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计算与不计算骨密度评估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差异。 方法 9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依据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3组:CKD3期组(eGFR为30~60ml/min/1.73m2)、CKD4期组(eGFR为15~30ml/min/1.73m2)、CKD5期组(eGFR<15ml/min/1.73m2)。应用双能X射线吸收法(DEXA)测量股骨颈骨密度(BMD)并进行骨折风险因素问卷调查,记录患者的临床及生化指标,FRAX计算患者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进行骨折风险评估。 结果 1)CKD3~5期各期患者的骨密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2) FRAX计算与不计算骨密度评估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结果是一致的,但亚组分析的结果不同。如果计算骨密度,3组间骨折风险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KD3期、CKD4期比较,CKD5期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均P<0.05),而不计算骨密度,3组骨折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3)计算BMD评估骨折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921,而不计算BMD评估骨折风险,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P值均>0.05。结论 FRAX计算与不计算骨密度评估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的结果一致,但亚组分析的结果不同,两种方法均不能识别CKD非透析患者的骨折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评估其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等级,为临床寻找可控因素避免骨折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1)随机选择CKD(3~5期)非透析绝经后女性患者75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BMD)仪测定其腰椎正位(L1~L4)的BMD值;统计骨质疏松患病结果及阳性率,并用Logistic多元回归法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生活方式等对骨质疏松的影响;评估CKD(3~5期)绝经后女性非透析患者骨折风险等级.结果:(1)CKD(3~5期)非透析绝经后女性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病率随肾功能分期进展而升高,依次为47.82%、50.00%、80.00%;(2)年龄、不良生活习惯、初潮年龄、生育次数、绝经年龄与患者骨质疏松发生呈正相关,而体质量指数、每日运动与之呈负相关;(3)随肾病进展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风险随之上升.结论:CKD(3~5期)非透析绝经后女性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随着肾病进展而增加,由此引发骨折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吴婉  郦忆文  梁冰  闻婷玉  杨渺  王炜  王涛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751-1754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于2008年发布,提供针对特定国家的算法,根据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脆性骨折史、父母髋部骨折史、目前是否抽烟、过量饮酒史、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史、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以及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病史)及股骨、颈骨密度建立骨折预测模型,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髋部、前臂或肱骨近端)的概率。在FRAX?刚推出时,只有8个国家和地区的型号可供选择。随着FRAX?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有71种型号可供66个国家使用,占世界人口的80%以上,并且在英国、美国、日本、瑞典等一些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FRAX?最初干预阈值的界定基于9项大样本人群队列研究,其中8个队列均为高加索队列,另外一个队列来自日本人群。然而FRAX?在我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按照目前指南推荐的干预阈值,FRAX?可能低估了我国人群的骨折风险,尤其是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所以,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FRAX?工具进行改良应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干预阈值。本文分析近年来FRAX?评估国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现状及调整方案,从FRAX?评估髋部骨折和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2个方面展开论述,使FRAX?在我国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以便更好地预测骨折风险,及时识别骨折高危人群并进行早期干预,减少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慧 《安徽医学》2014,35(1):137-139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RA的患病率为0.32 %~0.36 %,RA多见于50岁左右的女性,但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男女比例为1∶ 3.早期以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中晚期累及软骨及骨质,关节结构破坏而引起畸形、功能障碍,并伴有局部和全身骨质丢失,形成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5.
