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htrtis,RA)患者关节病变中的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正常人与类风湿患者大关节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检查和对比了30例正常成人和57例RA伴有膝、肘关节损害患者的软骨厚度、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滑膜彩色血流情况.结果 RA患者软骨厚度、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滑膜彩色血流情况与正常成人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滑膜厚度、积液厚度以及滑膜彩色血流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较准确地观察RA患者早期关节病变,为临床早期诊断RA关节病变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等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RA患者43例,按病程分为病程<5年组(n=19)、病程5~10年组(n=12)和病程>10年组(n=12);另取同期该院2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应用灰阶超声观察膝关节软骨.43例RA患者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19例患者另行MRI检查.结果 正常对照组股骨关节面软骨厚度内侧髁为(1.8±0.6) mm,外侧髁为(1.9±0.6)mm,正中沟为(2.5±0.7)mm;RA患者组内侧髁<1.2 mm,外侧髁<1.3 mm,正中沟<1.5 mm.病程<5年组、病程5~10年组及病程>10年组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1.1%、58.3%和91.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例RA患者(86个膝关节)均行超声和X线检查,超声对软骨检出率为41.9%,X线检出率为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患者同时行超声与MRI检查,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为26.3%,MRI检出率为47.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能较好地监测RA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膝关节软骨病变,但X线无法辨别软骨病变;超声与MRI在R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中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RA患者43例,按病程分为病程〈5年组(n=19)、病程5~10年组(n=12)和病程〉10年组(n=12);另取同期该院20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各组分别应用灰阶超声观察膝关节软骨。43例RA患者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19例患者另行MRI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股骨关节面软骨厚度内侧髁为(1.8±0.6)mm,外侧髁为(1.9±0.6)mm,正中沟为(2.5±0.7)mm;RA患者组内侧髁〈1.2mm,外侧髁〈1.3mm,正中沟〈1.5mm。病程〈5年组、病程5~10年组及病程〉10年组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1.1%、58.3%和91.7%,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例RA患者(86个膝关节)均行超声和X线检查,超声对软骨检出率为41.9%,X线检出率为0,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患者同时行超声与MRI检查,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为26.3%,MRI检出率为47.4%,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能较好地监测RA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膝关节软骨病变,但X线无法辨别软骨病变;超声与MRI在R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中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2例,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和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结果超声检查患者膝关节显示滑膜增厚的阳性率为76.9%,骨破坏的阳性率为50%,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阳性率20.5%;超声检查指关节显示滑膜增厚的阳性率为72.8%,骨破坏的阳性率为44.2%,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阳性率16.5%;超声检查类风湿关节炎滑膜增厚的阳性率为73.8%,软骨或骨破坏的阳性率为45.7%,均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很好的检测出患病关节发生的滑膜增生、软骨或骨破坏等病变,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应用日本东芝SSA-350A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对膝关节进行对比检查,观察滑膜、关节腔、骨面特征及血供表现.结果:RA组36例共72个关节,共检出67个关节异常(93%),表现为65个关节(90.2%)滑膜增厚,其中42个关节腔积液,9个关节出现骨质破坏.滑膜内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很好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病变,诊断RA膝关节病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 ,RA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质破坏为特征[1] ,严重时可致残.研究[2-3]显示,我国RA患者在病程1~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致残率分别为18. 6%、43. 5%、48. 1%、61. 3%.随着病...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81-38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RA患者100例,对其200个膝关节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结果:病变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绒毛形成、关节积液、软骨变薄、骨质破坏、腘窝囊肿及腘窝淋巴结肿大等表现。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是临床诊断RA敏感、客观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可累及全身所有关节,以手、腕和足部小关节多见,其基本的病理改变是滑膜炎[1-2]。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及超声检查对骨骼肌肉病变诊断技术的提高,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关节滑膜等结构清晰显示[3-4]。本研究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RA患者跖趾关节进行观察,旨在了解RA患者跖趾关节的病变情况,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该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终致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而护理在慢性疾病患者的适应现状及延缓病情进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旭淦  许化溪 《医学综述》2006,12(8):456-459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等致炎性细胞因子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通过核因子-κB途径、丝裂原活性蛋白激酶途径、三磷酸肌醇激酶途径和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途径进行信号转导。对信号转导途径进行细胞外和细胞内干预,阻断转录因子或信号分子的合成,既可消除由细胞因子等引起细胞激活,亦可阻断致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产生类风湿关节炎抗炎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12.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炎为主要病理学特征的慢性疾病,最终造成软骨及骨的侵蚀、破坏及关节畸形,甚至长期残疾[1]。RA好发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高发年龄为40~60岁。RA的特征为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袭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受累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2]。随着RA治疗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注重对RA关节炎症、活动性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量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骨量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跟骨超声仪测量早期RA病人30例及与其相匹配的健康人30例的双足跟骨,主要诊断参数包括宽带超声振幅衰减(BUA)、超声传导速度(SOS)和超声硬度指数(STI),对两组的测量参数进行比较,并同时分析RA者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RA组BUA和STI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而SOS和OP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左右跟骨的BUA、SOS及ST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病人中活动组BUA及STI值显著低于非活动组(均P(0.01),SO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跟骨定量超声BUA测值减低可反映早期RA骨量丢失的程度及评价疾病的活动性。STI作为骨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对早期RA病人的骨量丢失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骨质损害为特征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称之为“痹证”、“肢节痹病”、“历节”等。西医西药治疗RA副反应多且严重,近来医家用中医药治疗RA多有收获,在恢复关节功能、减少关节僵直、提高生活质量上起了很大作用。笔者就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RA的现状进行综述,以供广大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5.
