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采用EPQ对36例糖尿病患者和36名正常对照者进行1:1配比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具有性格不稳定和精神质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 ,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 SAS)及卡特尔 1 6项人格特质测验问卷 ( 1 6-PF)对 5 6例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 ,并与 5 2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型糖尿病患者在 SCL-90总分 ,阳性项目分 ,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 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0 .0 1。 1 6-PF结果 : 型糖尿病患者在 E-恃强性 ,O-忧虑性 ,Q4 -紧张性 ,及次级人格因子 X1 (适应与焦虑 )得分高于对照组 ,在 C-稳定性 ,F-兴奋性及次级人格因子 Y2 心理健康得分低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恐怖、紧张、抑郁 ,同时 型糖尿病患者还出现人格特性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紧张、焦虑、敏感和情绪的不稳定 ,故对 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积极心理治疗的同时 ,还应尽早纠正不良的性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大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与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先将Snyder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施测于266名大学生,其中46名高自我监控和54名低自我监近者参与Eysenck人格测验。结果 大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在性格内外向性方面差异不显著,而与其情绪稳定特征存在显著的连带关系,具有情绪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大多处于高、中等水平,而具有情绪不稳定个性特征的大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多处于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磨牙症患者80例及80例正常对照组经艾森克个性测定,表明磨牙症病人 E 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 N 量表分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提示磨牙症患者性格偏内向,情绪多不稳定;磨牙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动作,是对紧张、恼怒、受挫的一种潜意识活动。  相似文献   

5.
妊娠剧吐患者个性EPQ测试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妊娠剧吐患者的个性特性。方法 采用EPQ对60例妊娠剧吐患者和60例正常妊娠者进行1:1配比对照研究。结果 患者E量表T分显著低于对照组,N量表T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媳娠剧叶患者情绪稳定性差,内倾性格者居多。妊娠剧吐是由生物、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并发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有无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用中国临床记忆量表、中国成人智力量表以及连线测验A对26例伴有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与研究组相匹配。结果:研究组的记忆商和图像回忆分及智力检测中的图画找错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伴有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略差于不伴有糖尿病性微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患者EPQ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测验,并与常模进行对照。发现女性抑郁症患者具有内向性、精神质及情绪不稳定性的个性特征:男性患者具有精神质和情绪不稳定笥的个性特征。E维度个性分布,提示内向型频度高,中间型次之,三档性格在男女性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8.
双相情感性障碍患者及其一级亲属EPQ测试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对符合CCMD-D-2中情感性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及其一级亲属189人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P、E、N量表分都显著高于常模均值,而患者与亲属之间却无显著性差异。情感性障碍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个性特征具有精神病质、个性外向、情绪不稳定的倾向。本文就患者及其一级亲属的个性特征和有关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况、个性特征、生活事件及获得的社会支持情况。方法 对5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心理社会因素,其精神症状、神经质、生活事件均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较多的心身健康问题,对患者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焦虑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现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1例焦虑障碍患者和101例健康人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国人个性量表-情感量表(CPAI2-E),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结果①焦虑障碍患者SCL-90评分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焦虑障碍患者CPAI2-E总分、因子分高于健康对照组(<0.01);③不同文化程度焦虑障碍患者躯体症状因子和躯体化因子得分存在显著差异(<0.05),文化程度较低者得分较高。结论①焦虑障碍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消极情感倾向和敏感,躯体症状倾向突出,自然效能感更低;②低文化程度患者较多存在躯体症状和躯体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焦虑症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研究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特点及关系,从而针对其防御方式及人格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以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焦虑症患者和正常人均31名,对他们以防御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①焦虑症患者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N分高于正常人(P<0.01);②焦虑症患者的不成熟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正常人(P<0.01),而升华和幽默等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正常人(P<0.01);③焦虑症患者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N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焦虑症患者情绪不稳定,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少采用成熟防御机制,且情绪不稳定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因此,应依据其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两种心身疾病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心身疾病患者的述情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SIMH精神卫生自评量表(SCL-90)测查了4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以45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两组患者均有述情障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描述情感的能力欠缺,不易认识和区别情绪和躯体感受,多属外向型思维;2型糖尿病组除以上三方面述情障碍外,还具有缺乏纪想和想象力的特点。多元相关分析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组,个性越内倾,描述情感能力越欠缺;2型糖尿病组,个性越内倾,越难以认识和区分情绪和躯体的感受;两组情绪越不稳定,对情感的描述能力以及认识,区别情绪和躯本的感受的能力越低下。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怀敌意及情绪不稳定的个性缺陷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因素。偏执和精神质个性缺陷是2型糖尿病患者述情障碍的重要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述情障碍,且与个性特征及心理卫生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40例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 ,而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 ,具有广泛性 ,在任何群体中都可发生。由失眠所造成的医疗费用增加和工作效率下降给人类带来很大危害 ,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青年学生的失眠率在 10 % - 2 4 .3%之间[1- 3] ,远高于成年人[4 ] ,因此对这些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很有必要。本研究包括两部分 :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心理特征分析与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本文是第一部分。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1.1.1 研究组 湖南省某医学院自愿参加一…  相似文献   

