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生存能力、肢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93例,分为由急救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实施救治的142例为观察组,和家属自行送入医院的151例为对照组,并作医院治疗结果跟踪,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住院天数,生存能力、肢体功能及预后诸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3.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99%;及观察组住院时间(38±1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52±17天),生存能力(79.3±4.5分)及肢体功能(71.1±4.8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5.3±7.1分)及(47.5±3.2分);观察组并发症38.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8%(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效果,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能力和肢体功能及降低并发症、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等,值得临床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改良式双胸管引流在肺癌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行右上肺叶切除术+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符合条件的23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引流方式的不同分为:放置改良式双胸管引流组(A组)108例,男55例,女53例,年龄(49.00±4.23)岁,肿瘤直径(2.01±0.74)cm,吸烟者34例,体重(75.00±3.75)kg;放置单胸管引流组(B组)128例,男60例,女68例,年龄(50.00±2.37)岁,肿瘤直径(1.97±0.56)cm,吸烟者35例,体重(72.00±4.67)kg。两组患者的性别组成、年龄、体重、肿瘤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应用止痛药次数、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患者胸腔引流量略少于B组患者,但无统计学差异(P > 0.05);A组患者拔管(24 F粗胸管)时间[(1.13±0.65)d vs.(3.56±1.05)d,P < 0.05],住院天数[(3.02±0.82)d vs.(4.86±1.11)d,P < 0.05],住院费用[(6.72±0.63)万元vs.(8.27±0.74)万元,P < 0.05]均小于B组。A组根据术后疼痛评分应用止痛药次数[(2.02±0.72)次vs. (3.87±0.93)次,P < 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1.52±0.62)分vs. (3.41±0.52)分,P < 0.05]均小于B组患者;A组并发症发生率(1.69% vs. 4.24%,P>0.05)低于B组患者,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双胸管引流与单胸管引流相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并且在术后恢复中减轻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背景:长节段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3节段)所导致的胸椎管狭窄症是脊柱外科极少见却高度致残的疾病,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360°环形减压治疗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所引起的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同时比较术中对后纵韧带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的治疗效果(切除法与漂浮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所致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手术治疗方式及随访信息。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接受单纯后壁切除,B组患者接受经后路的360°环形减压,B组患者由被进一步分成两个亚组:后纵韧带切出组和后纵韧带漂浮组。 结果:4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6人(12.2%),女性43人(87.8%)。平均年龄为53.0±8.74岁。14例接受单纯后壁切除的患者纳入A组(平均减压节段为5.0±2.4,3-11),35例接受360°环形减压的患者纳入B组(后壁平均减压节段为5.0±1.7,3-9;腹侧平均减压节段为2.4±0.7,1-5),B组中,29例患者的后纵韧带得到完全切除(亚组1),其余6例患者接受了后纵韧带的漂浮法治疗(亚组2)。49例患者中的39例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40.9个月。A组患者的平均JOA评分从5.4±1.8上升至 7.5±2.8 (改善率为 43.3±41.8%) ,B组患者的平均JOA评分从3.7±1.8 上升至7.9±2.4 (改善率为 59.2±28.6%) 亚组1患者的改善率为63.4±29.4% ,亚组B患者的改善率为38.8±11.7% ,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 (A组:21%, B组::63%,亚组1:62% ,亚组2:67%)和术后神经损害加重(A组:35%, B组::29%,亚组1:31% ,亚组2:17%)。 所有25例脑脊液漏中的23例在末次随访中完全吸收;所有15例术后神经损害加重患者中的12例在末次随访中较术前得到改善。 结论:经后路360°环形减压是治疗长节段后纵韧带骨化引起的胸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完全切除后纵韧带比后纵韧带漂浮处理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吸入性麻醉剂氨氟醚对脾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应用吸入性麻醉剂氨氟醚进行麻醉的脾切除、脾部分切除及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各20 例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血清Tuftsin 含量的变化。结果 脾部分切除、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清 Tuftsin 含量(μg/L)分别为 647±172,640±152,667±172 和 732±127,723±108,703±128,无明显变化(P> 0.05),而脾切除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分别为 687±167,333±112,313±106,血清Tuftsin 含量显著下降(P< 0.01)。结论 脾切除术后血清Tuftsin 含量下降是因脾酶减少,影响了Tuftsin 的产生。氨氟醚等卤族吸入性麻醉剂对脾脏产生Tuftsin 的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胃联合脾切除术(TGS)对老年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86例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为保脾组和切脾组,保脾组62例行全胃切除术(TG),切脾组24例行TGS,比较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及淋巴转移发生情况、术后1、3、5年生存率及住院天数的差异,评价脾在老年进展期胃癌近期及远期的正性免疫作用.