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基层社区医生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诊治技术需求与了解情况。方法设计了《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诊治问卷》,选择浙江省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为调查对象。结果对20项常用技术表达需要和非常需要的比例较高,其中有7项达到90%以上,有18项达到85%以上,基层社区医生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防治技术“不了解”的占47%-73%,而对痴呆患者的管理技术“不了解”者高达73%。基层社区医生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和相关技术的了解少,但他们对抑郁症和老年期痴呆防治知识有浓厚兴趣,表达出对相关技术的强烈需求。结论基层医务人员作为精神疾病防控、康复的第一线,对相关知识有较强的需求,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把专业知识向基层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2.
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Yan F  Li S  Liu J  Zhang W  Chen C  Liu M  Xu L  Li S  Shao J  Wu H  Wang Y  Liang K  Zhao C  Lei X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5):1025-1028
目的 了解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以1997年北京西城区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患病率调查时的非病例老人作为发病率调查的对象,于1999年进行随访。调查流程和工具及诊断标准均与患病率调查所采用的相同。结果 60岁以上老年期痴呆的年发病率为0.89%,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老年抑郁症的最小年发病率为1.28%,健康状况差组发病率高于健康状况一般组和健康状况较好组。中、重度痴呆发病率与1989年同一地区的调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与10年前相比处于稳定水平。年龄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密切相关,健康状况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相关。老年性痴呆和老年抑郁症可共患。  相似文献   

3.
王雪峰  孔祥俊 《甘肃医药》2014,33(9):699-700
目的:本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旨在探讨抑郁症是否为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其他痴呆)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med和EMBASE,纳入抑郁症和痴呆症之间关系的队列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是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和其他痴呆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RR 1.66,95%CI 1.29,2.14)、(RR 1.89,95%CI 1.19,3.01)和(RR 1.55,95%CI 1.31,2.8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是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和任何痴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余蔚菲  王文伶 《海南医学》2013,24(6):913-914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对抑郁症的认知情况,为医务人员培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从海口市7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3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医务人员中随机选取230名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单位不少于2名,采用综合医院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和自制调查者一般情况表进行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230名医务人员中,77.4%表示关注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有关话题,90.4%表示在工作中遇见过抑郁症患者,36.1%能正确回答我国门诊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24.3%能正确回答躯体疾病可伴发抑郁障碍,对抑郁症的首发治疗时间、用药正确回答率分别为35.2%、22.2%。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关注精神卫生知识和心理卫生话题,且对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所了解,但对抑郁症的专业知识,如在发病率、用药时间、躯体疾病伴发、药物引起等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5.
6.
老年期抑郁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群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日益受到重视。我院针对宁波市颐乐园入住的老年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临床心理普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意大利研究人员Gloria DalForno博士及其同事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出现任何的记忆或其他认知障碍之前具有抑郁症病史的男性其晚年发生痴呆(尤其阿尔茨海默病,AD)的危险性增高;但在妇女中未能观察到这种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9.
对症治疗选用药物时须考虑药物剂量和疗程,因为AD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且已有神经递质系统退行性病变。由于大多数AD患者的行为异常是慢性的,用药超过1~2周会出现蓄积,故开始宜从小剂量,通常为成人剂量的1/4~1/3,必要时应逐渐增加剂量。当AD患者合并抑郁时,应选用无抗胆碱副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氟苯氧丙胺、苯环丙胺、舍曲林等;合并焦虑、攻击性行为可谨慎选用小剂量的强安定药,如氯普噻吨、氯丙嗪等;合并癫痫发作时可选弱安定药,如水合氯醛等。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区老年期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AD)患病率已有较多报道。但患病率受痴呆发病、病程及病人生存率影响,这些因素与社会经济环境密切相关。要准确地对疾病情况进行比较,发病率研究更为合适,更能准确反映老年人群中痴呆发生情况。因此,我们对成都市城乡老年期痴呆发病率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特点、相关因素及其与痴呆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56例作为观察组,对老年卒中患者与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别对患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抑郁状况和认知状态及情感状态,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80例)比较,156例脑卒中患者患轻、中、重度PSD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卒中患者中PSD患者并发痴呆发病率显著高于非PSD患者。结论脑卒中是PSD的发病率的因素,PSD患者更可能并发痴呆。  相似文献   

