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吴波  崔晓娟  王圆  王利君 《西部医学》2023,35(10):1444-145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DNA(ctDNA)与病理组织中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8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外周血ctDNA及病理组织中EGFR、PIK3CA及c-Met、TP53、FGFR1、BRAF、STK11、FANCA、KRAS、ERBB2基因状态,比较ctDNA与组织中EGFR、PIK3C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将患者分为一致组和非一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检测结果一致性的因素;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ctDNA检测EGFR、PIK3CA突变患者1年生存情况。结果 ctDNA检测结果显示,84例(71.19%)患者检出至少1个EGFR突变位点,19del、L858R、T790M突变检出率分别为37.29%、23.73%、33.05%,33例(27.97%)检出至少1个PIK3CA突变位点,p.E545K、p.H1047R、p.E...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评价EGFR突变检测对NSCLC个体化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39例经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肿瘤组织、正常肺组织及外周静脉血标本,提取基因组DNA后,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9、20和21基因突变情况,并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R在正常肺组织中都未检出基因突变;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0.8%(12/39),以杂合性突变为主(91.7%,11/12),纯合性突变少见(8.3%,仅1例),外显子19、20和21分别占突变总数的41.7%(5/12),25.0%(3/12)和33.3%(4/12);外周血中检出的EGFR的突变率为33.3%(4/12),全部为肿瘤组织中存在突变者;EGFR基因突变多见于女性、腺癌及腺鳞癌、"不吸烟"患者,与年龄、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吸烟高度相关(P<0.01)。结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EGFR基因突变检测对NSCLC患者个性化治疗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COLD-PCR/Sanger法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价值。方法采用COLD-PCR/Sanger对67例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EGFR及KRAS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同时采用普通PCR/Sanger法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67例样本中,COLD-PCR/Sanger检测EGFR的突变率高于普通PCR/Sanger法(43.3%比26.87%,P<0.05),主要表现在外显子19、21的突变,二者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82);COLD-PCR/Sanger检测KRAS的突变率高于普通PCR/Sanger法(16.4%比5.97%,P<0.05),二者的一致性较好(Kappa=0.49)。结论 COLD-PCR/Sanger是一种高灵敏度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和KRAS基因突变的方法。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经病理诊断为NSCLC的50例患者,进行EGFR基因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NSE检测,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CEA、NSE)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分型为腺鳞癌、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鳞癌和其他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A125、CA199、NSE与EGFR基因突变无关(均P>0.05),CEA与EGFR基因突变有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与EGFR基因突变存在相关性,可根据NSCLC患者肿瘤病理类型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p53 基因突变检测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69例原发性NSCLC 患者血浆(手术前、后)及对应新鲜肺肿瘤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以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及血浆、5例健康献血员血浆作对照.并同时对相应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 NSCLC患者血浆(术前)和对应肿瘤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8%(26/69例)、54%(37/69例),其共同检出率达54%(20/37例);而对照组肺良性病变及健康人血浆中均未检出该基因突变.术后血浆中p53突变率明显低于术前,仅7例(10%)检测到p53突变,包括Ⅲ期3例,Ⅳ期4例, 多为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免疫组化染色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44/69例), PCR-SSCP分析与免疫组化染色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为81%(56/69例).NSCLC患者血浆(术前)中p53基因突变在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突变及表达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53基因突变在NSCLC患者血浆与原发肿瘤组织中有较高的一致性和检出率,且其改变与NSCLC临床分期和转移相关;监测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中p53突变具有一定意义,通过检测外周血中p53基因的改变可能对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术后追踪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水平的关系。 方法选取82例NSCLC患者,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胸腔积液癌细胞EGFR基因突变,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并计算NLR、LMR,分析EGFR基因突变与NLR、LMR的关系。 结果82例NSCLC患者中胸腔积液癌细胞出现EGFR突变共24例(29.27%),EGFR基因突变与肿瘤位置有关系,周围型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中央型高(P<0.05)。EGFR基因突变型者外周血NLR低于野生型者,LMR高于野生型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低水平、LMR高水平者胸腔积液癌细胞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P<0.05)。 