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积极推进公民献血400mL,克服献血200mL存在的弊端,明显降低输血成本,促进科学用血、安全用血。方法对1999年~2006年200mL向400mL献血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每次400mL献血量被越来越多的献血者所接受,这对保障临床用血、减少和杜绝经输血传播相关性疾病、降低采用血成分、促进输血事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论通过实践,得出无偿献血一次性采血量由200mL向400mL转移是科学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互助献血现状,规范合理开展互助献血工作.方法 回顾从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临床互助献血工作的开展情况,分别从输血人次、互助献血人次、输血量、互助献血量、互助献血者中民族分布、RhD(-)互助献血者、互助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输血人次为7267人,互助献血人次为920人,占12.66%;输血总量2414125mL,互助献血量319600mL,占13.24%,互助人次与互助献血量均呈成逐年递减趋势;(2)互助献血者中9人为RhD(-),占互助献血总人数的0.98%,少数民族中RhD(-)占3.65%,汉族中RhD(-)仅占3.97‰,RhD(-)少数民族献血者比例大于汉族血者比例,RhD(-)献血者民族分布比例符合我地区RhD(-)民族分布比例(;3)互助献血者中与患者为直系亲属关系的为291人,占总互助总人数的31.64%;与患者为非直系亲属关系629人,占互助总人数的68.36%.(4)按用血方式进行互助献血的比例分别为:择期手术87.5%,急诊用血11.52%,RhD(-)0.98%.结论 调查分析互助献血现状,规范合理开展互助献血工作,作为互助献血率较高的地区,应当加强无偿献血组织、动员工作,仅在稀有血型和急救用血等情形下方可启动互助献血,控制互助献血比例,保证患者的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3.
张晓林 《医学文选》2005,24(5):796-797
无偿献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输血事业中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中国输血事业发展的总方向。输血是现代医学十分重要的一种手段,血液质量的好坏与献血者有着直接的关系。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存在体检、化验不符合献血要求,使得献血者有可能出现自卑、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因此,切实做好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让献血者解除对献血的恐惧和顾虑,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采血过程的顺利进行,是血站采血护理工作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强输血管理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方法 选取40份输血管理前献血人员送检血液样本及40份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送检血液样本,对比两组血液管理前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查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输血管理后献血人员传染病检测阳性率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明显优于血液管理前,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做好输血管理关键过程的感染的管理与控制,能有效保障血液质量与医院患者、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医患纠纷及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5.
HIV经输血传播的防范与献血跟踪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索预防窗口期献血者导致输血传播HIV的方法.方法分析HIV感染窗口期的特点;论证献血跟踪策略(即血站采血后并不立即发出,而是将血液储存起来,并跟踪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到1个窗口期之后的1次HIV检验结果,只有跟踪结果阴性才能确认所采血液合格,否则不能发出.)的优越性.结果无法通过革新检测技术来消除HIV感染窗口期;病毒灭活技术也不能完全避免HIV经输血传播;献血跟踪策略的实施需要依赖血液长期保存技术、献血者的理解支持和法规政策的许可,而且会花费更多的检测费用和血液存储成本.但是,这一策略的实施,不仅可以掐断HIV经输血传播的渠道,还可以杜绝HCV、HBV等病原体经输血传播.结论献血跟踪策略是预防窗口期献血者导致输血传播HIV的有效方法,必然会赢得献血者和政策制定部门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王勇 《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0):68-71
为深入实施WHO提出的血液安全战略,从源头上保障血液安全,发现高海拔地区献血低危人群,找到适宜高海拔地区的献血模式,本文从献血类型、献血人群分布、职业及输血相关传染病感染等方面,分析了青海省(平均海拔3000m以上,低氧、低气压)适宜献血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献血者保密性弃血与安全输血.方法 对2009年10月~2011年10月8例献血者要求保密性弃血的原因及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 要求保密性弃血的8例献血者5项血液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35岁以上第一次献血的男性、自由职业者、学历低者是保密性弃血的主要群体,保密性弃血以不良性行为、同性恋、纹身等高危险行为为主要原因,其他临床病症诸如皮肤病、高血糖等非高危行为也成为保密性弃血原因.结论 仅仅控制经血液传播疾病不能保证输血安全,要加强献血者献血前宣传教育,是献血者了解自己是否具有潜在危险行为或临床病症,对自身和受血者存在潜在危害,劝其主动退出献血或延期献血,献血后为献血者提供一个保密性弃血的机会,从而保证安全输血.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献血人群丙肝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大力宣传无偿献血,提倡低危献血人群定期献血和加强采血前筛查,降低抗-HCV的阳性率。有效地提高血源质量,降低输血风险。方法 通过对不同献血人群中抗-HCV的阳性率的比较分析,找出降低输血风险的有效方法。结果 检测表明,深圳市献血人群抗-HCV的阳性率从1996年的2.67%降到2003年0.2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过采血前筛查和提高无偿献血员定期、多次献血比例,深圳市无偿献血人群抗-HCV阳性率逐年下降。结论 无偿献血可降低人群丙肝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医院输血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探讨控制输血感染的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石家庄市第三医院各科室收治的5215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为受血组,选择同期40 380例无偿献血者为献血组。比较两组人员血液中抗-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以及梅毒抗体情况以及各科室的感染情况。结果受血组HBs Ag、抗-HCV及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献血组(χ2=1365.06,47.09,29.76,P<0.05);受血组感染的总阳性率显著高于献血组(χ2=1182.82,P<0.05),其中内科、外科、肿瘤科、血液科的感染率较高。结论临床应制订严格的输血管理规范,加大医护人员培训力度,推行科学的用血措施,建立和健全输血保险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后,潍坊地区的献血顺利实现了自愿无偿献血;随着献血人群的改变,因不合格因素产生的血液报废亦在产生变化、对节约血液资源、安全输血等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将潍坊地区5年献血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浅析无偿献血400ml的科学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临床输血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次献血400ml对保障临床用血,减少和杜绝经输血传播相关性疾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根据青岛市2001~2004年400ml献血量情况统计,对400ml献血量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流动采血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改变服务模式,增加献血宣传力度,确保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者流动采血车开往街头、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高校、部队、农村等单位,改变血站的服务模式,由原来等献血者上门献血,改为血站主动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服务形式,增进献血者与血站工作人员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对无偿献血进行宣传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献血法》的贯彻落实,广大群众迫切需要了解《献血法》和献血知识,迫切需要知道献血对健康有什么影响。