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母血及脐带血中胰岛素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选取来我院分娩的单胎妊娠且足月正常产妇及其新生儿各120例,在分娩前抽取母亲空腹静脉血5 ml,在分娩时立即抽取胎儿脐带血5 ml。根据新生儿体重不同分为(正常体重婴儿) AGA 组、(超重婴儿)LGA 组、(轻质体重婴儿)SGA 组,检测母血、脐带血中的胰岛素水平,再测算分析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身长、体质指数、胎盘质量等指标。结果AGA 组脐带血中胰岛素含量低于 LGA 组( P <0.01),高于 SGA 组( P <0.01);LGA 组脐带血中胰岛素含量高于 SGA组( P <0.01)。三组母血中胰岛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脐带血中胰岛素含量水平升高时,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身长、体质指数、胎盘质量也会随之上升。结论脐带血中胰岛素水平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关键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促胎儿生长作用及其与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0例足月新生儿脐血血清瘦素、胰岛素和IGF-1水平,根据新生儿出生体重分为大于胎龄儿(LGA)组19例,适于胎龄儿(AGA)组65例,小于胎龄儿(SGA)组16例.结果:(1)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57,P<0.01),其中LGA组脐血瘦素水平为(13.38±6.75)μg/L,显著高于AGA组(7.40±4.45)μg/L;SGA组(2.79±1.54)μg/L低于AG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脐血胰岛素和IGF-1水平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0和0.35;(3)脐血瘦素和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2,P<0.01),脐血瘦素与IGF-1水平之间元相关关系(r=018,P>0.05).结论: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状态密切相关,瘦素和胰岛素对胎儿体重有双向调节作用,IGF-1和瘦素具有各自独立的调控胎儿生长发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出生后3年追赶生长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生长激素(GH)的关系。方法:分析50例SGA和45例适于胎龄儿(AGA)组幼儿身高、体重标准差得分,血清IGF-1和GH水平及SGA组生长正常和生长落后血清IGF-1和GH水平。结果:AGA和SGA组身高的标准差得分和体重标准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GA和AGA组,SGA生长正常和生长落后组血清IGF-1和G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A新生儿生后3年体格发育仍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但其血清IGF-1和GH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SGA从生后头3年存在IGF-1抵抗,为SGA治疗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林广  潘革  吴曙粤 《广西医学》2008,30(10):1471-1474
目的 研究不同宫内发育状况新生儿在不同胎儿发育阶段血清生长因子(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水平变化,探讨适于胎龄儿和小于胎龄儿CH、IGF-1、IGFBP-3分泌与胎儿体重和胎龄的相关规律.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mA)测定不同胎龄出生的80例适于胎龄儿(AGA)和72例小于胎龄儿(SGA)的血清GH、IGF-1、IGFBP-3水平,并比较两组GH、ICF-1、IGFBP-3水平,分别对两组婴儿的GH、IGF-1、ICFBP-3水平与其出生体重、胎龄作直线相关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或曲线拟合.结果 AGA组CH、IGF-1、IGFBP-3水平高于SCA组(P<0.01),同组男女婴之间GH、IGF-1、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A组婴儿的GH、IGF-1与出生体重呈正相关(P<0.05),而CH、IGF-1、IGFBP-3与胎龄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但呈三次函数(Cubic)的曲线分布规律(R2分别为0.64、0.63、0.54,P<0.01);SGA组婴儿的CH、IGF-1、IGFBP-3与出生体重无直线相关性(r分别为-0.18,0.01,-0.15,P分别为0.25,0.93,0.19),也不呈曲线分布(P>0.05),GH与胎龄负相关(r=-0.41,P=0.01),IGF-1、IGFBP-3与胎龄均无直线相关性,也不呈曲线分布(P>0.05).结论 AGA组婴儿的CH、IGF-1表现为胎龄和体重依赖性分泌,GH、IGF-1随出生体重的增长分泌增多,妊娠34周后GH、IGF-1、IGFBP-3的分泌量明显增多;SGA组婴儿GH随胎龄的增长分泌量下降,IGF-1、ICFBP-3无胎龄和体重依赖性特点,妊娠34周后GH、ICF-1、IGFBP-3无分泌高峰出现可能与宫内发育迟缓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于胎龄儿(SGA)3个月时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血清水平与生长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新生儿135例,包括A组足月适于胎龄儿(AGA)37例,B组足月SGA32例,C组早产AGA36例,D组早产SGA30例,到3个月时,成功随访的共115例;在出生48~72h和3个月时,晨8∶00~9∶00喂奶前采血,并测3个月时体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GH、IGF-1、IGFBP-3浓度。结果:出生时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在足月SGA、早产SGA分别明显低于足月适于胎龄儿(AGA)、早产AGA(P〈0.05);3个月时的体重、血清GH、IGF-1、IGFBP-3浓度在足月SGA、早产SGA分别明显低于足月AGA、早产AGA(P〈0.01);3个月时血清GH、IGF-1、IGFBP-3浓度明显高于出生时(P〈0.05);3个月时血清GH、IGF-1、IGFBP-3分别与体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3个月时SGA的血清GH、IGF-1、IGFBP-3水平较低,可能是生长发育落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宫内发育迟缓的婴儿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宫内发育迟缓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足月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各30例。