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鼻咽癌(NPC)放疗后患者吞咽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特征。 方法 选取经吞咽造影检查证实存在咽期吞咽障碍的NPC放疗后患者15例,设为患者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15例设为健康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进行检测,分别记录受试者干吞咽和吞咽3ml浓流质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sEMG信号,对2组受试者的肌电活动持续时间、平均振幅和峰值进行比较。 结果 患者组在干吞咽和吞咽3ml浓流质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sEMG持续时间[干吞咽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sEMG持续时间分别为(1.94±0.60)s(3.43±0.94)s;吞咽3ml浓流质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sEMG持续时间分别为(1.96±0.61)s和(3.45±0.92)s]较健康组均显著延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组吞咽3ml浓流质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sEMG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干吞咽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在干吞咽和吞咽3ml浓流质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sEMG峰值和平均振幅均显著高于健康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组吞咽3ml浓流质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sEMG峰值和平均振幅亦显著高于干吞咽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PC放疗后患者吞咽时颏下肌群和舌肌下肌群表现为强化收缩,可在吞咽过程中发挥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耳穴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吞咽康复训练等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耳穴按压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估2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2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特异性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咬肌、口轮匝肌、舌骨下肌、颏下肌群吞咽时限、最大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SSA、HAMA、HAMD及SWAL-QOL评分亦显著优于治疗前水平(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咬肌、口轮匝肌、舌骨下肌、颏下肌群吞咽时限[(6.51±0.43)s、(6.76±0.83)s、(6.83±0.74)s、(6.82±0.95)s]、最大波幅[(745.93±47.95)μV、(753.65±40.77)μV、(758.79±38.83)μV、(750.79±38.79)μV]、SSA[(22.63±3.02)分]、HAMA[(11.02±4.63)分]、HAMD[(10.26±3.74)分]及SWAL-QOL评分[(172.26±16.79)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耳穴按压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具有协同作用,有助于重构吞咽反射,加速吞咽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分析帕金森病患者与正常对照者躯干肌表面肌电活动差异以及不同严重程度帕金森病患者躯干肌表面肌电活动差异,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躯干肌肌电活动特征及姿势异常疾病基础。 方法 本研究选取帕金森病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招募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16导联表面肌电仪器采集研究对象在平躺、站立、行走3种姿势下双侧胸竖脊肌、腰竖脊肌、腹外斜肌及腹直肌表面肌电振幅均值。 结果 平躺时帕金森病组腰竖脊肌表面肌电振幅[(18.56±14.57)μV]和腹直肌表面肌电振幅[(24.00±18.80)μV]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站立时帕金森病组腹外斜肌表面肌电振幅[(27.87±11.49)μV]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行走时帕金森病组胸竖脊肌表面肌电振幅[(58.74±29.69)μV]和腹外斜肌表面肌电振幅[(59.01±25.20)μV]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H-Y分级1~1.5级帕金森病患者仅行走时腹直肌表面肌电振幅[(55.42±12.34)μV)]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H-Y分级2~3级帕金森病患者在3种姿势下均有1组或多组躯干肌表面肌电振幅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 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躯干伸肌及屈肌肌电活动均较正常人同时增多,且疾病程度越严重患者躯干肌受累范围越广泛;本研究为帕金森病早期个体化康复及肉毒毒素注射靶肌选择提供神经电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正常成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平均肌电值(AEMG)与年龄及吞咽模式的关系。 方法选取200名正常成人受试者,按年龄不同将其分为A组(18~30岁)、B组(30~50岁)、C组(50~70岁)、D组(70岁组),4组人数分别为59例、50例、49例、42例。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技术测量受试者静息状态、空吞咽、吞咽5 ml水、吞咽20 ml水时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AEMG,分析其不同差异。 结果静息状态、空吞咽、吞咽5 ml水及吞咽20 ml水的情况下,4组受试者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AEMG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组内比较发现,A组及B组受试者空吞咽、吞咽5 ml水及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AEMG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C组受试者吞咽5 ml水时颏下肌群的AEMG[(28.0±7.80)μV]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27.9±7.20)μV]与组内空吞咽时的AE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的AEMG[(32.7±9.00)μV]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31.6±8.50)μV]与组内空吞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受试者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高于组内吞咽5 ml水时的AEMG(P<0.05)。