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率比较:术后1年内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3年及5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天数切脾组比保脾组长,术后病理显示两组有第10组和第11组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均为0.结论脾在老年进展期胃癌近期能发挥正性免疫作用,TG较TG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大大提高了患者1年的生存率,因此对无脾脏转移及脾动脉旁淋巴结、脾门淋巴结阳性的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不主张全胃切除的同时切除脾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治疗胃癌时是否要联合脾脏切除及如何抉择。方法:将全胃联合脾脏切除24例与未联合脾脏切除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无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5年生存率14%),相反由于脾切除后机体的免疫力降低,使术后感染,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增加(死亡率为8.3%)。结论:对全胃联合脾脏切除治疗胃癌应持慎重态度,建议术中对第10、11组淋巴结进行快速冰切片,视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是否进行脾脏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以及保留脾脏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4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归纳总结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中腹腔穿刺、B超检查或CT检查阳性率达97.8%(45/46);非手术保守治疗率4.3%(2/46);手术率95.7%(44/46),其中6例进行了保留脾脏的修补手术,38例进行了单纯脾脏切除手术。结论腹部B超、腹部CT、腹腔穿刺仍是诊断脾脏破裂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术治疗依然是基层医院治疗脾破裂的主要方法,同时保留脾脏手术也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评分高危患者(SinoSCORE≥6分)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术前预防性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中心行OPCAB术且SinoSCORE≥6分置入IABP的患者30例,其中术前预置入IABP患者15例(A组),术中及术后紧急置入IABP患者15例(B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指标、住院30 d病死率。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均>3个月并比较其预后。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后IABP使用时间[(78.66±28.83)h vs. (207.80±132.92)h]、呼吸机辅助时间[(36.86±35.13)h vs. (144.13±180.25)h]、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119.86±42.73)h vs. (296.66±191.84)h]、ICU监护时间[(69.06±42.90)h vs. (250.93±232.84)h]、术后住院时间[(10.73±2.49)d vs. (20.40±17.26)d]均短,住院总费用较少[(201 321.29±37 240.54)元] vs. (271 071.89±105 901.14)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13.3% vs. 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搭桥支数[(3.86±0.91)支 vs. (4.26±0.96)支]、术后引流量[(1 141.33±448.12)mL vs. (1 433.33±802.70)mL]无差别,住院30d病死率无明显差异(6.7% vs. 20.0%)。结论:SinoSCORE评分高危患者行OPCAB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我院ICU予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治疗的AECOPD患者30例作为序贯组(A组),待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后拔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对照组(B组)为本院2006年7月至2007年12月间,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28例,予ICU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ion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费用。结果 有创通气时间:A组(6.0±1.9) d,B组(19.4±6.4) d;总机械通气时间:A组(11.2±3.9)d,B组(19.4±6.4) d;住院时间:A组(13.9±4.0) d,B组(25.9±6.3) d;VAP发生率:A组6.7%(2/30),B组35.7%(10/28);再插管率:A组13.3%(4/30),B组25.0%(7/28);病死率:A组6.7%(2/30),B组17.9%(5/28);住院费:A组(1.96±0.31)万元;B组(4.19±1.10)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对AEC0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以PIC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安全有效,优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8例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手术患者,其中经皮微创锁定钢板组(A组)35例,普通加压钢板组(B组)35例,外固定支架组(C组)28例,分别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肢功能情况、内固定失效率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A、B、C组分别为(65.3±5.1)、(84.6±4.8)、(60.0±2.9)min,A组与B组比较,P<0.05;术中出血量:A、B、C组分别为(85.4±12.1)、(150.4±20.3)、(70.6±8.9)m L,A组与B组比较,P<0.05;骨折愈合时间:A、B、C组分别为(5.2±2.7)、(8.8±2.0)、(7.1±3.1)月,A组与B组、C组比较,P均<0.05;内固定物失效率:A、B、C组分别为(0.0±0.0)%、(8.6±1.4)%、(7.1±3.1)%,A组与B组、C组比较,P均<0.05;术后患肢踝关节功能优良率:A、B、C组分别为(94.2±2.1)%、(88.6±4.4)%、(67.8±5.1)%,A组与B组、C组比较,P均<0.05。结论胫骨中下段闭合性骨折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对试管婴儿结局及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共206例,其中单侧输卵管切除行IVF-ET治疗60例(A组),双侧输卵管切除行IVF-ET治疗44例(B组),输卵管未切除行IVF-ET治疗102例(C组)。分析3组患者的试管婴儿结局及血清AMH水平。