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早期跑台训练联合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4周BBB评分、损伤部位水通道蛋白-4(AQP-4)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两种方法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SCI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50只雌性SD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制作大鼠SCI模型,造模成功(40只)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超短波组、跑台组和联合组,每组8只。术后4周,用BBB评分法评价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术后4周取材,SCI部位行GFAP和AQP-4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蛋白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IOD),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假手术组BBB评分为21分。余4组术后1 d的BBB评分为0~1分,随着时间延长,评分逐渐增加,除假手术组外,余4组术后4周的BBB评分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跑台组、联合组大鼠的BBB评分显著较高(P<0.05)。与超短波组同时间点比较,跑台组术后4周[(12.88±3.04)分],联合组术后2周[(10.12±1.13)分]、3周[(12.38±1.19)分]及4周[(14.50±1.31)分]的BBB评分较高(P<0.05)。SCI术后4周,超短波组、跑台组及联合组AQP-4 IOD均较对照组低(P<0.05),联合组AQP-4 IOD较超短波组低(P<0.05)。SCI后4周,超短波组、跑台组、联合组GFAP IOD均较对照组低(P<0.05)。与超短波组比较,联合组GFAP IOD较低(P<0.05)。与跑台组比较,联合组GFAP较低(P<0.05)。 结论 跑台训练、超短波治疗均对大鼠SCI后的运动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减轻损伤部位的AQP-4和GFAP表达有关,且联合应用的疗效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肋间动脉移植骨髓基质细胞(BMSC)对家兔脊髓损伤(SCI)后神经轴突及胶质瘢痕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家兔分为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和BMSC治疗组。采用钳夹法将损伤对照组及BMSC治疗组制成T9 SC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BMSC治疗组和损伤对照组于制模后1周时分别经肋间动脉注射0.5ml BMSC细胞悬液和等量生理盐水。于制模后第1天、第1周、第2周和第4周时分别采用BBB评分评定各组家兔后肢运动功能,于制模后4周时提取各组家兔受损脊髓行HE和Nissl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形态改变;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家兔受损脊髓神经丝蛋白(NF200)和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变化。 结果制模后不同时间点发现假手术组BBB评分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及BMSC治疗组(P<0.05);BMSC治疗组制模后第2周、第4周时BBB评分[分别是(8.38±0.97)分和(14.63±1.77)分]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分别是(6.38±1.07)分和(8.50±0.93)分](P<0.05)。HE染色显示,制模后第4周时假手术组脊髓内未发现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损伤对照组和BMSC治疗组SCI区域均可见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瘢痕及空洞形成,并且BMSC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损伤对照组减轻。Nissl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典型神经元数量较多,损伤对照组及BMSC治疗组均有大量神经元碎裂、降解,其中BMSC治疗组的残存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损伤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查提示损伤对照组、BMSC治疗组NF200阳性细胞数及GFAP阳性染色面积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其中BMSC治疗组受损脊髓内NF200阳性细胞数[(57.88±9.76)%]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21.25±4.50)%](P<0.05);同时BMSC治疗组GFAP阳性染色面积[(3154.01±334.47)μm2]明显小于损伤对照组[(4536.79±686.83)μm2](P<0.05)。 结论经肋间动脉移植BMSC能促进SCI家兔受损脊髓神经轴突生长,抑制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瘢痕形成,有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 方法选取90只健康成年SD大鼠,其中60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SC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经尾静脉分别给予NSC和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另30只未造模大鼠经尾静脉给予NSC设为正常组。分别移植前、移植后第7天和第14天,采用BBB(Basso,Beattie and 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法对各组大鼠后肢功能进行评定,并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免疫荧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结果正常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均为21分。NSC组和对照组大鼠移植前BBB评分均为0分;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大鼠BBB评分逐渐提高,至移植后第7天,NSC组的BBB评分[(2.76±0.86)分]与对照组[(2.44±0.7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移植后第14天,NSC组大鼠的BBB评分[(6.72±1.07)分]较对照组[(5.23±0.97)分]有明显提高(P<0.05)。移植后第7天和第14天,正常组大鼠的vWF阳性血管数[(70.34±5.74)、(71.51±7.84)个/HP]明显多于NSC组[(52.07±6.30)、(58.37±5.75)个/HP]和对照组[(37.11±5.59)、(40.82±4.42)个/HP],而NSC组的vWF阳性血管数较对照组多,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VEGF蛋白表达[(0.295±0.009)、(0.293±0.009)]明显低于NSC组[(0.643±0.015)、(0.691±0.021)]和对照组[(0.532±0.008)、(0.421±0.011)],对照组VEGF蛋白表达亦较NSC组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SC移植可能通过诱导VEGF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血管生成,并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动态观测气虚血瘀证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变化以及海马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针刺疗法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新生的影响。 