结论NSCLC外周血NLR低水平、LMR高水平患者更易发生胸腔积液癌细胞EGFR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CtDNA是来自于肿瘤细胞的血液游离DNA,可以有效反映肿瘤的分子特征,这为我们研究晚期肺癌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方法获得36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样本,腺癌28例,鳞癌8例,均为临床晚期患者。通过对患者外周血ctDNA二代测序获得NSCLC样本分子特征同时与临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样本中,EGFR突变13例(36.11%),PIK3CA,BRAF、KRAS、NRAS、MAP2K1和GNAQ均有突变。11例患者存在多驱动基因突变,包括8例患者存在双基因突变,2例患者存在四基因突变,1例患者存在三基因突变。36例患者中有27例为治疗后进展患者,通过对27例治疗后进展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发现EGFR突变组显著优于EGFR阴性组(17.17±4.52)m VS (7.33±1.58)m,P=0.047。根据血液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临床用药,单基因突变或者基因突变阴性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优于多基因突变患者。结论晚期肺癌基因突变更为复杂,ctDNA检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CEA、CA125、VEGF、MT及MMP-9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健康者),采用采用RT-PCR检测五种标记物外周血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肺癌组五项标志物mRNA表达化疗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表达与NSCLC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联合检测五种标记物灵敏度上升至90%.结论 联合检测五项肿瘤标记物可提高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但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理类型及分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的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提供依据,使术后外科病理分期更加精确,以更好地拟定术后治疗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2007年12月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心外科行肺癌根治术后的37例NSCLC患者为对象,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其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纵隔淋巴结中MUC1 mRNA基因的表达,以明确是否存在微转移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年龄、性别、吸烟、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外科病理分期(P-FNM)、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融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37例患者常规病理学检查阴性的50枚纵隔淋巴结中,13例患者的20枚淋巴结检出微转移灶,阳性率为35.1%(13/37),其中P-N0期纵隔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9.2%(7/24),P-N1期为46.2%(6/13)。微转移与原发肿瘤大小、年龄、性别、吸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大小、淋巴结融合情况等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外科病理分期(p-TNM)与分子TNM分期方法之间总符合率为64.9%,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T-PCR方法检测纵隔淋巴结MUClmRNA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及指导术后治疗有临床应用价值,并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精确TNM分期一个重要的手段,可使目前的肿瘤TNM分期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本院182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外周血,分别提取循环DNA,采用ARMS-PCR扩增EGFR基因的第18、19、20和2l外显子突变,并将部分病例结果与同时期组织或胸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EGFR基因的突变率为28.0%,主要以19-del突变为主,构成比占56.9%;腺癌患者突变率高于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7%vs.6.7%,P0.05),未发现血浆EGFR基因突变率与性别、年龄、病理分期和分化程度相关;64例血浆与组织检查结果比对一致率为71.9%,16例血浆与胸水检查结果比对一致率为75.0%,血浆与组织和胸水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EGFR基因的突变率比肿瘤组织和胸水标本低,肿瘤组织仍是最佳的检测标本,实在难以获取肿瘤组织时血浆标本是有效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肿瘤细胞对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影响以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49例NSCLC患者的石蜡包埋样本的肿瘤细胞,采用PCR技术对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片段进行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其结果并比较其与常规肿瘤组织筛选后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 49例NSCLC样本中21例(42.9%)存在EGFR基因突变,包括第19号外显子13例,第21号外显子8例,没有发现两者同时突变的样本.分析外显子突变情况发现,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的样本检测突变率42.9%(21/49),高于利用常规筛选后的突变率34.7%(17/49),两种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 5<0.05).且比较两种方法,可以发现前者检测得到的突变峰峰高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利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富集肿瘤细胞能有效去除间质细胞对肿瘤细胞的基因组干扰,更能体现肿瘤细胞基因组状态,有效提高EGFR基因突变检测检出率,有利于患者靶向治疗的临床筛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法检测252例NSCLCs 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EGFR的突变率为38.8%(98例),其中19外显子突变率为15.8%(40例),21外显子突变率为23.0%(58例)?EGFR突变的患者多为女性?无吸烟史和腺癌(P < 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 > 0.05)?