结果3组患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雌二醇(E2)水平、不孕年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的输卵管切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清AMH水平明显低于C组[(3.76±2.44)、(5.10±3.8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启动日窦卵泡数(AFC)较C组明显减少[(8.55±2.97)、(11.41±4.07)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的夜针日E2水平明显低于C组[(1945.23±1111.97)、(1771.16±832.80)、(2494.00±1208.8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A组和B组的获卵数[(10.96±3.69)、(11.31±5.11)、(12.92±5.13)个]和可利用胚胎数[(4.43±2.72)、(5.02±3.26)、(5.96±3.27)个]均较C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的促性腺激素(Gn)启动量[(197.91±54.78)、(205.58±58.93)、(181.63±53.30)U]、Gn天数[(11.85±2.00)、(12.50±1.33)、(10.93±2.01)d]和Gn总量[(2492.90±980.13)、(2566.01±1011.36)、(2216.79±1063.51)U]均较C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明显影响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使患者在IVF-ET过程中的卵巢反应性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otfried 支撑复位结合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中青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 年4 月-2015 年8 月该院就诊的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处理方式不同分为:A 组(单采用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B 组(Gotfried 支撑复位+ 闭合复位螺钉内固定);C 组(解剖复位);每组35 例。比较3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年颈短缩发生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过程中A、B 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幅度弱于C 组患者,且B 组住院时间(8.5±3.2)d 短于A 组(8.9±3.2)d及C 组(8.9±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随访1 年后,B 组(68.6%)及C组(65.7%)未发生颈短缩比例高于A 组(37.1%),且B 组(86.2±6.1)及C 组(85.3±6.9)髋关节Harris 评分均高于A 组(76.9± 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3 组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otfried支撑复位结合内固定又助于降低治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有利于预防术后发生颈短缩以及提高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三步吻合法行回肠结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观察其近期疗效。方法:行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切除术患者56例,其中26例采用全腔镜下三步法回肠结肠吻合术(TLG组),同期30例患者采用辅助切口行体外回结肠吻合术(LG组),对两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指数、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56例均成功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TLG组手术时间115.3±64.7min,术中出血量50.8±25.3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0.5d,术后疼痛指数5.6±0.7,住院天数8.5±2.2d;LG组手术时间120.1±43.4min,术中出血量95.6±20.7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6±1.0d,术后疼痛指数9.5±0.3,住院天数12.2±3.8d。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疼痛指数、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辅助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组发生术后感染4例(13.3%),肠梗阻1例(6.7%),吻合口出血(便血)1例(6.7%);TLG组仅发生术后感染1例(4.1%)。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腔镜下回肠结肠吻合技术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安全可行,快速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胶质瘤患者术后结合替莫唑胺对血清miR?181b及miR?49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76例神经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38例)采用司莫司汀方法治疗,B组(38例)采用司莫司汀联合替莫唑胺的方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 1、2、3年生存率,Karnofsky 评分。同时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血清样本,以检测miR?181b及miR?497表达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中位生存期以及术后1、2、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P < 0.05);B组术后的Karnofsky 评分显著高于A组(P < 0.05)。术后血清miR?181b浓度明显提高[术后(162.34 ± 51.79)fmol/L vs. 术前(91.37 ± 40.41)fmol/L,P <0.05];术后血清miR?497明显提高[术后(166.23 ± 53.68)fmol/L vs. 术前(88.36 ± 36.72)fmol/L,P < 0.05]。结论:术后结合替莫唑胺能够提高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miR?181b及miR?497的表达,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接受姑息性手术治疗的疗效,以期为老年胃癌患者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老年胃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行根治术,试验组行姑息性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输血量,术后并发症,1年、3年、5年生存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手术时间[(257.8±61.3)d vs(263.5±63.8)d]、平均住院天数[(16.7±3.8)d vs(17.4±4.1)d]、术后并发症(92.5%vs 86.8%)、术后1年的生存率(92.5%vs 86.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术后输血量多于试验组[(372.1±89.6)mL vs(325.3±90.4)mL](P<0.05);对照组术后3年(84.9%vs 56.6%)、5年(62.3%vs 28.3%)的生存率均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根治术比较,姑息性手术对老年胃癌患者创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应用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6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前行CTA检查(CTA组)与未行CTA检查行LS(对照组)的两组病例资料。