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静  王旭辉 《医学综述》2012,(22):3757-3760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基础及临床研究一直是研究热点。脑钠肽作为一种心功能标志物,临床已应用于评价心力衰竭,近年来脑钠肽在房颤复律方面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现从脑钠肽的生理学、房颤时的分泌机制及其在房颤电复律、药物复律中的相关研究和预测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药物复律前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对复律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132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顿服普罗帕酮450~600 mg复律治疗,观察患者复律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确立判断房颤复率是否成功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最适界值点Cutoff.结果:1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服药后48小时内83例(62.87%)转复为窦性心律,成功复律组患者复律前血浆NT-proBNP水平为419.53±43.83ng/L,明显低于未成功复律组458.11±66.09ng/L(P<0.01),成功复律组患者复律后1小时血浆NT-proBNP水平为(189.61±37.8)ng/L,明显低于复律前419.53±43.83ng/L(P<0.01),而未成功复律组血浆NT-proBNP水平复律前458.11±66.09ng/L与服药后48小时444.6±67.8ng/L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分析获得NT-proBNP预测复律可否成功的最适界值点(Cutoff).结论: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对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药物复律效果具有预测价值,当NT-proBNP值>432.25ng/L时,房颤复率成功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AF)转复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心功能1~2级的阵发性AF患者68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F前、AF时及转复为窦性心律后患者血浆BNP浓度,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BNP的差异。结果:AF前患者血浆BNP水平为(55.4±11.2)ng/L,AF时患者血BNP水平为(96.3±21.8)ng/L,转复为窦性心律时患者血BNP水平为(45.0±17.4)ng/L,其中AF前与AF后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而AF前后与转复为窦性心律后BNP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AF前BNP水平较与转复为窦性心律后略有升高但是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结论:AF时病人血浆BNP的浓度增高,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时下降。提示BNP的浓度可能是AF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在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观察了19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时和房颤发作期的血浆BNP水平作对照,并以5例患者在房颤发作前、中、后的血浆BNP水平对照。结果有PAF病史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PAF病史者[(69.99±55.18)μg/L比(32.21±22.80)μg/L,P〈0.01]、LVEF显著低于无PAF病史者[(61±8)%比(67±5)%,P〈0.05],两组左房内径无差异。19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时[(132.45±46.68)μg/L比(62.72±38.40)μg/L,P〈0.01],5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房颤发作前及房颤中止后的BNP水平[(143.56±57.68)μg/L比(79.68±27.08)μg/L及(143.56±57.68)μg/L比(95.88±38.39)μg/L,P〈0.05]。结论PAF发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NP释放。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可能用于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PAF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BNP与心房颤动(AF)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0例房颤复律患者(A组)房颤发作时和房颤终止后5d及1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B组)的血浆BNP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C组)进行比较。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其BN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心房颤动影响血浆BNP水平的分泌,在转复为窦律后血浆BNP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后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和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187例,分心功能正常组(96例)和心力衰竭组(91例),所有患者在入选后即抽取外周静脉血化验BNP,而后均给予胺碘酮注射液或电复律试行复律一次,如转为窦性心律则检测复律后0.5~1小时的BNP水平,并与复律前比较。结果复律前平均BNP值水平均增高,两组比较有差异;复律后两组BNP血浆水平较转复前显著性下降(P〈0.01),观察组复律后BNP水平降至正常,而对照组仍高于正常,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BNP不仅是反映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而且和心房颤动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导致心功能下降、卒中和外周血管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1]。已有研究[2]显示,AF发生与心房重构有关,AF发作频率随着左房内径(LAD)的增大明显增高。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的肌细胞分泌,少量由心房的肌细胞分泌,目前研究[3]认为,AF患者心房组织严重肥厚、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以及不规则的心室节律,独立于心率,能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转为窦性心律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BNP水平在预测房颤发生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测定128例心功能正常的非永久性房颤患者电复律前后血浆BNP变化,并与67名正常窦性心律、心功能正常者作比较。结果房颤患者在电复律成功后2h内,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54名阵发性房颤患者全部转为窦性心律,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的68.4±18.7ng/L降至28.1±14.9ng/L;7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全部转为窦律,血浆BNP水平由复律前的75.8±20.9ng/L降至29.1±18.1ng/L。结论血浆BNP低水平增高可能预示无症状心脏病患者房颤的发生,房颤患者BNP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的下降可能预示房颤的终止。  相似文献   

9.