赵啸  章振林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9):2429-2434
背景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预测和尽早干预是防治的重要环节。WHO推荐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MOFP)和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HOFP),危险因素的确定基于欧洲、北美、亚洲、澳大利亚等多个独立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和大样本荟萃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但上海地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大样本流行病学研究正在进行中,FRAX?预测结果能否准确预估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骨折风险尚有待进一步证实。目的 利用FRAX?中国版本预测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方法 选取2013年1-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专科就诊的中老年人1 520例,年龄45~90岁,平均年龄(65.5±9.6)岁。采用FRAX?中国版本计算中老年人的10年MOFP和HOFP,以10年MOFP≥20%和10年HOFP≥3%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人群。结果 男性中老年人的10年MOFP中位值为2.10%(1.10%),高危者占比为0.13%(1/749),10年HOFP中位值为0.60%(0.70%),高危者占比为2.94%(22/749);女性中老年人的10年MOFP中位值为3.60%(2.80%),高危者占比为0.13%(1/771),10年HOFP中位值为0.80%(1.50%),高危者占比为11.28%(87/771)。女性中老年人10年MOFP、10年HOFP及10年HOFP高危者占比高于男性(P<0.05),但男性和女性中老年人10年MOFP高危者占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考虑不同年龄段:男性10年MOFP,50~59岁者低于60~69、70~79、80~90岁者(P<0.05);男性10年HOFP,50~59岁者低于60~69、70~79、80~90岁者,60~69岁者低于70~79、80~90岁者(P<0.05);女性 10年MOFP和HOFP,45~49、50~59、60~69、70~79、80~90岁者依次升高(P<0.05)。考虑不同BMI分段:男性10年MOFP,BMI≥28.0 kg/m2者低于BMI<18.5、18.5~23.9、24.0~27.9 kg/m2者(P<0.05);男性10年HOPF,BMI<18.5、18.5~23.9、24.0~27.9、≥28.0 kg/m2者依次降低(P<0.05);女性10年MOFP,BMI≥28.0 kg/m2者低于BMI<18.5、18.5~23.9 kg/m2者,BMI 24.0~27.9 kg/m2者低于BMI<18.5 kg/m2者(P<0.05);女性10年HOFP,BMI 24.0~27.9、≥28.0 kg/m2者低于BMI<18.5、18.5~23.9 kg/m2者,BMI 18.5~23.9 kg/m2者低于BMI<18.5 kg/m2者(P<0.05)。同年龄段、同BMI分段女性中老年人的10年MOFP和HOFP均高于男性(P<0.05)。结论 高龄、低BMI的绝经后女性具有较高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需重点监测;FRAX?中国版本对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存在高危患者检出率低、低估发生风险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林武  唐娟  倪秀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6,(31):4407-4408
目的:观察醋酸钙治疗合并高磷血症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疗效以及不同给药频次疗效是否有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7月在我科住院口服醋酸钙降磷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共44例,对比治疗前后的降磷效果;并根据不同给药频次分为三餐给药组、中晚餐给药组,对比不同给药频次对降磷效果的影响。结果口服醋酸钙患者治疗后血钙显著升高(P<0.05),血磷及钙磷乘积下降极显著(P<0.01);不同给药频次降磷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醋酸钙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降磷效果明确,早餐是否口服醋酸钙不影响降磷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预测评估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发生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接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OP)患者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骨密度(BMD)情况,利用FRAX^(■)工具对患者10年内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MOFP)、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HOFP)进行预测,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BMI、是否有骨折史患者的10年内MOFP、HOFP。结果750例OP患者,其中BMD T值在-3~-2.5为117例,-3.5~-3.1为160例,-4.0~-3.6为187例,-4.5~-4.1为135例,-5.0~-4.6为71例,-5.5~-5.1为43例,-6.0~-5.6为33例,<-6.1为4例;男性BMD平均-3.93±1.10,女性BMD平均-4.37±1.08,两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7,P<0.01)。经FRAX^(■)评估不同年龄段OP患者10年内MOFP、HOFP,随着年龄的升高而逐渐提升(P<0.05);女性OP患者MOFP、HOFP明显高于男性(P<0.05);不同BMI OP患者10年内MOFP、HOFP,随着BMI升高而降低(P<0.05);有骨折史OP患者10年内MOFP、HOFP均明显高于无骨折史OP患者(P<0.05)。结论采用FRAX^(■)评估工具,可方便、快捷评估老年人OPF的发生风险,OP患者10内年MOFP、HOFP女性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BMI越高则MOFP、HOFP越低、有骨折史OP患者MOFP、HOFP高于无骨折史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中的作用与准确性.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骨折45例(观察组),未发生骨折4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Frax指数分布情况,同时对两种工具在观察组骨折风险评估中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Frax指数同未发生骨折的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Frax工具在骨折风险评估中,曲线下面积以及敏感度均显著高于亚洲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但特异度明显较Osta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rax工具能够准确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对骨质疏松骨折的预防及治疗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治疗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8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不同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的比较具有差异(P <0.05)。结论:针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治疗患者,予以相关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应用FRAX评价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FRAX软件评价各年龄段老年骨折患者骨折概率值。