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剂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1、2、4和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的PANSS总分及2、4、8周的PANSS阴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8周末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6%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效果确定,尤其是在早期显效和改善阴性症状方面优于利培酮,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背景 炎症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炎类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有着较好的疗效。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VitB12)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 探讨叶酸联合VitB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叶酸、VitB12、同型半胱氨酸(Hcy)、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空白安慰剂,干预组同时每日服用1粒内含2 mg叶酸和400 μg VitB12的胶囊,共治疗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NGF、BDNF、叶酸、VitB12、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GF、BDNF、叶酸、VitB1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干预组显效5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40,P=0.0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VitB12能够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Hcy水平,提高患者血清NGF和BDNF水平来改善患者的PANSS评分,参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宋军平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783-1784
目的:探讨国产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重庆圣华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力复君安)和氯丙嗪(湖南洞庭药业股份公司生产)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分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数字划消测验(CT)、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评定认知功能。结果:两组PANSS分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末齐拉西酮组WCST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CT、WMS-RC测验成绩均显著提高(P〈0.05~0.01);而氯丙嗪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齐拉西酮与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但齐拉西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CBT)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糖脂代谢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住院的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按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CBT)和对照组(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每组30例。治疗24周末,观察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以及PANSS分量表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T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y,BDN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74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两组,每组87例,分别口服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观察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检测血清BDNF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米氮平组治疗第1、2周末均较舍曲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第8周末,米氮平组总有效率为90.8%,舍曲林组为8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两组的性功能障碍、睡眠障碍、体重增加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DNF水平均低于正常值,治疗后两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升高(P0.05),米氮平组治疗第1周末显著高于舍曲林组(P0.05),两组其他时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与舍曲林治疗首发抑郁症效果显著且相当,但米氮平起效更快,不良反应较少;首发抑郁症患者发病期间血清BDNF水平均明显降低,经抗抑郁药物治疗后随着抑郁症状的改善,血清BDNF水平也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清催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组,40例)和对照组(阿立哌唑组,40例),观察8周。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不良反应,同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末检测两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至研究终点,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仅第2周末研究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7.5%、62.5%,疗效相似(P〉0.05)。帕利哌酮组催乳素水平明显升高,阿立哌唑组则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与阿立哌唑相当,但能升高血清催乳素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首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首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40例)和利培酮组(4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of illness,CGI-SI)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adverse reaction symptoms scale,TESS),在治疗基线时及治疗第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①治疗第8周末,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87.5%(35/40),利培酮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②治疗第2周末起,2组PANSS和CGI-SI总分均较基线时下降(P<0.05或0.01);2组间各时点PANSS和CGI-SI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阿立哌唑组、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25%、5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静坐不能、异常泌乳和(或)闭经发生率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首发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培酮治疗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0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男61例、女42例,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6、8周末采用PANSS量表进行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末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和体重,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 <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男女性患者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1);男性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P <0.01);治疗8周末,男性患者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女性患者(P <0.05)。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阳性量表评分、一般精神病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P <0.05,P <0.01)。男(60.6%,37/61)、女(57.1%,24/42)性患者使用利培酮的不良反应均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但男性、女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性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培酮对男、女性精神分类症患者均由治疗效果,且对男性患者的疗效优于女性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9.
唐伟  杨馥银  章金良  潘建设  温娜  陈莉  修梅红 《浙江医学》2016,38(20):1679-1682
目的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及治疗后外周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变化。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用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组(单用药组),每组各60例,进行为期12个月的治疗。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个人和社会功能评分(PSP)量表、用药满意度问卷(MSQ),以评估疗效、安全性、社会功能和用药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和复发率。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BDNF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缓解率为89.4%,高于单用药组的69.6%(P<0.05);复发率为1.8%,低于单用药组的7.1%(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点PANSS和PSP评分改善均优于单用药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水平均显著升高,但是联合组用药BDNF水平升高更多。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不同时点MSQ评分均优于单用药组(均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缓解率,降低复发率,能安全有效地用于精神分裂症的维持治疗,并且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奥氮平治疗,治疗3个月时参考相关标准评估治疗效果并分组(无效组和有效组);治疗前检测所有患者血清BDNF、IL-6水平,统计两组基线资料,重点分析血清BDNF、IL-6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治疗3个月结束时,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治疗有效49例(75.38%),无效16例(24.62%);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前血清BDNF水平低于治疗有效组,血清IL-6水平均高于治疗有效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DNF低表达、IL-6高表达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无效有关(P<0.05)。结论 血清BDNF低表达、IL-6水平高表达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治疗效果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