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估FRAX■工具对江苏镇江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70例江苏镇江地区中老年人群进行分组性研究,应用FRAX■工具计算未来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sis fracture,PMOF)和髋部骨折的概率(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PHF),分析年龄、体质量指数、有无骨质疏松性骨折史以及不同骨量对FRAX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10年内PMOF和PHF同步增加;随着体重指数的增加,10年内PMOF和PHF同步下降;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的人群10年内PMOF和PHF明显增加;随着骨量下降,10年内PMOF和PHF逐渐增加;不同骨量受人群在不同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组中的分布不同。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高风险人群中,骨质疏松者占78.1%,低骨量者占20.7%,正常骨量者占1.3%。结论FRAX■工具可用于江苏镇江地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骨折风险的评估。FRAX■工具可能低估了低骨量人群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该工具对中老年低骨量人群的预测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WHO发布的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的适用性,预测本地区不同性别组中老年人群的骨折风险,讨论联合股骨颈BMD及既往骨折病史对于FRAX的影响。材料和方法对1383例南京地区中老年人群进行分组性研究。输入相关资料及FRAX工具中所包含的危险因素,计算10年内髋部骨折及全身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概率,比较骨折既往病史人群及髋部BMD对FRAX预测结果影响。结果南京地区女性中老年人群未来10年内骨折风险远高于同年龄组男性;伴随年龄增大,髋部及全身骨折风险概率均同步增高;有既往骨折史的老年人群10年内再发骨折风险远高于无骨折史人群。除外既往骨折史,联合或不联合BMD后预测髋部及全身骨折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FRAX工具可以对南京中老年人群骨折风险做出有效评估,联合髋部BMD值后获取的FRAX预测在既往骨折或未骨折患者中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国内已发表使用FRAX工具进行骨折风险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寻找更适合国人的FRAX评估骨折风险的国内阈值。方法 检索2021年4月以前的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主题词为“FRAX”,检索筛选出有具体FRAX计算结果、样本量≥30例和以国人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由2名评价者单独进行资料提取,做出文献质量评价后,摘录文中相关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216篇相关文献,其中19篇文献符合标准,包括20508例次数据,其中男性11632例,女性8876例。将男女的结果分开统计计算,使用FRAX工具评估10年全身多部位骨折发生概率(PMOF),其中女性为(4.01±1.57)%,男性为(2.94±1.91)%,使用FRAX工具评估10年内髋部骨折风险概率(PHF),其中女性为(1.25±0.68)%,男性为(1.09±0.75)%,男女在10年内PMOF及PHF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内FRAX工具估算10年PMOF和PHF与国外指南存在差异,PMOF推荐男性参考3%、女性参考4%;PHF推荐男性参考1%,女性参考1.25%。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不同部位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代入FRAX工具后对于北京地区中老年人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北京地区9 726例中老年人群的相关资料,应用FRAX~?中国模式分别代入髋部BMD及腰椎BMD时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的概率,评估FRAX~?在中老年人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1)应用FRAX~?分别代入髋部BMD及腰椎BMD后计算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并行配对样本秩和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代入髋部BMD后,男性及女性人群随年龄增大,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均增加。代入腰椎BMD后,女性人群随着年龄增大,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均增加,但男性人群上述骨折概率并不伴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3)总人群中合并既往骨折史的骨折风险高于无既往骨折史人群。结论髋部BMD及腰椎BMD代入FRAX后均能较好地预测未来10年骨折的风险概率;对于男性病例,应用FRAX时更推荐代入髋部BMD预测未来10年骨折的风险概率;FRAX~?对中老年人骨折风险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FRAX)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治疗的90例SLE患者以及60例正常体检人员,分别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比较两组骨密度差异;采用FRAX评估SLE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及其他组织结构损坏,造成骨脆性以及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FRAX评分是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简易诊断工具,可用于计算10年发生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概率。目前FRAX评分的应用才刚刚起步,评价标准还不完善,使用过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长远来看,FRAX评分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将会成为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力工具。本文将近年来FRAX评分的应用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在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管理、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新思路、新视角。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FRAX骨折风险预测工具在新疆地区人群的适用性研究,并且探讨有、无股骨颈骨密度(BMD)及不同民族对FRAX预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03例(汉族63例,维吾尔族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入选患者FRAX预测工具中所包含的各危险因素资料,将包括股骨颈BMD等数值输入FRAX工具,计算10年内主要部位(包括髋部、脊柱、肱骨及腕部)及髋部骨折的概率进行分析,并且对不同民族及有、无股骨颈BMD情况下FRAX预测值进行比较。结果 103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未使用BMD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0.9%~14%,髋部骨折概率0%~5.2%;使用BMD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1.2%~26%,髋部骨折概率0%~17%,使用BMD计算的骨折概率与未使用BMD计算的骨折概率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汉族未来10年主要骨折部位概率1%~26%,髋部骨折概率0%~17%;维吾尔族未来10年主要骨折部位概率0.9%~7%,髋部骨折概率0%~3.4%,汉族与维吾尔族主要部位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FRAX可用于新疆地区人群的骨折风险预测,无BMD情况下的FRAX预测结果同样可靠,维吾尔族人群使用FRAX骨折风险预测的精确性可能低于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8.