方法:选择我院骨科接收的脆性骨折患者400例,采用分成抽样的方法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构成年龄:60~70岁,71~80岁,≥81岁。将调查结果以及7个骨折风险因子录入FRAX系统,计算两组测试对象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值。结果:各年龄组的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值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每组各年龄组男女骨折概率值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FRAX系统在评价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提高老年健康人群的骨折预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非透析性慢性肾病患者(CKD)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I。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及肾功能[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进行检测分析,探讨非透析性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水平和Cr浓度;采用肾动态显像做肾图检查,运用Gares法计算GFR。比较非透析性CK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血脂和肾功能,运用线性回归分析TC、TG、LDL和HDL水平与Cr和GFR的相关性。结果:非透析性CKD患者的TC、TG、LDL水平及Cr、GFR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线性回归显示,非透析性CKD患者的Cr水平与TC、TG、LDL水平呈正相关(P〈0.01),GFR与TC、TG、LDL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非透析性CKD患者肾脏功能的恶化与血脂紊乱密切相关,是CKD进行性恶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铁调素、铁蛋白结合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评分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PMOP患者3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时是否发生骨折分为骨折组(91例)和未骨折组(26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治疗前均检测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评估FRAX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MOP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铁调素、铁蛋白水平、FRAX评分单独及联合对PMOP患者骨折风险的预测效能。结果 骨折组年龄≥60岁、生育次数≥2次、有脆性骨折史占比及铁蛋白水平、FRAX评分均高于未骨折组(P<0.05),初潮年龄、绝经年限均大于未骨折组(P<0.05),有雌激素使用史占比、腰椎L1~4骨密度和血清铁调素水平均低于未骨折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脆性骨折史、绝经年限长、腰椎L1~4骨密度降低、血清铁调素水平降低、铁蛋白水平升高、FRAX评分高均是PMOP患者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慢性肾病对大鼠骨折愈合早期骨痂质量及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给予含0.75%的腺嘌呤饲料喂养建立慢性肾病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4周后,两组大鼠于右侧胫骨中段制作开放骨折模型,克氏针内固定,术后予以正常饲料喂养.骨折造模术后4周,过量麻醉处死动物,切取右侧胫骨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及Micro CT扫描.结果 骨折后4周,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实验组胫骨最大载荷[(34.85±9.39)N]较对照组[(46.42±3.26)N]降低24.9%(P<0.05);强度[(47.65±5.64) N· mm]较对照组[(103.79 ±4.12) N/mm]降低54.1%(P<0.05);能量吸收[(7.17±.47)N·mm]较对照组[(14.25±2.21)N ·mm]下降49.7%(P< 0.05).Micro CT分析显示实验组骨痂组织总量[(18.45±2.11)mm3]较对照[(29.60 ±2.45) mm3]组下降37.7%(P<0.05);骨性骨痂量[(7.12±3.40)mm3]较对照组[(15.65±1.32)mm3]下降54.50%(P< 0.05);骨体积分数[(40.77±2.27)%]较对照组[(44.65±2.12)%]下降8.9%(P<0.05).结论 慢性肾病对大鼠骨折愈合早期骨痂质量及力学强度均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简易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发生的预测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在本院接受诊疗的9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骨折,n=45)及对照组(未骨折,n=51)。每位患者均行FRAX及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评估,并接受骨密度测量。结果:观察组患者FRAX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而OSTA指数及骨密度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以3.92为截点值,FRAX指数预测诊断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敏感性为92.16%,特异性为84.44%,曲线下面积为0.94,优于OSTA指数。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FRAX指数与骨密度值呈现显著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r=-0.538,P<0.01)。结论:FRAX在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脊柱骨折发生中具有一定价值,该工具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的情绪、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等心理因素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58例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按美国K/DOQI指南的诊断标准进行肾功能分期,健康对照组31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肾功能评定,以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表(SDS)分别评定抑郁和焦虑症状程度;以症状自评量表(SCL 90)测试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特质应对问卷测试被试者应对方式;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 RSC)测试患者的人格状况,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慢性肾脏疾病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消极应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人格类型稳定性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及总分、总均分、阳性数、阳性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指标与被试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与抑郁(SDS)、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受教育程度与焦虑(SAS)、抑郁(SDS)呈负相关(P<0.05);血清白蛋白(Alb)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而性别、职业、肾功能、血红蛋白(Hb)与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总分、总均分、阳性数无相关性。