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1]。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为其首选治疗药物。GC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合成和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节,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而发挥作用。研究表明GR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糖皮质激素(GC)抵抗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GRβ及剪接因子SRp30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以探讨GC抵抗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根据患者对GC反应的敏感程度分为GC抵抗组和GC敏感组,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两组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PBMC中GRα、GRβ及剪接因子SRp30c的mRNA表达量;免疫细胞化学(ICC)方法测定外周血PBMC的GRα、GRβ蛋白水平的表达,并分析GR及SRp30c变化的意义及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SLE患者与正常对照者PBMC均有GRα、GRβ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GRα占大部分;②GC抵抗组GRβ和SRp30c的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GC敏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GC抵抗组GRβ阳性细胞数也明显高于GC敏感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但三组GRctmRNA表达量及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的临床指标中肾脏受累时间、尿蛋白定量(24h)、血浆白蛋白水平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只有GRα和SRp30c的mRNA表达量是GC抵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Rβ及剪接因子SRp30c在GC抵抗的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检测患者外周血PBMC中GRβ及SRp30c的表达有可能预测患者对激素治疗的反应,给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山山 《胃肠病学》2010,15(11):693-695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GC)是治疗IBD的常用药物,其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来调节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进而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现已发现人类GR与IBD的发生以及GC的治疗反应密切相关,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受体α与激素量化治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激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糖皮质激素受体α(GRet)的蛋白质水平、mRNA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分析GRot与SLE患者激素治疗疗效和剂量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PBMCs中GRα蛋白质水平和GRαmRNA的表达,并将其与疾病活动性及激素剂量作相关分析。结果27例SLE患者激素敏感,4例激素耐药。激素敏感组PBMCs中GRα蛋白质水平和mRNA表达用药前高于用药后(P〈0.05),且与疾病活动性及激素剂量呈负相关。结论测定GRα的表达可能为激素的量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结缔组织病合并难治性血小板减少(CTD-RP)是指存在明确的结缔组织病(CTD)同时合并难治性血小板减少(RP),是结缔组织病最严重的血液学受累形式之一,CTD-RP的范围从PLT计数的轻微下降到重要脏器出血,常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减量后复发,是临床治疗的难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经过传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可给予二线治疗方案包括PLT生成素受体激活剂、立妥昔单抗和脾切除等[1-2]。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同期收治的43例SL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口服或甲基强的松龙静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环磷酰胺静滴。治疗后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水平。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尤以观察组为著(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提高SLE完全缓解率,可能机制之一为提高外周血白细胞GCR水平。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呈高亲和力与专一性的结合,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支气管哮喘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治疗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关系。本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体内调节及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一经诊断,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GC)治疗,而应用激素是无菌件股骨头坏死(ANFH)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本研究对2003年以来我院收治的12例SLE合并ANF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血脂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作为糖皮质激素(GC)的代谢酶,可调节GC在局部组织器官中的水平,并可能参与了以Ⅱ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为主要表现的代谢综合征,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支气管哮喘(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是GC。11-βHSD可分为两型(11-βHSD1、11-βHSD2),其于不同时期在哮喘患者肺部、胎盘等组织的表达水平变化与哮喘的发病和治疗效果有关,寻求适当的方法调节该酶在局部器官组织的表达水平,可控制局部激素水平从而发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糖皮质激素受体是一种细胞内的可溶性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呈高亲和力与专一性的结合,是糖皮质激素发挥生理和药理作用的中介物。支气管哮喘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其治疗效果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有一定关系。本文介绍了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构、体内调节及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变化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