刘素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6,(11):1488-1490, 1495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简单易行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及时干预,大大降低其危害。国外有关FRAX应用研究逐渐精细和深入,有关FRAX在不同疾病患者中的适用性,及结合、不结合股骨颈BMD对FRAX预测结果影响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FRAX在国外类风湿关节炎、绝经后女性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FRAX在不同病种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及护士积极采取防治及护理措施提供决策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行DXA检查的藏族、汉族患者同时行FRAX骨折风险预测评估,比较DXA检查提示骨质疏松检出率及FRAX评估提示高骨折风险率在藏汉两族患者间检出的差异;探讨FRAX骨折风险预测工具应用于藏族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10月到我院骨密度室行DXA检查的患者252例(藏族128例,汉族124例),对上述患者进行FRAX评估,估算其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风险、髋部骨折风险(使用中国香港测评系统, https://www.sheffield.ac.uk/FRAX/)。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以中位数和四分间距位表示。组间比较独立样本t检验;诊断能力的评价指标用敏感性、特异性、Youden index表示。结果藏族患者平均DXA T/Z值水平高于汉族,但二者髋部骨折风险、主要部位骨折风险均无明显区别。藏族患者FRAX未来10年髋部主要骨折风险≥3%为治疗阈值时Youden index=0.4465。以主要部位骨折概率≥20%作为诊断标准时在藏族患者中敏感性为16.67%,在汉族患者中敏感性为12.5%,以髋部骨折风险概率≥3%,在藏族患者中敏感性为55.56%,在汉族患者中敏感性为37.5%。FRAX在评估藏族、汉族患者髋部及主要骨折部位骨折风险时,以主要部位骨折概率≥20%作为诊断标准,在藏、汉两族患者中特异性均为100%。以髋部骨折风险概率≥3%,在藏族患者中特异性为89.09%,在汉族患者中特异性为92%。结论 FRAX对于藏族患者骨折风险有较好的评估效能,使用未来10年髋部主要骨折风险≥3%为治疗阈值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在部分贫困藏区,当临床医生通过FRAX评估出高骨折风险(FRAX-M≥20%,FRAX-H≥3%)时,建议积极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进行及时诊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FRAX模型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明确FRAX模型评估中国大陆老年2型糖尿病亚群的骨折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267例,对照组(非糖尿病患者)359例,进行调查问卷、骨密度测量、FRAX分值计算.应用二分类变量回归方法分析FRAX高骨折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2型糖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FRAX对比女性前臂骨密度和股骨颈骨密度进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预测。方法对行骨密度检查的女性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行前臂骨密度检查10 519例,行股骨颈骨密度检查1 280例。根据FRAX指定的危险因子,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既往骨折史、父母髋部骨折史、吸烟史、饮酒史、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史、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史、前臂和股骨颈的骨密度值或T值。以每10岁年龄段分组,分别运用前臂骨密度T值及股骨颈骨密度计算FRAX评分。应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两组间计量数据比较使用t检验,不符合t检验条件时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臂骨密度低于股骨颈骨密度。40~50岁组骨密度T值前臂要高于股骨颈,60~80岁组骨密度T值前臂低于股骨颈,除80岁组外,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前臂骨质疏松检出率低于股骨颈骨质疏松检出率;50~80岁组前臂骨质疏松检出率较高(P0.05)。40~50岁组预测主要部位骨折风险前臂要低于股骨颈;70岁组预测主要部位骨折风险系数前臂要高于股骨颈(P0.05)。40~50岁组预测髋部骨折风险前臂低于股骨颈;70岁组预测髋部骨折风险系数前臂高于股骨颈(P0.05)。结论前臂骨密度可以用于FRAX进行骨折风险的预测,但各年龄段的评估概率会与股骨颈有一定差距,还需进行深入细致更准确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评价乳腺癌术后患者骨折风险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过手术治疗的Ⅰ期至Ⅲ期乳腺癌女性181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181例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匹配的非乳腺癌女性作为对照组,收集个人基本信息、骨折风险因素、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治疗方式等资料,比较不同组间的骨折风险,并进行骨折风险与临床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1)乳腺癌术后患者10年内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probability of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PMOF)和10年内髋部骨折概率(probability of hip fracture,PHF)较对照组无显著增加(P=0.570、0.582);(2)PMOF在芳香化酶抑制剂组最高,他莫昔芬组最低(P<0.05)。芳香化酶抑制剂组的PHF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和他莫昔芬组(P<0.05);(3)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股骨颈BMD、骨折史、父母髋部骨折史和激素应用史对PMOF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股骨颈BMD、骨折史对PHF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RAX工具评估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骨折风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应用FRAX骨折风险评估系统联合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探讨FRAX联合不同部位骨密度后分析10年内发生全身骨折风险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488例分别接受DXA桡骨远端、股骨颈检查的体检人群,将桡骨远端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分别输入FRAX骨折风险评估系统,分析比较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未来10年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性别的变化趋势,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 FRAX联合Hologic法股骨颈骨密度及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所得到的未来10年骨折风险概率均整体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其中Hologic股骨颈骨密度法女性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变化最为明显,且持续增加;60岁以后Hologic股骨颈骨密度法男性及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法女性随年龄增加幅度较缓慢;60岁以后男性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法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增长轻度下降;两种方法骨折风险概率的增加幅度男性均小于女性,不论性别、年龄,骨折风险概率均值T指数桡骨远端骨密度法均小于Hologic股骨颈骨密度法。结论 FRAX分别联合桡骨远端骨密度及股骨颈骨密度评估未来10年骨折风险概率随年龄、性别变化趋势相仿,但采用桡骨远端骨密度的方法可能导致未来10年内骨折风险概率的低估,故不推荐采用,但测量桡骨远端骨密度的方法较股骨颈骨密度更加方便、快捷,故在日常工作中可作为对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杨华  栗敏  郭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11):1526-1532, 1541
