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中医古籍对心力衰竭的论述探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病名、证候、病机、辨治等方面较系统地回顾中医古籍中与心力衰竭相关的论述,着重指出心衰的病机为心气虚--血瘀--水停一(心)阳虚(心气虚加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中医治疗心衰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5.
6.
7.
68例阻塞性肺气肿护理探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华巧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5):485-486
阻塞性肺气肿(COPD)是一种老年慢性常见病.常继发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之后,因肺气长期壅滞,肺叶恒久膨胀,不能敛降,而胀阔冲胸,以胸中胀闷、咳嗽、咯痰、气短而喘为重要临床表现的肺系疾病.治疗上辨证论治,化痰降气、温肺化痰平喘、清热化痰宣肺、补益肺气、补益脾胃等治疗. 相似文献
8.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称之为“脱疽”、“脱骨疽”。笔者用中医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本病群治探要如下:1疼痛的处理①缺血性疼痛因血流障碍,肢体长期慢性缺血而引起,疼痛呈酸痛、胀痛或刺痛,疼痛于行走、遇冷或夜间加重,肢端苍白或潮红。药用黄芪60g,当归40g,丹参40g,赤、白芍各30g,川牛膝40g,益母草30g,川穹30g,制乳没各15g,元胡30g。水煎服。以达益气养血、通络止痛之效。②血管痉挛性疼痛在脉管炎发病过程中,可发生血管痉挛现象,突然出现肢体阵发性疼痛.患肢冰凉、出冷汗,呈苍白色.每因寒冷或受精神刺激因素而… 相似文献
9.
沈元良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6):10
《内经》曰:治病必求于本.言求其受病之本因也.有本因,斯有本证.如伤风恶风,伤寒恶寒,…….病轻者无传变,重者多传变,谓之变证.小伤寒谓绍派伤寒中一本证.为此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11.
从病名、证候、病机、辨治等方面较系统地回顾中医古籍中与心力衰竭相关的论述 ,着重指出心衰的病机为心气虚—血瘀—水停— (心 )阳虚 (心气虚加重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中医治疗心衰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5,(20):36-37
反成配伍即相反相成配伍法,是方剂学配伍理论体系的结晶,也是临床组方用药的常用形式。文中结合名方范例,试从寒热并举、升降相因、刚柔互济、补泻同施、散收同用、气血相依、阴阳互根等方面探析方剂反成配伍之纲纪,旨在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 相似文献
15.
<正> 中西药物临床应用应注意配伍禁忌,特别是静脉给药更应严格掌握配伍禁忌。目前基层医院仍然使用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56种注射液配伍禁忌表》。表中无中药制剂,而中西药需配伍时临床医护人员没依据可查。经临床观察认为以下几种药物不得配伍。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性心肌病从“毒损心络”辨治的理论探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心脏病包括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病变,是由于糖尿病(消渴)迁延不愈,致毒损心络之变。《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之论述,《丹溪心法》中论述道“热气上腾,心虚受之,心火散漫,不能收敛,胸中烦躁,……病属上焦,谓之消渴。”之论述,与糖尿病心脏病的现代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本文拟就糖尿病性心肌病的中医辨治体系结合其现代病理生理学改变,提出毒损心络为病的学术观点,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系疾病是世界上公认的难治之病。目前 ,中西医学对这类疾病都还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赵绍琴教授认为其主要是因为对慢性肾病认识上存在着失误 ,因此有必要对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深入探讨 ,突破旧说 ,提出新理论 ,才能另辟蹊径 ,提高疗效。本着这一精神 ,经过反复探讨和实践验证 ,以新说指导临床 ,采用中药治疗为主 ,配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新方法 ,治疗慢性肾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慢性肾系疾病是世界上公认的难治之病。目前,中西医学对这类疾病都还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赵绍琴教授认为其主要是因为对慢性肾病认识上存在着失误,因此有必要对慢性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进行深入探讨,突破旧说,提出新理论,才能另辟蹊径,提高疗效。本着这一精神,经过反复探讨和实践验证,以新说指导临床,采用中药治疗为主,配合饮食调控和运动锻炼的新方法,治疗慢性肾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