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腊石粉广泛用于陶瓷制造 ,我县有着丰富的叶腊资源 ,所以叶腊石开采与磨粉个体企业有 8家 ,接触工人有 98名 ,为了摸清叶腊石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危害 ,我们于 2 0 0 1年 5月对这 8家企业的 5 84名作业工人进行全面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我县 8家叶腊石磨粉厂作业环境和 84名接尘作业工人为接触组 ,60名不接触粉尘作业工人为对照组。1 2 调查内容及方法1 2 1 劳动卫生学调查 对叶腊石磨粉生产过程中的作业场所进行粉尘浓度的测定 (滤膜重量法 ) ,粉尘分散度 (醋酸丁酯溶膜涂片法 )的测定 ,游离SiO2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造船厂电焊作业受限空间对焊尘接触量的影响。[方法]在某造船厂总装车间,以4个舱室为受限空间,舱室外的车间为对照(非受限空间),同时采样测定焊接过程中焊尘和锰的浓度。[结果]舱内焊尘和锰的平均浓度分别为78.1mg/m^3和11.0mg/m^3,舱外的为5.3mg/m^3和0.3mg/m^3,舱内分别为舱外的14.7和36.7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焊尘及锰浓度在4个舱室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焊尘与锰浓度有明显的相关性(舱内:r=0.78,舱外:r=0.84)。[结论]船舱受限空间使得焊接作业工人粉尘和锰的接触水平明显升高,必须采取卫生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建筑装饰业瓷砖切割场所的粉尘危害与作业工人矽肺患病情况。[方法]2002年,对淄博市淄川Ⅰ区13家建筑装饰公司的瓷砖切割作业场所进行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与分散度检测;对从事瓷砖切割工龄4年以上的工人拍X线胸片。[结果]粉尘作业点粉尘浓度(mg/m^2),粗切工序15处为5.4~7.6,细切工序15处为5,6~16.1.全部超标;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为18.7%~29.4%;粉尘分散度<5um的占53.4%~58.1%。68名瓷砖切割工人中接尘工龄4年以上的27人,诊断Ⅰ期矽肺病人2例,Ⅰ^ 期矽肺病人1例,0^ 期矽肺病人5例。[结论]瓷砖切割作业粉尘危害严重,作业工人矽肺患病率很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长期追踪火力发电厂煤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调查187名在职火力发电厂燃料车间工人为接尘组和80名非接触尘毒职工为对照组,分别比较10年前后的职业健康状况。同时测定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及二氧化硅含量。结果生产环境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3.48%,粉尘浓度0.5~37.4mg/m^3,合格率82.16%。接尘组职业健康体检主要阳性结果中慢性咽炎、鼻炎、肺通气功能减退等检出率十年后明显增加,小气道功能减退出现得比较早。结论火力发电厂低浓度煤尘对长期作业工人健康的主要影响是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和肺功能减退。应加强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水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情况,探讨防治职业病危害对策和依据。方法 对水泥生产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做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以接尘工人为调查组,非接尘工作的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水泥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高(108.5mg/m^2),工人接尘作业时间长(360min占8h劳动日的75%),接尘作业时间肺总通气量大[5904L/(d.人)],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高(Ⅲ级);接尘作业工人慢性上呼吸道炎患病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尘肺患病率高达3.29%,尘肺种类既有矽肺也有水泥尘肺。结论 水泥生产作业的粉尘危害严重,呈现粉尘浓度高,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高,尘肺患病率高的“三高”趋势。提示降低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减少工人的接尘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是预防水泥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某烧结厂粉尘作业工人肺功能损害情况。方法 调查该厂352名接尘工人,并选择同行业性别、年龄、工龄相似的不接触粉尘的320名工人为对照组,进行体格及肺功能检查,比较接尘组与对照组几项肺功能指标。结果 接尘组和对照组肺功能损伤者的比率分别为29.26%和19.38%,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84,P〈0.01);接尘组与对照组的肺功能各指标(FV-c、FVE1.0、FVE1.0%、MVV)损害情况也发现,接尘组的肺功能损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接尘工人肺功能已受到一定损害,有关部门应注意做好从业人员上岗前、岗中及岗后的健康监护,切实保障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橡胶工业生产性粉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广东省省内5家橡胶制品加工厂开展职业卫生学调查和现场粉尘浓度监测,并对672名接尘工人(接尘组)和598名非接尘人员(对照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5家工厂各生产工序中产生的粉尘主要是滑石粉尘。其中配料、压延、炼胶等工种粉尘浓度最高,平均浓度为6.8~32.6mg/m^3,超标(PC-TWA3mg/m^3)1.3~9.8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5.6%~8.2%。职业健康检查中,X射线(高仟伏)胸片所见,接尘组肺纹理有明显改变者共52例,其中无尘肺(0^+)7例。