目的探讨北京南郊地区中老年人FRAX评估未来10年全身骨折风险PMOF、骨密度BMD、骨代谢相关指标指标25(OH)D3、PTH、N-MID等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之间的差异及变化趋势,研究PMOF、骨密度与各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DXA桡骨远端骨密度(BMD)检查的体检人群1133例,代入FRAX骨折风险评估工具计算全身主要部位骨折概率(PMOF),收集相应骨代谢生化指标:25-羟维生素D3[25(OH)D_3],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甲状旁腺素(PTH)、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分析比较各指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比较各年龄组各指标性别间差异;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中各指标在不同体质指数之间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别分析未来10年骨折风险概率(PMOF)、BMD与各因素、各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回归关系。结果非优势手臂桡骨远端1/3处骨密度BMD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组男性BMD值均大于女性,PMOF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各年龄组男性PMOF均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25(OH)D_3水平男性均大于女性,50岁以上年龄组N-MID男性均小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BMD与年龄、N-MID呈负相关,与BMI为正相关,男性大于女性;PMOF与BMD、年龄呈负相关,与BMI、N-MID呈正相关,男性小于女性;在不同性别、各年龄组中BMI正常组的PMOF最低,超重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生化指标与BMD、PMOF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 BMD、PMOF与性别、年龄、BMI、骨钙素均相关,其中女性OF的风险均高于男性;BMD随年龄增长而降低,骨折风险增加;BMD与BMI呈正相关,但PMOF表现为超重人群骨折风险最高,故超重亦是使骨折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随血清骨钙素增高,BMD降低,骨折风险增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组织的新陈代谢情况。关注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预判骨密度及PMOF水平,对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的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和早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RAX骨折风险预测工具评价呼和浩特蒙古族与汉族人群的骨折风险性的临床应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检查者435例(蒙古族56例,汉族379例),收集FRAX风险评估工具所需各项危险因素,输入FRAX中国版,计算10年内主要部位(包括髋部、脊柱、肱骨近端及腕部)及髋部骨折的概率,比较不同民族FRAX预测值。结果354例女性研究对象中,蒙古族女性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1.1%~20.5%,髋部骨折概率0%~13%,汉族女性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1.1%~28.8%,髋部骨折概率0%~27%。81例男性研究对象中,蒙古族男性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1.2%~7.3%,髋部骨折概率0%~4%,汉族男性未来10年主要部位骨折概率1.1%~17.7%,髋部骨折概率0%~6.8%。蒙古族与汉族主要部位骨折及髋部骨折概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然而蒙古族人群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显著高于汉族人群(P0.05)。结论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人群未来10年髋部骨折与主要部位骨折风险性与汉族人群未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diabetes is a risk factor for incident hip or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dependent of the WHO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FRAX). Men and women with diabetes (n = 3518) and nondiabetics (n = 36,085) aged ≥50 years at the time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testing (1990 to 2007) were identified in a large clinical database from Manitoba, Canada. FRAX probabilities were calculated, and fracture outcomes to 2008 were established via linkage with a population-based data repository. Multivariabl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if diabete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ident hip fractures or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s after controlling for FRAX risk factors. Mean 10-year probabilities of fracture were similar between groups for major fractures (diabetic 11.1 ± 7.2 versus nondiabetic 10.9 ± 7.3, p = 0.116) and hip fractures (diabetic 2.9 ± 4.4 versus nondiabetic 2.8 ± 4.4, p = 0.400). Diabetes wa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ubsequent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 (hazard ratio [HR] = 1.6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42-1.83) after controlling for age, sex, medication use, and FRAX risk factors including BMD. Similar results were seen after adjusting for FRAX probability directly (HR = 1.59, 95% CI 1.40-1.79). Diabetes was also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risk for hip fractures (p < 0.001). Higher mortality from diabetes attenuated but did not eliminate the excess fracture risk. FRAX underestimated observed major osteoporotic and hip fracture risk in diabetics (adjusted for competing mortality) but demonstrated good concordance with observed fractures for nondiabetics. We conclude that diabetes confers an increased risk of fracture that is independent of FRAX derived with BMD. This suggests that diabetes might be considered for inclusion in future iterations of FRA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