脑钠肽与心房颤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钠肽是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它在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预后,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近年来研究发现它的浓度变化与心房颤动(房颤)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能成为评价、预测房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甲亢性心脏病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测定甲亢患者和正常对照个体的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评估BNP在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将53例甲亢伴不同程度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分为3组.运用Triage诊断仪测定其治疗前后的血浆BNP水平.比较甲亢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浆BNP水平。结果(1)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NYHAⅡ级组和NYHAⅢ~Ⅳ级组患者的治疗前血浆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2)甲亢性心脏病心功能NYHAⅡ级组和NYHAⅢ~Ⅳ级组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后的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对于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复律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心内科治疗的150例阵发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复律成功与否分为复律成功组、复律失败组,选取同期无房颤病史的窦性心律患者...  相似文献   

12.
潘虹 《医学综述》2014,20(20):3676-3678
目前,N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广泛地应用于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及严重性的判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心房颤动人群中NT-proBNP亦有升高,且与心房颤动类型、心房颤动心室率、心房颤动复发等相关,因此NT-proBNP有应用于心房颤动病情评价及预后预测的可能性。该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目前NT-proBNP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诊疗心房颤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房颤转复前后血浆脑钠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房颤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在房颤转复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85例病例根据是否存在房颠分为房颤组(51例)及非房颤对照组(34例),分别测定血浆BNP水平。比较房颤组和非房颤组的BNP水平,比较房颤组在房颤转复前后的BNP水平。将房颤组根据房颤转复方式分为药物转复组及自行转复组,比较不同转复方式对BNP水平的影响。将房颤组及对照组分别根据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左房增大组及正常组,观察左房内径对BNP水平的影响。结果:房颤组BNP较对照组升高,房颤转复后BNP较转复前明显下降,药物转复组和自行转复组BNP无差别,心房增大组较正常组BNP升高。结论:房颤及心房增大与BNP升高有关,BNP水平不能决定转复方式,抗心律失常药物对BNP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脑钠肽与心房颤动患者成功电复律后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脑钠肽与心房颤动患者成功电复律后复发的关系进行meta分析。方法:查阅Medline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NKI全文数据库1980年1月至2008年1月公开发表的文章,并辅以手工检索,采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资料,Meta分析结果表明心房颤动复发组脑钠肽浓度高于窦性心律维持组(SMD=0.82,95%CI 0.12~1.52),对总体效应进行假设检验得Z值为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成功电复律后脑钠肽浓度高的心房颤动患者易复发,脑钠肽可作为心房颤动复发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含量变化。方法:选取85例心衰合并房颤患者,根据NYHA心功能分组,25例心功能Ⅱ级患者作为A组,32例心功能Ⅲ级患者作为B组,28例心功能Ⅳ级患者作为C组。比较上述3组患者在入院时、复律后24 h、复律后4周时BNP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B、C组患者入院时BNP高于A组;A、B、C 3组患者复律后24 h、复律后4周BNP均较入院时下降;A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合并房颤患者BNP含量高于正常值,心功能越差,BNP含量越高,复律后BNP含量下降,可将BNP含量作为心衰合并房颤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房颤患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挑选60例心房颤动患者是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组的患者分别为26例、19例和15例,同时入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中BNP水平的变化,同时与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分析。结果:房颤组和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房颤亚组BNP水平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BNP可作为心房颤动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杨丽  ;柯福生  ;黄银辉 《医学综述》2014,(14):2524-2526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已经有研究证实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房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BNP的检测已经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等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综述了BNP与房颤发生的关系,重点阐明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转复后复发、起搏器植入术后等不同情况心脏疾病时房颤和血浆BNP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临床以心脏排血功能受损引起全身组织脏器灌注不足和循环淤血为特征,预后极差,目前仍是内科治疗领域一大难题。脑钠肽(BNP)主要由心室分泌,主要储存于心室肌细胞,其分泌量随心室充盈的高低变化,是反映左心室功能的敏感指标之一[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孤立型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rain-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方法 共入选60例受试者,其中30例心功能正常的孤立型房颤患者为房颤组,另选取性别、年龄、血压与房颤组相匹配的非房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行心脏超声检查及血浆BNP水平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房颤组患者的左心室EF为(59±8)%,对照组为(61±7)%,两组EF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0,P>0.05).房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为(48±7)mm,对照组为(46±7)mm,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7,P>0.05).房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为(113±36)pg/ml,对照组为(39±23)pg/ml,两组血浆BN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8,P<0.01).结论 孤立型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检测BNP水平可以预测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 125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成盐酸胺碘酮治疗组(78例)和盐酸普罗帕酮对照组(47例),实验组以150mg盐酸胺碘酮10min内静推,30min未转复,再以150mg10min内静推,如未转复再以1mg/min静滴6h,后改为0.5mg/min静滴至48h,继而改为口服,0.2mg/次,3次/d;对照组以150mg盐酸普罗帕酮10min内静推,如20min未转复,再以35mg或70mg于10min内静推,次日起改为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200mg/次,3次/d.观察1周内房颤转复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转复率92.5%(62/67),对照组转复率79.3%(46/58),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胺碘酮可有效对阵发性心房颤动进行复律,疗效优于盐酸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