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OX-2和VEGF表达活性与鼻咽低分化鳞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56例鼻咽低分化鳞癌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法检测其COX-2和VEGF蛋白表达活性。本组患者中,伴有颈淋巴结转移(N+)者44例,不伴颈淋巴结转移(N-)者12例。结果颈淋巴结转移组鼻咽原发灶组织标本COX-2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1%和70.5%,不伴颈淋巴结转移组相应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50.0%和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组织COX-2和VEGF的活性表达相关性为r=0.372,P〈0.005。结论COX-2和VEGF表达活性与鼻咽低分化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辨证分型与其原发灶癌组织中预后相关性基因活性表达的关系及其对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60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检测其鼻咽活检标本nm23-H1、VEGF(vo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活性,并于治疗后随访5年,分析其预后相关性.结果辨证分型结果,气阴两虚型患者30例(50.0%),气血凝结型18例(30.0%),火毒困结型12例(20.0%).气阴两虚型组鼻咽活检标本的nm23基因表达阳性率50.0%,VEGF基因表达阳性率70.0%,分别明显低于或高于其他两组(P<0.05),且其5年存活率低,累计复发率高.结论初诊鼻咽癌气阴两虚证患者nm23-H1活性表达下调,VEGF活性表达上调,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乏氧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 HIF-1α)、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 ERα)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 MMP-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88例乳头状癌及癌旁组织中HIF-1α、ERα和MMP-9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三者与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组织中HIF-1α、ERα和MMP-9三者阳性率(70.45%,62.5%和84.1%)均高于癌旁组织(P<0.01);PTC组织中HIF-1α、ERα和MMP-9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在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Ⅲ~Ⅳ期病例3者阳性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I~Ⅱ期病例(P<0.05或P<0.01);ERα阳性率在直径>2 cm的病例高于直径≤2 cm者(P<0.05);HIF-1α与ERα、HIF-1α与MMP-9阳性率呈正相关(均为P<0.01);ERα阳性率与MMP-9也呈正相关(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HIF-1α、ERα高表达可能通过MMP-9参与PTC的临床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485-5p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76例鼻咽癌和28例鼻咽部黏膜组织中miR-485-5p的表达,并结合临床信息,统计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miR-485-5p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较鼻咽部黏膜组织显著下降(P<0.05);同时miR-485-5p低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01),而与鼻咽癌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级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本研究表明miR-485-5p为转移相关基因,可能在鼻咽癌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分析鼻咽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及鼻咽癌是否伴有淋巴转移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期选取17例慢性鼻咽炎患者鼻咽部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4%,慢性鼻咽炎组织中nm-23H1阳性率为8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Ⅰ-Ⅱ期组织中阳性率为88.2%,Ⅲ-Ⅳ期组织中阳性率为30.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有淋巴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38.5%、76.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nm23-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酪氨酸激酶B(TrKB)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并比较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分析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经活检确诊为NPC的患者55例及鼻咽炎组织30例中VEGF、TrK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二两者表达差异。根据患者年龄和性别、肿瘤临床分型、原发灶大小、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将病例分组,应用双变量相关Pearson检验分析研究VEGF、TrKB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VEGF蛋白于肿瘤细胞浆及血管内皮细胞浆中均表达,TrKB蛋白阳性表达绝大多数位于细胞浆内。在55例NPC患者中,45例TrKB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1.8%;47例VEGF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5.4%。30例鼻咽炎中,只有3例TrKB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5例VEGF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6.7%。肿瘤组织中TrKB、VEGF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鼻咽炎组织(P<0.05),NPC组织中VEGF与TrKB表达有明显相关性(R=0.716,P<0.01);②VEGF蛋白表达与NPC的临床分期(P=0.002)、肿瘤的直径大小(P=0.009)及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1)明显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远处转移无关(P>0.05)。TrKB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P=0.00)、肿瘤的直径大小(P=0.00)、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6)明显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VEGF、TrKB在NPC组织中表达增加,可能与NPC的发生发展有关。TrKB可能与NPC血管形成有关。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和nm23-H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PA和nm23 H1在60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HPA在鼻咽慢性炎症组织和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和55%(33/60)(P<0.05);nm23 H1在鼻咽慢性炎症组织和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18/20)和53.3%(32/60)(P<0.05)。在鼻咽癌组织中,随着鼻咽癌临床分期和侵袭程度的升级,以及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时,HPA阳性表达逐渐增加,而nm23-H1阳性表达逐渐减少(P<0.05);HPA和nm23-H1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HPA的阳性表达和nm23-H1阴性表达的鼻咽癌患者有较高的侵袭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 375在鼻咽癌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对鼻咽癌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67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和53例慢性鼻咽炎症组织标本,采用qRT PCR检测组织标本和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C666 1及人永生化鼻咽上皮细胞株(NP69)中miR 375的表达水平;分别转染miR 375的模拟物或抑制物,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生物信息学靶基因预测miR 375的靶基因,并经双荧光素酶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靶基因。结果鼻咽癌组织中miR 375表达水平与慢性鼻咽炎症组织相比明显下调(P<0.05);miR 37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有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分化程度及组织类型无关(P>0.05);鼻咽癌细胞与NP69相比较,miR 375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NP69(P<0.05);miR 375过表达后C666 1细胞增殖、迁移显著低于慢性鼻咽炎-模拟物组(P<0.05),Nemo样激酶(Nemo like kinase,NLK)的表达下调。miR 375抑制后CNE1细胞增殖、迁移显著高于慢性鼻咽炎-抑制物组(P<0.05),miR 375对NLK具有直接靶向调控作用。结论miR 375在鼻咽癌中呈低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以及肿瘤大小有关,其可能是通过下调靶基因NLK,从而抑制鼻咽癌的增殖及迁移。  相似文献   

9.