D组受试者吞咽5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与组内空吞咽时的AEM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吞咽20 ml水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AEMG均高于组内空吞咽及吞咽5 ml水时的AEMG(P<0.05)。 结论正常成人咽期吞咽相关肌群肌电活动的AEMG与年龄变化无关,与吞咽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对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咽部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干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3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包括口腔感觉和运动功能训练、门德尔松吞咽训练、球囊扩张术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5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进食评分(FOIS),渗漏-误吸分级(PAS)和舌骨向前位移(HAM)、舌骨向上位移(HSM)、环咽肌开放幅度。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OIS、PAS、HAM、HSM、环咽肌开放幅度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OIS、PAS、HAM[(7.40±2.76)mm]、HSM[(9.75±2.65)mm]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环咽肌开放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游戏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干损伤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舌骨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吞咽过程中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和吞咽造影(VFSS)时吞咽器官的结构性位移,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器官形态学变化与电生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床旁筛查证实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21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取健康受试者9例设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VFSS检查,同时在同一次吞咽动作中采集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的sEMG信号。使用吞咽功能影像数字化采集与分析系统记录吞咽过程,对吞咽时吞咽器官活动进行量化分析。对两组受试者的肌电活动持续时间、平均振幅、激活顺序、肌电活动潜伏期以及舌骨运动潜伏期进行比较,并对病例组患者sEMG信号与舌骨喉复合体位移、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幅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吞咽时程大于对照组,平均振幅小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患者sEMG颏下肌群平均振幅与舌骨位移以及UES开放幅度均未见明显相关。病例组患者中有14例表现为反向激活序列模式,有7例表现为正向激活序列模式。反向激活序列模式的患者与正向激活序列模式的患者相比,舌骨位移以及UES开放幅度均显著下降(P<0.05)。病例组患者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SDS)牵引及普通牵引对颈棘旁肌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22例,采用SDS和普通牵引对受试者进行测试,不同测试间需相隔24h以上,测试时利用表面肌电图仪对受试者双侧颈棘旁肌肌电活动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进行记录,观察受试者在坐立位和平卧位时不同牵引阶段的表面肌电信号变化。 结果与左侧颈棘旁肌比较,右侧颈棘旁肌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均有不同程度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普通牵引时,坐立位牵引中及牵引后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均低于牵引前(P<0.05),左侧颈棘旁肌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17.91±4.06)μV]及波幅峰值[(21.00±4.74)μV]高于坐立位牵引中的波幅均值[(12.91±2.89)μV]及波幅峰值[(16.45±4.19)μV](P<0.05),右侧颈棘旁肌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17.55±3.22)μV]及波幅峰值[(21.73±4.17)μV]亦高于坐立位牵引中的波幅均值[(14.00±2.86)μV]及波幅峰值[(16.09±3.13)μV](P<0.05)。SDS牵引下,与同侧颈棘旁肌坐立位牵引前比较,受试者平卧位牵引前、平卧位牵引中、平卧位牵引后及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卧位牵引中、平卧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均较同侧颈棘旁肌平卧位牵引前低(P<0.05),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较平卧位牵引前高(P<0.05)。与平卧位牵引中比较,同侧颈棘旁肌平卧位牵引后、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及波幅峰值较高(P<0.05)。坐立位牵引后的波幅均值、波幅峰值较同侧颈棘旁肌平卧位牵引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DS牵引及普通牵引均能较好地放松颈部肌肉,但SDS的效果更为优异,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法将在我院治疗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吞咽功能训练组、普通电刺激组及肌电生物反馈组,每组20例患者。