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老年OP患者越来越多。高龄老年OP的发生与高龄老人体内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水平下降、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活动量下降、某些疾病等因素有关。高龄老年OP患者不仅脆性骨折的发生率高,而且骨折后容易致残、致死。高龄老年OP诊治的基本内容包括普查和健康教育、选择合适的抗OP药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等。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检测是高龄老年OP患者选择抗OP药物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对BTMs较高的高龄骨量减少和OP患者,应选择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如双膦酸盐类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而对BTMs较低的高龄OP患者,应选择使用促骨形成药物(如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要注意根据高龄老年OP患者骨密度和BTMs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相似文献   

2.
阿伦膦酸盐降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风险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璞  唐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8):591-695,542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目前关注的课题。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见于椎体。阿伦膦酸盐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众多文献表明,阿伦膦酸盐能明显增加患者骨密度(BMD),使其发生椎体骨折和再骨折的危险性降低。与其他抗重吸收药物比较,阿伦膦酸盐增加BMD的作用较强。但目前尚未有文献对阿伦膦酸盐预防椎体强化术后椎体再骨折的疗效进行明确报道。  相似文献   

3.
双膦酸盐是一类广泛应用于治疗骨代谢性疾病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均含有共同的P-C-P的骨架结构,R侧链基团影响双膦酸盐的羟磷灰石结合活性及对破骨细胞的作用,所以各种双膦酸盐的不同特殊结构决定其抗骨吸收的效力.R侧链基团中的氮原子增强双膦酸盐抑制焦膦酸法尼酯合成的活性,促进破骨细胞凋亡.双膦酸盐结构的差异揭示了临床使用过程中它们的抗骨吸收活性和作用持续时间的差异,这种结构-功能的关系反映在I临床观察结果中.许多大型临床试验发现各种双膦酸盐疗效的区别,如骨折干预试验(FIT)、利塞膦酸预防椎体骨折研究(VERT)和伊班膦酸预防椎体骨折研究(BONE)等,临床研究的数据显示利塞膦酸和阿仑膦酸具有降低椎体和非椎体骨折风险的能力,而伊班膦酸仪降低椎体骨折风险,对髋部和非椎体骨折的作用无足够的数据支持.不同双膦酸盐抗骨折作用的效力应该通过以骨折为研究终点的头对头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使骨质疏松领域相关医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双膦酸盐与狄诺塞麦的药物假期规律,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本文就欧洲女性与男性更年期协会(EMAS)对双膦酸盐与狄诺塞麦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药物假期"的立场声明进行要点解读,供同仁参考。方法 EMAS系统性回顾分析了双膦酸盐和狄诺塞麦中止使用后在骨折风险方面的影响,同时,评估降低不良事件风险的可能性,形成立场声明。结果 (1)考虑双膦酸盐的长期疗效、安全性及骨折风险,建议采取个性化的药物假期方案;(2)药物假期时机:阿仑膦酸钠治疗超过5年,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治疗超过3年的患者,应该考虑药物假期;(3)鉴于伊班膦酸钠证据有限,狄诺塞麦停药后可能引起骨折的"反弹效应",所以,不强烈推荐伊班膦酸钠和狄诺塞麦进行药物假期;(4)药物假期时长:一般情况下,双膦酸盐药物假期为1~3年;(5)重启治疗评估内容:双膦酸盐药物假期中,每年应评估病人的特征,包括患者的年龄、跌倒史、是否有新的骨折、可能危险因素、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标志物;(6)重启治疗药物:双膦酸盐、狄诺塞麦,特立帕肽,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SERMs),性激素补充(menopausal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MHT)和雷奈酸锶等,是药物假期后重启治疗的选择药物。结论双磷酸盐药物假期遵循个体化原则,不推荐狄诺塞麦药物假期。  相似文献   

