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T2DM)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92例确诊为T2DM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皮下注射给药方式治疗,每日三餐前注射给药;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射给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糖代谢指标(FBG、P...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住院T2DM患者100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0例为病例组。不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0例为对照组。入选患者均进行吸烟情况的调查。收缩压,舒张压的测量,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百分比(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进行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病例组FPG、HbAlc%,TG,TC,LDL—C,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吸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好的血糖控制,调脂,降压,戒烟等干预将会有效延缓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出现。  相似文献   

4.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BU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动脉粥样硬化(AS)组和非AS组,同期选择我院健康体检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测定BUA水平,并分析BUA与IMT、BMI、血糖血脂血压、HOMA-IR等相关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 AS组、非AS组BUA水平均高于NC组(P<0.01);AS组BUA水平显著高于非AS组(P<0.01)。2型糖尿病患者BUA与WHR、BMI、IMT、FBG、HOMA-IR和HbA1c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1或<0.05)。HOMA-IR、BMI和IMT为影响T2DM患者BUA的独立相关因素。HOMA-IR和BUA是影响T2DM患者颈动脉IMT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BUA与T2DM患者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可能在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影响因素。方法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观察颈动脉有无斑块,分成A组(无颈动脉斑块)及B组(有颈动脉斑块),记录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与结论年龄、糖尿病病程、FPG、HbA1C是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张娉 《医药论坛杂志》2011,(21):176-177
目的讨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日本阿洛卡10彩超探测200例确诊2型糖尿病中颈动脉硬化的阳性率。用HITACHI-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紊乱情况。结果显示200例2型糖尿病中95%患有颈动脉病变。其中6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其余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讨论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硬化的发病率与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病程有关,更与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密切相关。要想控制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必须对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高患者进行及时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白细胞的关系。方法用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112例患者颈动脉斑块,并将其分组。检测各组患者血白细胞水平。结果稳定斑块组与无斑块组比较,血白细胞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比较,血白细胞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稳定斑块患者血血白细胞增高,血白细胞与斑块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将288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照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A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 B组),对两组患者进行BMI、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患者ALT(55.12±9.13)mmol/L、BMI(28.48±4.69)kg/m2、HbA1c(8.57±1.69)mmol/L、FPG(9.36±2.24)mmol/L、TG(2.12±0.38)mmol/L、TC(5.56±1.25)mmol/L、AST(25.34±5.23)mmol/L,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36.22±8.76)mmol/L、(23.96±3.73)kg/m2、(7.62±1.28)mmol/L、(8.67±1.98)mmol/L、(1.23±0.17)mmol/L、(4.31±1.09)mmol/L、(21.19±4.71)mmol/L(t=17.564、8.726、5.163、2.694、8.788、6.894,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与BMI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132,P<0.01),与AST呈显著负相关(r=-0.091,P<0.01)。结论 ALT水平的高低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指标,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浓度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86例T2DM患者,测定血清HGF浓度,同时应用B超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形成.根据是否合并IMT增厚或斑块,T2DM患者分为颈动脉病变组46例,非颈动脉病变组40例,并比较两组间血清HGF浓度.颈动脉IMT、HGF与各指标间关系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T2DM合并颈动脉病变组血清HGF浓度与T2DM未合并颈动脉病变组比较显著上升(P<0.05);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SBp)与IMT正相关(r=0.51,r=0.36,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HGF与IMT独立正相关(β=0.32,P<0.05).结论 血清HGF浓度可能是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一个新的标记物,及早检测血清HGF浓度,可以预测T2DM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脂质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脂质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根据其是否患有高血压分为T2DM组和T2DM+HBp组,每组患者随机抽取60例,同时抽取健康体检的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检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血脂(TC、TG、HDL-C及LDL-C)、Lpa、ApoA-Ⅰ、ApoB、Hcy水平及IMT、斑块Crouse积分、斑块的检出率.其中FPG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TC、TG、HDL-C及LDL-C检测采用双试剂酶法,Lpa、ApoA-Ⅰ及ApoB检测采用双试剂免疫比浊法,Hcy水平检测采用速率法.分析FPG、血脂、Lpa、ApoA-Ⅰ、ApoB及Hcy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TC、TG、LDL-C、Lpa、ApoB、IMT、斑块Crouse积分、斑块的检出率3组比较,对照组、T2DM组和T2DM+HBp组水平均依次升高,且组间两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PG水平比较,T2DM组和T2DM+HBp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DM组和T2DM+HBp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和T2DM+HBp组HDL-C及ApoA-Ⅰ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2DM组和T2DM+HBp组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T与FPG、TC、TG、LDL-C、Lpa、ApoB及Hcy水平呈正相关(r=2.332、3.412、3.571、3.274、3.841、3.466、4.872,P<0.05),与HDL-C及ApoA-Ⅰ水平负相关(r=-0.561,-0.759,P<0.05).