14.
旅途精神病的心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乘长途列车发生旅途精神病的72例患者和95名正常志愿者进行了EPQ和SCL-90测试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病人组EPQ中E分较低,而P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SCL-90除SF1、SFP外,病人组的各因子分、总分、总均分、阳性均分均高于正常人组。提示在急性应激状况下个性稳定性情况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更年期抑郁症患者个性特征及应付方式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应付方式。方法选择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24例为研究组,以同期健康同龄女性24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完成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评定。结果EPQ测定中,研究组N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E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积极应付的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消极应付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个性和应付技能缺陷,应及时开展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学会和掌握积极应对技能,改善消极态度和不良适应行为,有利于情绪障碍的改善及心理康复。  相似文献   

16.
神经症患者的防御机制与个性特质及症状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的防御机制特点与症状及个性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防御方式问卷(DSQ)、艾森克人格测定(EPQ)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3例神经症患者和33倒正常对照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间DSQ评分的差异,分析神经症患者DSQ评分与SCL-90和EQP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神经症患者DSQ因子1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其中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退缩机制、幻想、躯体化分显著增高;DSQ因子2分显著低正常对照组,其中压抑和幽默分显著减低。相关分析显示DSQ因子1分与SCL-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与EPQ神经质因子分显著正相关,而与精神质因子分显著负相关;DSQ因子2分与EPQ精神质呈负相关。结论神经症患者较多地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这种不成熟防御机制可能与患者的某种个性特质和精神症状表现有关。  相似文献   

17.
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威胁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 ,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青少年犯罪的成因极其复杂 ,其中心理学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证实 ,犯罪青少年存在较多的心理、行为问题[1,2 ] ,其人格具有偏离正常的倾向[3- 5] 。国内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报道较少 ,且主要限于单因素分析。本研究旨在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进行分析与探讨 ,以期为犯罪青少年心理学因素的研究进一步积累资料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犯罪组 :在某少年管教所随机抽取在监禁罪犯2 5 0名 ,均为…  相似文献   

18.
为了测量焦虑性神经症患者的认知 ,我们编制了精神超脱量表 ,并在大学生和社区人群中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1] 。根据道家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应该存在认知偏差。那么这种偏差具体是什么 ,和患者的人格特征 ,A型行为特征和临床症状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为此我们对焦虑性神经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 ,以验证在临床中发现的神经症患者的认知偏差及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患者来自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8月之间在某综合医院精神科门诊和某精神病院神经症病房就诊的焦虑性神经症患者 ,符合CCMD - 3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在中国学习的印度男性留学生的个性特征。方法:应用龚氏修订的艾森克个笥问卷对133名进行测查,同时抽取年龄,性别,文化相匹配的121名蚕业研究所技术人员作正常对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P,EN,N,L4个量表维度均有明显差异;35岁以年龄组仅L量表两组间存在差异,36-45岁年龄组和46岁以上年龄组,两组间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