吞咽功能训练组给予常规口腔、咽喉部肌肉感觉及力量训练,普通电刺激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辅以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3组患者均每周治疗5次,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标准吞咽功能评估法(SSA)及视频吞咽造影功能障碍量表(VDS)对各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后发现3组患者sEMG平均波幅、VDS评分及SS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肌电生物反馈组、普通电刺激组sEMG平均波幅[分别为(46.4±8.4)μV和(38.2±9.7)μV]、SSA评分[分别为(21.7±3.0)分和(25.9±4.7)分]、VDS评分[分别为(40.2±9.6)分和(59.2±8.3)分]均显著优于吞咽功能训练组(P<0.05),同时肌电生物反馈组上述疗效指标亦显著优于普通电刺激组(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早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较普通电刺激具有较大优势,能进一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该疗法值得在脑卒中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高分辨率食管固态测压(HRM)技术评价脑干卒中患者食管期的吞咽动力学特征。 方法 纳入因脑干卒中住院行康复治疗的患者18例及健康受试者10例,2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差异。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对UES静息压、UES松弛残余压、UES松弛持续时间、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完整松弛压、食管远端收缩积分、远段收缩延迟时间以及无效蠕动百分比进行分析,并根据芝加哥标准第3版进行食管动力的诊断。 结果 病例组18例脑干卒中患者中,出现食管动力学异常的比例为77.8%,高于对照组(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3,P=0.001)。病例组患者的食管期吞咽动力学异常表现为无效食管运动、高压收缩食管、胃食管连接部出口梗阻、远端食管痉挛;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RP)[(45.60±20.00)mmHg]较低,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残余压(UESRRP)[(9.75±9.80)mmHg]、食管下括约肌完整松弛压(IRP) [(8.57±6.13)mmHg]较高,食管上括约肌开放时间(UESRT) [(457.22±205.14)ms]较短(P<0.05),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远端收缩延迟时间(DL)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干卒中患者多发食管动力异常,HRM技术可应用于评估脑干卒中患者食管期动力,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管期吞咽障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冰水、常温水球囊扩张对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并进行疗效对比。 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患者(40例)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冰水球囊扩张及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常温水球囊扩张及低频电刺激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共有36例患者可独立自主进食糊状食物,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显示食团在通过咽喉时,其环咽肌均正常开放,食物能顺利通过环咽肌,误吸消失。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环咽肌开放情况、留置鼻胃管例数、正常进食例数及功能性经口进食量表评分(FOIS)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但实验组平均治疗次数[(7.45±2.3)次/例]、平均住院天数[(16.7±4.8)d/例]、平均治疗费用[(6430±874)元/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冰水球囊扩张或常温水球囊扩张联合低频电刺激均能有效改善脑干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导致的吞咽障碍,并且与常温水球囊扩张联合低频电刺激比较,冰水球囊扩张联合低频电刺激能进一步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检查先兆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期间三叉神经小纤维功能,探讨CHEP在偏头痛患者三叉神经感觉传导评定中的价值。 方法共选取先兆偏头痛急性发作期患者60例,同时选取6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正常对照组。分别对上述对象左、右侧眉弓上方前额部位进行CHEP检测,热痛刺激温度设定为51℃,记录其CHEP波形、潜伏期及波幅;同时嘱受试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于每次热痛刺激3~5s后口头对刺激强度进行评分。 结果热痛刺激正常对照组右侧眉弓上方前额时,其CHEP-N波、P波潜伏期、N-P波幅分别为(348.56±14.52)ms,(490.29±23.11)ms和(50.36±6.15)μV,与刺激左侧前额所得数据[分别为(348.68±14.55)ms,(490.37±23.15)ms和(50.27±6.12μ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热痛刺激偏头痛组头痛侧眉弓上方前额时,其N波、P波潜伏期、N-P波幅分别为(307.78±11.75)ms,(476.72±20.12)ms和(71.90±7.23)μV,与刺激非头痛侧前额所得数据[分别为(308.02±11.77)ms,(477.37±20.18)ms和(72.03±7.31μV)]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偏头痛组N波潜伏期[(307.89±11.76)ms]、P波潜伏期[(476.81±20.16)ms]均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48.62±14.53)ms,(490.33±23.12)ms]显著缩短(P<0.05),N-P波幅[(71.96±7.28)μV]均较正常对照组[(50.32±6.13)μV]明显增大(P<0.01)。热痛刺激偏头痛患者头痛侧及非头痛侧眉弓上方前额时,其疼痛VAS评分分别为(7.03±0.68)分和(6.89±0.63)分,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应VAS评分(P<0.05)。 