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10只设为正常组,其余40只用大黄灌胃7d以建立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然后随机挑选10只设为假手术组,剩下30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剔除因造模麻醉死亡及造模后脑缺血再灌注导致死亡的大鼠,将造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造模成功后次日,对电针组进行针刺治疗,其余三组不做任何治疗。分别于造模后第1、3和7天,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法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并采集大鼠外周血进行流式细胞仪计数检测EPCs的数量,第8天处死大鼠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 结果①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均为(21.00±0.00)分;造模后第1、3和7天,模型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3.83±0.75)、(5.67±0.82)和(6.83±1.47)分,电针组分别为(4.50±1.05)、(13.67±1.21)和(20.00±0.89)分,2组评分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且模型组评分亦低于同时间点电针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均逐渐升高,且电针组大鼠各时间点BBB运动功能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造模后第1、3和7天,模型组外周血EPCs数量[(26.83±6.05)、(33.67±5.39)和(32.83±5.04)]明显少于同时间点正常组[(45.50±9.40)、(42.17±4.62)和(41.33±5.50)]、假手术组[(58.00±8.05)、(59.67±4.84)和(53.83±5.38)]及电针组[(66.17±4.36)、(127.50±73.75)和(55.00±35.15)],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均呈现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各时间点电针组数量均高于同时间点的模型组(P<0.05)。③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海马区VEGF阳性细胞表达数[(21.17±3.19)%和(27.80±2.39)%]明显多于正常组[(14.20±3.70)%],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电针组亦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 结论电针治疗能够上调脑海马区VEGF蛋白表达,增加外周血中EPCs含量,促进血管新生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游泳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GF)及神经营养因子-3(NT-3)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机制。 方法共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及训练组。采用线栓法将对照组及训练组大鼠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2h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制模期间不阻塞大脑中动脉血流。训练组大鼠制模后给予游泳训练,每日1次,每次持续10min,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制模后不给予任何特殊处理。于制模后3d、7d及14d时采用Bederson评分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脑皮质NGF及NT-3 mRNA表达量。 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术后无神经行为缺陷,制模后3d、7d及14d时训练组大鼠Bederson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时相点对照组水平(P<0.05),高于同时相点假手术组水平(P<0.05),并且制模后14d时训练组Bederson评分[(1.20±0.45)分]亦显著低于制模后3d及7d时水平(P<0.05)。训练组各时相点缺血侧脑皮质NGF及NT-3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假手术明显增强(P<0.05);随着时间进展,制模后14d时训练组NGF及NT-3 mRNA含量[分别为(0.66±0.07),(0.79±0.06)]均较制模后3d及7d时明显提高(P<0.05)。 结论游泳训练能上调脑梗死大鼠缺血脑皮质NGF及NT-3 mRNA表达,这可能是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Nogo-A、NgR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髓鞘源性神经抑制因子(Nogo-A)及其受体(Ng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训练组16只、损伤组16只及假手术组12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作大鼠T10脊髓损伤模型。造模后每周应用BBB评分法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在第8、10、14天处死大鼠,每组4只,以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脊髓组织中Nogo-A与NgR mRNA相对含量。结果:手术后第4—8周,运动训练组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SCI组;运动训练组与SCI组Nogo-A与NgR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随着时间推移,运动训练组与SCI组Nogo-A与NgR mRNA表达量趋于下降。术后第8、10天,SCI组Nogo-A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运动训练组与假手术组(P<0.05),至第14天,运动训练组与SCI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SCI组在各时间点NgR mRNA表达均高于运动训练组与假手术组(P<0.05),运动训练组在第10天便下降至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假手术组在各时间点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康复训练能减少Nogo-A、NgR mRNA的表达,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大鼠疗效的影响。 方法共选取96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应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制成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分别是A组(于制模后7d时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注射)、B组(于制模后7d时给予神经干细胞移植)、C组(于制模后7d时联合给予SDF-1注射及神经干细胞移植)及D组(于制模后7d时给予AMD3100及神经干细胞移植)。于制模后7d、14d、21d及28d时分别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对各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于上述时间点对各组大鼠受损脊髓进行HE染色及CM-Dil荧光观察。 