结论:慢性肾脏疾病非透析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正常人,年龄、受教育程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有一定相关性,但肾功能与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其中90例合并高尿酸血症(> 440 μmol/L)(观察组),90例为不合并高尿酸血症(对照组),观察组又以血尿酸含量440 ~ 540 μmmol/L分为观察1组、尿酸含量541 ~ 640 μmol/L为观察2组,尿酸含量>640 μmol/L为观察3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男性和女性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3组分别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比较,CRP均升高,HDL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比较,CRP、HD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增加,且患者的尿酸值越高,心血管病风险就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项目(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 CHERRY)中构建的队列人群,估算其中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为选择筛查CKD发病风险较高的的重点人群及CKD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从基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CHERRY研究中,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18岁以上基线无肾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组成队列,提取该队列人群的基线报卡、随访和医疗机构的体检数据,根据体检数据中提供的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60 mL/(min×1.73 m2)或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creatinine ratio, ACR)≥3 mg/mmol定义为CKD结局事件,采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CKD标准化发病率,并在Cox比例风险模型中分析糖尿病患者CKD危险因素的效应大小。结果:在最终纳入的13 829名糖尿病患者中,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随访期间新发CKD共1 087人,粗发病率为23.7/1 000人年(95%CI:22.3~25.2), 标化发病率为14.8/1 000人年(95%CI:12.1~17.6),>60岁的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于≤60岁的糖尿病患者(26.6/1 000人年对11.5/1 000人年,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与CKD关联的危险因素是>60岁(HR=1.88,95%CI:1.51~2.35)、共患高血压(HR=1.81,95%CI:1.56~2.10)、总胆固醇(HR=1.07,95%CI:1.00~1.14)和糖尿病病程(每年HR=1.02,95%CI:1.00~1.0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为保护因素(HR=0.49,95%CI:0.40~0.61)。性别、吸烟、饮酒状况及空腹血糖随访均值与CKD发生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性别、年龄是否≤60岁、总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4.5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否控制达标(男>1.0 mmol/L,女>1.3 mmol/L)及糖尿病病程是否<5年分组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即使总胆固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达标,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发生CKD的风险仍然较高。结论:宁波市鄞州区糖尿病患者的CKD发病率较高,年龄>60岁和共患高血压是与CKD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危险因素,提示应将年龄>60岁、共患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作为CKD的重点筛查人群。  相似文献   

18.
胡显芳 《海南医学》2014,(12):1739-1741
目的调查Ⅲ~V期慢性肾病(cKD)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并肾小豫滤过率低于60ml/min患者218例,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其与贫血发生的相关性。结果Ⅲ~V期慢性肾病患者中贫血发生率分别为49.2%、82.9%和95.6%。透析患者的贫血发生率(95.9%)较非透析患者(66.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KD分期、是否透析、白蛋白及血钙水平、体重指数、尿渗透浓度、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清EPO水平与贫血的发生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CKD分期、白蛋白及血钙水平与贫血的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CKD分期晚、白蛋白及血钙水平低是Ⅲ~V期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贫血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和分析非透析慢性肾脏病(ND-CKD)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搜集460例ND-CK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同型半胱氨酸(Hcy)诊断标准分为HHcy组(244例)与非HHcy组(216例);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GFR≥60 mL/min·(1.73 m2)(176例),即慢性肾脏病(CKD)1~2期;GFR<60 mL/min·(1.73 m2)(284例),即CKD 3~5期。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D-CKD患者发生HHcy血症的影响因素,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ND-CKD患者发生HHcy血症的预测指标。结果460例ND-CKD患者中,HHcy血症的患病率为53.00%,其中CKD 1~5期各期HHcy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7.40%、13.50%、24.60%、25.00%、29.5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D-CKD患者发生HHcy血症的影响因素包括:CKD分期(OR=0.669)、舒张压(OR=0.942)、三酰甘油(OR=0.416)、尿酸(OR=0.996)、24 h尿蛋白定量(OR=1.669);尿酸(OR=4.549)、三酰甘油(OR=0.543)是ND-CKD患者1~2期发生HHcy血症的影响因素;CKD分期(OR=0.250)、舒张压(OR=0.920)、肌酐(OR=1.050)、尿素氮(OR=0.539)、尿酸(OR=1.004)、三酰甘油(OR=0.769)、24 h尿蛋白定量(OR=0.515)是ND-CKD患者3~5期发生HHcy血症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KD分期是预测ND-CKD患者发生HHcy血症的较好指标,尤其是对于3~5期的ND-CKD患者。结论随着CKD分期的增加,HHcy血症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及影响血Hcy水平升高的因素也越来越多,重视CKD患者Hcy水平的检测并早期给予干预,可预防或延缓CK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