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荣强  魏志建 《医学与社会》2000,13(3):34-35,43
目的:调查分析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认识与态度,探讨对医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方法:对青海医学院1999年4月在校医学生整群随机抽样,采用自制医学生心目中的临终关怀调查问卷。结果:353名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一词未看过(未听说过)和记不起来的占51.00%,对临终关怀基本知识回管完全正确的仅占3.12%;有91.22%的医学生认为医学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的;有45.61%的医学生表示今  相似文献   

2.
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科学、客观的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利用科学死亡知识服务医疗护理实践和社会的健康教育[1].医学生对死亡教育的认知情况对医学院校死亡教育课程的开设和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原地区353名青年医学生心目中的临终关怀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分析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认识与态度 ,探讨对医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必要性。方法 :对青海医学院 1999年 4月在校医学生整群随机抽样 ,采用自制医学生心目中的临终关怀调查问卷。结果 :35 3名青年医学生对临终关怀一词未看到过 (未听说过 )和记不起来的占 5 1.0 0 % ,对临终关怀基本知识回答完全正确的仅占 3.12 % ;有 91.2 2 %的医学生认为医学院校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的 ;有 45 .6 1%的医学生表示今后愿意从事临终关怀工作 ,其中男性占 43.46 % ,女生占 48.15 % ,无显著差异 (P>0 .5 )。结论 :目前应加强对临终关怀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对医学生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是必要的 ,应纳入医学教育范畴。文章还对临终关怀教育内容和开展临终关怀教育教研室设置及带教教师的培训做了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4.
《西北医学教育》2015,(5):789-792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及医学本身的人文属性对医学生及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及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教育亟需改进,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应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促进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邯郸地区不同群体临终关怀培训需求情况,为促进临终关怀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邯郸市3个社区和在读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群体之间认为宗教对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意义具有差异性(P0.05)。社区居民和在校大学生认为医护人员需要接受临终关怀的相关培训的百分率分别为93%和9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积极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临终关怀培训,在医学院校增设临终关怀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6.
《西北医学教育》2017,(2):216-218
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可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疗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可为医学生日后成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简要阐述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医德教育基本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医德教育在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期为促进社会和医疗事业的发展,为医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医德思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强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达到学生与高校的双赢,促进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良性发展。医学院校应立足于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根据医学生不同学年阶段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师资,使职业生涯教育机制更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医学院校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梓南 《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315-1316
我国不少医学院校在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探讨通过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及监督管理等途径提高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以培养出适应当代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医学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山东省 6 所医学院校临终关怀教育概况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中国本科医学院校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对今后中国临终关怀教育提出参考意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 6 所医学院校 600 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 结果 有近 86.6% 的学生开设过临终关怀相关课程,13.4% 的学生没有开设临终关怀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成绩评定多为闭卷考试,学生临终关怀技能普遍不足。结论 中国临终关怀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医学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较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比如医学生缺乏人际沟通能力、缺乏奉献精神,还有的心理素质较差,难以胜任工作压力,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上升等,这种状况主要缘于我国医学院校长期以来人文教育的滞后。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医学整体发展的瓶颈,制约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构建全方位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以提高我国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医学事业自身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医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等都对医学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医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形成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其日后工作中的医患关系,进而影响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医学院校的辅导员作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导航者。但当前医学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存在着数量配备不足、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3.
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遵循一般高等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而且必须结合医学院校和医学职业活动的特点,侧重加强医德教育.传统医德教育对培育医学生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牢固树立医学专业思想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若再以单纯的传承传统医德观念,则难以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探讨传统医德的传承和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路径,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必然需求.  相似文献   

14.
"90后"医学生是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是我国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接班人,其医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从"90后"医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入手,立足于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影响"90后"医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医疗、学校和家庭环境,认为新时期加强"90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从其自身特点出发,尊重其个性发展规律,转变医德教育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创新医德教育方法,优化医德教育环境,才能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培养医学人才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加强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 目前医学生教育的现状1.1 教育体制限制了对文化素质的教育:多年来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高中文理科分班,使理工医科的学生文科基础知识欠缺,加之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没有相对明确的要求,较繁重的专业课负担也严重地制约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向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剖析其原因,与目前的教育体制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学生的教育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引领和润物滋养作用。医学院校应该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此涵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培养懂医强药、品学兼优的高水准医学人才,为早日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完成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建设对医疗卫生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分析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就业力的高低,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思考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就业力,对于提高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医学生就业力现状,对医学生就业力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宁夏医科大学作为宁夏唯一一所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宁夏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任。在全员育人教育理念下,结合社会、学校、学生等实际工作情况,从二级学院试点开始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在全校实施后,可加强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对地区、民族、医疗卫生事业以及医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医学生的安宁疗护教育关系到我国未来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国内外安宁疗护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师资条件、教学评价及效果这些课程实施方面的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与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安宁疗护教育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