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目的调查福州社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高骨折风险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分析骨质疏松症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3月,应用FRAX中文版子模块筛选出191名DO高骨折风险患者,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OKT)、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OSES)和自行设计的健康行为问卷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知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每题平均得分为(0.44±0.16)分,钙知识维度得分最高,危险因素维度得分最低,性别、学历是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男性的OKT得分高于女性,学历越高,OKT得分越高。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29.13±26.07)分,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低于食钙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平均分为(31.74±6.88)分,摄钙健康行为维度得分最低。结论女性、低学历患者是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强化危险因素教育,提高"治未病"的意识和行为,提供多样化的运动方案和摄钙来源,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问卷调查及骨密度测定.了解该群体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认知度,为门诊就诊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教育、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愿参与,发放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门诊部,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 被调查者中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度为25.9%,坚持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者比例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否服用钙剂、脆性骨折史对骨密度均有明显影响,骨密度下降发生率与女性、高龄、低体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与曾经服用钙剂呈负相关.总体人群骨量下降及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共65.3%.结论 北京地区门诊就诊的中老年人群骨密度下降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率低.年龄>60岁、女性和体重过轻的人群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人群.医务工作者应重视这个群体,选择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路径式健康教育对骨质疏松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骨质疏松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路径健康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对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内容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得分、健康信念总得分、健康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患者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能够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知信行,有效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防止骨质疏松性骨折,进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骨质疏松筛查确诊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男性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进行健康信念和自我效能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随访1年考察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量表评分、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健康调查量表评分、骨密度变化。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6和25例患者完成随访。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健康信念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组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 01);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骨密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干预组无骨折发生,对照组发生1例(3. 8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和自我效能理论教育可以提高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指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5月~2012年 5 月在我院住院的203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骨折分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组和老年骨质疏松症无骨折组,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收集符合条件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骨密度是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的保护因素,而年龄、低钙饮食、跌倒、脆性骨折史及骨折家族史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从饮食、体育锻炼及药物等多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13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抗骨质疏松规范治疗1年前后的对比,明确骨质疏松症早期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 以我院2011 -2012年间门诊诊治的有完整记录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对治疗前后每位患者的临床症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双能X线吸取测量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 )]、骨折发生率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 85例 (65%)患者首诊时伴随有腰酸背痛腿抽筋等症状,治疗3个月后明显好转,1年后仅少数人遗留轻度的腰酸背疼,与治疗前差异显著;不论是骨密度绝对值还是T值,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132例患者在1年的治疗期间仅有2例发生新发骨折,占所有患者的1. 51%。结论 正规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不仅可以快速显著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提高骨密度,并能预防骨折、降低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脉冲电磁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唐山市某三甲医院诊断为骨质疏松并自愿参与调查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08例(男18例,女90例)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治疗+教育组,两组患者均接受60次脉冲电磁场治疗,每次40min,对治疗+教育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为期6个月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有关骨质疏松行为的改变及女性患者各年龄组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后,治疗+教育组患者的相关健康行为改善优于单纯治疗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膳食中谷类、蔬菜、水果、蛋类、奶类、豆类的摄入量,治疗+教育组患者中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推荐摄入量的人数比例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3治疗后,治疗+教育组患者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钙、锌、镁、膳食纤维摄入量均优于单纯治疗组(P0.05)。4两组女性患者在治疗后,各年龄组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其中,治疗+教育组50~、60~年龄组女性患者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高于单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教育组女性患者各年龄组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的增加幅度均高于单纯治疗组(P0.05)。结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相关健康行为,改善患者自身营养状况,提高脉冲电磁场治疗的效果,增加骨密度,尤其是能明显提高女性患者50~、60~年龄组的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住院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全程健康管理,从而探索最佳的骨质疏松骨折健康管理。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的年龄在50岁~75岁的骨质疏松骨折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同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干预后,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干预前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相关行为均明显改善,依从性提高;各部位骨密度均高于干预前;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干预前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结论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进行全程的健康管理,促进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骨质疏松再骨折发生,从而为防治骨质疏松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中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一组40-50岁伴有腰背疼痛的围绝经期女性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检测,以确定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同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生活饮食习惯,有无骨折史及相关慢性疾病史.结果 被调查229名门诊受检者中,T值<-1者共计137例,占总人数的59.83%;其中,骨量减少(-1 >T> -2.5)者68例,占总人数的29.69%,骨质疏松症(T≤-2.5)者69例,占总人数的30.13%.在本组围绝经期存在骨质疏松改变的人群中,普遍缺乏预防骨质疏松相关健康保健常识,但所有患者否认有脆性骨折史.结论 在重庆地区,处于围绝经期伴有腰背疼痛不适的女性患者,经DXA骨密度检测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患者检出率较高(超过50%),处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低风险阶段.早期确诊围绝经期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早期预防绝经后可能发生的骨质疏松症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健康威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教育在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住院教育,教育内容包括骨质疏松症一般知识、饮食、运动、日照、药物服用方法、防跌倒。对照组出院后将住院教育内容打印发给患者,观察组住院时建立微信群,出院后通过微信进行互动实施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分别在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知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后较对照组在骨质疏松知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教育应用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对骨质疏松症的知识水平,降低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确保了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出院后健康教育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