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MDR-AB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感染防治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2019年8月-2020年12月入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且感染AB患者的病例资料,以MDR-AB的患者为实验组,NMDR-AB感染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8....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7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调查67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住院时间、消毒隔离等状况,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患者免疫力、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消毒隔离及手卫生依从性等因素有关。结论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时对各种导管进行拔管评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监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移小峰  高建瓴  詹英  嵇富海  陈军 《中国医药》2012,7(12):1600-1602
目的探讨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SICU)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MDR.AB感染34例,并随机选择同时期普通鲍曼不动杆菌感染52例作为对照,应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和x。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M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前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标准11(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升高,机械通气,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抗生素,以及抗生素使用〉7d与MDR—AB感染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的使用(OR=6.411,95%CI1.984-0.716)及APACHEⅡ评分(DR=1.247。95%CI1.025-1.517)、SOFA评分((OR=1.622,95%CIL.182—2.226)的升高是发生MDR—A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应依据APACHEⅡ和SOFA评分来预判MDR—AB感染的可能性,合理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以控制MDR—AB引起的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AB)的分布特征与耐药规律,为临床有效控制MDRAB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至2012年细菌室所有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相应试剂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测定。结果从2008至2012年所有送检的标本中共分离出非重复鲍曼不动杆菌656株,占4.78%;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占87.96%;大部分来自内科病房的ICU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内科病房和心内科病房,占58.08%。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86.75%;对莫西沙星、妥布霉素、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敏感率>70%;对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约60%。结论 MDRAB流行严重,并极易通过医院环境、医疗器械及医护人员在患者之间传播,造成呼吸系统和其他部位的感染与定植,应高度重视院内环境消毒与监测及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罗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2,(29):169-170
目的了解下呼吸感染道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征。方法对从各临床科室送检的痰标进行培养分离,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鉴定,用微生物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敏判定分析。结果 3年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362株,2008年21种抗菌药中耐药率>50%有7种,2009年21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50%的13种,2010年21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50%的高达18种,仅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耐药率分别为18.1%、26.2%、24.8%。结论临床下呼吸道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其耐药性十分严重,按照药敏结果结合细菌耐药机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治疗临床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十分必要,也是减少多耐药菌株及泛耐菌株播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感染的临床特点与耐药情况,以及发生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防治AB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B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B的耐药情况将其分为MDR-AB感染组(n=59)和非MDR-AB感染组(n=61),分析和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MDR-AB和非MDR-AB的耐药状况,以及发生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结果:MDR-AB和非MDR-AB感染好发生于≥60岁人群,且多发生于下呼吸道,故病原菌多检出于痰标本中;但MDR-AB感染多为医院感染,且主要发生于ICU,而非MDR-AB感染多为社区感染;药敏结果显示,MDR-AB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的耐药率较低(<30.00%),而非MDR-AB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和具有抗AB作用的头孢菌素均有较低的耐药率(<1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有侵入性操作、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治疗与AB发生多重耐药具有...  相似文献   

7.
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药学监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海燕  董亚琳 《中国药房》2010,(30):2878-288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重患者实施药学监护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危重患者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原菌分布、细菌耐药情况、治疗结果及进行药学监护的情况。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危重患者感染后治疗困难。结论:临床药师应深入临床,发挥药学专长,加强药学监护,参与危重患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制订,这对于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耐药菌株产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情况。方法 100例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痰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标本进行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及分离试验,观察患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学与耐药情况。结果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菌株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12株(8.89%)、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12.59%)、肺炎克雷伯菌18株(13.33%)与鲍曼不动杆菌33株(24.44%);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对其余抗生素具有较强耐药性。结论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且细菌耐药性高,临床需对药敏检测与病原学检查予以高度重视,从而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临床下呼吸道感染分离的104株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104株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多黏菌素耐药率最低,为7.7%,其次是美罗培南(21.2%)、亚胺培南(24.0%)、头孢哌酮/舒巴坦(28.8%),对其他抗生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多重耐药性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便有效控制感染和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已成为ICU医源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对多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1],不仅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更使治疗用药的难度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探讨ICU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ICU于2011年1~12月期间,共发生25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通过实施隔离护理措施、控制感染、营养支持、调节免疫等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方法对2007年-2009年161例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男111例,占68.9%,以老年者为主,≥60岁108例,占67.1%;基础疾病以脑血管及脑外伤疾病为主,占59%;科室分布以ICU最多,63例占39.1%;住院天数最长161天,平均29.6天,同时发生两个以上部位感染占15.5%;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86株,其中真菌最多,构成比占24.3%;易感因素中,昏迷的占28.0%,上呼吸机和气管切开共42例,占26.1%;治愈率48.4%;死亡率占11.2%;发生医院感染前有使用抗生索的127例,占78.9%,联用的占36.7%,2007、2008、2009年在医院感染发病率的构成比中分别为22.9%、21-3%、23%。