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93-1894
观察运动疗法在帕金森病(PD)治疗中的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运动疗法,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变化。治疗后,观察组的PD主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14.24±7.58)分、LOS为(11.47±5.39)分、BBS评分为(44.27±6.37)分;对照组的PD主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19.62±6.25)分、LOS为(7.25±1.36)分、BBS评分为(31.08±7.6.37)分;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缓解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步行功能,提高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步行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对8个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所有关于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运用效果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年限均从建库至2016年10月。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样本量共计556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能显著地改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能力[MD=-3.72,95%CI(-5.72,-1.71),P=0.0003]、平衡能力(起立-行走计时测试[SMD=-0.50,95%CI(-0.88,-0.11),P=0.01,TUG],Berg平衡量表[SMD=0.85,95%CI(0.44,1.27),P0.0001,BBS],功能性前伸试验[SMD=0.97,95%CI(0.67,1.27),P0.00001,FRT])及生存质量[SMD=-0.75,95%CI(-1.45,-0.04),P=0.04],但在改善步行能力方面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能有效地提高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平衡能力,改善其生存质量,而对于步行能力的改善尚无足够证据,因此,对于其作用效果未来还需更多的高质量研究予以论证。  相似文献   

3.
帕金森病(PD)所表现的躯体症状以进行性加重的肌强直、肢体震颤、运动迟缓及协调功能障碍最为显著。当前主要治疗仍是药物替代疗法,但长期用药后常会有症状波动、运动及精神障碍,且随病情进展,药效将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Gage等曾对25个关于PD患者运动疗法的研究进行回顾性系统分析。表明运动疗法不止在一个方面对PD患者有效。故本文主要对PD运动疗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可以进行性发展,导致严重的平衡不稳的强迫步态。目前帕金森病多采用各种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而应用运动与作业疗法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亦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张雯  陈文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60-3260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帕金森病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4-80岁,平均(65&;#177;8)岁,病程1-5年,平均(2.4&;#177;0.4)年,均有明显的运动过缓,震颤和僵直等症状,均接受为期2周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治疗前后由专人采用韦氏综合评定量表,Akhtar方案和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后除BI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定内容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2例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运动建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24式杨氏太极拳训练。干预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39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进行评定。结果:干预16周后,干预组Mo C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PDQ-39评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变。干预后,干预组Mo 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DQ-3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对轻度认知障碍帕金森病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与作业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3,7(31):4287-4287
帕金森病可以进行性发展,导致严重的平衡不稳的强迫步态。目前帕金森病多采用各种抗震颤麻痹药物治疗,而应用运动与作业疗法对患进行康复治疗亦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为1.7%。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PD患者将会越来越多。PD常见的表现有运动减少或运动不能、静止性震颤、僵直、姿势平衡障碍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帕金森病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54~80岁,平均(65±8)岁;病程1~5年,平均(2.4±0.4)年,均有明显的运动过缓、震颤和僵直等症状。均接受为期2周的一对一康复训练,治疗前后由专人采用韦氏综合评定量表、Akhtar方案和Barthel指数评定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采用SPSS软件包分析。结果康复治疗前后除BI评分外,其余各项评定内容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改善。结论运动疗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动作观察疗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帕金森病患者126例,按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训练每日治疗1次,每次合计3 h,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8周。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该疗法的具体步骤分为15 min观看运动视频和15 min的模仿训练,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FMA运动功能量表(FMA)、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的第三部分(UPDRSⅢ)、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第二部分(UPDRSⅡ)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总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焦虑程度。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UPDRSⅢ评分和UPDRSⅡ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的SDS评分为(40.2±4.5)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UPDRSⅢ评分、UPDRSⅡ评分和S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动作观察疗法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1.
帕金森病的作业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霞 《现代康复》2000,4(3):350-351
  相似文献   

12.
丁丽  程建兰 《上海护理》2023,23(3):19-21
目的 探讨帕金森患者应用太极拳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84例帕金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太极拳训练,均连续干预12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Berg平衡量表及跌倒效能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平衡能力及跌倒效能,并采用步态分析仪进行步态分析。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步频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跌倒效能量表评分及步长、步速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极拳训练有助于提高帕金森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及自信程度,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步态和平衡力,降低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平衡、步行、呼吸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包括核心肌群控制训练、放松训练、全身大关节活动训练、姿势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及面部...  相似文献   

14.
帕金森病(PD)患者日常生活动作(ADL)障碍 ,如慌张步态、身体转向和从坐位到立位困难 ,这些表现远比扣纽扣、更衣、吃饭这些精细动作障碍更为重要 ,这两者又都受到PD患者的抑郁症状 ,记忆减退、智商(IQ)指数低下的影响 ,本文主要复习有关文献 ,阐述PD患者的作业疗法。1影响PD患者ADL的主要因素1.1肌强直关节伸屈都伴阻力(铅管样) ,或是关节伸屈伴有阻力的同时还出现断续停顿(齿轮样)。1.2震颤常从一侧上肢开始 ,频率为4~7Hz的细小震颤 ,后而波及口、唇、舌和头颈部以至全身。震颤多为静止性 ,ADL动…  相似文献   

15.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锥体外系疾病中主要疾病,也是中老年发病率较高的脑组织进行性变性疾病。早期患者常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来达到治疗效果,但发病10年后的患者约2/3严重残疾或死亡。因此,为维持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必须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关键是每天在家中进行有规则的训练和避免长期不活动。因此要让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学会正规的伸展和移动体操,掌握补偿技能或克服少动和“冻结足”波动效果的方法,这对预防帕金森病的继发性功能障碍,维持一定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气压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运动能力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64例帕金森病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2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规律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气压治疗仪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病人运动功能(UPDRS-Ⅲ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结果:干预10周后,两组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提高,但试验组UPDRS-Ⅲ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穴位气压疗法配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共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接受常规平衡训练(常规组,21例)和卡伦平衡训练(卡伦组,21例),康复训练前、训练4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和稳定极限(LS)、多姿势下稳定测试(PS)、稳定时间(TS)等卡伦平衡功能评估项目评价平衡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训练后两组患者BBS、MBI、LS、PS、TS评分均有改善(P0.05),卡伦组表现更优(P0.05),其中后向稳定极限、单腿站立结果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平衡训练和卡伦平衡训练均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卡伦平衡训练效果优于常规平衡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音乐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态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7例PD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及对照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PD药物治疗及护理,对照组辅以常规运动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音乐运动治疗,2组患者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 d。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估对比2组患者步态时空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27例)和强制组(31例)。强制组和改良组采用限制健侧肢体动作,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穿戴吊带和夹板,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强制组每日6 h,每周训练5d,连续2周;改良组在治疗环境中进行,每日2 h,每周3次,其它时间在日常生活活动中进行训练,连续10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量表(STEF)和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STEF和Barthel指数中的10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组内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ST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和强制性运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的灵活性和运动速度。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强制性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家庭随访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接受责任护士定期电话随访及上门家庭随访。家庭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及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结论家庭随访能明显提高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或改善患者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