结论CHEP是一种检查三叉神经小纤维感觉径路病变的可靠电生理方法,通过CHEP检查发现,先兆偏头痛患者在头痛急性发作期其三叉神经小纤维感觉径路兴奋性增高,眉弓上方前额皮肤存在痛觉过敏现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的兴奋作用,以及对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非急性期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试验组采用5 Hz高频经颅磁刺激相对健侧大脑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结合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予以传统吞咽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行吞咽X线荧光透视检查(VFSS)和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和分析,并以标准吞咽功能(SSA)评价量表、VFSS评价量表、渗透-误吸(PAS)评价量表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sEMG的吞咽时程和最大波幅以及SSA、PAS、VFSS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EMG的吞咽时程和最大波幅以及SSA、PAS、VFSS评分分别为(1.50±0.30)s、(0.40±0.12)mV、(20.30±2.25)分、(2.00±1.69)分和(8.75±1.29)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5Hz高频经颅磁刺激健侧大脑半球舌骨上肌群皮质对应区,可有效地改善单侧大脑半球卒中后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内电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口腔内假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相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口腔内肌群,1周5次,共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舌压测定和吞咽时颏下肌群的表面肌电振幅峰值测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舌压均较治疗前提高 (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吞咽时颏下肌群的表面肌电振幅峰值较治疗前增加(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口腔内电刺激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舌压,改善其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60条吞咽障碍核心条目在临床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评定和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CF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ICF组患者于收治后即开始Threats 60条吞咽障碍核心条目评定,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康复医学科常规吞咽功能障碍评定。评定结束后,2组患者均进行吞咽功能障碍常规康复治疗,ICF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依据ICF评估时发现的功能障碍给予相应的干预。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分级评定,并于评估结束后行表面肌电图(sEMG)检查。 结果治疗4周和8周后,ICF组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分别为(2.56±0.76)级和(1.46±0.32)级,分别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8周后,2组患者各肌群的吞咽时程和募集最大振幅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且ICF组各肌群的吞咽时程和募集最大振幅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吞咽功能障碍治疗的基础上,根据ICF Threats 60条吞咽障碍核心条目的评定结果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显著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以及各肌群吞咽时程和募集最大振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头位吞咽不同黏度液体食物对健康成人舌骨上肌群表面肌电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健康受试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设置的顺序,依次采用3种头位吞咽5种浓度的食物,每口量均为5 ml,实时记录每次吞咽时左、右侧舌骨上肌群的表面肌电信号。对原始肌电信号进行处理后,分析不同黏度和头位对舌骨上肌群激活水平影响的主效应,再采用简单效应分析确定黏度、头位和舌骨上肌群激活水平的交互效应。 结果 不同头位或不同黏度的主效应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转头位和右侧屈头位吞咽同黏度液体食物时,左侧舌骨上肌群净振幅值均高于右侧舌骨上肌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同黏度液体食物时,在中立位、右转头位、右侧屈头位,左侧舌骨上肌群的净振幅值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同黏度(0~3级)的液体食物时,右转头位右侧舌骨上肌群的净振幅值低于中立位和右侧屈头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4级的液体食物时,右侧屈头位右侧舌骨上肌群的净振幅值高于中立位和右转头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转头位吞咽0级液体食物时,左侧舌骨上肌群净振幅值显著低于吞咽1~4级的液体食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屈头位吞咽0级液体食物时,左侧舌骨上肌群净振幅值显著低于吞咽2~4级液体食物,吞咽1级液体食物时,左侧舌骨上肌群净振幅值显著低于吞咽3~4级的液体食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屈头位吞咽4级的液体食物时,右侧舌骨上肌群净振幅值高于吞咽0~1级的液体食物,吞咽3级液体食物时,右侧舌骨上肌群净振幅值高于吞咽1级的液体食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吞咽时采用不同的头位和黏度,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舌骨上肌群的收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CNLBP患者分为实验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集患者两侧竖脊肌和多裂肌肌电信号,分析其时域指标均方根值(RMS)及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本研究同时于上述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背痛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竖脊肌、多裂肌RMS及MF痛侧与对侧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发现2组患者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较治疗前明显增高,MF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发现实验组痛侧竖脊肌、多裂肌RMS[分别为(33.65±6.43)μV、(28.46±4.54)μV]均较对照组增高,MF[分别为(77.45±13.08)Hz、(68.30±8.61)Hz]均较对照组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64±0.81)分、(2.04±0.61)分]及JOA评分[分别为(23.40±1.58)分、(25.76±1.2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疼痛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指导下的康复训练,能进一步改善CNLBP患者疼痛程度,增强腰部核心肌群控制能力,提高脊柱稳定性,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顾怡雯  舒锦 《中国康复》2021,36(10):599-603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与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基础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基础吞咽康复训练组(A组),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组(B组),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组(C组),每组40名患者。