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4.7%(12例)?EML4-ALK基因突变患者多为女性和年龄较小者(P < 0.05),与患者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P > 0.05)?没有检测到EGFR和EML4-ALK的突变共存情况?结论:中国人中NSCLCs的EGFR突变率较高,在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很有必要?EML4-ALK基因突变代表了NSCLC另一种分子亚型,这为临床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案?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与EGFR突变共存是罕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月来该院诊治的159份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分析,实验中采用基因测序方法对标本中的EGFR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159例样本中,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12.6%(20/159),突变主要集中在19号外显子的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点突变。女性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1)。腺癌及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分型(P﹤0.01)。高分化患者基因突变检出率高于中-低分化检出率(P〈0.05)。EGFR基因突变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组织学分型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蝎形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ARM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及其临床预测价值的研究。方法应用蝎型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ARMS)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中EGFR基因第18、19、20及21外显子突变,统计分析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因素。结果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基因的突变率为30%(15/50)。结果EGFR基因的突变率47.4%(女性)明显高于19.4%(男性)。非吸烟患者EGFR突变率45.5%高于吸烟患者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腺癌患者EGFR突变率40.6%明显高于非腺癌患者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Scorpions—ARMS是检测血清游离DNA中EGFR基因突变的可靠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和下一代测序(NGS)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标本多驱动基因改变上的差异,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51例NSCLC患者标本首先采用ARMS法,对所有样本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基因同源体B1 (BRAF)、棘皮动物微管相关类蛋白4-间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等基因检测,随后采用NGS对上述标本进行高通量检测对比,收集临床资料,定期随访.结果 51例NSCLC样本应用ARMS法与NGS检测EGFR、KRAS、EML4-ALK突变阳性率(48.9%vs53.3%、11.1% vs 8.9%、13.7% vs 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检测出的EGFR-19del突变组比EGFR-L858R突变组靶向治疗生存期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0),但两组在性别、年龄、靶向治疗阶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S法检测出EGFR-19del、L858R突变患者肿瘤特有基因平均数量分别为7.1、4.6个,EGFR-L858R多为抑癌基因突变(91%).2例EGFR/KRAS双突变患者较EG-FR单突变患者预后差.结论 ARMS法和NGS均适用于NSCLC患者突变驱动基因检测.对于DNA点突变检测,NGS不仅显示ARMS检测的遗漏,还显示突变丰度、伴随突变及非常规突变等,对ARMS检测有补充作用.EGFR-19del患者靶向治疗生存期比EGFR-L858R突变患者长,EGFR-L858R主要为抑癌基因突变.EGFR合并KRAS双突变患者预后较差,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筛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PHB6的体突变位点,并对突变的功能进行预测.方法 提取80例NSCLC患者肿瘤标本和3种NSCLC细胞系的基因组DNA,对EPHB6基因的整个编码区测序,所得结果与Genebank数据库比对,筛查得到EPHB6的突变位点.采用SIFT与Polyphen-2软件对目前所有已知的EPHB6体突变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 结果 在80例NSCLC患者标本中发现3种新的EPHB6体突变位点(3例),即R52C、Q498H和915-917del各1例,突变发生率为3.8%.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为包括R52C在内的多种EPHB6突变可能损害EPHB6的功能.结论 NSCLC中频发EPHB6突变,这可能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但需要进一步的功能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确诊小细胞肺癌 (SCLC)患者骨髓、外周血中HuD mRNA的表达 ,分析其临床意义 ,探讨其在检测骨髓微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 :选择病理学确诊为SCLC的初治患者 14例 ,采集骨髓及外周静脉血标本 ,另以 15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及 12例良性病变患者的骨髓及血标本为对照组。 7例SCLC患者在接受 1~ 2个疗程化疗后再次取骨髓及外周血标本 ,用RT PCR法检测所有标本中HuD mRNA的表达。 结果 :SCLC患者骨髓HuD阳性率 (5 7.1% )显著高于非肿瘤对照组 (16 .7% ) ,P <0 .0 5 ;但与NSCLC对照组差异不明显 (33.3% ) ,P >0 .0 5。SCLC广泛期骨髓HuD阳性率 (85 .7% )高于局限期 (2 8.6 % ) ,P <0 .0 5。外周血标本 :SCLC外周血HuD阳性率 (4 2 .9% )与非肿瘤对照组 (16 .7% )、NSCLC对照组 (33.3% )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均为P >0 .0 5 )。 结论 :SCLC微转移是普遍存在的 ,骨髓微转移的存在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105例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基因突变率及突变类型.方法 收集105例肺癌组织和80例正常肺组织,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对组织DNA中EGFR外显子19和21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33.33%(35/105),其中外显子19占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