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大臻  梁宗安  姚蓉 《四川医学》2006,27(3):264-266
连续性血液净化是近20年连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肾脏替代治疗,已应用于多种临床危重症的治疗。ARDS作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其治疗仍以对症和支持为主。近几年虽然发展了一些新的辅助治疗措施,但其病死率仍居高不下。最近的研究表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可改善ARDS治疗的窘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CBP)治疗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6例尿毒症合并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观察组采用CB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肾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尿毒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尿毒症合并ARDS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和处理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析+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及对比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在不同时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总结分析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规范化临床路径.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机不同分为早期I组、晚期II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6月收住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低氧血症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氧合指数(PaO2/FiO2)分为ALI组30例和ARDS组30例,进一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1组(常规综合治疗ALI组)15例,试验1组(CBP治疗ALI组)15例;对照2组(常规综合治疗ARDS组)15例,试验2组(CBP治疗ARDS组)15例。记录各组不同时间点(0 h、24 h、48 h)的PaO2/FiO2、静态肺顺应性、呼吸道阻力,抽取静脉血检测肝肾功能、心肌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水平,同时记录患儿的呼吸机撤离时间、低氧纠正时间,计算病死率。结果试验1组患儿48 h静态肺顺应性较对照1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患儿静态肺顺应性48 h时较0 h、24 h时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与试验2组患儿0 h、24 h、48 h PaO2/FiO2、静态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和试验2组患儿不同时间点PaO2/FiO2、静态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试验1组患儿24 h、48 h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患儿AST 24 h、48 h与0 h,BUN 48 h与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1组患儿ALT 24 h、48 h与0 h,血肌酐(Scr)24 h、48 h与0 h,BUN 24 h、48 h与0 h,AST 24 h、48 h与0 h,CRP 48 h与0 h、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与试验2组患儿48 h 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患儿CRP 24 h与0 h、48 h与0 h、48 h与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2组患儿AST 24 h与0 h、48 h与0 h、48 h与24 h,TNF-α48 h与0 h、24h,CRP 24 h与0 h、48 h与0 h、48 h与24 h,血乳酸48 h与0 h、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与ARDS组呼吸机撤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氧纠正时间和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P可通过降低炎性递质水平,调整脏器功能,改善呼吸力学及肺顺应性,缩短撤机时间,且病情早期实施CBP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张鸣 《四川医学》2013,34(1):67-68
目的 探讨PiCCO(脉搏轮廓心输出量监测)联合连续血液净化(CEBP)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6月间收治的42例ARD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PiCCO指导下CEBP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生化指标、炎症因子、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氧合,呼吸,心率,炎症因子、PiCCO指标血管外肺水(EVLWI)等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病死率低,对循环影响小.结论 PiCCO联合CEBP治疗能降低ARDS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清除炎症介质,改善氧合,维护内环境,显著降低病死率,改善了ARDS的预后,是治疗ARDS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滤过(CVVH)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84例 ARDS 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病因治疗、机械通气支持、液体管理和炎性反应调控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CVVH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儿童性别、年龄、入院时危重病评分(PICS)、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PaO2、SaO2)、氧合指数(OI = PaO2/FiO2),以及治疗过程中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ICU )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PICS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天观察组 PaO2、SaO2、OI 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ICU 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VVH 用于治疗儿童 ARDS ,能有效地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在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疗效进行观察和讨论.方法 选取本院所接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实验组除常规治疗加用采用持续血液净化(C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胰腺水肿、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天数、脱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监测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两组腹痛腹胀、胰腺水肿、脱机时间、血尿淀粉酶及白细胞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 <0.05),低氧血症纠正,APACHEⅡ评分改善,TNF-α、IL-6、IL-8、CRP水平下降(均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临床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尽早采取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好,其机制可能与清除体内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连续血液净化的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28例ARDS患者,治疗前后监测血气分析、检查呼吸功能变化和使用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PaO2、SaO2及PaO2/FiO2、肺顺应性(CL)、气道峰压(PIP)、气道阻力(Raw)、动脉压(MAP)、心率(HR)、肺动脉楔压(PCWP)、心脏指数(CI)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的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可改善ARDS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浆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CBP对22例ARDS患者进行治疗,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BP治疗前、治疗开始后4 h、8 h、12 h和停止CBP治疗后12 h血浆中TNF-α、IL-1β、IL-6、IL-8的浓度。