结果在制模后14d、21d及28d时B组及C组大鼠受损脊髓区均能见到荧光标记阳性细胞聚集,上述时间点C组脊髓损伤区域阳性细胞数量[分别为(27.4±4.7)个、(20.4±5.2)个、(18.3±3.9)个]较B组细胞数量[分别为(23.6±3.7)个、(18.9±5.6)个、(15.2±4.3)个]显著增多(P<0.05)。在制模后14d、21d及28d时B组BBB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4.18±0.87)分、(6.18±1.25)分、(9.27±0.91)分]及C组BBB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09±1.30)分、(8.18±0.75)分、(11.82±0.87)分]均较A组及D组显著改善(P<0.05),并且C组大鼠上述时间点BBB运动功能评分亦显著优于B组水平(P<0.05)。 结论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向大鼠受损脊髓部位迁移、存活并分化,能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SDF-1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并向脊髓损伤部位迁移,CXCR4受体阻断剂AMD3100能显著阻断神经干细胞向大鼠受损脊髓部位迁移。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2)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4)、脊髓损伤组(n=24)、2ME2治疗组(n=24)。采用改良的 Allen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1、3、7、14、21、28d应用BBB运动评分系统对各组大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造模成功后连续7天对2ME2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2ME2(24mg/kg),第7天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大鼠caspase-3表达,应用TUNEL染色进行凋亡细胞计数。 结果:脊髓损伤组及2ME2治疗组损伤后随时间延长BBB评分升高,其中2ME2治疗组损伤后第14、21、28天BBB评分显著高于脊髓损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4.583±2.234)比较,脊髓损伤组(33.417±4.274)及2ME2治疗组(22.250±4.048)免疫荧光染色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2ME2治疗组caspase-3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12.25±2.67)相比,脊髓损伤组(49.17±4.75)及2ME2治疗组(38.67±4.44)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多, 2ME2治疗组凋亡细胞数较脊髓损伤组显著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2ME2改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髓损后的运动功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ME2降低脊髓损伤大鼠模型脊髓损后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结合止痛药物对脊髓损伤患者中枢性疼痛的疗效。 方法选取完全性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2例)、综合组(2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米替林、卡马西平止痛药物,综合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结合口服止痛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HAMD、VAS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患者HAMD、VAS和MBI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5)。综合组患者HAMD[(10.6±5.8)分]、VAS[(3.3±1.6)分]较对照组低,MBI评分[(75.0±11.6)分]高于对照组[(65.1±1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心理干预结合止痛药物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可以有效减轻抑郁和中枢性疼痛症状,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步行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部位周围组织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将雌性SD大鼠24只分为步行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制作第10胸椎段脊髓损伤模型。步行训练组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后1周开始进行步行训练,共训练9周;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制作模型后每周利用BBB评分评定后肢运动功能,8周后取材进行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ting和轴突示踪分析。 结果后肢运动功能:步行训练组在伤后4周(步行训练3周)时,BBB评分较对照组出现明显改善(P<0.05),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伤后第10周,P<0.01)。损伤部位神经丝(NF)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对照组胶质瘢痕中可见许多排列比较规则、与脊髓纵轴方向一致的NF阳性纤维穿行,步行训练组除了可见少量NF阳性纤维在胶质瘢痕中穿越,还可见较多的NF阳性纤维围绕空洞边缘延伸,其NF阳性纤维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损伤部位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2组损伤部位周围均可见呈红色的排列凌乱的GAP-43表达,步行训练组GAP-43+组织免疫荧光灰度值较对照组高 (P<0.05)。皮质脊髓束再生:2组损伤部位尾侧均未见生物素化葡聚糖胺(BDA)标记的纤维。 结论步行训练能明显增强脊髓损伤大鼠后肢损伤部位组织的可塑性,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但未能促进皮质脊髓束的再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运动训练对大鼠损伤远端脊髓及骨骼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促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24只,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T9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损伤后1d组、1周组、训练组(术后1周开始训练,共4周)、对照组(未行训练)。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第1、2、3、4及5周时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定运动功能。取损伤后1d、1周,对照组及训练组大鼠L5—S1节段脊髓及腓肠肌新鲜组织,采用RT-PCR及Westernblot法测定VEGF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①对照组与训练组BBB评分均较损伤后1周、2周明显提高,但训练组较对照组增加更为显著(P<0.05);②训练组脊髓及腓肠肌VEGF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损伤后1d、1周组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与损伤1周组、1d组比较脊髓及腓肠肌内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1周组脊髓内VEGF较1d组表达增加(P<0.05),而腓肠肌内VEGF表达较1d组降低(P<0.05)。