12.
孙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2999-3000,30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98例已确诊并了解病情的恶性肿瘤病人及90例健康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8.97,P<0.01)。不同文化程度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11,P>0.05)。不同年龄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03,P<0.05)。不同性别恶性肿瘤病人抑郁症的发生率无明显的性别差异(χ2=2.77,P>0.05)。肺癌病人较其他种类的恶性肿瘤病人有更明显的抑郁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8,P<0.05)。结论:恶性肿瘤病人较健康人群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且不同年龄、病种的病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与文化程度无关。在恶性肿瘤的宣教和治疗中不能忽视心理方面的指导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退休军队干部痴呆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状况,为相关对症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退休军队干部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行分阶段的对症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症护理后治疗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生存质量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组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痴呆患者抑郁焦虑的总体患病率较高,有效的对症护理能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4.
老年性痴呆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及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其本在虚,病位在脑,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是多元的,现主要从风、痰、瘀致病特点对本病进行探讨,并进行辨证诊治。  相似文献   

15.
周波  吴爱勤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2):4023-4026
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高,患者常以躯体症状为主诉就诊,非精神专科医生通常对该类患者识别困难、沟通困难,且该类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疗效差、满意度低,给接诊医生带来很大困惑。本文就上述特点总结出焦虑抑郁障碍诊治的10项关键技术,包括问诊技巧、倾听技术、转换话题技术、共情技术、巧用量表辅助诊治、躯体症状的二次归因、符合患者文化背景的诊断名称、用药技巧、快捷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转介。以期为非精神专科医生对焦虑抑郁障碍的诊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居家老年性痴呆患者配偶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其配偶常因照顾痴呆患者产生严重的抑郁焦虑症状。文中研究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配偶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痴呆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照料者的基本资料。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90例痴呆患者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痴呆患者配偶的抑郁自评分为(42.5±10.9)、焦虑自评分为(38.6±11.4),且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常模(P<0.05)。入组的患者配偶有抑郁症状者占52.2%,有焦虑症状者占42.2%,亦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配偶抑郁评分与患者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值(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配偶自我感觉压力值、社会支持利用度有相关性,其中与社会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配偶焦虑评分与配偶自我感觉压力值和客观支持有相关性,其中与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近年来我国痴呆患者数量呈现快速增多趋势,但目前我国痴呆诊治相关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综合医院,远不能满足广大痴呆患者需求。目前仍存在基层医务工作者由于缺乏痴呆识别和诊治经验、不能区分痴呆与正常老化而导致多数痴呆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进而贻误病情、导致患者错过早期治疗的最佳时间等问题。提高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对痴呆的识别和诊治能力、建立基层医务工作者与三甲医院记忆门诊的上下联动机制并进行连续性管理是中国痴呆防控的必要措施。本文主要就我国痴呆流行病学特征、诊治现状及困境、提高痴呆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有效改进措施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抑郁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药物联合针刺治疗。将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联合针刺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并明显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针刺治疗在脑卒中伴抑郁患者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分期辨证及综合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通过既往对血管性痴呆 (VaD)病情及证候的系统观察发现 ,其病情演变存在平台期、波动期和下滑期 ,各期证候特点不同、病情演化趋势不同。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分期辨证、各期采取不同治疗原则的观点 :平台期 ,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调节的作用 ,延缓病程进展 ;波动下滑期 ,采取中医急救措施或中西医结合治疗 ,有效控制和防止阶梯样下滑。VaD又是多因素性疾病 ,涉及生物社会心理范畴 ,控制多种VaD相关危险因素并结合各种康复措施的综合治疗 ,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稳定病情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