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指血液在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2]。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VIE的主要类型之一。本研究观察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其对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于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51例。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 100 IU/d皮下注射,持续用药2周;利伐沙班组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d口服,持续用药2周。于治疗第2周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并检测术前术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各项指标和记录术后引流量。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深静脉血栓7例(1.7%),利伐沙班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5.9%),2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术后引流量、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利伐沙班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张建宇  金云珠 《医学综述》2014,(16):3028-3030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梅河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7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肝素组(25例)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利伐沙班组(32例)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DVT、非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例数,并记录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非致死性肺栓塞,肝素组DVT和牙龈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利伐沙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均较高,用药7 d后均下降,用药14d时又上升(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用药7 d均上升,用药14 d时又下降(P<0.05)。结论伐沙班在预防DVT方面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适合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病人分别使用利伐沙班和注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来评价2种药物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临床药师在髋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的预防中,如何协助临床医生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方法:收集10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50例和低分子肝素组50例。利伐沙班组病人于术后8 h给予利伐沙班片10 mg,每天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组病人于术后12 h给予低分子量肝素5 000抗Xa国际单位,每天1次,皮下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比较2组病人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过程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2组病人术前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均无异常,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血小板及凝血指标均无异常,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中利伐沙班组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为0%(0/50),低分子肝素组DVT发生率为8%(4/5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中利伐沙班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50),低分子肝素组为12%(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不增加出血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利伐沙班具备可口服、固定剂量、疗效满意、无需监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徐永申  孙帅  穆杰  孙永强 《广东医学》2012,33(17):2665-2667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膝关节置换患者60例,分为两组:A组患者术后6~8 h口服利伐沙班10 mg,1次/d,连续服用2周;B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后6~8 h皮下注射常规剂量的1/2,第2天应用常规剂量,连续10 d。术后14 d观察两组DVT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4 d检测两组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和术后第13、7、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全血黏度(Bv)、血浆黏度(Pv)和D-二聚体含量,并观察术后2 d的引流量。结果 A组患者下肢DVT的发生率为3.3%,B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APTT、PT、Bv、Pv及D-二聚体含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2 d的引流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较低分子肝素更能有效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利伐沙班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未用药组和用药组,其中未用药组30例,未预防性使用任何药物;用药组30例,术后服用利伐沙班。分别于第7、14天,对两组患者行患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DVT形成情况及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未用药组30例中,2周内8例DVT阳性,DVT发生率26.7%;用药组30例中,1例DVT阳性,发生率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组无利伐沙班不良反应。结论利伐沙班可显著降低THA、TKA围手术期及术后DVT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作用。方法:将126例单侧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预防DVT(A组)和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DVT(B组)。术后第15天,行双侧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了解DVT形成情况及发生率。结果:①DVT发生率: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术后引流量:A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不良反应率:A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P=0.049<0.05)。结论:利伐沙班具有安全性好、剂量固定、治疗窗宽、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等优点,在预防TKA和THA术后DVT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闻志强  陈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0):1321-1322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Rivaroxaban,BAY59-7939,1次/d口服10mg,5周)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60例。利伐沙班组在术后6h口服10mg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组在术后24h内皮下注射40mg低分子肝素,均1次/d,持续用药14d。术后14d对两组患者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治疗期间出血情况。结果:利伐沙班组与肝素组患者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置换后非严重出血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口服利伐沙班片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DVT,服用方便且不增加术后出血风险,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10 月在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50 例。根据患者入选标准随机分成4 组,A 组术前72 h 使用利伐沙班,B 组术前48 h 使用利伐沙班,C 组术前24 h 使用利伐沙班,D 组术后6 h 使用利伐沙班。观察4 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 A 组发生DVT 1 例(2.5%),B 组发生DVT 4 例(11.1%),C 组发生DVT 5 例(13.2%),D 组发生DVT 11 例(30.6%)。A 组DVT 发生率与B、C、D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低于B、C、D 组。围手术期出血量上4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术前72 h 使用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 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靳志海  杜进  赵艳飞 《医学综述》2014,(9):1662-1665