张弓  曾俊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5):372-375,T005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的表达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的意义。方法:选择1991年1月-1995年12月就诊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肿瘤放射化学治疗科,并随诊4年以上的75例鼻咽癌患者,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鼻咽癌活体组织检查标本中VEGF和nm23的表达,分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的复发,转移,生存期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鼻咽癌活体组织检查标本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nm23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54.7%和56.0%,VEGF阳性表达和nm23的阴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发生转移(分别咪P=0.018,P=0.0091)和较短的生存期(分别为P=0.0136,P=0.0207)有相关性,未发现它们与鼻咽癌复发(分别为P=0.1763,P=0.1188),及两者之间(P=0.1643)有相关性,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VEGF和nm23的表达均可作为判断鼻咽癌预后的因素(P=0.0132,P=0.0102),结论:鼻咽癌活体组织检查标本中VEGF和nm23的表达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鼻咽癌组织中的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BV-LMP1)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鼻咽癌发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5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组织EB病毒EBV-LMP1表达情况,以105例鼻咽炎患者作为对照,分析EB病毒EBV-LMP1在不同鼻咽疾病及其在不同鼻咽癌病理类型、性别及年龄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患者EBV-LMP1阳性率为36.05%,而鼻咽炎患者阳性率为14.29%,EBV-LMP1在不同病理类型、性别及年龄的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鼻咽组织EBV-LMP1感染与鼻咽癌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i-67、p53和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我院初诊的鼻咽癌患者9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50例在我院就诊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两组鼻咽组织中Ki-67、p53和VEGF的表达,并探讨三个免疫组化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鼻咽癌组织中Ki-67、p53、VEGF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鼻咽部炎症组(P<0.05)。(2)鼻咽癌组织中Ki-67、p53、VEGF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病理因素没有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型、颈部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3)Ki-67、p53、VEGF三者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Ki-67、p53和VEGF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相关性,三者的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EphrinB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6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及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EphrinB2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36例鼻咽癌组织中EphrinB2与VEGF阳性率分别为63.2%和67.6%,二者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P<0.01);②EphrinB2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与淋巴结转移、脑神经麻痹、颅底侵犯和临床分期相关(P<0.01);③在鼻咽癌组织中EphrinB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EphrinB2和VEGF可能在鼻咽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调控机制,它们有望成为判断鼻咽癌发生、发展、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谷胱甘肽S 转移酶A1(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A1,GSTA1)在鼻咽癌组织与正常鼻咽上皮组织中转录和表达的差异,并探究其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GCBI(gene cloud of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在线分析平台分析鼻咽癌表达谱芯片数据(GSE12452,GSE64634),探索GSTA1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与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差异;分别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验证和检测GSTA1在鼻咽癌组织和正常鼻咽上皮中转录和表达差异;通过人类肿瘤基因组(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数据库,分析GSTA1的转录水平与头颈肿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 结果GSTA1基因在鼻咽癌中转录和表达均显著下调,且GSTA1的mRNA水平在头颈肿瘤不同分期有显著差异。 结论GSTA1转录和表达下调是鼻咽癌的分子特征,提示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代谢参与鼻咽癌的发生和演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α-烯醇化酶(ENO1)在鼻咽癌中的表达状态,探讨其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20 例鼻咽癌初治患者癌组织中ENO1表达.结果:鼻咽癌组织中ENO1蛋白高表达率为60.0%(72/120),鼻咽黏膜炎性组织为27.5%(11/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 、T2、T3期患者ENO1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T4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4,P<0.05).但ENO1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复发和转移无关(P>0.05).结论:ENO1蛋白的高表达可能涉及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VEGF、EGFR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浸润和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38例鼻咽癌和43例鼻咽炎症黏膜组织中VEGF、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VEGF、EGFR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鼻咽炎症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VEGF、EGFR蛋白表达与鼻咽癌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VEGF、EGFR蛋白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有关,即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中VEGF、EGFR表达率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VEGF、EGFR蛋白表达与鼻咽癌浸润、转移有关,检测VEGF、EGFR蛋白可为了解鼻咽癌生物学特性及判断其预后提供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低分化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与Survivin和Caspase-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6例低分化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及20例鼻咽黏膜组织的COX-2和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鼻咽癌标本中COX-2的表达阳性率为76.8%,鼻咽黏膜表达阳性率为15.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癌中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COX-2和Caspase-3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COX-2在低分化鼻咽癌致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凋亡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Survivin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鼻咽癌组织和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PD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PDK1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其对鼻咽癌患者预后关系。结果PDK1在鼻咽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5%(32/52),而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为阳性表达率为35.0%(7/20),不同组织PDK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8,P〈0.05)。PDK1蛋白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颅神经侵犯以及T分级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等无显著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PDK1蛋白阳性表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个月,阴性表达组为58个月。结论 PDK1基因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和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PDK1阳性表达可作为鼻咽癌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COX-2(cyclooxygenase-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IHC)和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检测47例鼻咽癌组织(其中用IHC33例,Western Blot14例)及24例鼻咽部炎症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COX-2蛋白在鼻咽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1.8%(27/33),在鼻咽炎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25%(3/12),两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两种组织中COX-2蛋白表达的相对值分别为1.258±0.034和0.487±0.076,在鼻咽癌组表达显著增高(P=0.000)。结论 COX-2蛋白的高度表达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望成为鼻咽癌化疗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