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翼基底细胞癌切除术后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6例患者行鼻翼肿瘤切除鼻唇沟岛状皮瓣一期修复术.结果患者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坏死,鼻翼外形满意,鼻前孔无狭窄,瘢痕不明显.随访3月~5年以上均无复发.结论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岛状额瓣和鼻唇沟瓣一期修复鼻翼大面积全层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应用该方法行全层缺损修复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均为男性,62~76岁,平均64岁.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3例,外伤性缺损1例.缺损直径平均达3.3 cm(2.5 cm ~4.5 cm).缺损累及两个外鼻亚单位1例,3个亚单位1例,4个亚单位2例.手术首先采用梨状孔边缘,鼻唇沟处皮下组织为蒂的梯形皮瓣向鼻腔内翻入修复衬里;再以该瓣外侧的三角瓣向内滑行修复梯形瓣遗留的缺损;接下来以滑车上动脉及伴行的内眦动脉丛为蒂的岛状额瓣经眉间皮下隧道覆盖鼻部皮肤缺损.结果 全部缺损一期修复成功,组织瓣全部成活,无坏死.1例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时鼻孔略狭窄,有轻度鼻塞.随访6个月至3年,肿瘤无复发.结论 以皮下组织为蒂的岛状额瓣联合鼻唇沟瓣是一期修复鼻翼大面积全层缺损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外鼻临近局部皮瓣修复外鼻小面积缺损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42例鼻小面积缺损(直径〈2cm)的患者分别应用外鼻局部皮瓣(鼻背瓣、鼻唇沟瓣和双叶瓣)修复。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38例,皮肤其他良性病变4例,缺损直径1~2cm。鼻尖缺损7例采用鼻背旋转皮瓣一期修复;鼻侧部缺损30例采用鼻唇沟瓣修复,其中使用岛状鼻唇沟瓣一期修复7例,插补式皮瓣二期修复18例,滑行瓣修复5例;鼻侧上方缺损5例采用双叶瓣一期修复。结果:所有患者均修复成功,组织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平均随访3个月~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外鼻局部皮瓣如鼻背瓣、鼻唇沟瓣和双叶瓣是修复鼻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手术及术后一期修复的方法.方法 2002年1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外鼻基底细胞癌62例,采用Mohs手术多个方向切缘的病理以确保彻底切除后,其缺损包括一侧鼻翼外侧部分软组织缺损、鼻翼游离缘缺损、鼻翼完全缺损、鼻尖软组织缺损、鼻翼鼻尖缺损、鼻背缺损,依据外鼻缺损及肿瘤侵犯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皮瓣,以鼻翼沟、鼻唇沟为中心,应用推进皮瓣、鼻唇沟软组织蒂岛状皮瓣、鼻唇沟返折皮瓣、额部轴型皮瓣、游离耳廓复合软组织瓣等方式一期修复.结果 62例患者中2例皮瓣术后完全坏死,1例皮瓣大部坏死,只有上缘小部分成活,2例出现边缘部分坏死,2例出现周边部分表皮脱落.其余55例皮瓣成活,所有成活皮瓣外形满意,1例有明显鼻塞,其余鼻腔通气功能良好.随访半年至8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外鼻基底细胞癌采用Mohs手术多个方向切缘的病理以确保切除彻底,术后依据缺损部位及程度应用各种皮瓣,特别是邻近带蒂皮瓣,一期修复外鼻缺损,成活率高,外形整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在外鼻肿瘤术后局部皮肤缺损中Ⅰ期皮瓣修复的两种方法,而尖端折叠鼻唇皮瓣修补与眉间跨鼻双瓣修补,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外鼻肿瘤切除术后,根据不同缺损部位选择不同的Ⅰ期修复方法。鼻翼及鼻背缺损用尖端折叠带蒂鼻唇沟皮瓣修复方法(9例),眉间缺损选择跨鼻皮瓣修复方法(6例)。 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到1年,鼻部及周围皮肤无明显畸形,皮瓣均成活,血运好,皮瓣色泽红润、大小匹配,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外鼻肿瘤切除后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重建鼻部基本轮廓,保持鼻部及面部外形及结构的完整性,提高美学效果、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外鼻组织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鼻组织缺损美学修复的方法。方法:以Yotsuyanagi等的鼻部美学分区原则为基础,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将鼻部分为鼻尖、鼻翼、鼻背上部、鼻背下部、鼻背旁区5个美学单位,采用鼻唇沟随意皮瓣、邻近菱形瓣、额部岛状瓣、鼻唇沟逆行岛状瓣、前臂带蒂皮瓣等方法修复外鼻组织缺损。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5年,疗效及外形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采用邻近皮瓣及前臂带蒂皮瓣可以实现外鼻组织缺损的美学修复。  相似文献   

7.
