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用现代医学的视角来看待古人的这种“治未病”思想,其精神实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即已病之后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要想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必须将“治未病”的思想与乳腺癌的治疗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正>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中医"治未病"思想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思想,其核心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四个方面。治未病思想对于尿路感染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1治未病思想的内涵中医治未病思想首见于《黄帝内经》,再由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阐发,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到明清已经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理论和实践框架[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3.
代谢综合征是指人体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发生代谢紊乱,而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综合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的演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中老年人最多见的代谢异常疾病[1]。随之引发的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及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情感负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上升和控制不良的基本原因。目前往往侧重西医药物治疗,而对中医药的防治作用重视不足。《黄帝内经》有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兹就中医治未病之养生调摄法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思想最早的阐述。现在肿瘤一直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探讨治未病的思想与其在防治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其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3个方面。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胃肠道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较隐匿,病程进展缓慢,且易复发,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用于指导克罗恩病的防治工作,综合运用中医各种特色疗法,早期预防,积极治疗,长期调理,突显中医治疗优势,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经》、《难经》、《金匮要略》所言“治未病”,是祖国医学预防思想的精华,其与疾病的预防保健、医疗临床有密切关系,故有必要对其渊源,含义及其价值等作以探讨。一、知“治未病”之渊源“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最早由《内经》提出,之后《难经》、《金匮要略》等著作中也有不少论述。 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相似文献   

7.
小儿营养性贫血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根据1981年全国16省市对8 435名29 d~7岁小儿的调查,血红蛋白在110 g/L以下的营养性贫血患病率高达36.31%,6个月~6岁小儿9 072名,患病率达43.03%[1]。如果病情严重,将合并其它病症,更加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谢伟  杨雨旸  武淑娟 《河北中医》2010,32(8):1242-12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我们从其发病特点、病情变化和预后特点入手,汲取传统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探讨制订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以期对本病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宏岩 《吉林中医药》2008,28(11):781-782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是对治未病思想最早的阐述.后经张仲景、孙思邈、张介宾等医家进一步的诠释与发展,至清代,以叶天士、吴鞠通为代表,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中医治未病思想体系的确立.较之西医学重视外因、重视群体,探索、分析致病因素对人体影响的预防医学思想,中医治未病思想理论更加重视内因、重视个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重视情志因素在疾病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尊崇防治一体的理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为主的观念愈加深入人心,为中医治未病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肿瘤是临床常见病、疑难病,肿瘤的防治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级预防理论,与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可以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食管癌是我国较为高发的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安全。同样,食管癌亦遵循肿瘤发生及发展的普适规律,治未病思想应贯穿于中医药预防和治疗食管癌的全过程。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对食管癌防治的指导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现迅猛增长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之一[1],采用和加强糖尿病慢病管理措施已刻不容缓。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愈难控制,并发症愈易出现,避免造成死亡的可能性愈小,已成为专家研究共识。中医学对疾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中医治未病思想对糖尿病的防治有重大的意义。治未病思想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治未病中,治有治疗、医治、治理、调理、调养、条达、条顺、安定之  相似文献   

12.
董靖  张静  章涵 《新中医》2012,(6):179-180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乙肝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细胞癌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已被认定是一个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即乙肝三步曲。乙肝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是乙肝发展的必然趋势,尽早控制乙肝的发展,阻断其向肝硬化及肝癌的转变,对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理论应贯穿于乙肝防治中的全过程,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3.
追溯治未病思想的历史渊源,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等角度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重型肝炎防治中的作用,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迅速截断,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14.
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复发性流产的防治始终,于孕前查明流产原因并"预培其损",孕后及早安胎,且通过调情志和饮食,慎起居,戒房室,防患于未然,不仅能防止流产的再次发生, 而且可以提高保胎成功率, 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  相似文献   

15.
黄勇  曹式丽 《陕西中医》2014,(5):575-577
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尿酸性肾病防治中的应用。强调"未病先防",把疾病治疗的工作重心前移;通过"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控制疾病进程的主要病理因素,防止肾脏进一步损害;瘥后细心调护,预防疾病复发。突出中医"治未病"思想在本病防治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因此,开展大规模人群冠心病防治已刻不容缓."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是将人体与自然、社会相联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生理、病理变化及疾病预防、诊治和康复的医学体系,治未病思想贯穿于中医的疾病预防、治疗与康复的整个过程中。目前,慢性病发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影响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如何运用中医药来防治慢性病是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本文结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运用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养生、既病防变和病瘥防复三个角度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规律,为防治该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冯艳敏 《河北中医》2010,32(10):1570-1571
<正>治未病思想始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1],强调了防重于治的养生保健思想。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