利用车内外宣传牌、电视、广播等,随时播送献血常识及有关无偿献血先进事迹的报道、表彰,以及国内外先进的输血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孟庆艳  冯金  陈贤华 《海南医学》2013,24(9):1376-1378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互助献血情况,使患者在血源紧张时期能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临床互助献血情况进行统计,根据互助献血指定患者的血型、用血理由、用血时间、互助献血的总量、献血者血型、献血者与患者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在149例需要互助献血的患者的亲属379次献血中,外科手术患者的亲属献血237次,献血次数为我院最多,其次为消化内科患者的亲属献血60次,再次为其他内科的亲属献血45次,血液内科患者的亲属献血37次。结论择期手术患者的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是暂时可行的,危重症患者、无能力互助者、曾经献血者要适当调剂。  相似文献   

14.
杨春晓 《甘肃医药》2012,(3):225-227
目的:本研究通过采供血现状分析,为破解血液供需矛盾提供方法和手段。方法:对天水市2009、2010年无偿献血人数和临床用血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政策的实施以及医疗新技术的引进、卫生资源特别是资金的大量投入等推高了临床用血需求;政府职责没有有效落实、居民文化观念落后、青壮年献血人口外流、重点人群献血参与度低等导致献血增长乏力。结论: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明确献血工作的社会公益性定位、完善现行法律、创新献血动员机制、提高服务质量、提倡成分输血,节约血液资源、用经济手段抑制不合理用血需求等综合措施化解供血矛盾。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是通过输血传播的疾病,掌握其在献血人群的感染状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输血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解甘肃省定西市实行无偿献血以来献血感染因子(HBsAg、HCV—Ab、HIV—Ab.TP)动态变化,掌握献血人群的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特征,笔将2003—2005年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献血资料是采供血活动过程中真实、客观的历史记录,是血站业务技术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输血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采供血机构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其中对献血资料各种原始记录的要求也日益严格,通过献血档案的管理,可以进一步维护献血者、用血者和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的权益,促进献血事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全球输血安全,2001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办的第8届自愿无偿献血者招募国际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国际献血组织联合会、国际输血协会4家国际组织,联合倡议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日”,建议从2004年起正式推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BV DNA阳性检出率及相关因素,为保证血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中心2015—2017年58例经ELISA法检测HBsAg为阴性,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 Time-PCR)检测血清HBV DNA,定性实验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HBV DNA检出率在献血方式、性别、民族、年龄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2015—2017年共有58例HBV DNA为阳性,检出率为3.4酃。自愿献血与团体献血HBV DNA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HBV DNA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少数民族之间HBV DNA检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兰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HBsAg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是HBV DNA为阳性的献血者,存在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核酸检测可以降低HBV输血传播的风险,提高血液质量的安全性,同时应扩大自愿献血和团体献血人群比例,减少应急献血人群比例,取消互助献血。  相似文献   

19.
血站是集采集血液、储存血液和向临床供血的特殊机构,是输血管理的基地.随着无偿献血事业的逐渐开展,其所针对的对象多为自愿无偿献血人员.为保证血液质量,加强临床输血安全,并开展成分输血,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血液,并使前来献血的人员有愉悦的献血心情.护士的技术操作熟练和优质的质量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血站护士的护理操作技能,并提出了优化质量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无偿献血的现状,分析输血相关病原体感染的危险性、不同献血方式与输血风险的关系,为建立乌鲁木齐地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对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2002年1月~2003年12月63 935名献血人员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户口所在地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并比较不同献血方式、不同献血量、不同献血次数的血液检测情况.结果男、女性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4.66%、3.47%,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维吾尔、回、哈萨克族及其他民族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3.91%、3.47%、4.45%、3.84%、3.83%,不同民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2、2003年自愿献血分别占47.64%、71.46%,2003年高于2002年(P<0.05);计划、自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4.73%、3.82%,计划献血者明显高于自愿献血者(P<0.05);献200 ml、400 ml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4.28%、3.7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1、2、≥3次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分别为4.30%、3.93%、3.62%,献血3次以上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低于献血1次和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实行血液集中检测、改进血液检测方法、加强临床科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等是提高血液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