分别在出生后3 d、1个月及1岁时测定血IGF-1和Leptin浓度,同时测量其体重、身长值,并计算BMI,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GA组在出生3 d和1个月时IGF-1、Leptin水平均低于AGA组(P<0.05),而1岁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和AGA组各时期的血清IGF-1与Leptin水平呈正相关,两者与3个时期的体重均呈正相关,而与身长、BM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SGA生后第1年追赶生长最活跃。IGF-1和Leptin作为促生长激素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定IGF-1和Leptin水平可为预测宫内发育迟缓婴儿追赶生长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书丽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2):1449-1451
目的:测定新生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C肽在不同宫内发育状况下的值,探讨其对胎儿生长发育调控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新生儿根据出生体重与胎龄的关系分为适于胎龄儿(AGA)组与小于胎龄儿(SGA)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新生儿脐血IGF-1和C肽含量。结果:AGA组和SGA组IGF-1和C肽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与脐血IGF-1、CP呈正相关。结论:IGF-1和C肽在调节胎儿生长发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胎儿生长发育的临床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带血临床指标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出生的新生儿96例,根据胎龄以及出生体重百分位数的关系将所有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适于胎龄儿(AGA)组以及大于胎龄儿(LGA)组,测量新生儿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胎盘重量以及体质指数(BMI),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新生儿的脐血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以及生长激素(GH),并分析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 LGA组新生儿脐带血瘦素、IGF-Ⅰ以及GH水平分别为(1.58±0.08) ng/mL、(4.52±0.98) ng/mL、(35.78±12.49) ng/mL,明显高于AGA组和SGA组新生儿,随着新生儿体重的增加,新生儿的身长、头围、胎盘重量以及BMI也会随着增加.新生儿脐带血瘦素、IGF-Ⅰ以及GH水平与体重、身长、头围、胎盘重量以及BMI均呈正相关。结论瘦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以及生长激素(GH)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为评价胎儿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小于胎龄儿(SGA)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80例,分为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每组40例。测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身长、头围。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2组新生儿脐血瘦素及IGF-1水平。结果 SGA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均显著低于AGA组(P<0.05),血清瘦素、IGF-1水平亦显著低于AGA组(P<0.01)。瘦素和IGF-1水平均与出生体质量、身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血清瘦素与IGF-1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瘦素和IGF-1在胎儿生长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与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和身长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宫内发育迟缓的婴儿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宫内发育迟缓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足月新生儿分为小于胎龄儿(SGA)组和适于胎龄儿(AGA)组,各30例。分别在出生后3 d、1个月及1岁时测定血IGF-1和Leptin浓度,同时测量其体重、身长值,并计算BMI,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SGA组在出生3 d和1个月时IGF-1、Leptin水平均低于AGA组(P<0.05),而1岁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和AGA组各时期的血清IGF-1与Leptin水平呈正相关,两者与3个时期的体重均呈正相关,而与身长、BM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SGA生后第1年追赶生长最活跃。IGF-1和Leptin作为促生长激素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测定IGF-1和Leptin水平可为预测宫内发育迟缓婴儿追赶生长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甘肃省武威市食管癌组织中生物代谢酶Ⅰ相酶细胞色素(CYPIA1)和Ⅱ相酶谷胱甘肽转硫酶MI(GSTM1)、谷胱甘肽硫转移酶TI(GSTT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multiplex—PCR方法检测216例正常对照f血液)和189例食管癌组织中代谢酶基因CYPIA1和GSTM1、GSTT1的多态性。