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重建外鼻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外鼻恶性肿瘤切除后,用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重建外鼻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访近10年诊治的30例外鼻恶性肿瘤患者,记录其手术方法和疗效.结果30例外鼻恶性肿瘤切除缺损修复后患者鼻外形满意,无并发症,成功率100%.结论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重建外鼻缺损,操作简便,方法合理,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外鼻部分缺损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总结5例外伤致外鼻部分缺损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分别用带蒂鼻唇沟及鼻根部皮瓣转移修复鼻背缺损,耳郭中上部复合软骨组织修复鼻翼缺损,耳垂缘皮肤脂肪复合组织修复鼻尖缺损.5例均一期修复成功.结果随访6~12个月,5例转移瓣均成活,外鼻形态修复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保证血供原则下,采用相应的成形方法修复外鼻不同类型的缺损,可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鼻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和外鼻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外鼻基底细胞癌23例均手术彻底切除,用全层游离皮片(12例)、局部皮瓣(4例)、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和额部皮瓣(1例)整复外鼻组织缺损.22例行一期手术修复,1例二期修复.结果全层游离皮片整复者中1例局部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局部复发2例,均再次手术治疗.患者鼻部外形满意,鼻前孔无狭窄,局部瘢痕不明显.随访0.5~20年无死亡.结论手术完整彻底切除和整复术是治疗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以滑车上动脉以及内眦动脉为蒂的额瓣修复外鼻大面积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11-06收治的11例应用额瓣修复外鼻大面积缺损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皮肤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9例,外伤性缺损2例。皮肤缺损直径均>3cm,其中鼻翼全层缺损4例。术前针对高龄、可疑患有外周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滑车上动脉以及内眦动脉血流状况。7例患者修复时采用经面前插入式额瓣修复,后经二期手术断蒂;5例采用岛状额瓣经眉间皮下隧道一期重建鼻缺损;4例鼻翼全层缺损的患者则采用鼻唇沟瓣修复衬里。结果:所有患者缺损均修复成功,组织瓣全部成活,无坏死。1例鼻翼全层缺损患者术后半年随访时鼻孔略狭窄,有轻度鼻塞。患者均随访6个月~2年,肿瘤无复发。结论:以滑车上动脉以及内眦动脉为蒂的额瓣修复是修复外鼻大面积缺损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鼻唇沟皮瓣是常用的局部皮瓣修复方法,可用于修复外鼻缺损。通过选择鼻唇沟区皮肤作为修复材料,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因为该区域的皮肤与邻近的外鼻皮肤在色泽、质地和类型上相似。鼻唇沟皮瓣的分区修复方式包括鼻唇沟推进瓣、易位瓣、折叠瓣、瓦合瓣、岛状瓣和双瓣等。在修复鼻侧面或鼻翼缺损时,根据创面大小可选择推进瓣、易位瓣、瓦合瓣或岛状瓣等方法;针对鼻翼及前鼻孔等部位的洞穿型缺损,可选择鼻唇沟折叠瓣及瓦合瓣;针对鼻下部的组织缺损,可选择鼻唇沟双瓣进行修复。在选择适合的鼻唇沟瓣类型和分区修复方式时,术者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缺损程度和位置、血供情况、组织可塑性以及术后外观和功能要求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唇沟带蒂皮瓣在修复鼻翼恶性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11例鼻翼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切除肿瘤,并根据鼻唇沟面部血供特点及缺损区大小设计出需要修复区域的长度、角度和体积,设计鼻唇沟面部带蒂皮瓣。经鼻侧移至缺损区修复鼻翼缺损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血液循环良好,色泽良好,供区无明显瘢痕。术后随访1~5年,肿瘤无复发,外鼻美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鼻唇沟带蒂皮瓣血运丰富,易成活,可提供足够的组织量用以修复较大面积鼻翼缺损,且血管蒂长,转移灵活,操作简便,供区无明显瘢痕。