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影像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CT和MR资料,三期法(动肪、门脉、延迟)扫描肝脏,分析其影像学表现,讨论其鉴别诊断和误诊原因。结果 17例FNH中有12例表现较为典型,CT平扫呈低或等密度,T1WI为等信号,T2WI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中央区低密度瘢痕,增强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均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常见明显强化,延时期多为等密度,瘢痕可稍有强化;均作出了正确诊断。5例FNH表现不典型,CT低密度灶,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无瘢痕或瘢痕不明显,轻度强化;5例中有3例误诊为肝癌,2例诊为血管瘤。结论 不典型FNH容易误诊,应注意与肝癌及肝血管瘤鉴别,误诊另一原因是三期扫描技术不规范造成病灶表现不典型而引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MSCT多期扫描研究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使用东芝Aquilion 16层螺旋CT对临床证实的肝FNH 12例病人行平扫和增强多期扫描,显示病灶形态和增强特点,并作3-D血管重建,进行综合影像学分析.结果 12例中11例为单发病灶,另1例多发(2个病灶).CT平扫8个病灶呈低密度,4个为等密度,1个为高密度.对比增强特点:所有病灶动脉期均快速显著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及延迟期9例为等密度,4例为稍高密度.8个病灶检出中央瘢痕,其中6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瘢痕面积减少或消失,2例延迟期瘢痕呈稍高密度强化.血管重建可见主要来自肝动脉(其中一例来自肝外血管)的较粗大供血动脉.结论 FNH在MS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中有特征性表现,MSCT可为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敏 《大家健康》2013,(6):43-44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肝脏肿瘤50例[肝血管瘤19例,原发性肝癌14例,肝转移瘤12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2例,肝脓肿2例,肝母细胞瘤1例]。行螺旋CT增强扫描,在鉴别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19例肝血管瘤准确定性18例,诊断不典型血管瘤可能1例;14例肝癌误诊2例;12例肝转移瘤中多发性转移瘤无1例误诊,单发转移瘤误诊l例;2例FNH中有1例误诊为纤维板障型肝癌;肝脓肿及肝母细胞瘤均诊断明确。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肝脏肿瘤鉴别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波 《中外医疗》2011,30(36):81-81
目的 对21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MRI征象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21例FNH患者的MRI临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1例FNH共24个病灶,其中18例单发,3例各2个病灶.病灶位于肝左叶11个,肝右叶13个,均呈类圆形、椭圆形,病灶直径2.2~7.5cm,平均为4.7cm.平扫病灶边界欠清晰,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三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多明显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下降;动脉期在明显强化的肝实质部分对比下显示中央低信号的星芒状形态,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接近肝实质.结论 FNH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平扫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均匀强化,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呈等或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肝脏良性实质性占位病变临床诊断的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误诊为肝癌的17例肝脏良性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误诊原因。结果:其中血管瘤、寄生虫性肉芽肿、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NH)各1例,孤立性坏死结节5例,肝结核瘤3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硬化结节增生、肝肾上腺残余瘤各2例。病灶平均直径为3.1cm(1.0cm~6.0cm),均为单发。病灶位于左肝5例,右肝12例。结论:肝脏少数良性实质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肝癌。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造影诊断鉴别FNH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分析FNH的彩超声像图表现及超声造影特点.结果 常规超声检查43例FNH共52个病灶,内部常表现为稍低回声;超声造影表现为均匀高增强,大病灶(>10.0cm)超声造影发现轮辐状增强表现和中央瘢痕的比例高于小病灶区.结论 病灶较大的FNH超声造影有轮辐状增强和中央瘢痕等特异性表现,且超声造影能动态显示FNH血流灌注特征,对FNH的诊断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理证实2例巨大FNH影像学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年龄为78岁和81岁,病灶最大直径达到或接近11 cm,CT及MRI增强检查,病灶血供丰富,见独立供血动脉,呈"快进慢出",均可见星芒状中央瘢痕且延迟期强化,有完整假包膜。结论巨大FNH可发生于老年男性,可有完整假包膜。需要同高分化肝细胞性肝癌、肝纤维板层状肝癌、肝细胞腺瘤、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FNH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12例FNH病灶均有典型的CT表现,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决,其中10侧位于近肝表面包膜下,直径约为2—6cm。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为明显全瘤均匀性强化,强化高于正常肝而接近于同层腹主动脉,门静脉期9例下降到稍高密度,3例为等密度,其中4例显示典型中央瘢痕组织,1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后出现强化。结论CT可以明确诊断典型的FNH,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纤维板层肝细胞癌、肝血管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DSCT灌注(DSCTP)对肝细胞癌、肝血管瘤及FNH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对1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8例肝血管瘤及8例FNH的病灶实性部分、边缘部分以及正常肝实质的CT灌注参数分析,研究各组病灶实质部分的参数。