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凤  唐忠平  管亚慧  杨翼 《山东医药》2012,52(43):65-67
目的探讨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0)技术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中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将4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于PiCC0技术指导下行EGDT,对照组常规参照中心静脉压(CVP)进行EGDT。记录两组治疗达标时间,达标时的血流动力学及病理生理参数,6、24 h复苏液体量及多巴胺用量,30 d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达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达标时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MAP、CVP、PaO2/FiO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6、24 h复苏液体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均<0.01),多巴胺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30d内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在PiCCO技术指导下进行EGDT,可更快纠正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异常,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联合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脓毒症休克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组采用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容量复苏。观察2组患者复苏前、复苏6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及液体复苏量、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6h复苏达标率、28d死亡率。结果:复苏6h时,观察组患者血LA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复苏前比较,复苏6h时对照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MAP、CVP水平显著升高,HR、LAC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患者复苏液体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6h复苏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ScvO2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复苏可降低复苏6h血LAC水平及复苏液体量,缩短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提高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动态变化在急性胰腺炎转归判别及治疗选择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轻症胰腺炎(轻症组)30例、重症胰腺炎(重症组)20例、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患者入院24小时内、48~72小时、7天、14天血清TNF-α、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动态变化.结果 (1)入院24小时内,轻症组和重症组患者血清TNF-α、内毒素、D-乳酸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入院48~ 72小时,重症组血清TNF-α、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与入院24小时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第7天,重症组患者血清TNF-α与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者血清内毒素、D-乳酸水平仍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与48-72小时比较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TNF-α、内毒素和D-乳酸作为动态监测指标,在急性胰腺炎起病后24小时与48~72小时之间的动态变化,可提示急性胰腺炎轻症向重症的转归,尤其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上述指标的持续升高,可为临床早期及时使用血液净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指导感染性休克液体复苏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于我院接受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患者120例,包括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6mmHg的患者60例为A组,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6mmHg的患者60例为B组,所有患者均在液体复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6小时内达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循环灌注指标、器官功能评价指标以及预后指标,分析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在EGDT达标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EGDT 12小时、24小时的HR逐渐下降(P0.05),MAP和CVP逐渐上升(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EGDT达标时的pH值、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EGDT 12小时、24小时的动脉血乳酸清除率逐渐下降(P0.05),且两组间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在EGDT达标各时间点的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均无明显变化,A组患者的乳酸清除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EGDT达标时的氧合指数(PaO_2/FiO_2)差异显著(P0.05),而血清肌酐(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EGDT达标时的PaO_2/FiO_2和SCr逐渐上升(P0.05)。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总液体入量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和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EGDT达标后的ScvO_2无明显变化,静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可以作为对患者进行复苏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全麻开腹结肠癌术后复苏前后SOFA评分的变化与Pcv-aCO2相关性,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 选取武汉第一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72例,行全麻剖腹探查+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液体复苏开始时及液体复苏24小时目标治疗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计算ΔSOFA,分为ΔSOFA≤3与ΔSOFA>3二组,比较二组患者液体复苏前和复苏24小时后Pcv-aCO2、MAP、CVP、ScvO2 、乳酸清除率等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及与ΔSOFA的相关性。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数据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为显著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结肠癌术后液体复苏前后Pcv-aCO2、MAP、CVP、ScvO2 、乳酸清除率与ΔSOFA的关系。 结果 乳酸清除率、Pcv-aCO2与ΔSOFA显著相关(P<0.05),而MAP, CVP, ScvO2, CI,与ΔSOFA无显著相关。 结论Pcv-aCO2可指导开腹结肠癌症术后的患者进行液体复苏的容量管理,尤其当ScvO2达到70%时,其对氧供需关系的预测仍然敏感。 【关键词】 Pcv-aCO2 、SOFA评分、结肠癌术后、液体复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指导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液净化的应用价值。 方法:按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的不同将51例行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SAP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23例,行PiCCO监测,测得心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等指导CBP期间的液体管理;对照组28例,监测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按常规方法管理液体。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h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OI)、低血压发生率,并统计CBP持续时间、住ICU时间及病死率。 结果:治疗前2组APACHEⅡ评分、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CBP治疗后48、72h,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生率及APACHEⅡ评分明显更低,而OI明显更高(均P<0.05)。2组患者24、48、72h的脱水量、24h入量、住ICU 时间、 CBP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iCCO监测指标适用于指导SAP患者CBP期间的容量管理,对指导SAP患者CBP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心源性休克患者复苏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9例入住ICU的心源性休克患者,采用FloTrac/Vio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指导液体复苏。观察液体容量复苏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及疾病的转归。结果:19例患者,复苏72 h后中心静脉压(CVP)均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其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第28 d,13例患者复苏成功后转入普通病房,无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因严重心力衰竭死亡。复苏后72 h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HR、MAP、CVP、CI、SVRI、ScvO2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存活组复苏前后比较,CVP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死亡组MAP、CVP较前明显下降,CI、ScvO2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FloTrac/Vigileo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能有效地通过监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容量负荷及全身血流灌注情况,以指导临床进行液体复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SVV)监测在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血容量复苏中的应用。方法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71例,分为SVV、中心静脉压(CVP)组,分别用经外周动脉波形分析(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SVV和传统CVP监测来指导血容量复苏,比较6 h后两组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MAP、24 h后血乳酸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 6 h后SVV组与CVP组ScvO2、MAP相近(P均>0.05),24 h后SVV组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CVP组(P均<0.05)。结论 SVV监测能更好地指导脓毒血症休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血容量复苏,效果优于传统CVP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6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PiCCO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早期留置病原学标本、积极行抗感染治疗,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监测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及平均动脉压(MAP),在此基础上PiCCO组经中心静脉导管行PiCCO监测,目标是维持ScvO2〉70%。记录PiCCO组0、6、12、24、48、72h监测参数变化;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用量,常规液体(平衡液、聚明胶肽及血浆)输入量,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急性肾脏损伤发生例数。结果PiCCO组常规液体输入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急性肾损伤发生例数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均〈0.05),两组机械通气及血气分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PiCCO监测,可指导临床进行精确液体复苏等治疗,从而减少急性肾损伤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入院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proBNP)对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63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患者根据入院NT-proBNP水平分为A组(NT-proBNP〉2 500 ng/L)35例和B组(NT-proBNP〈2 500 ng/L)28例。统计患者液体复苏6 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达标率和乳酸清除率,并记录液体复苏时间、液体用量以及多巴胺用量。结果①重症脓毒症患者入院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组和B组比较,液体复苏6 h后CVP达标率、MAP达标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A组ScvO2达标率、乳酸清除率低于B组(P〈0.01);③与B组比较,A组复苏6 h液体用量和多巴胺用量较多,复苏达标时间较长(P〈0.05或〈0.01)。结论入院即刻NT-proBNP水平可能是重症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效果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