结果 CBP治疗4 h后,TNF-α、IL-6、IL-8的浓度明显下降,治疗8 h后TNF-α、IL-1β、IL-6、1L-8的浓度均达最低值。此后上述因子的浓度逐渐回升,但治疗结束后12 h仍低于治疗前水平。结论 CBP能有效清除ARDS患者血浆中TNF-α、IL-1β、IL-6、IL-8等炎症介质水平,阻断炎症性肺损伤,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炎症反应、氧化/抗氧化失调有关。细胞凋亡逐渐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点。细胞凋亡的调控主要是Bcl-2、Bax以及Caspase-3蛋白,通过检测ARDS患者体内相关蛋白的表达,可以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查阅相关文献,从Bcl-2及其同源体促凋亡的Bax基因及凋亡通路因子Caspase-3进行综述,阐明与ARDS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术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329例TOF根治患儿,分为未发生ARDS组(Ⅰ组,304例)和发生ARDS组(Ⅱ组25例).全组ABDS发生率为7.6%.以年龄、性别、体重、Nakata指数等作为观察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Ⅱ组死亡3例,病死率为12%.单因素分析显示.Ⅱ组与Ⅰ组比较,年龄低,Nakata指数小[(165±43)mm2/m2 vs.(201±32)mm2/m2],体外循环时间长[(150±258)min vB.(108±38)min],跨环补片比例多(88%vs69.7%),主动脉/肺动脉比值(AO/PA)大.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4个月、Nakat指数<140mm2/m2、体外循环时间>150min、AO/PA>2.5是TOF术后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 TOF根治术后ARDS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低龄、Nakata指数小、体外循环时间长、肺动脉发育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 以2002年l2月至2003年3月,我院及广州医学院第一附院临床诊断SARS并ARDS的12例患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呼吸机通气模式、糖皮质激素、深度镇静等方面的应用。结果 压力控制模式(PCV)优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及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早期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死亡率,深度镇静可减少气胸出现。结论 PCV模式通气,早期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深度镇静治疗SARS并ARDS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情况、治疗、预后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SARS合并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SARS合并ARDS患者的病死率为32%;缺氧(PaO2<60 mmHg或SpO2<93%)时间>1 d的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发生4个或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显著增高(P<0.05).治疗以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器官功能维护为主.结论以及时纠正缺氧、防治MODS的发生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肺部严重炎性反应伴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常继发于多种疾病,现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其认识尚不十分明确,致使ARDS患者的预后差、病死率高.文章就ARDS的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针10万U+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 D)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结果治疗组住 ICU时间、28d病死率、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氧合指数、FI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T、D- D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能改善ARDS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后急性呼吸困难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灌注后肺综合征的诊断、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16例体外循环后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及时作出诊断。给予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降低肺毛压和肺水含量和维护心功能等治疗措施。结果 1例合并严重的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15例均痊愈出院。远期随访均无肺损伤后遗症。结论 早期及时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灌注后肺综合征死亡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理,为临床治疗ARDS寻找新的途径,给大鼠尾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动物模型。在注射后不同时间对动物血浆、肺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活性进行测定,并与肺病理变化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发现,ARDS动物模型肺循环内存在着高凝状态,BALF和肺组织中PAF活性明显增加。实验结果表明,PAF可能是参与ARDS发病的重要介质,肺循环高凝状态是ARDS发病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提示,使用能阻断PAF作用或能改善微循环状态的药物,在ARDS的治疗中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危重病医学中的重要论题。近年来,有人认为它是全身性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肺部表现,也有人认为它是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始动器官。本文回顾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定义变迁,流行病学,自然史,致病机理及新的治疗策略。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早期诊断靠PaO2/FiO2比值,致病机理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依赖的,或细胞因子相关的内皮和上皮细胞损伤。认识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加速吸收消退的办法也许最终和缓解早期肺部炎症反应一样重要。低潮通气降低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高频通气在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显示了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血液净化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2011年所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新技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pH、PaOz、PaCO:以及SaO:相较于治疗前均有上升,而观察组的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H、PaO:、PaCO:以及Sa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新技术在临床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