结果食管癌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中:CYP1A1基因Msp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的频率分别为74.1%和6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8.7%和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基因型可能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增高有关(OR1.956);GSTT1纯合缺失基因型分别占51.9%和4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基因未明显增加对食管癌的易感性(OR1.169);GSTM1、GSTT1联合缺失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38.6%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携带CYPI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与GSTM1、GSTT1缺失基因型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OR2.385,95%CI1.094-3.495)。结论单独的CYP1A1MspI多态突变基因型或者GSTT1缺失基因型与食管癌的易感性不相关;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及其与GSTT1缺失基因型、CYP1A1MspⅠ多态突变基因型同时存在可增加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提示GSTM1纯合缺失基因型可能为食管癌发病的易感因素之一,且与其他缺陷基因型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轶  刘莉  蒋会勇  丁彦青 《广东医学》2008,29(2):230-23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含100例结直肠癌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Tiam1,Fascin-1及HSPB1的表达。结果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染色后,形态可观测率为96%,并且背景清晰,对比鲜明。Tiam1表达阳性率为74%,Fascin-1表达阳性率为51%,HSPB1表达阳性率为68%,显著高于非肿瘤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表达与结直肠癌转移显著相关,伴发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Tiam1,Fascin-1及HSPB1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者。通过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发现Tiam1与Fascin-1表达呈正相关(r=0.678,P<0.01),Tiam1与HSPB1表达呈正相关(r=0.650,P<0.01)。结论Tiam1,Fascin-1及HSPB1均与结直肠癌转移有关,Fascin-1和HSPB1的高表达可能与Tiam1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13.
高平  田野  叶晓峰  葛箭  张栋  徐文达 《宁夏医学杂志》2012,34(3):196-199,192
目的研究探讨CYP1A1,GSTT1,GSTM1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回族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食管癌的回族住院病例的石蜡组织切片和80例健康回族查体者外周血标本,树脂型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PCR扩增特异性片段,酶切、电泳。结果食管癌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1A1基因型的Msp1位点的3种基因型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TT1(-)基因型(P<0.05)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STM1(-)基因型(P>0.05)在食管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T1(-)M1(+)、T1(+)M1(+)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P1A1,GSTT1及GSTM1联合基因型在食管癌组及对照组中分布无统计学意义,但T1(-)M1(-)tc/cc联合基因在食管癌组呈现增高倾向(OR=2.212)。结论 CYP1A1的Msp1位点多态性不能单独导致回族食管癌的发生,GSTT1(-)基因型是宁夏回族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GSTT1(+)GSTM1(+)在回族食管癌组及回族正常对照组中分布有明显差异,食管癌的发生可能与GSTT1及GSTM1基因型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中KAI1、HAI-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抗癌1号(KAI1)、肝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剂抑制因子-1(HAI-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KAI1、HAI-1的检测.结果:乳腺癌KAI1的阳性表达率为44.44% (48/108), KAI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中HAI-1的阳性表达率为91.67%(99/108).HAI1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绝经有关(P<0.05).结论:KAI1低表达、HAI-1高表达提示肿瘤的高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RMS1、HDAC1及VEGF-C蛋白在乳腺癌、乳房纤维瘤及正常乳腺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随机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BRMS1、HDAC1、VEGF-C蛋白的表达,随机收集乳房纤维瘤组织及其旁正常乳腺组织各20例作为对照组,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BRMS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0%,在乳房纤维瘤组织中表达率为85%,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率为95%,乳腺癌组织中的BRMS1的表达明显低于乳房纤维瘤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HDAC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率为91.7%,在乳房纤维瘤组织中表达率为55%,在正常乳腺组织中表达45%,HDAC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房纤维瘤和正常乳腺组织(P0.01),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58.3%高于乳房纤维瘤25%和正常组织20%(P0.05)。