袁文昭  李伟雄 《微创医学》2009,4(4):391-39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慢性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通常自掌指关节及腕关节等小关节开始,以后侵及大关节,常为多发、对称性.病理改变由滑膜改变开始,然后是血管翳形成,随后血管翳覆盖软骨面,干扰正常营养,引起软骨变性和关节骨的破坏,随后关节被血管翳填满,关节软骨破坏消失,纤维性关节强直,最后骨性关节强直,而至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16.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小关节,可侵蚀滑膜、软骨和骨组织,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丧失,同时还可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内脏器官,国内RA患病率为0.32%~0.36%。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调摄,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补充钙质。应该避免潮湿与受寒,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预防感冒。应该进行功能锻炼,从而避免关节强直、功能障碍及肌肉萎缩,并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超声评分与DAS-28评分相关性。方法 对83例RA患者病情活动性进行DAS-28评分,应用高频超声对纳入DAS-28评分对应关节的滑膜增生、滑膜炎能量多普勒(Power Doppler,PD)及骨侵蚀情况进行超声评分,各受累关节的评分相加为超声最终得分;常规检测患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分析超声总评分与DAS-28评分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总评分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434,P<0.01),超声总评分、DAS-28评分与ESR正相关(P均<0.05);DAS-28评分与滑膜增生、滑膜炎PD及骨侵蚀评分均有相关性:与滑膜增生及滑膜炎PD分级的相关性好于骨侵蚀。滑膜增生、滑膜炎PD评分与ESR、CRP有相关性,骨侵蚀评分与ESR、CRP无相关性,其中滑膜炎PD评分与ESR相关性最好(r=0.303,P<0.01);滑膜增生、滑膜炎PD及骨侵蚀评分与RF、A-CCP均无相关性。结论 超声评分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超声评分法可以客观的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性,联合应用DAS28评分及超声评分可较为客观的反映RA的临床活动性。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184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与类风湿因子(RF)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4例确诊RA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RF阳性检出率偏低,且与病情不成正比。结论:RA诊断时不能过分依赖RF的结果。同时,就诊患中存在着半数以上非指关节病变的初诊,要配合相应检查,综合分析,避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技术,定量评价腕关节滑膜内动脉的阻力指数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RA患者92例进行腕关节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滑膜厚度及滑膜内动脉阻力指数.结果 92例RA患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0级25例(27.2%),Ⅰ级5例(5.4%),Ⅱ级33例(35.9%),Ⅲ级29例(31.5%).探测出滑膜内血流67例(72.8%).其中乏血流组38例,富血流组29例.富血流组RA患者腕关节滑膜内动脉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值明显低于乏血流组 (P<0.01).富血流组和乏血流组相比,腕关节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腕关节的滑膜厚度与滑膜内动脉的RI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较好的观察RA滑膜病变,滑膜血流丰富的RA,其RI值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在早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0美国/欧洲抗风湿病协会早期RA分类方法为标准,回顾性分析202例非典型关节炎临床及超声资料,比较早期RA组与非RA组超声及临床特征差异,同时对确诊RA者行磁共振检查,比较早期RA超声与磁共振在关节内炎症与关节结构破坏诊断差异。 结果 超声检查早期RA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及骨侵蚀明显高于非RA患者(P<0.05);早期RA组患者中超声和磁共振诊断滑膜炎与腱鞘炎阳性率两组差别不大(P>0.05),而骨侵蚀和骨髓水肿阳性率磁共振明显高于超声(P<0.05)。 结论 早期RA肌骨超声以滑膜增生、滑膜炎、腱鞘炎等关节内炎症为主,常伴骨侵蚀,肌骨超声在滑膜炎、腱鞘炎等关节内炎症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与磁共振相媲美,是早期RA诊断与鉴别诊断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