与B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最终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表现确切。 相似文献
14.
刘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4):117-119
目的 探究尼可地尔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5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入院挂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偶数)和对照组(奇数),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心绞痛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万爽力)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予口服万爽力20mg,3次/d、联合倍他乐克(美托洛克)、伯基(肠道阿司匹林)、长效的硝酸脂类、辛伐他汀等治疗;对照组25例,予口服倍他乐克、伯基、长效的硝酸脂类、辛伐他汀等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运动耐受改善情况、心功能及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运动耐受及心电图均得到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爽力联合其他药物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光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0-21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稳定型劳力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予口服万爽力20mg,3次/d、联合倍他乐克、肠道阿司匹林片、长效的硝酸脂类、辛伐他汀等治疗;对照组41例,予口服倍他乐克、肠道阿司匹林片、长效的硝酸脂类、辛伐他汀等治疗,l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运动耐受改善情况、心功能及血压、心率、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减少心绞痛发作,运动耐受及心电图均得到改善,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联合其他药物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容建清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0)
目的观察桂哌齐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哌齐特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础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31-3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107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56)和对照组(n=51),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他汀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92.9%,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和阿托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同时评价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81%、88.6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67.92%,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6.79%,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CHO、LDL-C血脂水平、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降低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和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消斑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长期疗效.方法 7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消斑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CS评分、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