5.
唑来膦酸盐与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双膦酸盐是目前抗骨质疏松治疗最常用药物.唑来膦酸盐是每年1次静脉注射用双膦酸盐,探讨唑来膦酸盐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PubMed上检索应用唑来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及其他疾病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 HORIZON-PFT 3年研究表明唑来膦酸盐与安慰剂比较,能明显降低椎体、非椎体骨折风险,增加骨密度,降低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增加骨小梁容量.在90 d内行髋部骨折外科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HORIZON-RFT研究发现唑来膦酸盐与安慰剂比较能够明显降低再发骨折风险,降低全因死亡率,增加髋部及股骨颈骨密度.绝经后低骨密度妇女从阿伦膦酸钠改为唑来膦酸盐3个月内平均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先下降,后逐渐增至绝经前妇女正常范围,且可维持腰椎骨密度值12个月.另一研究表明与阿伦膦酸钠比较,唑来膦酸盐能更迅速的降低骨吸收标志物,抑制骨吸收.在安全性方面唑来膦酸盐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急性一过性不良反应,如发热、肌痛、流感样症状,主要为轻到中度,常发生在静脉输注后3 d内,3~7 d左右缓解.研究表明唑来膦酸盐短期内可能引起肾功能的变化,但长期对肾功能未发现明显影响.颌骨骨质疏松性坏死可能与唑来膦酸盐相关,但发生率较低,且多发生在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和转移癌的患者中,尚未证实颌骨骨质疏松性坏死风险增高与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批准剂量的唑来膦酸盐有关.其他少见的副作用包括房颤,无症状及一过性低钙血症,尚需要大样本长期研究证实.结论 每年1次唑来膦酸盐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药物之一。它们的应用大大降低了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椎体、非椎体骨折的发生率。然而,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安全警告:长期使用双膦酸盐可能导致下颌骨坏死、心房颤动、非典型股骨骨折等。最近关于长期应用双膦酸盐与非典型骨折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低能量性骨折也称为脆性骨折。其多发生于股骨转子下或股骨干。目前认为双膦酸盐可能通过长期严重地过度抑制骨转换,导致骨重塑受损,骨微损伤累积,骨脆性增加,从而诱发自发性骨折。女性、亚裔、西班牙裔人种、体重指数、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双膦酸盐且无药物假期被认为是非典型股骨骨折的危险因素。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推荐非典型骨折患者应立即停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并予以钙剂、维生素D及特立帕肽治疗;对于完全性骨折患者,建议行股骨全长髓内钉内固定以保护整个股骨。总之,与经典的高能量性骨折相比,非典型股骨骨折具有独特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这里我们基于近期研究及文献检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双膦酸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 它能够靶向性地沉积在骨骼中,紧密吸附在骨的羟基磷灰石表面,与之结合并选择性聚积在破骨细胞周围;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对骨质的吸收,通过预防骨丢失、提高骨质量以降低骨折风险。迄今为止,双膦酸盐类药物已经研究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双膦酸盐为不含氮的双膦酸盐, 代表药物为羟乙膦酸钠,其分子结构中侧链是直链烃,药物活性和结合力相对较弱,有抑制骨钙化,干扰骨形成,导致骨 软化或诱发骨折的可能,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大。第二代双膦 酸盐药物结构中的侧链引入了氨基称为氨基双膦酸盐,代表药物为帕米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其药物活性和结合力比羟乙膦酸钠增加10~100倍,对骨的钙化作用干扰小,选择性强。而第三代双膦酸盐为具有杂环结构的含氮双膦酸盐,如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等,鉴于其强效、低剂量、使用方便等特点,被认为是具有更强的临床疗效且适应证更加广泛的抗骨吸收药物。目前,双膦酸盐已经广泛用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以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及治疗。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推广, 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发现,双膦酸盐除适用于上述疾病外,在关节置换术、脊柱融合术、骨坏死、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治疗,以及乳腺癌、食管癌、结肠及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的预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此,本文就双膦酸 盐在骨科相关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及新进展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Paget骨病(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局限性骨代谢紊乱,以过度骨吸收和骨形成为主要特征,临床可表现为骨痛、骨折、骨畸形、继发性骨关节炎等。双膦酸盐治疗在降低患骨转换高发生率和缓解骨痛方面疗效优异,但帕米膦酸盐和利塞膦酸盐的药物治疗反应通常相对较短,一段时间后骨转换标志物水平易升高,骨病复发较为常见。本研究对2005至2009年间采用单次静脉内注射唑  相似文献   

9.
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是近30年来研发的抗代谢性骨病的一类新药,能特异地与骨质中的羟磷灰石结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根据双膦酸盐类药物化学结构的变化,药物活性的改变,其抗骨吸收作用也不断增强,成为调节骨代谢、改善骨质疏松症状、降低骨折风险的一线抗骨质疏松药物。本文综述了双膦酸盐的发展史,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双膦酸盐的化学结构,第三代双膦酸盐抗骨吸收研究作用及临床实践中如何正确使用双膦酸盐,旨在为规范治疗骨质疏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双膦酸盐类药物(BPs)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可以有效降低椎骨和非椎骨骨折的危险。其中,阿仑膦酸钠(ALN)是应用最多的,它可以通过迅速抑制破骨细胞对骨质的重吸收而防止骨量丢失。而正常的骨折愈合过程包括必要的骨形成和骨重吸收。最近发生骨折的患者是否可以服用这类骨质重吸收抑制剂呢?骨折愈合会不会受到影响,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笔者就此问题在骨折的愈合过程、双膦酸盐药物的作用机制、双膦酸盐药物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骨折后骨量丢失的预防等方面做一个综述。结论骨折急性期患者可以服用推荐剂量的双膦酸盐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或预防骨折后的骨量丢失。但是,若骨折急性期患者同时合并有疾病需要较大剂量服用双膦酸盐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应该以风险-受益比为基础,根据每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