结论:运动训练能有效诱导脊髓损伤大鼠远端脊髓及骨骼肌VEGF表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锰卟啉(MnTBAP)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对脂质过氧化水平,细胞凋亡,脊髓组织变化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损伤组(SCI组)及治疗组。应用改良的Allen法,制成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予椎板切除处理;治疗组注射MnTBAP(10mg/kg);损伤组仅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SOD,MDA的含量,并采用TUNEL法计算细胞凋亡率;术后第l周至第8周,每周采用改良BBB评分对动物进行行为学检查;术后4周行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损伤组比较, MnTBAP治疗组伤段脊髓组织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相反,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损伤后第3、7、14天治疗组凋亡细胞率明显低于损伤组(P〈0.05);自第1周开始MnTBAP治疗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损伤组(P〈0.05)。4周后HE染色示损伤组脊髓大量瘢痕连接,结构紊乱,局部伴明显空洞形成,神经元胞体萎缩变形,神经纤维排列紊乱。而MnTBAP组脊髓组织空洞显著较小,周围存在较多的神经元细胞,液化坏死现象及炎症细胞较少。结论 MnTBAP可以发挥SOD活性,降低SCI早期脊髓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脊髓MDA水平及凋亡率,有效减轻脊髓继发损伤,从而达到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ski在大鼠正常及损伤后脊髓中的表达及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方法 60只成年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30)和损伤组(n=30),各组设1周、2周、4周、8周、12周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用Allen法制备T10打击损伤模型。损伤后1 d、3 d、1周、2周、4周、8周、12周行BBB后肢功能评分;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各组取3只大鼠行HE染色,观察损伤后脊髓病理变化及空洞形成;另3只大鼠行ski免疫荧光染色及半定量分析。结果损伤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损伤后1周、2周,脊髓主要以坏死为主;4周时空洞完全形成,空洞周围有致密瘢痕组织;8周、12周空洞及瘢痕无明显变化,但损伤中心及附近脊髓明显变细。ski在正常脊髓中表达较低,损伤后ski表达逐渐增高,8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有所降低;ski在正常及损伤后12周脊髓中主要分布于白质;损伤后2周、4周和8周时灰质中出现明确ski表达。在损伤中心,ski在空洞周围密集表达。结论 ski在脊髓损伤后表达。它可能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并调控其活化、增生以及胶质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Sprague-Dawley(SD)雄性大鼠,采用改良的简易打击装置制作T11完全性SCI模型,将SCI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细胞移植组、减重步行训练组、联合治疗组(干细胞移植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和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处理),每组10只大鼠。SCI手术1周后,对干细胞移植组及联合治疗组大鼠进行干细胞移植。取传至第3代的BMSCs,移植前1天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标记,移植后减重步行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进行减重步行训练,其余2组进行自由活动。分别于SCI后第1、2、3、4和5周,通过BBB(Basso-Beattie-Bresnahan)运动功能评分来判断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于SCI第5周,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神经特异性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MAP-1β)及波形蛋白(VIM)的阳性表达,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分化及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的恢复情况。 结果①BBB运动功能评分显示,SCI手术第2周联合治疗组BBB评分为[(6.60±0.97)]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干细胞移植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00±0.67)和(4.80±0.63)]分,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术后第3周,干细胞移植组的BBB运动功评分为[(8.00±0.67)]分,高于减重步行训练组[(6.80±0.7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特异性标志物(NSE、MAP-1β、VIM)阳性细胞充填于各组大鼠的SCI组织中,通过半定量分析法读取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阳性表达半定量值,联合治疗组分别为[(4.72±0.19)、(4.50±0.22)和(4.62±0.27)]分,明显高于其余3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联合治疗组神经特异性标志物(NSE、MAP-1β、VIM)荧光表达明显强于其余3组,同时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增生和分化。 结论干细胞移植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干细胞移植组和减重步行训练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督脉电针组(B组)。脊髓损伤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两组大鼠于脊髓损伤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脊髓损伤后2、4、8周行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测,脊髓组织行HE染色与神经丝蛋白(NF20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SCI后1周,两组大鼠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SCI后2、4、8周,B组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较A组明显升高(P<0.01),SEP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P<0.01)。HE染色显示损伤区瘢痕组织及空洞形成,B组脊髓空洞比A组小;脊髓组织NF200阳性表达B组各时间点较A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治疗可有效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时间窗高压氧(HBO)治疗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D大鼠分为3组,分别是正常组(n=12)、SCI组(n=12)及HBO组(n=36),HBO组大鼠又根据HBO介入时间点不同细分为HBO-8h组、HBO-48h组及HBO-1 W组共3个亚组。