目的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利伐沙班预防深静脉血栓(DVT)效果的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关键词"利伐沙班、关节置换"为检索词,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语言为中文,检索时间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计算机共检索出文献40篇;以"Rivaroxaban、arthroplasty"为关键词在Pubmed中检索,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检索的研究对象为人类,检索时间限制在2008年1月至2013年9月,检索文献82篇。结果在20082013年中文文献分布中,已发表的中文文献有40篇,2009年最少,为0篇,2011年最多,前3年所发表的论文为5篇。从PubMed搜索到的关于利伐沙班预防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的外文期刊有47种,符合检索条件的共78篇,发表文献最多的期刊是Lancet,有5篇,所占比例是6.41%。结论利伐沙班在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比一般药物好,建议在关节置换术后使用利伐沙班。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及低分子肝素钙(LMWH)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评价二者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预防下肢DV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9年12月到2011年8月选取老年髋部手术病例128例,随机分为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均衡的2组.利伐沙班组64例,术后6h开始口服利伐沙班10 mg/d;LMWH组64例,术后6h开始皮下注射LMWH 4100 U,每天1次;疗程均为3周.比较2组患者下肢DVT、肺栓塞(PE)的发生率,以及术后负压引流量、出血等情况.结果 AO动力髋螺钉(DHS)、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在利立伐沙班组分别为16.1%、11.1%和20.0%;在LMWH组分别为12.9%、15.0%和26.1%;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组均无PE发生.2组不同手术类型患者围手术期内负压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仅利伐沙班组出现1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第8天切口处大血肿,余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利伐沙班及LMWH均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髋骨骨折手术后下肢DVT,二者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当,于术后6h应用安全;利伐沙班口服更方便、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ssel thrombosis,DVT)常见于腘静脉、股静脉等,而栓子脱落时常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肝栓塞(liver embolism,LE)等,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1]。吕厚山等[2]报道国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40.0%~58.3%,因此,预防TKA、THA术后下肢DVT至关重要。利伐沙班具有治疗窗宽、药效学和药动学可以预测、不需要检测凝血功能和  相似文献   

15.
利伐沙班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利伐沙班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DVT)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60例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80例。A组给予利伐沙班口服,连用14d;B组应用低分子肝素(ⅢWH)皮下注射,连用14d。比较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A组出现DVT5例(6.3%),B组13例(16.2%)。A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伐沙班用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比较常见的老年周围血管疾病之一,且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采用口服利伐沙班、阿司匹林,静脉用疏血通抗凝疏通血管的方法治疗16例老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钙预防骨折围术期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实施利伐沙班治疗,比较2组DVT、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血小板(PLT)、 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结果 对照组中DVT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中DVT发生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与治疗后均未出现伤口血肿和明显的出血;手术前后2组PLT、AL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低分子肝素钙相比,利伐沙班降低骨科围术期患者DVT发生率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彭测  覃渝茜  马天洪 《西部医学》2023,35(3):366-371
目的 探讨谷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预防脊柱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设计,将胸椎和腰椎骨折术后12 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伐沙班治疗,n=34)和联合组(谷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治疗,n=34),比较两组使用药物前(基线水平)和治疗后20 d凝血指标、血流变学指标、促炎性因子指标及发生静脉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检测指标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0 d后,联合组中凝血指标、血流变学指标和促炎性因子指标的水平不同程度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管内皮素和红细胞变性指数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合组发生血栓2例,对照组6例,两组各有2例发生出血,但停药后均自愈。结论 谷红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可通过凝血功能、血流变学和血小板功能加强改善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循环功能作用,谷红注射液还能降低炎性因子生成及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因素。联合使用能有效增加利伐沙班发挥抗凝作用,优于利伐沙班单纯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注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与口服利伐沙班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抽签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一组患者注射LMWH(置LMWH组),另一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利伐沙班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以及不同时间段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DVT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出血量、伤口引流量、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13.33%与利伐沙班组15.56%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LMWH素和利伐沙班均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钠对髋膝关节置换术(HKJ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骨科进行HKJR手术治疗的关节置换患者350例进行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钠治疗,在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情况,以及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水平,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分别为(584.33±210.27)mL和(1506.37±317.84)mL,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96.28±183.45)mL和(1265.29±320.5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APTT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血栓发生率为5.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造成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虽然隐性失血较依诺肝素钠较高,但二者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