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点及影响其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对1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随访,分析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结论:使用药物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长、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髓系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报告1例以髂骨髓系肉瘤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并结合文献复习对髓系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治疗等进行分析。结果 7例初诊时伴有髓外肉瘤的APL患者,多为青年,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髓系肉瘤可累多个系统,免疫组化染色是确诊MS的重要依据。部分患者血常规和骨髓常规涂片并未发现异常,但可以检测到PML-RARA融合基因,或者有APL典型的染色体易位。尽管采取全身化疗、肿物手术切除,或者局部放疗的多种措施,但整体来说预后不良。结论髓系肉瘤是一类少见的恶性肿瘤,可在白血病之前、同时、或之后发生,预后不良,全身化疗结合局部放疗或手术切除,并进行骨髓移植可能是根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不典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atypical chronic leukemia,a CML)是一组造血干/祖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以往称为Ph染色体阴性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临床上较为罕见,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探讨a CML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1病例资料患者,男,87岁,因头晕乏力低热1月于2014年1月10日入院。无鼻衄及牙龈渗血,无皮下包块,无盗汗及体质量减轻。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入院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临床误诊病例的分析认识髓系肉瘤(myeloid sarcoma,MS)这一特殊类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要点及预后.[方法]MS特指在髓外由髓系原始细胞或不成熟髓细胞组成的肿块.通过分析该误诊病例临床的起病特点、诊断经验、疗效及预后并就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目前存在的困惑做一探讨,以期对该类疾病获得更深刻的认识.[结果]分析发现MS起病及表现均多样,诊断不易,病理及免疫组化等多方式结合判断不易误诊,本病预后不良.[结论] MS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特殊类型,因其起病及表现多样,临床易误诊,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综合采用新的实验手段,如细胞分子学表型、基因学检测等有助于诊断及判断预后,建议早期大剂量Arac联合骨髓移植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儿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方法:对1989年-2004年我科收治的3例婴儿慢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均为男婴,发病较急,表现为贫血、出血、肝脾中等程度增大.2例进行了ph1染色体及免疫分型检查.3例中有2例为婴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且1例发生了慢粒急淋变;1例为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结论:婴儿慢性髓系白血病罕见,临床特点与成人型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6.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抗原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 ,约占白血病患儿总数的 75 %。应用单克隆抗体 (McAb)可精确地鉴定细胞表面或胞浆中免疫标志 ,分析细胞的分化阶段 ,对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多数ALL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仅表达淋巴细胞抗原 ,但也有部分同时表达髓系抗原 ,ALL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目前尚无统一的结论。我们对本院收治的 2 9例儿童ALL免疫表型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儿童ALL髓系抗原表达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9例均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4月本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造血细胞磷酸酶(SHP-1)基因、c-kit基因在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转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SHP-1 mRNA、c-kit mRNA分别在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急变期及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慢性期和急变期SHP-1 mRNA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和急变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期和急变期c-kit 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变期c-kit mRNA的表达均高于慢性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P-1基因与c-kit基因可作为判断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转归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儿童慢性髓系白血病,现将其分类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一型,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单体7综合征统一命名为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儿童罕见,其病因未明。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和出血,肝脾肿大;血白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杆状核和晚幼粒细胞占优势,并可发现有核红细胞,血小板减少;HbF增高;骨髓示粒系增生。对药物效果欠佳,预后不良。干细胞移植后可望得到长期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typical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aCML)的认识。方法结合2例aCML患者临床资料同时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殊,主要表现为脾大、白细胞增高、贫血、血小板、胸腔积液等相关的症状,典型特征为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阴性。具有骨髓和髓外增殖特征,伴有明显的病态造血,对治疗反应差,生存期短。结论aCML是一类临床上少见的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其正确的诊断依赖于骨髓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检查。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病例在治疗上借鉴了CML的治疗方法,生存期短、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常规化疗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仍不理想。多种风险因素如核型异常、相关基因突变和表达水平均可影响化疗和预后。全面考虑影响其化疗和预后的因素并对患者实施分层治疗,从而达到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效果。本文就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效果和预后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髓系增殖性肿瘤,治疗方法为传统药物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白细胞单采、放射治疗、脾切除等,但副作用大且费用昂贵,有研究表明,中医药对于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具有一定的效果,鉴于此,本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骨髓涂片,探讨用常规血细胞形态学方法分型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观察了95例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CGL)病人的骨髓片,结果:发生CGL除具有已知的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细胞比例增高,而单核细胞,原始细胞和幼红细胞比列少外,还存在粒系成障碍和病态造血的表现。结论:该结果为探讨骨髓象对CML分型的价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主动死亡过程。白血病细胞除增殖、分化功能异常外,其凋亡能力下降。许多抗癌药物在影响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的同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HL-60与K562作为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模型,不需特殊的外源性生长因子便可在体外不...  相似文献   

14.
CD19抗原作为B细胞谱系标志物,在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细胞上也表达,但对其预后情况尚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文章主要介绍CD19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并对其预后进行探讨,为此类型白血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骨髓活检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分析 68例CML患者骨髓片观察结果。结果 :CML患者骨髓片中粒系、巨核系、间质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骨髓活检对CML诊断、分型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8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患者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析bcl-2基因与临床预后关系。结果表明,高表达bcl-2患者,化疗反应差,预后不良,提示bcl-2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增强对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诊断、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细胞遗传学改变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对4例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中非白血病型2例,相应治疗后持续缓解;白血病型2例,其中1例源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另1例源于慢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效果均差,生存时间分别为8个月和4个月。结论粒细胞肉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其预后差。早期确诊,及时实施个体化治疗,高强度化疗可延缓复发,提高生存率,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伴淋系分化抗原表达的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剔除M3)的诊断、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方法:根据FAB亚型和免疫标志将AML患者分为伴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AML)和不伴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AML)两组。结果:78例AML中Ly+AML占46.2%(36例),Ly-AML占53.8%(42例),两组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y+AML对于常规诱导方案不敏感,CR率低,复发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择兼顾ALL的方案可提高疗效,应用中大剂量Ara-c可延长生存期。结论: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Ly+AML诱导治疗应兼顾淋系和髓系,缓解后宜行中大剂量阿糖胞苷强化。  相似文献   

19.
<正>绿色瘤是急性髓系白血病髓外浸润的一种临床表现,可早于白血病出现,也可与白血病同时或之后发生。以眼眶绿色瘤为首发症状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在临床上不多见,现将1例以绿色瘤为首发症状的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M2a型)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患儿,女,8岁,主因"眼部外伤导致左侧眼睛肿  相似文献   

20.
陈姝  娄世锋  罗云  陈林  周慷 《重庆医学》2005,34(10):1483-1484
目的探讨以拓扑替康为主的治疗方案对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以拓扑替康为基础的联合诱导方案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10例(原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4例).其中5例治疗1个疗程,其余5例治疗2个疗程.结果2例达完全缓解,5例达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70%,3例无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骨髓抑制.结论以拓扑替康为基础的诱导缓解方案对部分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具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