结果BF、BV、HAP值在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三组中均较正常肝实质增高:其中BF、BV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HAP在肝细胞癌、血管瘤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FNH(P0.01);TTS及TTP在肝细胞癌组及FNH组低于正常肝实质,在血管瘤组则高于正常肝实质,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管瘤、肝细胞癌、FNH(P0.05);PS值在肝细胞组及FNH组中高于正常肝实质(P0.05),血管瘤组则与正常肝实质无明显差异(P0.05),由高至低依次为FNH、肝细胞癌、血管瘤(P0.05)。结论 DSCT灌注参数反映出肝细胞癌、血管瘤及FNH肿瘤结节的血供类型与分布特点,具有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CT诊断的价值与外科治疗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7年以来收治的23例FNH,均行CT扫描、生化检查及病理证实。结果:23例FNH病灶均成孤立结节或分叶状团块,CT平扫多表现为等或稍低密度影,多发生在近肝缘处,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均为明显的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18例仍略高于肝实质,5例略低于或等于肝实质。17例病灶内显示瘢痕,其中16例呈延迟强化。病理示16例FNH均无包膜,增生的肝细胞形成肝板被纤维间隔分隔成结节状,瘢痕区域有纤维结缔组织及厚壁畸形血管组成。16例行手术切除,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7例CT引导下穿刺活检,均获得明确病理诊断。结论:典型的FNH经CT检查可明确诊断,不典型的FNH应与肝细胞腺瘤、肝细胞癌、肝血管瘤相鉴别。无症状的FNH无须手术治疗,但当结节直径>5 cm,病人有症状时,或结节位于中肝,压迫门静脉、下腔静脉时应积极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变位性眩晕(BPPV)的误诊原因,提高社区医生对本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我中心2009年1月—2011年1月5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误诊为梅尼埃综合征,3例患者误诊为椎动脉供血不足型颈椎病。结论社区全科医生思维较单一,主观意识强,应加强对BPPV的鉴别诊断能力,有效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痛风23例初诊时误诊18例,误诊率78.3%,全部为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5.6岁,误诊时间平均9.1年。主要误诊的疾病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蜂窝组织炎、丹毒及化脓性关节炎等。本文对痛风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痛风的鉴别诊断及如何提高诊断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旭  缪晚虹 《吉林医学》2008,29(11):908-909
目的:分析角膜内皮炎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被误诊的角膜内皮炎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分型及治疗。结果:误诊为角结膜炎3例,误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例,误诊为白内障术后炎性反应1例,误诊为盘状角膜基质炎4例,误诊为虹膜睫状体炎3例,误诊为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4例。所有病例经治疗后痊愈,其中2例复发。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本病的认识不足,缺乏细致的检查。结论:加强对角膜内皮炎的认识,正确掌握不同类型角膜内皮炎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的关键点,对患者仔细检查,可有效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肾重复肿瘤的发病率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肝肾重复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1例肝肾重复良性肿瘤的影像及病理表现,结合文献报道的7例肝肾重复肿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同时性肝肾重复肿瘤罕见,近年国内外文献有7例报道,其中有6例为同时性肝肾重复癌,1例为肝脏恶性肿瘤合并双’肾良性肿瘤,本文1例为肝脏FNH合并肾脏AML。同时性肝肾重复肿瘤的误诊原因,常为受其中一个病灶恶性肿瘤诊断的影响,误诊另一个病灶为转移瘤。当肝脏、肾脏同时发现病灶时,应考虑到其两源性肿瘤可能,提高早期诊断的正确率。结论提高对肝肾重复肿瘤的认识,提高其早期诊断的正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平  钟华  方圆  张剑坤 《河北医学》2009,15(1):44-46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曾被误诊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4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院外误诊35例,本院门诊误诊5例,病房误诊2例。误诊时间为15d~1a。误诊为支气管炎18例(42.86%),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例(23.81%),扁桃体炎6例(14.29%),慢性咽炎4例(9.52%),百日咳、支原体肺炎、肺门淋巴结结核、支气管异物各1例(2.38%)。结论: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医师需掌握其诊断要点,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阑尾炎误诊原因,降低儿童阑尾炎的误诊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阑尾炎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本院近6年收治的237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中14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对病史、体征、相关检查结果、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统计研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入院诊断为阑尾炎很快即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3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为其他疾病6例;入院诊断为其他疾病经过治疗无好转从而行必要的探查手术证实为阑尾炎4例;新生儿疾病经辨证治疗诊断为阑尾炎1例。结论: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特点缺乏足够的认识,腹部体征的掌握不准确及过多依赖辅助检查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对肝脏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85例药物性肝病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病毒性肝炎者70例,胃肠炎者5例,胆系感染者3例,上呼吸道感染者3例,肿瘤复发者2例,糖尿病加重者2例。结论: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到药物性肝损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郝馨峰 《河北医学》2011,17(3):419-423
目的:避免误诊、漏诊.提高业务技术水平.方法:对2000年至2008年 <河北医学>杂志发表误诊报道加以分折研究.结果:该杂志9年误诊报道70篇,误病例1551例.36种病种.误诊主要原因询问病史不详细、查体不仔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占34.2%.确诊主要方法症状+辅助检查占57.5%.结论:为避免误诊、漏诊应做到询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