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自制通便膏穴位敷贴治疗气血亏虚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2例气血亏虚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给予通便膏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口服。对比两组疗程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自制通便膏穴位贴敷治疗气血亏虚型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性收缩,缓解疼痛,促进肠蠕动,以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排便。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且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为年轻女性,尤其是未婚未育女性的常见病[1]。该病为妇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约有59.55%的青春期女性患有此病[2]。笔者采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血亏虚型原发性痛经34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5月—2014年6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气血亏虚型原发性痛经患者34例,年龄15~36岁,平均(23.32±5.62)岁;病程1~21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阴亏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肾阴亏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联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归丸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加减并辅助西药联合降压治疗肾阴亏虚型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组和针刺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中药组给予少腹逐瘀颗粒口服治疗;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患者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药组、针刺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76.67%、78.33%,治疗组与中药组、针刺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痛经症状、疼痛程度、中医症候积分方面与中药组、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氏蒸脐法配合耳穴贴压能够有效地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痛经症状、中医症候,临床疗效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虚辨证原发性高血压循证治疗5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虚辨证分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辨证,将53例高血压分为脾虚痰湿型、气血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进行循证治疗,观察治疗情况。结果: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1.1%,症状疗效有效率为92.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除常见的(肝肾)阴虚型外,尚有脾虚、气血亏虚证型.只要辨证准确,不必顾忌使用补益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与常规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气血亏虚型眩晕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用针刺及物理疗法,对照组用常规西医疗法。结果:十治疗组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和副作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针刺联合物理疗法治疗气血亏虚型眩晕可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和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并配合针刺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用70例门诊确诊为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并针刺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治疗;对照组选安宫黄体酮片口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结论:针药并用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4-6+12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肝肾亏虚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2~1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肾亏虚型腰腿痛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推拿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治疗组疼痛评分为(5.88±1.36)分,对照组为(5.75±0.89)分;治疗后治疗组下降为(2.25±0.71)分,对照组下降为(3.25±0.89)分,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2.5%,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能有效降低肝肾亏虚型腰腿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且临床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中药穴位贴敷及辨证护理进行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采用辨证取穴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106例,并与对照组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98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23%,对照组79.59%,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P〈0.05)。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及辨证护理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且疗效优于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尤其适于气血瘀滞及寒湿凝滞之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10.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服血府逐瘀汤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入选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给予血瘀逐瘀汤中药汤剂口服,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口服。结果:从中医症状积分上比较,试验组中医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血瘀逐瘀汤口服配合针刺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疗效确切,证候效果较单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治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病的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74例。治疗组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汤药结合针刺和艾灸特定腧穴治疗,对照组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疗效。结果: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汤药结合针刺和艾灸特定腧穴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总有效率为85.13%,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独活寄生汤加减汤药结合针刺和艾灸特定腧穴治疗肝肾亏虚型膝痹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氟合剂穴位注射配伍中药药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组,Ⅰ组采用小剂量芬氟合剂穴位注射(次髎穴)治疗,Ⅱ组单用中药药贴;Ⅲ组采用穴位注射配伍中药药贴治疗,均于月经来潮前1d用药至月经d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记录治疗副反应。结果:3种方法对轻、中度痛经患者均有明显效果,对于重度痛经患者Ⅰ、Ⅲ效果显著优于Ⅱ组(P<0.01),且副反应轻微;治疗结束转经后Ⅱ、Ⅲ组治疗效果优于Ⅰ组(P<0.05)。结论:小剂量芬氟合剂穴位注射配伍中药药贴可以有效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效果优于中药贴剂;使用中药贴剂治疗痛经远期效果优于穴位注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痹祺胶囊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原发性膝关节炎患者124例,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肝肾亏虚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痹祺胶囊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肿胀、压痛及功能障碍评分,以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94%比74.19%,P<0.05),疼痛、肿胀、压痛及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使用痹祺胶囊可有效改善肝肾亏虚型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穴位注线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IL-1、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穴位注线联合基础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套管针"假针刺"联合基础治疗的方法,如出现不耐受疼痛,两组均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疗程4周。运用NRS评分、洛索洛芬钠片使用率、IL-1和MMP-13的表达对治疗前和治疗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治疗后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洛索洛芬钠片服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方式均可以减少IL-1的表达,但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试验组可以减少MMP-13的表达,对照组对于MMP-13的表达无影响,试验组与对照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经络穴位辨证注线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优于套管针"假针刺"治疗,但对IL-1、MMP-13表达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桂枝四物汤口服配合熏蒸;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丸口服。于治疗前、治疗3个周期后记录痛经症状的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16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20例,痊愈1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结论:桂枝四物汤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补正续骨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10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外用扶他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针刺联合补正续骨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5 d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计算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采用VAS评分评定患者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程度,采用WOMAC骨关节炎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活动度、晨起膝关节僵硬和膝痛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患者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活动度、晨起膝关节僵硬、膝痛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联合补正续骨丸,可以改善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穴位艾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和肾精不足型,并将其回顾性分为穴位艾灸组与对照组。穴位艾灸组(80例)在原有降压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2个月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对照组(80例)仅接受原有降压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的血压并比较其变化。结果艾灸治疗2个月后穴位艾灸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2个月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改变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穴位艾灸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确诊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1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2例),分别接受温经汤口服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缓解程度;检测血清疼痛介质水平及计算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痛经持续时间以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血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催产素(OT)、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明显降低,β-内啡肽(β-EP)明显升高(P 0.05);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素(PGE_2)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经汤联合自制温宫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候,调节血清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痛经症状的缓解情况。方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镇痛药治疗,电针组给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痛经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电针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4.28%,西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电针组临床疗效比西药组好,两组比较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电针组痛经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比口服西医镇痛药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膈下逐瘀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选用膈下逐瘀汤配合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则口服芬必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疼痛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与治疗前相比(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VAS疼痛评分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与治疗前相比(P0.0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1),其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膈下逐瘀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望得到广大同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