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58±14.09) min和(215.00±22.01) min,两组术中出血分别为(165.78±88.42) ml和(262.78±80.70) ml,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8.46±1.48) d和(10.14±1.51) d,以上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组术前能掌握脾脏血管的解剖及其与胰腺的关系,指导术中精细解剖脾脏血管,采用Hem-O-lok结扎、超声刀离断脾蒂血管,免用Endo-GIA,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本研究认为CTA检查对ITP需行LS治疗的患者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中2种不同切口缝合方法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月于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接受首次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治疗的822例患者,按拟行切口缝合方式不同随机分为2组:A 组412例采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包括单腔起搏器86例,双腔起搏器268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19 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除颤器(CRT/D)39例;B组410例,使用连续皮内缝合,包括单腔起搏器82例,双腔起搏器271例,ICD 22例,CRT/D 35例。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随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缝合时间明显短于B 组[(3.6 ± 1.5)min vs.(5.1 ± 1.8)min,P < 0.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5.16 ± 0.56)d vs.(6.18 ± 0.39)d,P < 0.001)];A组术后囊袋压迫时间明显短于B组[(6.5 ± 1.8)h vs.(8.7 ± 2.0)h,P < 0.001)];所有患者术后共有31例囊袋血肿,A 组明显少于B 组(2.42% vs. 5.12%,P < 0.05);所有患者均Ⅰ期甲级愈合,55例患者切口瘢痕较大,A 组明显少于B 组(4.37% vs. 9.02%,P < 0.05)。结论:采用皮肤表面缝合器拉合法明显缩短切口缝合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囊袋血肿和切口瘢痕的发生率,适合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外科吸引器(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在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应用CUSA分成A、B 两组,A 组27例运用CUSA 结合双极电凝行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B 组24例组织剪结合双极电凝常规肿瘤切除。比较两组肿瘤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住院时间、甘露醇剂量、迟发性脑出血例数的统计学差异,并评估分析。结果:Simpson切除标准Ⅰ、Ⅱ、Ⅲ级A组分别为23、3、1例,B组为15、5、4例,两组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125);A组平均住院时间(15.11±2.50) d,B组(19.71±4.79) d,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9);在出血量、手术时间上,A组分别为(631.48±240.65) ml、(4.27±0.27) h,B组为(1050.00±521.70) ml、(4.86±0.5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29);ICP方面,6 h内两组差异不明显(P=0.138);6~72 h及72 h后A组分别为(11.30±3.81 mmHg、12.59±5.52 mmHg),B组为(13.96±9.95 mmHg、16.83±8.98 mmHg),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P=0.031)。其中A组1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无迟发性脑出血;B组4例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迟发性脑出血5例,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个月随访,A组恢复良好24例,恢复较差3例,无病重及死亡病例,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2)。结论:在矢状窦、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中,虽不能提高肿瘤切除率,但CUSA仍是一种实用而且有效的技术,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预后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8年来我院外科手术治疗3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例,比较各术式术后生存率。结果31例均为肝门部电凝锐性解剖,其中行根治性切除11例,行姑息切除9例,行周围胆管空肠吻合术7例,行U管引流术4例。根治切除、姑息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和U管引流组病人的平均生存期分别是(38.32±26.24)个月,(16.12±14.43)个月,(4.46±3.18)个月,(3.32±3.24)个月。切除组病人的生存期显著长于姑息性手术组(P<0.01),且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根治性切除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长期生存率,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对成人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从1993年1月至2001年3月收治的成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半随机地分为A、B 2组,每组40例。A组行脾切除联合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术;B组行单纯脾切除术。观测2组术后的临床结果(包括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并于术后3周、6个月和12个月检测血清促吞噬肽(Tuftsin)和IgM水平以评价患者的免疫功能。结果 A组发生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各1例,感染发生率为5%;B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隔下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凶险感染1例,感染发生率为22.5%(X~2=5.165,P=0.023)。2组均无手术后死亡。术后3周、6个月和12个月的血清Tuftsin水平,A组分别为189.36±12.36 mg/L、283.14±10.12 mg/L和286.36±11.36 mg/L;B组分别为102.55±11.36mg/L、105.36±15.26 mg/L和103.36±12.26 mg/L(P<0.05)。术后3周、6个月和12个月的血清IgM水平,A组分别为1.86±0.36 g/L、2.14±0.12 g/L和2.26±0.26 g/L;B组分别为1.55±0.36 g/L、1.36±0.26 g/L、1.46±0.36 g/L(P<0.05)。结论 自体脾片大网膜移植有利于成人脾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