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消、托、补三法为中医治疗外科疾病的总则,分别用于疾病发展过程中初起、成脓、溃后3个不同的阶段。补托法以补为主,以托为次,用补益的药物扶助正气,托毒外出,适用于肿疡毒势方盛,正气已虚,不能托毒外出者。正如《外科精义》所载:"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近年来笔者以益气托毒法治疗粉刺、脓耳、阴疮属正虚邪恋证者取得  相似文献   

2.
邵荣世 《中医杂志》1991,32(8):14-15
《外科启玄》说:“托者,起也,上也。”补托法是应用补益托毒的方药,扶助正气,使邪毒移深就浅,由扩大而局限,托毒外出,以免邪毒内陷。《外科精义》云:“脓未成者使脓早成,脓已溃者使新肉早生,气血虚者托里补之,阴阳不和托里调之”。补托法体现了祖国  相似文献   

3.
托法浅谈     
托法是中医外科用以治疗疮疡的一种常用内治法。依据组方中补益药物与透托药物配伍主次的变化,托法可分为“补托”和“透托”两种。临床依据疮疡的性质,在辨证时要考虑毒聚透托行,补溃补拖施;阳证透托泄毒,阴证补托起疮;疔疮透托防散,疽发补托遏陷。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因"虚""毒""瘀"所致。研究"缓中补虚"理论,从补劳极之虚损、祛邪扶正、祛瘀生新3个方面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原则。"虚"当缓中焦之里急,补劳极之虚损;"毒"当祛邪扶正,先攻后补;"瘀"当缓消瘀血,祛瘀生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机辨证及辨证论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谢晶日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虚毒关系尤为密切,虚毒是发病的根本原因.虚毒致病分为2个方面,"虚"指脾气亏,脾阳损,日久则肾阳虚,"毒"即"火毒""湿毒""湿热邪毒".治疗以泻火攻邪、疏木清肝,祛湿澄源、补土调肝,清热除湿、解毒愈疡,补虚固本、健脾温肾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补中益气汤和四君子汤对环磷酰胺毒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中益气汤与四君子汤均具有明显降低环磷酰胺造成的造血机能的抑制,免疫器官、腺体的萎缩,染色体畸变等毒付作用。补中益气汤的作用强于四君子汤。实验结果提示,在临床上使用抗肿瘤化疗药物时,配合应用这两种方剂。可提高疗效,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自拟强天解毒汤,强肾健脾补中,俾先后天强健,灭噬邪毒于内;清热解毒,荡涤邪毒于外。用之治疗乙型肝炎88例,总有效率88.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精气化瘀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实验动物模型,设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补精气化瘀毒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7d,于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称体重,摘瘤称重,计算抑瘤率,并对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癌细胞bcl-2/bax表达、癌病理进行观察.结果:补精气化瘀毒方在连续7d 120mg/kg、60mg/kg、30mg/kg的剂量下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的抑制率可分别达68.38%、58.08%、46.32%;补精气化瘀毒方可提高荷瘤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可使荷瘤小鼠肝癌组织中bcl-2表达水平降低,bax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补精气化瘀毒方对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调控bcl-2/bax基因表达,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瘀毒虚"是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基础病机,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瘀"和"毒"是基础,"虚"是进展,三者常相兼为病。提出祛瘀解毒补虚为要旨,并确立祛瘀解毒补虚为治疗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总体治则,分期论治。  相似文献   