结论 T2DM伴高血压患者患有更高的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空腹血糖、脂质及血清Hcy水平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监控血清Hcy及IMT水平并早期干预对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T2DM患者220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双侧颈动脉正常者为正常组(共118例),颈动脉有粥样硬化者为硬化组(共102例),检测血常规、血脂、血糖等,计算PLR,比较两组患者PLR、血脂、血糖等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PL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硬化组患者年龄、收缩压、血小板计数(PLT)、PL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均高于正常组,而淋巴细胞计数(LC)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CIMT与年龄、收缩压、PLR、LDL-C、TC、FBG和HbA1c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CIMT与PLR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校正部分危险因素如年龄、血糖、血脂等后,PLR仍然是老年T2DM患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发现,PLR的曲线下面积为0.793,其截断值取100.12时,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敏感度为79.80%,特异度为65.10%。结论 PLR是老年T2DM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颈动脉改变的超声特征。方法对48例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Ⅰ组),另随机安排45例患有2型糖尿病但不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做对照组(Ⅱ组),检测两组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情况、IMT、PSV、EDV及RI。结果Ⅰ组颈动脉IMT增厚者为39例,占81%,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56%,Ⅱ组IMT增厚者为25例,占56%,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37%,Ⅰ组较Ⅱ组IMT增厚人数及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而PSV、EDV及R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颈动脉结构变化较不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明显,提示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越高该类患者罹患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越大,利用超声行颈动脉检查,对其心脑血管等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9月~2009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8名,按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程度分为0级组、1级组、2级组、3级组,测定其血清胆红素水平,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的斑块分组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斑块3级组〈2级组〈1级组〈0级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可能与低血清胆红素有关,血清胆红素可作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而血清胆红素与糖化血红蛋白二者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104例合并颈动脉硬化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前及干预3个月和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超声多普勒检查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管腔内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数量和类型.结果 罗格列酮干预3个月能显著降低TG水平(P<0.05),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HDL-C水平升高(P<0.05).罗格列酮干预6个月颈动脉IMT减少、管腔内径增大、AS斑块的数量减少和类型改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罗格列酮能改善合并颈动脉硬化的T2DM患者的血脂谱,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AS斑块的发生和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80例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干预措施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 B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质量评分(ADL)评分、运动评估量表(M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FPG、HbA1C、2h BG、NIHSS评分、ADL评分、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PG、HbA1C、2h BG、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ADL评分、MA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干预后FPG、HbA1C、2hBG、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ADL评分、M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茗茗  冯斌  吴梦娇  杜宣  施毕旻 《安徽医药》2023,27(10):1970-1975
目的探讨 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肌腱蛋白 C(TN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 2021年 3月至 2021年 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 155例 T2DM病人。收集其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TNC水平。根据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CIMT)将病人分为正常组( 35例)、内膜增厚组( 48例)和斑块形成组( 72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对 T2DM病人 CIMT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 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 TNC与其他临床参数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T2DM人群中血清 TNC对 CAS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病人血清 TNC水平比较,斑块形成组 137.20(119.11,150.36)ng/L高于内膜增厚组 121.64(101.18,141.75)ng/L和正常组 110.63(84.59,125.38)ng/L,内膜增厚组高于正常组( P<0.001)。 CIMT随着血清 TNC升高而增加(趋势 P<0.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TNC是 T2DM病人 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 T2DM病人血清 TNC水平和身体质量指数、腰围呈正相关; ROC曲线分析显示, TNC是预测 CAS发生的良好指标。当 TNC取最佳截断值 125.38 ng/L,灵敏度为 77%,特异度为 59%。结论血清 TNC水平升高是 T2DM病人 C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成为预测 T2DM病人 CAS风险的潜在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路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路径组实施系统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出院3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和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呵以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