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MRI、病理特征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选择6例确诊为SST的临床病理和MRI资料,分析SST的MRI特征与病理结果。结果 MRI检查6例均为单发,右侧4例,左侧2例。最大径4.2-7.8cm。肿块呈卵圆形4例,分叶形2例。6例均有包膜,呈囊实性肿块。4例T2WI呈"湖岛征"。动态增强扫描6例均呈快进慢出,向心性强化;动脉期肿块周缘呈乳头状、梳状显著强化(5例);部分T2WI高信号区在延迟期可强化(6例)。病理检查6例均见到假小叶结构、印戒细胞、致密胶原纤维、疏松水肿结缔组织及丰富血管。结论 SST大多有较特征性的MRI及病理组织学表现,结合临床,一般可在术前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2001年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3例年龄分别为18、34、59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和腹部包块.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由致密胶原纤维及疏松水肿区分隔富有细胞区所形成的结节或假小叶结构.其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治疗预后佳,无复发. 结论硬化性间质瘤有潜在的内分泌功能.雌、雄激素水平高对临床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理特点,总结影像学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我院病理诊断明确的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患者16例,进行CT表现与病理结果分析。结果硬化性间质瘤主要CT特征为动脉期肿瘤周边早期强化伴肿瘤实质部分静脉期延迟强化,强化不均匀。病灶周边丰富的脉管系统及血窦样结构是肿瘤周边明显强化的原因,肿瘤内粘液样坏死区和囊性变是其不均匀强化的病理学基础。结论硬化性间质瘤临床少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其CT增强表现典型,应进一步深化对此病的认识,合理诊治。  相似文献   

4.
病人,女,19岁。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月经不规则、周期长、量少。超声提示:盆腔内一囊实性团块,将子宫挤压呈前屈位,其径线范围约14.8 cm×8.6 cm×15.5 cm,壁厚,轮廓光滑规整,内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手术中见:右侧卵巢囊性肿块,表面乳白色,多房,内为淡黄色透明液体,与周围无粘连,行患侧附件及囊肿切除,送病检。术后病理报告: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S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组织化学观察8例SSI、并复习文献。结果:SST多发生于年轻女性,其典型组织学特征为致密胶原纤维和疏松水肿区分隔富细胞区呈假小叶结构,瘤细胞形态多样,较具诊断价值的是透明或泡沫样细胞及印戒样细胞。免疫表型:vimentin(6/6)、actin(6/6)、PCNA(6/6)、ER(6/6)、PR(6/6)阳性,而EMA、CK阴性;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udanⅢ染色灶性阳性,AB/PAS染色阴性。但其中1例肿瘤间质中可见:PAS阳性小体存在。结论:SST切除后不复发,预后良好。需与卵泡膜纤维细胞瘤、高度卵巢水肿、卵巢印戒细胞间质瘤、卵巢Krukenberg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MRI信号表现及强化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硬化性间质瘤5例,总结其临床特点、病变形态、MRI信号表现和强化特征。结果5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均为单侧,右侧3例,左侧2例。5例均为囊实混杂成分,实性成分为主。MRI增强扫描动脉期边缘呈乳头状或梳状明显强化,自边缘向中心扩散,延迟时相病变持续强化,强化范围扩大,总体上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征。结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MRI强化形式颇具特征性,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可提高对此病的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0岁,住院号:356031,因阴道淋漓出血12d。发现盆腔包块1d收入院。  相似文献   

8.
9.