而对照组的肺纹理改变只有19例。肺功能测定:接尘组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48例,对照组13例。2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7.09,P〈0.01)。此外,接尘组的自觉症状、慢性鼻炎、咽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橡胶制品加工业使用的工业滑石粉,在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建议使用危害性较小的医用滑石粉来替代。同时加强防尘措施,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某蓄电池企业工人健康促进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健康促进措施,对铅作业工人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以某蓄电池企业145名铅作业工人为干预组,以同类型企业铅作业工人118人为对照组。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工人作业环境铅烟(尘)浓度及工人接铅后生物监测指标的变化,还对两组工人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干预组工人改变了许多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健康促进前、后作业场所铅尘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037mg/m^3、0.025m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健康促进前、后接铅工人尿铅中位数分别为0.053mg/L和0.02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该企业职业性慢性铅中毒发病率(11%),与同类企业(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82,P〈0.0001)。[结论]开展职业健康促进能明显降低作业场所铅尘浓度以及工人尿铅水平,也是降低铅作业工人慢性铅中毒发病率的有效方法,对促进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云浮市某水泥厂生产过程中控制粉尘危害的关键,为预防和控制粉尘对健康的危害提供对策。方法对某水泥厂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并对各生产岗位进行总粉尘浓度重量法和粉尘中二氧化硅含量焦磷酸质量法检测。对188名接尘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某水泥厂各工作岗位生产过程中总粉尘浓度TWA控制在4.0mg/m^3范围内、STEL在6.0mg/m^3范围内,均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88名接尘工人胸片结果均未发现尘肺X线表现。结论该水泥厂粉尘危害基本上得到控制,关键是做好通风防尘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泥生产工人接触水泥生产性粉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方法记录接尘工人的职业史、体检史,累积接尘量由接触时间与接触浓度相乘所得,以寿命表法建立水泥生产性粉尘浓度剂量患病概率直线回归方程式。结果按1%尘肺患病率,工人30年工作年限计算,预测水泥生产性粉尘浓度应低于22.27mg/m^3,其中生料工序粉尘浓度应低于13.85mg/m^3,熟料工序应低于20.86mg/m^3,成品包装工序应低于30.16mg/m^3。结论(1)为修订水泥生产性粉尘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2)现行的国家水泥尘卫生标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人造矿物纤维(MMMF)企业工人粉尘暴露及其健康状况,为制定MMMF粉尘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随机选择浙江省3家MMMF生产企业(玻璃纤维、耐火材料A,B)进行粉尘浓度检测,对497名接尘工人拍摄胸片,调查工人皮肤症状;同时选择某塑料企业同期体检的89人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玻璃纤维企业原料投料岗位个体采样的粉尘浓度达标率为80%,耐火陶瓷纤维A企业粉尘浓度均达标,耐火陶瓷纤维B企业的铺棉和切割工种定点采样的粉尘浓度达标率为33.3%.MMMF 3家企业接尘工人的皮肤刺激、皮肤瘙痒、皮肤红斑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性皮炎的检出率为3.7%~4.6%.未有工人被诊断为尘肺病,耐火陶瓷纤维B企业有1人被诊断为尘肺病观察对象. [结论]耐火陶瓷纤维企业原料投料工种的粉尘浓度达标率较低,MMMF接触工人皮肤刺激、瘙痒、红斑、接触性皮炎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体检了解接触不同粉尘工人肺功能的基本状况,探讨肺功能与接触粉尘种类、接尘工龄的关系。方法在长春市内随机抽取1个区,选取所抽到的区内所有接尘工人健康体检资料。结果在本次调查的977名接尘工人中接触电焊粉尘的工人有367人,占37.6%;接触金属粉尘的有221人,占22.6%;接触铸造粉尘的有195人,占20.0%;接触其他粉尘的有194人,占19.8%。接触不同粉尘的工人的FVC比值、FEV1.0比值、FEV1%、PEF比值及肺功能异常比例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工人的肺功能指标值与接触粉尘的种类有关,与接尘工龄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HRCT)对粉尘作业人员早期肺气肿的检出情况,为实施职业健康监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312例粉尘作业职业健康监护观察对象进行分析,其中136例接触电焊粉尘,119例接触其他致尘肺粉尘,57例接触不引起法定尘肺的其他粉尘。全部人员经内科胸部检查、高千伏胸片、HRCT及肺功能检查。[结果]高千伏胸片检查均未见肺气肿表现。HRCT检查发现早期肺气肿51例,其中电焊作业人员29例,其他致尘肺粉尘作业人员18例,不致法定尘肺的其他粉尘作业人员4例,检出率分别为21-3%、15.1%和7.0%(x2=6.30,P〈0.05);且接尘工龄越长,检出率越高(x2=14.59,P〈0.001);年龄≥50岁组早期肺气肿检出率高于〈50岁组。[结论]粉尘作业人员早期肺气肿的检出率与年龄、接尘时间、接尘种类有关,电焊工早期肺气肿检出率高。建议对年龄≥50岁的接触电焊粉尘工人优先开展HRCT检查。  相似文献   

14.