结论BRMS1、HDAC1和VEGF-C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转移,联合检测BRMS1、HDAC1及VEGF-C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RUNX3、p21CIP1/WAF1、cyclinD1蛋白在肝细胞性肝癌(HCC)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三者在H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三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43例HCC新鲜标本及其癌旁组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RUNX3、p21CIP1/WAF1、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 RUNX3、p21CIP1/WAF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低于癌旁组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值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UNX3、p21CIP1/WAF1、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值均与TNM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HCC组织中RUNX3蛋白与p21CIP1/WAF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96,P<0.05),RUNX3蛋白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r=-0.435,P<0.05).结论 RUNX3蛋白可能通过影响p21CIP1/WAF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影响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联合检测RUNX3、p21CIP1/WAF1和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可能对HCC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骨折正常愈合的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而39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骨折后1、4、8及12周的血流变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骨折后1周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IGF-1、ALP水平比较,P均>0.05,而骨折后4、8及12周观察组血流变中的血液黏度指标、红细胞相关指标及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GF-1及ALP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其血流变及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呈现较高的趋势,而血清IGF-1及ALP水平则较低,其对骨折延迟愈合有较佳的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18.
HMLH1启动子甲基化和hMLH1表达及微卫星不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DNA甲基化是基因调节的重要环节。CpG岛是甲基化调节的重要区域。DNA甲基化引起错配修复基因表达失活是引起散发性肿瘤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重要机制。文中就甲基化的一般状况,hMLH1启动子的甲基化情况及其与hMLH1基因的表达,以及与微卫星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的综述,从而说明hMLH1启动子的甲基化可引起hMLh1表达失活,并因此而导致散发性肿瘤中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辛伐他汀抑制K562细胞MAPK1、cyclin D1、E2F1、c-myc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分子机制. 方法 不同浓度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测定MAPK1、cyclin D1、E2F1、c-myc mRNA表达.结果辛伐他汀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增殖抑制效应随药物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20 μmol/L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48 h和72 h后能明显增加细胞凋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辛伐他汀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10、20 μmol/L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72 h后,MAPK1、cyclin D1、E2F1 c-myc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调节Ras-MAPK途径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信号通路分子(SHH)、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PTC1)、锌指转录因子(GLI1)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中的表达,探讨SHH、PTC1、GLI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将150例患有宫颈疾病的患者分为正常宫颈上皮组、CIN1组、CIN2组、CIN3组及宫颈癌组,每组各30例。对以上5组进行PTC1、GLI1、SHH检测。结果:SHH主要表达于腺体细胞的胞浆内,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宫颈上皮组13.3%、CIN1组40.0%、CIN2组63.3%、CIN3组83.3%及宫颈癌组93.3%,且强阳性率随阳性率增高而明显增高。PTC1、GLI1在胞质及胞膜上阳性染色多呈弥漫状分布。PTC1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宫颈上皮组23.3%、CIN1组40.0%、CIN2组43.3%、CIN3组63.3%及宫颈癌组73.3%。GLI1在各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正常宫颈上皮组10.0%、CIN1组16.7%、CIN2组26.7%、CIN3组50.0%及宫颈癌组56.7%。结论:SHH、PTC1、GLI1介导着多种死亡受体诱导的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与宫颈癌的癌前病变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