将SCI组及各HBO亚组大鼠制成SCI动物模型,各HBO亚组大鼠分别于制模后8h、48h及1 W时介入HBO治疗。于SCI制模后及最后1次HBO治疗结束时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随后处死大鼠提取受损脊髓标本及血清,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受损脊髓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受损脊髓中iNOS合成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 结果待HBO治疗结束后,发现HBO-48h组大鼠受损脊髓中iNOS mRNA相对量(0.93±0.24)、iNOS合成量[(1.26±0.39)U/L]及血清中NO含量[(26.64±3.78)mmol/L]均较SCI组及其他HBO亚组明显下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BO-48h组大鼠BBB运动功能评分[(3.91±1.45)分]、MEP潜伏期[(11.09±3.12)ms]及波幅[(0.35±0.06)mV]亦显著优于SCI组及其他HBO亚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于SCI发生48h后介入HBO治疗对SCI大鼠具有较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下调iNOS mRNA-iNOS-NO通路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组织工程化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54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干细胞移植组)、DMEM组、空白对照组。用按 Bregman 法方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7d后干细胞移植组注入经体外传代培养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DMEM组在脊髓损伤处注入DMEM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只做损伤模型不做任何处理。处理后第1、4、8、12 周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动物BBB评分、斜板试验、后肢运动功能检测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动物处死后做组织学观察。结果:处理后1 周时,两组动物脊髓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恢复;第4、8、12周时移植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明显恢复, 斜板试验角度和BBB 评分及后肢运动功能检测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DMEM组与对照组间P>0.05。与前一时间点比较,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均有明显恢复,(P<0.01);斜板试验角度和BBB 评分以及后肢运动功能检测评分在第8周与第12周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MSCs移植可以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和巢蛋白(nestin)、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蛋白表达来探讨电针(EA)结合减重步行训练疗法(BWSTT)干预脊髓损伤(SCI)的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电针组)、电针结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组(电针+训练组)。用美国NYU脊椎冲击损伤仪致大鼠T9—T10段脊髓急性中度损伤模型。BBB运动功能评分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时间点损伤段脊髓NGF和nestin的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两治疗组BBB评分显著增加,电针结合减重步行训练组在术后第14天和第28天显著增加,与电针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治疗组脊髓损伤术后第14天和第28天NGF和Nestin的表达显著增加,但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①电针能够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内源性NGF和nestin的大量表达来促进神经再生。②电针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对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脊髓损伤对照组、脊髓损伤高频磁刺激组、脊髓损伤低频磁刺激组,每组各12只。利用重物撞击法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磁刺激组于手术后24h开始给予刺激,高频组频率为10Hz,低频组频率为1Hz,均为阈上(120%阈值)刺激,500个脉冲,每日1次,连续8周,脊髓损伤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连续8周每周进行1次BBB行为学评分、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并于第2周、第4周、第8周处死部分大鼠后应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丝蛋白(NF-200)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组BBB评分高于脊髓损伤各组,治疗组BBB评分高于脊髓损伤对照组,高频组BBB评分高于低频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35);脊髓损伤治疗组运动诱发电位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低于正常组(P<0.043);神经丝蛋白表达脊髓损伤磁刺激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0),高频组较低频组高,P<0.020。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轴突再生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步态联合平衡训练对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训练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干预,训练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步态及平衡功能训练。于入选时及训练4周、8周后分别采用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ICARS)、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入选时训练组和对照组患者ICARS、PASS、BBS、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别经治疗4周、8周后,发现训练组ICARS[分别为(45.8±9.2)分和(35.2±8.7)分]、PASS[分别为(25.6±2.2)分和(33.3±2.0)分]、BBS[分别为(26.2±1.4)分和(36.7±2.6)分]及MBI评分[分别为(61.7±6.0)分和(88.4±6.9)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水平,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步态联合平衡训练能显著改善小脑梗死伴共济失调患者共济失调症状及平衡功能,对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