10.
于月书 《河南中医》2013,33(3):347-348
补中益气汤治疗臁疮案例:①脾虚郁伤案先用归脾汤,再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茯苓;②脾气虚寒案则是补中益气汤加干姜、内桂;③肝火血热案先用小柴胡汤,继用加味逍遥散,复发继用补中益气汤;④湿毒下注案用槟苏败毒散、仙方活命饮治疗疮疡,用补中益气汤巩固;⑤脾虚下陷案用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收愈.所有案例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补脾气,升清阳而取效.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发掘《金匮要略》泽漆汤证的治法机理,探讨了泽漆汤证的治疗法则,揭示了泽漆汤治疗的病位、病机和疾病。同时结合临床经验和引证实验结果说明泽漆汤治疗肺癌的可行性。泽漆汤逐水通阳、消痰散结、健脾扶正、清化郁热,是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治法,临床主要治疗肺癌、转移性肺肿瘤病等。其治法重视对病位的脏器气机调理,顺应脏腑特性,疏理肺脏气机。肿瘤病正气大虚,脾为后天之本,治当培本,是一大要义。泽漆先煎,去其毒性,为护正安胃之举,时时不忘顾护胃气之义。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中医把它归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兹就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分述如下。1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高粱厚味损伤脾胃,或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胸痹”的主要表现为胸中气塞,心痛,短气,其病理关键为胸部的“阳气”极虚所致;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本虚标实之病证〔2〕。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为多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VID-19)的临床表现,结合对时间、空间、人间"三间"以及大生态、小生态、微生态"三态"的分析,认为新冠肺炎属中医疫病范畴,病性为风寒湿,可称之为风寒湿疫。根据白长川名中医外感热病三二四理论,即"三纲脏腑定位,二化气血定性,四期虚实定势"的指导,认为本病可分为前驱期、进展期、危重期和恢复期四期进行辨治,治则是以祛邪为先。风寒湿疫毒由口鼻侵袭机体后直入脾肺,脾肺受损,表里俱病而偏于里,内有湿而外有寒是前驱期的基本病机,治宜健脾宣肺透邪为主,推荐《阴证略例》和《温病条辨》寒湿篇所载方药,如四、五加减正气散;进展期疫毒化热,湿阻气机,治宜表里双解,宣肺通腑,清泻湿热,推荐方药为宣白承气汤、升降散;危重期内闭外脱,根据寒闭、热闭的不同分别治以回阳复脉和开窍醒神,寒闭推荐四逆加人参汤,热闭推荐《温病条辨》凉开三宝,根据运气学说、伏气学说推断接下来更易于出现肺的热化之证,应注意固护阴液;恢复期邪去正虚,以健脾益肺为主,兼有阴虚者,兼以养阴生津,推荐六君子汤、生脉散、五味子汤。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认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临床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营卫不和、肝血亏虚之失眠,既能外调营卫又可补虚养肝,使血虚得养,阴阳和合,经络大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切中失眠病证的主要病机特点,契合“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之法,与《黄帝内经》提出的以半夏秫米汤通调营卫、内达阴阳的治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合营卫生化理论对失眠病机的认识。笔者结合《黄帝内经》论述失眠的相关理论,从营卫生会的观点出发,试述失眠病机及运用桂枝汤合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病证的证治机理,并附验案一则以佐证,以期在临床上有所发挥。  相似文献   

15.
刘洪宾 《天津中医药》2010,27(6):481-482
蒿芩清胆汤出自《重订通俗伤寒论》,为清代医家俞根初验方,是治疗暑瘟、伏暑邪在气分的一首良剂。具有清胆利湿、和胃化痰的功效。小儿为至阴至阳之体,脏腑娇嫩,脾常不足,感邪后易于传变,极易入里化热,故在外感表证同时常伴里热症状。蒿芩清胆汤在治疗小儿湿温发热时既能解除表证,又能清除里热,通过实践,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疗效。方法:皮下脂肪瘤临床多见,以"行气活血化瘀"立法,起到行气散结、化瘀消肿的功效。结果: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治皮下脂肪瘤,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结论:行气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皮下脂肪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炙甘草汤自《伤寒论》起,后世医家对其证治由伤寒推广到杂病,明清时期更是拓展其在温病中的运用。炙甘草汤适用于气血阴阳不足之证,而该病机在伤寒、温病中均可出现,其方药涵盖气血阴阳四大类,调整其侧重则可使该方适应不同病情;伤寒以对立面的形式为温病提供病因学启示;二者传变次序一横一纵至少阴交汇,此阶段多气血阴阳不足,恰恰符合炙甘草汤适应证。进一步可得到以下启示,炙甘草汤的使用不必拘泥,只要病机吻合便可使用;通过法则的嬗变,炙甘草汤可应对多种临证场景,体现了寒温统一辨证观。  相似文献   

18.
介绍广东省名老中医黄省三生平及著作《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流行性感冒名风温属急性传染病,可分为"三型五方"进行中医有效汤方治疗。三型为无并发症之单纯型流行性感冒,用"黄氏流行性感冒有效汤方";有并发症之单纯型流行性感冒,用"黄氏黄芩竹叶汤方";肺炎型流行性感冒,用"黄氏玄参竹叶汤方"。流感肺炎心脏衰弱加用"黄氏强心有效汤",热退后咳嗽仍不止者用"黄氏贝母紫菀汤方"。旨在对当今甲流防治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通窍活血汤合方治疗偏头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  邹大威 《辽宁中医杂志》2014,(12):2694-2696
偏头痛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的疾病之一,因久病必瘀,偏头痛久病不愈多有瘀血,通窍活血汤是治疗血瘀头痛的古代名方,故以该方为主方治疗偏头痛。另外,偏头痛除血瘀外,常合并气滞、痰浊、寒凝、正虚等病机,所以临床合理运用通窍活血汤合柴胡疏肝散、半夏白术天麻汤、吴茱萸汤、四君子汤、四物汤、大补元煎等方辨治偏头痛,则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哮喘方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对支气管哮喘 5 8例以中医辨证施治 ,根据泻肺邪、保元气、纳肾气三方面治疗原则 ,用哮喘方治疗。结果 :用哮喘方治疗 ,总有效率达 87 93%。结论 :哮喘方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治疗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