鼻唇沟带蒂皮瓣是修复鼻翼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较大面积缺损的最佳皮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移皮瓣在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皮肤缺损区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例外鼻基底细胞癌,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切除病变,皮肤缺损均采用转移皮瓣修复。结果11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且1期愈合,修复后患者外形基本满意,随访1~3年,无复发,无转移。结论转移皮瓣在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术皮肤缺损区的应用效果良好,操作方法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外鼻肿物手术修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以来我院收治外鼻肿物42例,分别采用游离全层皮片、局部组织瓣(鼻唇沟一颊部皮瓣)、游离耳廓复合组织片、鼻唇沟岛状皮瓣、额部皮瓣和上臂内侧皮管等方法进行修复,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临床应用面部局部皮瓣对鼻根部基底细胞癌根治术后局部缺损进行Ⅰ期修复的经验。方法对2007年9月~2014年9月22例鼻根部基底细胞癌根治切除后行局部皮瓣Ⅰ期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利用数种局部皮瓣进行Ⅰ期修复和重建。结果22例患者皮瓣均Ⅰ期存活。随访6~1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术后外观患者满意。结论在根治性切除外鼻部基底细胞癌的基础上,根据肿瘤切除后遗留的鼻根部缺损的部位、范围和大小,可以选择和设计不同而较为合适的皮瓣进行修复。局部皮瓣具有血供确切、存活率较高、取材灵活、手术操作较为简便等多项优点。可以为鼻部肿瘤切除后缺损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8月,17例在我院行外鼻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致局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鼻唇沟任意皮瓣,行轴型皮瓣皮瓣一期修复。结果17例皮瓣成活,切口I期愈合,外形满意,随访6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方法实用简便,成活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前庭鳞状细胞癌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可行性, 以及同侧鼻唇沟穿支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耳鼻整形外科的8例鼻前庭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6例, 女性2例, 年龄38~75岁。明确诊断后尽快进行病灶完全切除, 同时利用同侧鼻唇沟穿支皮瓣进行即时修复。术后不行进一步辅助治疗。术后分别对肿瘤复发、患者外观、供区瘢痕、通气及感觉功能等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肿瘤分期T1期2例, T2期6例, 经32~45个月的随访, 所有病例在随访期内无复发。所有皮瓣愈合良好, 其中1例近端翻折嵌入鼻翼外脚缺损处出现直径2 mm左右坏死, 经换药10 d后愈合;另1例早期皮瓣颜色暗黑, 提示血液回流不畅, 及时处理5 d后好转。4例(50%)发生针垫样畸形, 即局部环形隆起, 6个月后逐渐消退。4例(50%)前鼻孔形态有所改变, 但均无通气障碍, 患者未要求再次修复。术后外观评级为"很满意"及"满意", 供区瘢痕不明显。皮瓣感觉于3个月后与周边组织没有差别。结论单纯手术切除T1-2期鼻前庭鳞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修复鼻翼缺损的有效方法。方法用残余鼻窦组织做成带蒂半层组织瓣为衬里,鼻唇沟带蒂黏膜瓣做成鼻翼外侧面。对鼻翼缺损4例进行一期手术修复。结果4例均一期愈合,鼻翼外形满意,瘢痕不明显,前鼻孔无狭窄。结论利用此方法修复鼻翼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外鼻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修复中双侧单蒂旋转皮瓣的应用.方法1994年4月至2000年6月应用双侧单蒂旋转皮瓣为7例外鼻恶性肿瘤患者行缺损一期修复术.结果7例均无皮瓣坏死,随访2~5年,无1例复发.结论双侧单蒂旋转皮瓣是一期修复外鼻肿瘤术后缺损的理想材料,皮瓣血供好,易成活,维持了面部外观.  相似文献   

20.
报道改良下位斜方肌岛状肌皮瓣制作修复放疗后侧颅底复发性肿瘤术后缺损1例。患者34岁男性,因"右眼外斜及复视3个月"行增强CT检查发现右侧筛窦、额窦肿物,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术后肿瘤复发3次,分别利用颞肌瓣、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缺损,第3次手术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出现坏死,行皮瓣切除后创面缺损大,且患者有根治性放疗史,修复难度高,最终选择应用改良下位斜方肌岛状肌皮瓣修复创面。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皮瓣一期愈合,外观较好,肩功能保留完好,术后1年因颅底鳞状细胞癌复发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