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和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结果[颏下肌群肌电信号(平均波幅、吞咽时限)]、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生活质量[吞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有所改善(P<0.05),且B组、C组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A组(P<0.05),B组高于A组(P<0.05)。治疗3个月后,3组患者sEMG平均波幅、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吞咽时限较治疗前缩短,SS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C组上述指标优于B组和A组,且B组优于A组(P<0.05)。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与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均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其中表面肌电生物反馈的疗效优于神经肌肉电刺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肱二头肌等张收缩时肌电信号差异,分析PD患者肌电信号特异性,为PD患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资料。 方法选取22例停药持续24h的原发性PD患者并纳入PD组,同时选取22例年龄、性别与PD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分别完成不负重、1kg负重和2kg负重动态等张屈肘运动,记录其肱二头肌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比较2组对象在不同负重条件下其sEMG线性指标[包括平均肌电值(AEMG)与平均功率频率(MPF)]及非线性指标[包括肌电信号复杂度与确定性线段百分比(DET%)]组间差异。 结果在执行等张屈肘运动时,PD组患者肱二头肌在不负重、1kg负重和2kg负重条件下,其AEMG[分别为(90.27±47.54)μV,(145.43±66.44)μV和(184.98±83.65)μV)]和DET%[分别为(91.55±4.41)%,(87.38±7.64)%和(81.92±19.53)%)]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均P<0.05),而MPF[分别为(59.76±19.41)Hz,(62.70±17.36)Hz和(64.36±14.35)Hz)]及肌电信号复杂度C(n)[分别为(0.54±0.08),(0.55±0.09)和(0.57±0.08)]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均P<0.05)。 结论PD患者在执行等张屈肘运动时,其肱二头肌sEMG信号与健康志愿者间存在显著差异,该现象可能与PD患者执行等张屈肘运动时其运动单位活动模式发生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42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5例)、EMGBF组(14例)和强化EMGBF组(13例)。3组患者均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每日30 min,每周5 d;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1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强化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2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2次,每周10次。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测量舌骨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向前、向上的运动幅度、时间,计算运动速率,采用吞咽障碍程度评定、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对3组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高(P<0.05)、PAS评分较低(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虽然高于EMGB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PAS评分[(2.38±1.19)分]低于EMGBF组[(3.57±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上移运动速度均较高(P<0.05)。与EMGBF组治疗后比较,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34.10±12.67)mm/s]、上移运动速度[(34.30±9.16)mm/s]较高(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在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提高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方面优于常规吞咽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数字化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障碍的特点,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吞咽造影数字化分析方法采集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12例(患者组)和健康受试者10例(健康组)的VFSS影像资料,每例受检者按要求1次性吞咽浓流质5ml,每例完成2次吞咽。分析的参数包括口腔运送时间(OTT),吞咽反应时间(SRT),舌骨运动时间(HMT),食道上括约肌开放时间(UOT),喉关闭时间(LCT);同时采用8分制渗漏误吸量表(PAS)评估患者误吸严重程度,并分析各项参数与误吸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患者组的OTT[(3.091±1.803)s]、HMT[(1.498±0.550)s]、LCT[(0.651±0.186)s]与健康组比较,均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RT与误吸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40,P=0.032)。 结论 脑干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碍表现涉及口腔期及咽期。OTT、HMT、LCT等参数可用于脑干梗死后吞咽障碍的评估,SRT可用于预测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