结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是老年、ICU患者、病重、留置胃管、上呼吸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侵入性操作等。防治需根据重点人群、科室、高危因素、重点环节等,制订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控制医院下呼吸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总结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素敏感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对58例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以检测该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58例中89.7%(52/58)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最常见;69%(40/58)的患者免疫功能低下;44.8%(26/58)入住ICU或CCU病房;27.6%(16/58)曾接受侵入性治疗;94.8%(55/58)前期使用过广谱抗生素。临床表现为发热(48.2%)、咳嗽(89.6%)、咳痰(79.3%),胸部X线多表现为双下肺淡薄状阴影,药敏监测表明该菌广泛耐药。敏感率>75%者仅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丁胺卡那、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多发生在患有各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细菌耐药严重,治疗有赖于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泛耐药菌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和评价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347例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PAE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347例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PAE对抗菌药物的耐药较严重,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均为100.O%,氨苄西林/舒巴坦、妥布霉素、磺胺甲嗯唑/甲氧苄啶耐药率分别为95.1%、86.8%、83.6%。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已达19.6%,泛耐药菌的检出率为4.9%。结论老年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PAE耐药性日趋严重,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防止泛耐药菌的产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04~2005年>60岁患者发生阴沟肠杆菌57~70株和鲍曼不动杆菌86~133株感染者用WHONET-5.3软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阴沟肠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亚胺培南0~1.1%,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3.0%~77.0%,头孢哌酮/舒巴坦58.0%~68.0%,头孢噻肟90.0%~74.0%,头孢他啶57.0%~80.0%,氨曲南91.0%~76.9%,头孢吡肟64.0%~70.0%,环丙沙星63.0%~75.0%,左氧氟沙星60.0%~85.7%,阿米卡星50.0%~78.3%。鲍曼不动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亚胺培南1.2%~2.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1.2%~46.8%,头孢哌酮/舒巴坦27.1%~29.5%,头孢噻肟71.1%~71.4%,头孢他啶51.5%~63.4%,氨曲南57.1%~84.3%,头孢吡肟34.3%~48.9%,环丙沙星59.3%~54.6%,左氧氟沙星38.8%~47.7%,阿米卡星64.6%~58.5%。结论我们必须对阴沟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治疗给予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加强预防相关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2009~2010年我院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的痰标本,选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根据送检病区和患者年龄进行统计分析,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72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送检样本中28例发现鲍曼不动杆菌。ICU感染率20.9%,普通病区感染率1.6%(P<0.05);以80岁为界分组对比,累计检出率80岁以下组1.8%,80岁以上组5.5%(P<0.05);药敏试验敏感度亚胺培南71.4%,头孢哌酮/舒巴坦64.3%。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4%、头孢吡肟17.9%、氧氟沙星17.9%、哌拉西林10.7%、头孢噻吩和头孢他定均为7.1%。其余均100%耐药。结论年龄超过80岁和入住ICU发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概率明显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药敏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7,(8):225-227
目的分析ICU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ICU应用有创呼吸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影响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00例应用有创呼吸机患者中,有32例患者发生了下呼吸道感染疾病,概率在32.0%,有11例因医治无效而死亡,死亡率在34.4%;单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APACHEII评分、呼吸机应用时间、胃内容物返流、体位、应用抗酸剂、糖皮质激素、其他侵入性操作因素为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 11评分、呼吸机应用时间、胃内容物返流和平卧位为引起有创呼吸机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应用有创呼吸机的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有助于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流行性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b)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两所医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的403例Ab的药敏实验资料,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b分离率由2004年的11.3%上升到2008年底的19.7%;Ab对常用的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Ab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28.0%)和呼吸病科(19.4%);最常见于呼吸系统疾病(36.5%);气管插管/切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46.4%)。结论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为Ab的易感染人群,应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王瑞香  马真  郝厚碧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36-137,141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在老年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痰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等资料,对比采用阶段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死亡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例发生交叉感染,3例因误吸加重感染,2例出现压疮;观察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下呼吸道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并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ICU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刘清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91-1892
目的探讨ICU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CU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结果该组67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39株,其中G-杆菌78株(占56.1%),G+球菌31株(22.3%),真菌30株(21.6%)。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34.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9.2%);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8.1%;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6.7%;且多种抗生素耐药,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G+杆菌是ICU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的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是针对性治疗的重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