高密市2家木制家具加工车间职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木制家具加工车间作业点木尘浓度及其对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2003年9月,对高密市2家木制家具制造企业加工车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各工序木尘浓度为3.06~5.44mg/m^3,各点木尘平均浓度为3.58~4.82mg/m^3;接触木尘的工人呼吸道和眼睛刺激症状与肺部刺激症状罹患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各工序木尘浓度均未超过国家最高容许浓度,木尘对呼吸道黏膜和眼睛仍然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陶瓷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对某陶瓷制品厂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现场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同时对281名接尘工人和196名非接尘人员作健康体检。结果该厂作业场所各生产工序粉尘浓度(TWA)均超过国家卫生标准(1mg/m^3)6.3—35.4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19.4%-36.8%。体检发现接尘组人员胸部X射线照片中肺纹理有明显改变者41例,其中诊断为“O^+”9例。而对照组肺纹理改变只有5例。肺功能检查接尘组有24例小气道功能轻度异常,对照组仅为4例。两组检出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7.52,P〈0.01)。此外,接尘组的自觉症状和慢性咽喉炎、慢性鼻炎以及心电图等改变均比对照组发生率高。结论陶瓷粉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尤其是对呼吸系统较为明显。建议陶瓷行业在生产中要加强对粉尘的治理工作,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保障工人健康,防止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深圳某小型宝石加工厂矽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小型宝石加工厂矽肺的发病情况。方法对深圳某小型宝石加工厂接尘工人进行矽肺横断面调查。结果该厂工作场所矽尘短时间接触平均浓度(STEL)为3.9mg/m^3,游离SiO2含量平均为92.5%。矽肺检出率为11.54%(9/78),发病年龄(22.58±2.92)岁,接尘工龄为(3.53±1.37)年。患者X射线胸片表现以圆形小阴影“q”影为主。矽肺并发肺结核率11.11%。矽肺患者VC、FVC、FEVL0,、FEVL0/FVC和MVV值明显低于其他接尘工人(P〈0.01)。结论 小型宝石加工厂工人接触矽尘水平高,矽肺发病严重,须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工人接触,减缓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焊尘对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4月,对徐州铁路分局电焊作业现场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对电焊工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作业场所电焊烟尘浓度较高。检测238名电焊工人,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0)、FEV1.0%(FEV1.0/FVC百分比)均低于506名非接尘的对照组(P〈0.01)。肺通气功能异常率接尘组为32.77%,对照组为8.50%(P〈0.01),2组均有随着工龄的增加异常率增高的趋势(P〈0.01)。[结论]电焊烟尘可引起电焊工的肺通气功能损伤,接尘工龄与肺通气功能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徐健英  刘仁平  姚俊  徐志明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638-2640
目的调查分析电炉厂生产性粉尘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危害情况。方法对苏州工业园区32家电炉厂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180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性体检。结果电炉厂的粉尘种类主要是电焊烟尘和岩棉尘(总尘、下同),其中电焊烟尘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为0.68~64.07 mg/m^3,超标率12.5%,超限倍数0.2~16.0。岩棉粉尘PC-TWA为1.05~12.53 mg/m^3,超标率26.6%,超限倍数0.3~4.3。作业工人体检1800人(接尘工人1067人,非接尘工人733人),尘肺0^+检出人数2人,检出率1.1‰;职业禁忌证14例(肺结核12例、肺气肿2例),检出率7.8‰;肺部异常阴影2例,检出率1.1‰。肺功能测试结果分为接尘组和非接尘组,结果接触粉尘可导致肺通气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指标下降,接尘工龄长肺功能值异常率高,接尘工人的肺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于非接尘工人。结论电炉厂存在比较严重的粉尘职业危害,接尘工人的肺功能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有关部门应重点做好通风防尘工作和个人卫生防护;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保障作业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固井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和机体脂质过氧化(LPO)的影响.方法对98名固井水泥粉尘接触工人和30名不接尘健康对照进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固井水泥粉尘接触工人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和GSH-Px活性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相关分析显示:随着作业工人接尘工龄的延长,血清MDA含量有增高的趋势(r=0.357 0, P<0.01),血清SOD和全血GSH-Px活性呈下降趋势(r=-0.739 8;-0.301 3, P<0.01).结论固井水泥粉尘作业工人体内氧自由基反应加剧,氧化/抗氧化状态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20.
康立 《预防医学论坛》2011,(11):999-1000,1003
[目的]研究铸造工人的肺通气功能变化。[方法]2009年9月对郑州某铁路铸造厂工人作业场所进行环境检测,调查180名作业工人的防护情况和生活习惯,测试肺通气功能。选择与接尘组条件一致的同等劳动强度、不接触粉尘的某机床厂176名男性职工为对照组。[结果]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接尘组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和FEV1%、PE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尘及作业环境与肺通气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且随着工龄的增加,损害逐步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