8例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的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Sclerosing Stromal Tumor of Ovary)是起源于卵巢间质的一种罕见而又独特的良性肿瘤,易误诊为转移癌。其主要特征是间质瘤内区域性进行性硬化性胶元变性。1973年Chalvardjian及Soully首次报道并命名。其后国内外相继报道了数10例,并对其进行了内分泌及超微结构研究。现将我院近20年来收治的8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刘俊  李玉红 《四川医学》2002,23(9):929-929
患者 ,2 3岁。以发现盆腔肿物 1个月为主诉于2 0 0 0年 4月 30日入院。查体 :一般状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软 ,右下腹可触及一肿物 ,活动欠佳。妇科检查 :阴道通畅 ,宫颈、子宫无异常。右下腹可触及一拳头大小肿物 ,实性感。血常规 WBC7.8× 10 9/ L。胸部 X线平片未见异常。B超提示 :盆腔实性肿物。予手术 ,术中见左卵巢肿物体积 13cm× 10 cm× 7cm,与周围无粘连 ,切除肿物。病理检查 :肉眼观察 :肿物圆形 ,有包膜 ,切面呈灰白色 ,囊实性 ,以实性为主 ,囊腔内含粘稠液。镜下观察 :在大量透明变性胶原的背景上 ,可见富于细胞区 ,呈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MESTK)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该瘤的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MESTK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2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结果 12例均为单发,右侧4例,左侧8例;椭圆形7例,圆形3例及不规则形2例;肿块直径2.5~6.4 cm,平均4.4 cm。12枚瘤灶均突向肾盂,其边界清楚,其中6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5例表现为厚壁囊肿、1例表现为薄壁囊肿;实性部分表现为结节状和团块状,占瘤体比例5%~65%不等,1例瘤内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延迟强化(轻度强化6例,中度及明显强化各3例)。在T1WI和T2WI+压脂相图像上,4枚肿块内囊性部分分别表现为低信号和高信号,而其实性部分分别表现为稍高信号和略低信号;三期增强扫描均具有不同程度延迟强化特征。邻近肾盂肾盏受压变形,但无破坏。 结论 MESTK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瘤内实性部分的形态及含量具有多样性;增强扫描瘤内实性部分呈不同程度延迟强化特征。了解MESTK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CT、MRI表现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8例经CT检查,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21例经MRI检查,其中18例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于胃20例、食管2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5例、结肠2例、肠系膜5例,2例广泛腹腔内转移,最终未确定原发部位。CT、MRI上肿瘤为软组织分叶状肿块,边界清楚,27例有出血坏死、囊变,肝脏转移3例,腹腔多发种植转移3例,未见淋巴结转移;钙化1例。增强扫描,肿瘤呈中度到明显强化。定位准确度79.5%。结论:CT、MRI对胃肠道间质瘤定位准确,表现有一定特征,可以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结果 17例中,位于额叶6例,颞叶4例,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胼胝体、脑干及第四脑室各1例。MR中,病变信号与脑灰质相比,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其中1例周缘可见弧形高信号影,在T2WI及FLAIR中以高信号为主,部分瘤内可见小囊状或不规则更长的T1、T2信号区,1例可见液—液平,钙化在T1WI及T2WI中均为低信号影;注射Gd-DTPA增强扫描,3例呈小片状强化,4例病变内部见结节样强化,5例瘤周呈环状强化,线样强化3例,2例未强化,2例瘤周可见轻度水肿。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MR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可提高对此肿瘤的术前正确诊断率,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肠道间质瘤患者常常误诊为卵巢癌的原因,进一步明确他们之间的鉴别点,降低该病的临床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3例术前诊断为卵巢癌,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肠道问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中2例为绝经后妇女,2例以急腹症表现入院,1例伴肿瘤标记物升高。仅1例术前行盆腔CT检查,结果提示肿瘤可能来源于卵巢或肠道。3例患者术前诊断均为卵巢癌,行开腹手术。术中探查结合术后病理诊断为肠道间质瘤。结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出现盆腹腔肿物时应考虑到有肠道闻质瘤的可能。血清CA125、超声联合盆腹腔CT检查有助于术前诊断。最终诊断依赖病理免疫组化证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c-KI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的GIST患者,对26例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行c-KIT蛋白(CD117)、CD34、平滑肌肌动蛋白(SMA)、人S100蛋白(S-100)检测,以确诊为GIST。采用直接测序方法对c-KIT基因11、9、13、17号的外显子突变进行序列分析。结果26例病例中CD117阳性为22例,共14例(53.8%)检测到c-KIT突变,第11外显子是KIT基因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检测到的突变形式主要有缺失突变,点突变和插人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结论 CD117阳性及c-KIT突变是GIST的普遍现象,突变位点有集中趋势,以梭形细胞型突变最常见。  相似文献   

16.
沈昌山  胡元成  郑桥如 《安徽医学》2012,33(10):1361-136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GIST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资料,对肿瘤大小、密度、强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病灶分布于食管1例,胃7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3例,肠系膜根部1例。MSCT主要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及不规则肿块,具有跨腔内外生长或腔外生长为主的特征。良性4例,肿瘤平扫密度均匀,增强肿瘤明显均匀强化。交界性3例,恶性8例,其中有7例直径大于8 cm,肿块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增强肿块不均匀强化,内部出血、坏死、囊变,局部无淋巴结转移。结论 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SCT检查对GIS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孟京志  汤群锋  陈宏伟 《海南医学》2016,(23):3871-3873
目的 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的CT资料,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绝经后患者7例,绝经前患者5例)发现13个病灶,单侧病变11例,双侧病变1例,类圆形或椭圆形病灶7个,形态不规则病灶6个,囊实性病灶7个,实性病灶6个.1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8例呈轻度强化,强化程度小于10 HU,其中4例病灶内部见强化的小血管影,4例无明显强化.7例伴有少量盆腔积液,3例伴有子宫肌瘤,2例合并蒂扭转,1例伴有子宫内膜卵巢肿瘤;卵泡膜细胞瘤;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增生,1例伴有大量腹水,2例无其他合并症.结论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CT平扫的低密度表现及乏血供的增强方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螺旋CT表现与分子生物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4例GIST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54例GIST组织中MMP-9及Hpa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免疫组化。结果 MMP-9和Hpa在GIST中的表达在肿块大小(〈5 cm和≥5 cm)、肿块边界(清楚和不清楚)、中心有无坏死、有无转移中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MP-9和Hpa在GIST中的蛋白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r=0.337,P〈0.05)。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定位准确率为:胃部病变为84.30%,小肠病变为80.20%,直肠病变为100.00%。术前定位准确率为82.40%,术前定性准确率为78.50%。结论胃肠间质瘤中MMP-9的高表达与Hpa高表达呈一致性,提示二者在胃肠间质瘤的侵袭和转移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对肿瘤的形态、定性及远处转移诊断,螺旋CT和病理检查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螺旋CT的诊断结果准确可信。螺旋CT征象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宏观结合微观,将有可能提高GIST侵袭、转移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的CT和MRI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3例GIST的CT和MRI表现,其中18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结果23例肿瘤中单发21例(发生于胃8例,小肠10例,结肠3例),胃肠道及其系膜多发2例。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长径3cm至22cm,CT表现为平扫肿块密度欠均匀,多数有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更明显。MRI表现为平扫病灶T1WI低或稍低信号,信号不甚均匀,T2WI混杂信号,以高或稍高信号为主,并见长T1、短T2信号的包膜。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不均匀强化,静脉期较动脉期显著,坏死、囊变区未见强化。2例包膜强化,3例包膜不强化。所有病例均未见肠梗阻。结论GIST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超声、CT及胃镜在诊断胃间质瘤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008年~2012年来院诊治的216例胃间质瘤患者,分析其超声、CT及胃镜检查的影像学资料,比较3种检查的阳性率及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CT及胃镜诊断胃间质瘤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47/147)、100%(152/152)和97.9%(140/143),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6%(142/147)、96.1%(146/152)和94.4%(135/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CT及胃镜诊断胃间质瘤各有特点,推荐超声作为胃间质瘤术前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